摘要:探讨东西方,主要是中国大陆与加拿大及美国的中等教育,从教育体制、课程设置,到教学方法、教育理念等诸方面的差别。中国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扎实;但智育至上的应试教育,自由空间的欠缺,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造力。西方较为注重全面发展,鼓励独立性与创造力。然而美加普通中学和职业教育捆绑在一起的体制,学分制下的开放型管理,以及教师教学投入的严重不足;使学生两极分化,整体上学业素养较低。
01 从中国移民的困惑谈起
当今时代,中国人大量移民西方,一个主要出发点是孩子的教育。大陆的应试教育让孩子们不堪重负,影响身心健康。家长希望子女能够在宽松,自由,活波的环境中成长;希望移民到西方会给孩子带来更好的教育和更光明的前程。然而,移民北美后,中国家长不无遗憾地发现,孩子的学业程度比较低,学习松松垮垮,跟自己当年在国内学习的情形相差很多。同时,中国大陆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和理化竞赛中连续多年的优异成绩,华裔和亚裔学生在美、加等国代表队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亦令人疑问重重:西方教育究竟比中国大陆先进呢,还是落后?
多年奥数的结果,特别是2009年上海在国际学生评估(PISA)中夺得阅读、科学与数学素养全部三项的第一名,而且数学遥遥领先;新加坡、韩国、台湾等亚洲国家或地区名列前茅;令西方世界大为震惊。中国与东方在基础教育的这一较量中远超西方,这是美国与其他西方国家决策者和有识之士几乎不敢相信的,令他们产生了严重的危机感。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之比作美国人的另一个史普尼克时刻,即1957年苏联先于美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之时。然而相较之下,国内外民间的反响却不很强烈。
很多介绍西方教育的文章,还在为其大唱赞歌,很多中国人甚至教育界人士也盲目地认为西方教育一概比中国先进,有人甚至说中国大陆学生不过是考试机器,令人不胜唏嘘。
西方之先进似乎不容置疑。现代科技体系是西方人建立的;各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诺贝尔获奖者,有几个东方面孔?世界大学排名前二十位全部为西方国家;中国的北大、清华能够上榜已很荣耀。的确,中国的高等教育与西方相比难以望其项背。中国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在世界上的排名反差之大,也着实令人迷惑。
然而,若将高等教育的结论引申至基础教育,则大谬不然。事实上,与某些奥运金牌不同,中国大陆奥数金牌有着深厚的基础,其地位是难以撼动的,它提供的信息与警示也是极其强烈的。如果不是自教育体制至教学方法的巨大差异,历史文化的深层次的原因;如果不承认中国与东方在基础教育方面有很强的优势,而西方存在严重弊端,是无法解释的。
2008年美国政策基金会的研究报告指出:“向专业工作者、外国留学生、及合法移民敞开大门对美国在世界上的科技地位是至关重要的。” 美国如此,加拿大也在跟进,调整移民政策,大规模吸纳中国与东方国家的高科技人才。事实上,美加高等教育和高科技的队伍中,相当大的比例,是中国与亚洲、东欧和中东国家培养的人才。2005年,获得美国院校博士学位的本科生生源院校,排在榜首的,不是哈佛,不是麻省理工学院,而是中国的北京大学。这说明,论基础教育,中国远较西方扎实;西方虽然使极少数精英脱颖而出,却未能从青少年中培养出足够数目的科技人才。
不要忘记,中国是有着数千年文化积淀,而且未曾断代的文明古国。中国的经济文化在世界历史中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只是最近两百年落后了。延续一千多年选拔官吏的制度——‘学而优则仕’的科举制,在中国形成了深厚的尊师重教传统,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独树一帜。如果说封建时代的教育还只惠及少数国民;那么一百多年来,在蔡元培,胡适,陶行知等著名教育家为代表的几代人的努力之下,学习先进的西方国家,中国的教育得到了极大发展,使中华大地桃李满园,人才济济。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在学养和人格操守上更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思想文化界产生了许多大师级人物。一九四九年以后,大、中、小学各级教育都得到了空前规模的普及和发展。事实上,八十年代起中国经济的腾飞,除改革开放的国策以外,若非长期培养造就的大量人才储备,是不可想象的。
