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自主招生变迁史(2003-2019)

作者:博雅浮生绘 发布时间:

自主招生变迁史(2003-2019)

作者:博雅浮生绘 发布时间:

摘要: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对于自主招生的诉求,家长和学校想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8.jpg

12.jpg

序:开幕

2003年8月6日,一个祖上四代行医的大家族,正在家里焦灼地等待。只因这个中医世家的独女刘雨芙,高考只拿到406分。这离黑龙江那一年的本科录取线还差12分,这要命的12分。 

刘雨芙的姥爷是“中国名老中医”,姥姥是哈尔滨中医医院的针灸专家,妈妈和大姨也是医疗从业者。但这一切,在冷冰冰的高考分数前,都只是虚无的泡沫。 

一家人本来心如死灰,然而就是这一年,一个横空出世的政策,一个崭新的时代,改变了刘雨芙的命运。 

2003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获得了全国首批自主招生的资格。在3名博士生导师的联名推荐下,刘雨芙参加了系里专家组的测试。

经多项考察,专家组认为,刘雨芙专业能力出色,实践能力甚至达到本科毕业的水平。因此,他们决定——破格录取。

接受记者收集时,雨芙心有余悸地说:“我真的太幸运了。是高校自主招生的新政策,让我如愿以偿地进入大学,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如今,她已经顺利毕业,成为哈尔滨中医院的主治医师。 

她是第一批幸运儿,走上了自主招生——这条为高考发挥不佳的专才生开辟的“绿色通道”。

640.jpg

教学[2003]1号文件 开展自主选拔试点

那时的自主招生,门槛很严、人数很少。只有极少量(文件称不超过录取总人数的3%-5%,实际更少)的“偏才、怪才”能被破格录取,与一般考生没有利益冲突,让大家一片叫好。

然而,随着加分门槛逐渐放宽,“量身定制”的专利、“专业代笔”的论文等迅速成为灰色领域中的昂贵商品,一方面打造出一群光鲜靓丽的“天之骄子”角色,一方面显著打破了高校招生的公平性。 

更令家长焦虑的是,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获得了自主招生的优待,那我的孩子怎么能没有加分呢? 

有知情人士统计了近10年来“211”、“985”名校高招的裸分率(指没有任何加分的录取人数占总录取人数的比例),发现该数据多年维持在70%以上(主要加分类型包括:保送、竞赛、自招、三好优干、特长生、各专项“计划”等)。这会让很多家长稍稍安心:原来大多数人还是靠裸分上的名校。

但是,倘若把目光集中到教育资源特别发达的地区,会发现那里的情况严峻得可怕:有研究数据表明,北京的清北裸分率在40%上下徘徊,四川前几年的北大裸分率仅为35%左右。而竞争压力最大的浙江,据报道,2016-2018年,清北裸分率分别为11%、8%和5%。

-.jpg

浙江 “华约”自主招生考场

“没加分,根本没可能上名校!”焦虑感随之蔓延。为了加分,家长们病急乱投医,教育市场在了解了自主招生的一些规则和套路之后,纷纷推出各种昂贵的产品:专利、论文,八万一个;面试培训,一小时几千。有家长惊呼:“上满三年学而思,学费不如自招班!”

然而,自招培训班门口却写着八个大字:“寒窗十年,最后一搏。”据说,这个文案对家长的杀伤力,极其高。

好在今年年初,教育部终于下重手整治自招乱象。专利、论文被请出自招申请材料,同时出局的还有那些缺乏公信力的竞赛。最重要的是,教育部要求各高校严格控制自招降分人数和幅度。 

重拳出击下,公平性有了保证。但是新政策下“怎么合理获得加分”,却是道新的难题。特别是高一高二的家长,往往彷惶困惑,感到自己“有力使不出”。

今天,我们将为您梳理自招的历史及其发展逻辑。自招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专才生的绿色通道(2003-2010)

二、尖子生的兜底保障(2008-2014)

三、“大小自招”合并后的虚假繁荣(2014-2018)

四、回归初心、成绩为王(2018起) 

读过以后,你就会了解: 

这场自招“大战”,究竟在筛选怎样的胜利者?它的标准是什么?我们要如何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为孩子的名校之路铺上一层额外保障? 

你还会看到,一个在中国教育领域不断应验的离奇的规律:

任何创新的、非标准化的选拔机制,都会被市场主体“消化”,而后变成一桩暴利的、彻底的金钱游戏。然后政策被逐利者推搡着,逐渐背离它的初衷。

越是花团锦簇、欣欣向荣之地,越接近丧钟将要敲响之时。

1 专才生的绿色通道(2003-2010)

2009年夏天,四川绵阳的“甲骨文天才”黄蛉成为举国焦点。作为一个高考只得428分、没达到省三本线的“落榜生”,他之前想都没想到,自己会最终被四川大学破格录取。 

在高考考场上,黄蛉选择用甲骨文完成了语文作文。那篇名为《熟悉》的文章,被判为严重偏题,只得6分。这让黄蛉瞬间成了整个盛夏的“风云人物”,各类媒体的邀约不断,让他感觉自己已经是“甲骨文方面的特殊人才”。

=.jpg

黄蛉

8月,他先后参加了川大、湖南大学的测试,又去复旦大学拜访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该中心曾破格让只有高中学历的三轮车夫蔡伟报考博士生,并最终录取。

黄蛉所期待的,是再次复制蔡伟的神话。 

而这次的神话,提前破灭了。中心主任刘钊教授表示,小黄“还很初步,有的古文字解释不准确”,而且“希望他调整好心态……本科阶段很难破格录取。”

像黄蛉这样考试分没到、一心琢磨让高校把他破格录走的,远不止一个。

一年以后,“国学小天才”孙见坤也参加了高考。

0.jpg

孙见坤

六分,这次拦住他的也是六分:成绩离陕西省一本线相差六分,这让他之前拿到的复旦大学“达到一本线即可录取”的超级优惠,白白打了水漂。

随后发生的事情耐人寻味,有报道称,八名复旦教授奔走疾呼,写出请愿信,希望学校“网开一面”,破格录取孙见坤进入复旦学习。 

与此同时,孙见坤的事迹不断见诸报端。他当年参加国学类节目的报道,在网络上铺天盖地传开。网友们为之痛心疾首:“救救这个国学天才! 

有关国学素养,孙见坤自己说,从8岁开始,他读过的古籍没有一万本,也肯定破千。他的母亲则说,儿子11年间读了近2000本历史典籍。计算下来,平均两天一本。

过了几天,复旦传来消息:仍然招收你。 

胜券在握的愉悦感包裹着孙见坤一家。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十几年国学,没有白念!

就在生米快要煮成熟饭的时候,事情又一次发生大翻转:陕西省招办拒绝将孙见坤的档案提交给复旦大学录取。原因是,复旦的招生文件里写得很清楚,既然没达到一本线,就不该放人。

无论复旦怎么尝试,媒体怎么营销“国学天才”的概念,陕西省招办岿然不动。那一年,舆论压力很大,政策也很严。

经过反复沟通,复旦大学也选择妥协。至于原因,校方也说得很实在:“每年都有人希望破格录取,但一旦做了,学校就会面临很大的舆论压力。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有考生,一心搞发明,死活不高考,坚信可以破格录取到重庆大学;有考生,小小年纪创业,扬言“不录我,我就去国外读,绝不上国内大学”…… 

事实是,这些眼巴巴等着“破格录取”的考生,后来都被扒出了不少“黑料”。

黄蛉得到了川大的悉心培养。可几年后,一直教他的导师却拍出辞职信,怒言:“黄蛉无心学术,只想着接受收集。他是会些甲骨文,但我随便给哪个中学生认真培训两年多,谁都能写出七八百个甲骨文!” 

原来,甲骨文并不是黄蛉的家学,他是高二才“开始翻阅甲骨文书籍”。三年,换来一个川大的文凭,挺值得的,其它家庭也好奇:我们可以复制吗?

孙见坤后来被山西大学接纳,还破格将录取院系从法学调整到他感兴趣的初民学院(历史文化相关)。而接下来发生的事让人啼笑皆非。2012年,“国学小天才”孙见坤的《山海经新释之山经略解》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截至目前,豆瓣评分为4.4分。

9.jpg

《山海经新释之山经略解》

再后来,孙见坤的个人创作,有多处被网友识别出抄袭,还被方舟子老师亲自打假。 

复旦大学招生办说得明白:“复旦教授没写过请愿书,复旦也没说过孙见坤是‘国学天才’。媒体的不实报道,将一桩符合程序的正常自主招生事件,扭曲成了‘国学天才遭到制度扼杀的悲剧’。”

大众厌倦“一考定终身”,喜欢冷门的故事,媒体就对这些“偏才、怪才”进行炒作与包装,至于他们实际的水平……这么多年,那些在新闻上各种刷脸的偏才怪才,有几个真的成为了国家栋梁? 