笔者亲历了国內与西方两套教育体系,具有二十余年教学与办学经验。本文将就教育体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教育理念等各个方面对中国与西方中等教育作一比较,以期引起广泛、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02教育体制比较
1、双轨制与单轨制
中国大陆为双轨制。这指的是中等教育阶段,普通中学与职业教育学校并行。民国时期至文革前,小学毕业生或升初中,或进技工或职业学校,或加入劳动大军;初中毕业生的出路,或升高中,或读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或中等师范学校,称为“三足鼎立”。文革中职业教育破坏殆尽,改革开放后又逐渐恢复。随着社会教育程度的提高,相当于初中程度的职业教育基本上已无需求。况且中国实行从小学至初中的义务教育,故职业教育大多与高中平行。
双轨制下学生分流的结果,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程度比较整齐,而且相当比例以升大学为目标。这就使得普通高中培养目标明确,重心是为大学输送人才。从而课程设置和教学得以更多的向升学类学生倾斜。各门课业均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训练学业基本功,培养分析推理等从事科技工作必要的素质。可以说,国内普通中学实施的是智育为主的教育。
但是,由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还远远未能满足社会需求,而且中学生尚未定型,很多人要在高中阶段甚至毕业后方能确定职业取向;所以实际上大多数非升学类学生也入读普通高中。这样,普通中学继续沿用几十年前设立的一套做法,着眼于精英,以升学为目标,对非升学类学生的利益和需求照顾很少,便成为一大弊端。
更为严重的是,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的两极分化,精英教育,智育第一的倾向愈益极端化,教育愈益失衡。富裕阶层享受着包括出国在内的各种教育机会,而弱势群体和农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资源则变得少之又少。教育的公平性在中国再次成为一个沉重的课题。
话说回来,就体制而言,由于专门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存在,故中国的中等教育属于双轨制。
再来看一看美加的教育体制。由于美加均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其中等教育不分流,不设或极少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故为单轨制。专门的职业教育隶属于高等教育,与大学教育统称为‘专上教育’。学生不论职业取向如何,原则上均需读完普通中学,才能接受职业教育,或加入劳动大军。各色各类的职业技术院校,散布在各个地区的社区学院,即使培训理发师或厨师的专业,也要招收高中毕业生。
所以,加国的中学称为‘综合中学’。不同于普通中学,综合中学任务繁重。除学业教育外,还须承担部分职业教育功能,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从业人员。为大学输送学生只是其诸多任务中的一项。这种‘大众教育为主,精英教育为辅’的体制下,各类学生混杂在一起,不可避免地顾此失彼,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美加中学一般不明确区分初、高中,更不发初中毕业证书。笔者所在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简称卑诗省),中学八至十级相当于初中,十一、十二级为高中。而为了多数学生能拿到毕业证书,所谓高中毕业,除英文外,其它科目大多只要求初中水平。而且近年来还一再降低标准。然而即使如此,每年也还有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学生辍学或达不到毕业要求。
这样的事实足以证明这种体制之不切实际,不科学。人生成长小学、中学、大学或就业,是人群从一体到分化的三个阶段,而中学正是逐渐分化的时期。初中时,孩子慢慢发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潜力特长,有些对于今后的职业有了些想法。高中阶段,‘书生’类型的孩子准备升大学;有些孩子却对学术全无感觉,而可能对某种行业或职业产生了兴趣;仍然不大清楚自己将来要做什么的孩子,也在发现自己的过程之中。这些都是孩子内在的需求,心灵的呼唤。中等教育的责任正在于,在传授知识文化的同时,一方面提供机会,引领学生认识社会,了解自己;另一方面,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使之各得其所,为第三阶段的升学或就业做好准备。然而,捆绑在同一个综合中学里的学生处于什么状态呢?