事实上,出于舆论压力,也很少有学校真的敢作出破格录取的行为。又或许,对于招偏才、怪才,高校只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已。

有高校招生老师直言:“在中国目前的基础教育体制下,真正的偏才、怪才凤毛麟角,哪用得上花大力气推荐、面试?高校搞自主招生,更直接的诉求就是把尖子生抢过来再说,万一他们高考失常,落到二本去,那才是真亏大了!”

2008年左右,国家进一步放开自招自主权。经过诉求上的梳理与调整,各高校也纷纷对自招政策作出调整。专才生退居边缘,而高校“掐尖”的行动,逐渐变得开诚布公。

2 尖子生的兜底保障(2008-2014)

08-09年左右,各高校的自招政策都发生了猛烈的扩张,降分比例从一直严守的5%以下首次提高到“原则上不超过10%”,降分幅度也可高达30分,甚至“特殊人才不设上限”。 

门槛降了,标准也变了,而且后者反倒更值得注意。这时的自招政策,最主流的构成如下: 

1、省重点中学,素质全面、成绩名列前茅;

2、五大理科竞赛省一等,或数学、物理同时省二等;

3、省级青少年科创大赛优异者,新概念作文与创新英语作文全国一等奖;

更简单点说,八个字:硬核成绩、硬核奖项。自主招生全面进入“掐尖”时代。

2012年的春天,武汉六中的学生家长霍女士(化名)忙成了一锅粥。她带着儿子参加了多场自主招生考试:前天考“华约”,昨天考“卓越”,下周考华科,还因为时间重复而忍痛放弃了“北约”……

8.jpg

“华约” 考场

霍女士说:“报名多场考试,很讲究策略的,有‘摸高’,也有‘保底’,不管怎样,孩子先拿到降分再说。”

儿子眼睛里带了血丝,哭丧着脸嚷嚷说想休息:“妈妈,一直考试,我都快成一根‘烤肉串’了!”

当妈的只能抚摸着孩子的脸,安慰道:“没事,宝贝,连考三四场,只要有一场不糊,就万事大吉了!你记得隔壁家小玲姐吗,她去年元旦三天考了三场自招,比你惨多了!” 

其实,霍女士的儿子在校时一直名列前茅。自招结束后,儿子顺利拿到了顶尖大学的30分加分,高考时更是裸分达标,这30分加分根本没用上。 

各高校招生办和知名中学校长在不同场合都表示,能够通过自招获得加分的学生,凭裸分考上的概率起码在90%以上。 

对于这一事实,我要再重申一次我在文章开头写下的观点,因为它真的太重要: 

一个血淋淋的事实是,对于自主招生的诉求,家长和学校想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家长期望自招是雪中送炭。特别是对于在名校边缘徘徊的考生来说,有了这20分加分,手一伸,就够上了,岂不完美? 

学校认为自招完全是锦上添花。学校没有任何动机去“仁慈地”挽救一些边缘的考生(除了明确的照顾贫困地生源的招生计划),高考从来就是一场优胜劣汰、分数为王的游戏。

他们想要的,不过是向那些原本就优秀的学生拉拉好感,让他们在考场上不出意外,自信坦然。

对那些靠加分才挤进名校的尖子生,高校真实的心态是:我给你加分,只是和你交个朋友。想不到,你还真要我扶你才能上岸?差评。 

即便如此,霍女士仍然不满足。她说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帖子,里面的孩子是天津娃,参加自招就是“走过场”——因为在清华的夏令营上表现突出,直接签了经管学院的一份条款。 

她绘声绘色地模仿着帖子的原句:“哪怕孩子写上名字,交个白卷,也铁定会获得清华的加分。清华可真厚道啊。” 

周围的家长们纷纷道:“羡慕啊,啧啧。” 

儿子高中毕业后,霍女士成了被诸多家长包围请教的 “自招专家”:“你家小孩不是非北大不可吧?那当然选华约啊!北约除了北大,都是传统文科强校。华约都是理工大学,你家小孩学理,华约里但凡能混上一个加分,都是稳赚不赔!”