首先,为了迁就大多数,升学类学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虽然美加各级教育机构对此也做出了相当的努力,如开设精英班,精英分校,引进国际文凭课程,开设大学一年级课程,等等;但为大学深造奠定基础是要从初中开始,循序渐进的。没有一套完整的学业教育体系,实际上是让升学类学生为就业类陪绑。这种中学自然达不到高度重视教育的华裔移民的要求,却为美加众多的补习学校和教师提供了生存空间。
另一面,就业类学生已到了学习一、两门职业技能,为就业作切实准备的年龄,但综合中学提供的一些选修课远远不够。在升学类学生忙于报考大学的时候,这些学生却无所事事,虚度光阴,甚至沾染上抽烟、吸毒、校园暴力等不良习气。
可见,高中阶段将学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流,方为合理的体制。不分流不足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不分流无法因材施教,使学生各得其所。双轨制不但适合中国国情,西方亦然。欧洲许多国家,突出的如德国,均设立中等职业教育院校。只有北美,多年来一直坚持综合中学的单轨制。美国和加拿大需要改变体制,设立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职业学校,或将社区学院内的一些专业改为招收初中毕业生,同时强化中学的学业教育。而中国大陆也必须更大规模地发展职业教育,同时在普通中学里实施照顾就业类学生的改革;或者兴办一批介于两者之间的、兼顾基础学业与职业教育的学校。
2、班级制与学分制
中国大陆中学采用班级制。各年级课程统一规定,完全相同,学生没有选择余地。学生组成固定班级,一同上课;不及格就补考,考不过则留级,所有各科重学一遍。每班配备一位班主任,严格管理。
班级制的集体生活对十几岁的孩子是非常有益而且重要的。同学之间关系亲密,利于养成团队精神,便于管理和德育。步入社会之后的成年人,往往最为怀念的就是中学时代的班级生活与同窗好友。
由于学校,特别是班主任承担了孩子教育的大部分责任,家长相对地比较省心省力。学校的这种管理模式可以称为“保姆型”。对于大多数学生的学业和教育而言,班级制是一种建制上的保证。学生学得比较扎实,水平比较整齐。
但国内实行的班级制缺少弹性,对学生的自由发展有很大限制。一方面,学术类课程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没有为非升学类学生提供适当的课业;另一方面,潜力超常的青少年也被捆绑住了手脚,缺少自由发挥、脱颖而出的空间。使得培养的人才过于模式化,个性得不到彰显与发扬。
当然,近年来国内学习西方国家,强调“把选择权还给学生”,引入了很多选修课,试图使现行体制变得灵活一些。但强大的应试教育传统,和社会愈来愈扭曲的功利心态,使得这样一些努力很难发挥作用。
美加中学则采用学分制。学校提供很多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省教育厅只规定必须修满的学分,由学生自由选课。修课方式也很灵活,课堂听课、网络拿课、或成人夜校等均可,甚至自学后参加考试也得到允许,学生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然而如此一来,班级的设置变得不可能。一上中学,孩子就没有固定班级,没有固定教室,也没有班主任了。教室通常属于老师。像国内大学生一样,中学生到处跑。各年级只设咨询教师,学生和家长可以去咨询选课或其他事宜。这种设置,可想而知,对学生的管理相当松散,是一种“开放型”的体制。
学分制对学生和家长提高了要求,也加重了负担。学生今后的职业取向如何?准备上大学否?学习什么专业?家长要了解学校课程,也要清楚孩子的兴趣爱好,一年年帮助孩子选择适当的课程。选课不当,以后的学业会很困扰的。
学生的自由度大,培养出的学生也就各类各样,差别极大。优秀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较早修完中学课程,开始大学课程的学习,准备条件进入北美名校。学生们也有充分的自由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利于日后踏上不同的人生道路。然而毕竟十几岁的孩子还缺乏自律能力,大多数学生在学业上抓得不紧,达不到应有的知识文化水准。而且由于缺少严格管教,学生沾染不良习气也成为严重问题。
美加中学多年来采用全方位的学分制,管理松散,对于青少年教育及社会成员文化素质的影响,不可低估。这样的学分制适用于大学,中学不宜。对于十几岁的孩子,管理务必严格,同时有灵活性,有一定自主权。笔者相信,采取班级制是美加改变其教育落后局面的必要改革。
3、管辖机构与考试制度
民国以来,中国的教育一直归国家教育部管辖。不过民国时期的教育部长一般由教育家担任。近年来,教育部对教育统得过死,干预过多,引起教育界的反弹;回归“教育家办教育”正在逐渐变为社会的要求。
美国虽设教育部,但只有拨款,信息沟通等权限;权利主要在州政府和民间。加拿大联邦政府不设教育部,教育归各省教育厅管辖。但全国各省教育厅长组成一个联合委员会,对外代表国家教育系统,对内作为一个资讯中心与沟通平台。教育行政权力的集中或下放,是各国教育界多年来争论和摇摆不定的焦点之一。
依笔者之见,基础教育乃国家民族的百年大计,既需要高层次的专家参与指导,也需要集中国家的人力物力,进行深入的研究,制订长远的规划,作出科学的决策,一省的力量与水平是不够的。这也是美、加中等教育不如人意的一个原因。当然亦不能统得过死,限制下面的改革与创新。
就考试制度而言,中国大陆施行全国统一高考。尽管存在弊端,毕竟对中学教学起到强有力的指挥与质量保证作用。美国考SAT,但其影响力无法与中国的高考相比。加拿大则没有全国性考试。卑诗省原有全省统一考试,近年来已取消,教学质量更难以保证。
4、体制差别之历史缘由
清朝末年及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努力学习西方,包括教育方面的学习。废科举,办学堂,普及教育。20年代初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教育改革,主要学习美国。除确立了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全国统一学制外,在中学里加强了职业教育。与现在的西方一样,当年办的是综合中学,兼顾升学与就业,开设大量选修课,而且实行学分制。
这样实行了十年,引起社会很大的反弹。学生读书没有规矩,自由散漫,基础知识不扎实,为高校输送的人才不合格。在一片反对声中,1931年起国民政府对中等教育体制进行调整。将综合中学改为普通中学、师范学校、职业教育,“三足鼎立”。同时取消学分制,改为班级制。
也就是说,中国这个学生学习西方老师,但发现了问题与弊端,早就作了相应的改变;而老师一直延用老办法,形成了今天的局面。
03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
1、课程设置
既然北美综合中学的目标是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人才,为大学输送学生只是其任务之一,而且不可能放在第一位,那么中学课程设置必然服务于这一目标,从而体现出以下特点:
课程种类多。除必修课外,还有各种各样的选修课,例如绘画、打字,烹饪、木工之类。而且同一门课分为多个档次,以适应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如数学,有升学类、应用类, 还有简易类。不同学校根据师资与教学条件开课,自由度大,差别也大。
开设职业预备课,而且必修,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各种行业与工作岗位。毕业标准还规定,学生必须做满义务或有薪酬的数十小时工作,否则不得毕业。
数学深度与难度与国内相比很低,这一点华裔家长都有察觉。非但如此,为了非升学类学生能够通过,还一降再降。数学只开设一门课程,代数,三角,几何等内容不分科。各分支内容每级若干,穿插进行,循次递进。国内中学的很多数学内容未能涉及。
课程设置的另一个重要差别是,物理、化学、生物哪一年级开始分科?中国大陆初中即分科。每一科学习四、五年,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奠定基础。加拿大卑诗省则直到十年级设的都是‘科学’课。两者听起来似乎相当,科学课中亦包含理化内容,实则大相径庭。理化课的目的是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而科学课的目的是科学普及。师资也不同,理化课配备专业师资,而科学课包罗万象。教师通常对各科只有粗浅了解,教学水平可想而知。
加国中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迟至十一级才从科学课中分离出來,只读两年,而且已错过了学生智力开发的黃金年龄。以物理为例,十一级物理包括力、热、声、光、核子物理、相对论等各个分支。而学生是在连匀速运动都不清楚的状况下开始学习的。只能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将进度赶完已属不易,妄论奠定学业基础。中学里选修物理课的学生少之又少,多数学生恐惧物理科目,原因即在此。这样的设置,显而易见,是兼顾就业与升学两类学生的结果,但实际上适合前一类学生,对后者不利。
就教学内容而言,西方更注重知识的实用性,而非学术性。这无疑更适合社会大众的教育需求。很多教材编写得相当好,值得借鉴。
2、教学方法
再来看一看教学方式。首先,北美教学方式非常多样化,确有其优势。除课堂讲授之外,另一种形式是课题研究或设计。课题研究往往选择敏感题目,如同性恋、堕胎等等。学生自己查找资料,综合比较各种不同意见,并阐述个人的看法,写出专题论述。有的课题是机械设计之类的,三、四个学生一组,分工合作。学生自己找材料,动手做出像模像样、具有特定功能的机械。这样引路式的教学,探索式的学习,美加从小学就开始了。而国内不但一般中学没有,连大学本科也不多。
另外,这里的科学、物理、化学和生物课实验很多,学生能够得到直观的、感性的、有血有肉的知识。而国内传授的知识过于抽象,空洞,过于理论化。这里还经常组织外出活动、参观之类,形式新鲜活泼。
国内教学方式则比较单一,几乎统统为课堂授课,辅以家庭作业和考试。近年来强调素质教育,向国外学习,情况有了些变化。但要从根本上改变,路还很长。另外,仅就课堂教学而言,国内的满堂灌,填鸭式,也是严重问题。如何遵从认识论的规律,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式地学习,是一个远未解决的重大课题。其他做法,如课后重复枯燥的家庭作业;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高中教学舍本求末,用一整年甚至更长时间进行高考复习;如教师将精力投注于课外辅导,而敷衍课内教学,等等,更是应当改变或杜绝的。
但若因此全盘否定国内教学,则无异于泼洗澡水的时候连孩子一起泼掉了。有比较才有鉴别,国内授课,既详细讲解理论,又带领学生做很多例题;课外作业全部批改;复习、测验、考试环环相扣,使学生掌握知识,练就学业基本功。教师在教学中的投入是巨大的。
美加的教学方法大致如下:
由于教育管理部门对教师教学的要求与监督不够,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差别相当大。负责任的教师兢兢业业,详细讲解;有些教师完全不讲也无人干涉。理科教学中,相当多的教师用一、二十分钟或半节的时间讲课,阐述主要内容,给出公式,即让学生做题,有问题再问老师。
公式推导或来龙去脉一般不讲;如何理解讲得不透或不讲;一题多解通常也不讲;数学证明题全无涉及。可以说很多教师授课不象教授科学,而象传授手艺。对学生来说,套公式做题则是普遍的学习方式。
公式不要求记忆,考试时发公式表。考试不比国内少,学生不学习无法过关。为同一份考题长期使用,试卷不发还学生。期末考试可有可无,取消了复习与总结,融会贯通的最后一环。
计算与画图过分依赖计算器,令学生没有心算意识,缺少数量概念。
家庭作业通常不予批改,一般是让同学对对答数。
学生没有复习功课的习惯,考试前教师只是布置更多习题,而不带领学生进行复习。
上述教学方法结果如何,可想而知。学到的知识很死板,档次低;更达不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且忘得快,学业基本功很弱。如计算能力,代数运算能力,列方程解题的能力,作图能力,以至逻辑思维能力、科学表达能力等等,高中毕业生未必能达到国内初中毕业的水平。
本人授课经常提问,不同背景学生的反应形成鲜明对比。国内来的学生动脑筋,有思路;而本地学生却在等,等老师自问自答,并视为天经地义。这一现象与宣传的恰好相反。太可怕了!学习中最可宝贵的是兴趣,是好奇心与求知欲,这是学习的灵魂与原动力。国内填鸭氏的教学压抑了孩子的求知欲,而北美这一问题只怕更为严重。
事实上,由于中学毕业生在知识和能力两方面均有缺陷,美国大学不得不开设高中课程为学生补课。美国一位数学教授在其文章中承认:“美国中学的多数学生只知道把数字填进公式,而不去理解怎样运用这些数据解决实际问题,这正是我们在中学数学教育方面失败的原因。而亚洲和东欧一些国家致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论证和解决难题的能力。”
国内教师们课内外长年的付出,是国外教师无法相比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大陆学生学业的基本功,正是教师们心血与汗水的结晶。而西方学生学业水平低,不足为奇。
西方的教学方式比较适合资质高、自制力强的学生。教师灌得少,造成了压力,也提供了空间,使学生培养起自学的习惯和能力,主动地、自由地学习,得以成长为高级人才。某些西裔和华裔学生属于此类,不过华裔学生除自学外,通常寻求课外辅导。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方式则远远不够,行不通。中、上等学生疲于应付,勉强过关;资质不高或无心向学的则完全放弃。
以上所述是美加大多数公立学校的状况,也有少数公立学校质量很高。私立学校在教学与学生管理方面通常比较严格,更有些学校,其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与一般学校迴异,生动活泼,体现出卓越的教育思想。
04教育理念分析
1、职业与平等
千余年的科举制在中华大地培植起尊师重教的传统,和根深蒂固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意识,使中华民族得以勤奋向上,整体上具备较高的知识文化素养。但同时也形成严重的等级观念,形成对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在薪金待遇和社会地位上的歧视。华人家长望子成龙,不论子女潜质如何都要读大学,而且要读好大学。过度的功利考虑,常常与孩子的兴趣爱好及潜能背道而驰,给孩子造成过大的压力。
这样的社会里,中学教育‘智育至上,升学率第一’很难避免。各种不同的学生,一律以科技人才为模型来塑造。学习好就是德智体‘三好’,就是好学生。而若学习成绩差,则尽管具有其它优点或特长,在学校里也难以得到展示和发挥,总是处于劣势地位,这对孩子很不公平。
西方社会更能以平常心看待社会上不同的职业。美加很多行业蓝领工资大大高于白领。西方孩子不读大学,从事体力劳动,家长和孩子都很坦然。加拿大的中学里,学生之间较少竞争,互助友爱蔚然成风。
然而另一方面,由于升学竞争不甚激烈,西裔与其他族裔对教育的要求远远低于华裔,方才使前述教育体制与方法延续数十上百年而不变,使得三亿人口的美国培养不出足够的科技人才,而要依赖‘进口加工’。
美加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不同,阶层之间差异很大。由于公立教育质量低下,上层家庭的子女多数入私立学校,入公立学校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业也抓得很紧,使之得以考取大学。尽管本国中学输送的学生不够合格,然而随着愈来愈多的移民学生与留学生加入竞争,美加著名大学的门槛依然保持在相当高的水平。只是社会底层的后代被抛得远远的,愈来愈难以通过教育改变命运。
在中国,经历了几十年教育的普及发展,由于改革开放后社会贫富差距迅速拉大,教育的公平性也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2、智育与全面发展
在中国的中学里,虽然‘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调年年唱,而真正得到重视的是智育。高考竞争激烈,学生日日苦读。文革前男孩子人人喜好的足球,以及后来遍及城乡的乒乓球运动,早已好景不再;中学生每学期两周的下乡劳动,也已成为历史。
而在西方中学,除上述多种多样的选修课、职业教育外,课外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各种乐团及演出、运动队与比赛、野营、辩论与演讲,乃至国际学生交流等等,不胜枚举。西方人酷爱体育,滑冰与滑雪、各种球类,处处见到青少年在尽情地运动、玩耍。
通过这些课程与活动,学生能够获得的,不仅是学业知识,还有动手能力,生存技能,人际交往,社区与公民意识,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等等;更是健康的体魄与健全的人格。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西方教育的着眼点是社会的‘人’,而中国则着眼于‘就业’。
然而北美中学智育落伍,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已为国际奥数等竞赛和国际学生评估所证实。高中生不清楚年、月、日以及一年四季的成因,回答不出英国、法国等国家的首都在哪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非但如此,北美中学里还弥漫着一种‘反智’的气氛与倾向。学生们熟悉与崇拜的是球星、歌星;迷恋的是网络游戏、泡吧,派对;而用功读书则被讥讽为‘书呆子’,常常遭到同学的排斥。
3、基础与创新
西方教育最令国人关注和赞扬的,是对学生创造力的重视和培养。而中国教育只重视书本知识,缺少创新精神则为人所诟病。
中国教育的模式化,一刀切;意识形态上钳制自由,压抑个性;灌输式而非启发式、探索式的教学方式;使培养出的学生循规蹈矩,会考试却缺乏创造力;缺少梦想,不敢标新立异;偏才、怪才没有施展空间,更难以产生卓越的大师级人物。
而西方民主自由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的灵活性,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使他们敢于挑战权威,自闯新路。此种观念无处不在,潜移默化。如英特尔、西门子等各级各类青少年科学研究奖项;又如艺术类课程,学生海阔天空地想象,自由创作;而中国此类课程多为基本功的训练等等。重视教育的西方家长,让孩子补习的不多见;但带孩子去博物馆、科学宫等场所,开阔眼界,培养兴趣是经常的。众所周知,大学录取也不只考察学业成绩,更注重学生的特长与优势,注重创造力。
然而,西方的基础学业教育确实薄弱。创造力离不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离不开学生在语文、数学和科学等各方面的素养。正所谓‘艺高人胆大’,没有坚实的基础,许多情况下,所谓创造力注定流于空想。而学业基础与素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要靠经年累月一点一滴的积累。
4、依赖与独立
前面提到中国中学的管理为‘保姆型’,而西方为‘开放型’。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大抵也是如此。
西方孩子其实很羡慕中国孩子,因为中国家长不但出资为孩子补习,而且努力供孩子读书至大学毕业。而西方的孩子大多中学刚毕业就必须自食其力。因此美加两国的华裔和其他族裔的移民,尽管第一代的平均收入低于本地人,但后代的教育程度都比较高。而很多西方子弟由于学校和家长两方面管教都不够,再加上经济原因,无法升入大学。
在子女管教方面,中国家长往往在学业上对子女要求严格,其它却包办代替,溺爱娇惯。学校里,校方与教师为学生安排好了一切。孩子们的依赖性愈来愈强。与成绩的提高成反比,搜集信息、动手制作、事务处理、以及劳动习惯和生活能力却愈来愈差。
而西方家长从小就鼓励孩子要勇敢、要独立,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西方一般不溺爱年幼的子女,管教比较严格。但只要是正当的,家长不限制孩子的活动。在他们看来,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孩子试一试就知道了。给孩子选择权,让孩子自己闯;中学实行学分制,课堂上教师要学生自学,积极的方面也是基于这样的理念。
读书的同时,学生们或多或少都在校外打工。商店、餐馆、医院、体育教练、救生员、登门售货等等,不一而足。工作是学生自己找的,如非义务劳动,薪金多少也是学生自己和雇主商定的。
5、勤奋与轻松
这也是东西方在教育理念上的一大分歧。中国人以勤奋著称,学校里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努力使中国基础教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另一方面,沉重的课业负担亦令国人的担忧日甚一日,驱使越来越多的人带着子女移民海外。
西方则讲究‘轻松学习’、‘寓教于乐’。小学生以玩耍为主,初中生学习的时间也不长,直到高中才紧张起来,也只限于升学类学生。大学生相对来说比较紧张,是由于西方大学宽进严出,淘汰率高,学生中学基础又不扎实。
笔者以为,西方观念对于小学教育非常正确。童年本是玩耍的时代,从玩耍和其它各种有趣的活动中吸取知识,增长本领。但同时一定要在语文、数学等方面夯实根基。国内小学过多过难的学习内容,千篇一律的正规课堂教学,过量的家庭作业,课外的奥数、钢琴、补习等等,剥夺了孩子童年的乐趣,对孩子是一种摧残。
中学时代,两方面需要兼顾。过于复杂深奥的学习内容以及难题偏题;教学不讲究效率,简单机械地重复等等,有害而无益。但若过分强调‘轻松学习’,如美加中学作业可有可无,公式不须记忆,随学随忘,其后果也已充分凸显,早已到了改变的时候。
05结束语
中学是奠定人生基础的黄金阶段,中学教育不成功,必定为今后的深造与就业带来困难,不少可造之材甚至失去成材的机会。总的来说,西方的高等教育较强,但中等教育存在严重不足。两者之间有一道鸿沟,中学为大学输送的人才不合格。
中国与北美中等教育相比较各有利弊。中国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令青少年中的大多数达到了应有的知识文化水准;一代又一代,培养出了大量的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但中国智育至上的应试教育,从制度到意识形态自由空间的欠缺,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造力,亦令他们不堪重负。同时社会下层的教育机会也在日益减少的危机之中。
西方中等教育灵活多样,注重全面发展,鼓励独立性与创造力。然而美加中等教育尽管资金的投入很多,但从体制到教学的过度松散,普通中学和职业教育捆绑在一起的体制,学分制下的开放型管理,以及教师教学投入的严重不足使学生两极分化。少数资质优异的学生得以成功,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但大多数却未能达到应有的知识水平与文化素养。本国培养的人才不足以满足需求。社会下层向上流动的渠道被阻塞,公立教育未能实现其保障社会平等的杠杆职能。
美加试图以一类学校培养各种人才,不但令升学类学生为就业类陪绑,后者的需求亦未能获得满足。但中国中学以一种模式塑造所有的学生,令就业类学生为升学类陪绑也是不合理的。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融合中西教育,取长补短,逐步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是历史必然的走向,也是中外教育界人士的使命与责任。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必达更好的学校建设”,编辑JACK。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