3

2012年的冬日,高中生小孟(化名)看见校园公告栏里多了两张纸,走近一看,原来是北京大学的“校长实名推荐”和清华大学的“新百年领军计划”的录取计划公布了。 

这两个新出的计划甫一开始,便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原因是待遇实在优厚,入选学生大多享有“过一本线就可上清北”的优惠。

7.jpg

2014年 北大“校长实名推荐”考场前

两个计划的选拔标准也“敞开天窗说亮话”:省市重点中学方有资格推荐,且入选学生在全年级的成绩排名为前1%。

“都是尖子生的事,与我们普通学生无关。”小孟不快地说。

这其实很好理解,如果有推荐的人选考分不过线,清北就立刻向学校“亮黄牌”,连续几年不到线,这个珍贵的名额就有被取消的风险。

对于知名高校而言,优惠力度这么大的计划,势必被放在镁光灯下反复照,公平才是底线。对于中学而言,也只能按规矩办事。

小孟的成绩在重点中学里排名中等。因为学校不错,他也获得了一些自主招生初试的机会。可是,他却一点都不想参加。

“那些大神都报名了,我还跟着掺和什么。平日复习都复习不完,哪有时间去研究超纲题?” 

从元旦开始,小孟就被爸妈逼着每天做一套自招训练题,旧题、真题、模拟题、押题、面试题,这些加到还要进行高三复习的中等生身上,实在是不可承受之重。 

明明是考察素质与个性的自招考试,最后又被培训机构和教辅书商变成了应试化的课和书籍。

各式各样的培训班们瞄准了这一市场,不足半月的冲刺课,最低开价都在大几千元,昂贵的可以达到五六万元,说是没拿到加分可以全额退款,但是小孟是听过,“感觉都是一帮没上过大学的人在教。”

的确,这一阶段,市面上还没出现真正有权威性的自招培训机构。 

小孟不知道,这些“考察素养”的自招试题,绝大多数都是专业性和社会性都很强的综合性题目。 

就语文来说,翻译庄子和以鲁迅的某句名言作文是基本款;就数学而言,竞赛中涉及三倍角和均值不等式则是最简单的题目;就面试而言,谈谈社会新闻、国际政事、人文经典,都是家常便饭。

这些题目,实际指向的是考生掌握的知识总量(不局限于课内学习)。而连课内学习都较为吃力的中等生,到了自招的“战场”上,就是只能陪跑的“炮灰”。 

付出了时间、付出了精力,付出了金钱、付出了健康(刷夜恶补知识),最后等待小孟这些中等生的,不过是一个以“很遗憾地通知您”开头的页面,还耽误了高考的正常复习进度。

其实,相比于尖子生,小孟这样的孩子,才是参与自招的大多数孩子的写照。

自招有风险,入局需谨慎。

4 “大小自招”合并后的虚假繁荣(2014-2018)

有数据显示,2014年之后,自主招生的加分人数和加分幅度进一步上升。很多家长在类似数据的蛊惑下,前赴后继地投入到这项狂潮当中去。

他们并不明白,自己面对的可能是一场“虚假”的自招繁荣。

民间一直有大自招和小自招的说法。小自招是指通过自主招生笔试和面试获得加分的学生,而大自招泛指在高考前很多类型的加分,包括竞赛保送、竞赛获奖降分、特长生降分、超尖子生计划(北大博雅、清华领军等)、特殊计划(如面向一些贫困地区招生的专项计划)等。 

在这段时间里,获自招加分人数的增加,一个原因是其它各项计划的加分取消,都合并到自主招生来“派发”加分。 

首先是自2014年起,只有竞赛国家队(人数极少)才有保送资格,省一等奖将不再直接保送。随后,自2015年起,高中阶段全国奥赛的一二三等奖,高考不再加分。省三好、省优干、艺术体育特长生等加分,也都降低或被取消。

09.jpg

时任教育部副部长 袁贵仁答记者问

雷声挺响,雨点却不大。除了特长生的境遇着实困难了些,其余所有不能直接保送和加分的项目,现在都归到了自主招生这颗大树下面,无非是多考一次试再决定加多少分而已。 

2014年后,奥赛获奖选手依然是北大清华等名校争抢的对象。清华则在2013年就将五大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奥赛的获奖学生纳入其自主招生“拔尖计划”的选拔范畴。 

因此,这部分合并导致的自招加分人数增加,并不是真正的增加。 

实际的增加人数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高考难度降低、高考试卷不能筛选真正的尖子生了,因此高校需要借助自主招生,识别出谁才是真正的尖子生。 

《2016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过去几年,高考试题难度下降明显,高分考生越来越多。以北京为例,2015年北京文科总平均分为493分,比2014年高了24分,比2006年高了99分;2015年北京理科平均分522分,比2014年高了16分,比2006年高了73分。

研究者发现,近几年,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四川等省份的尖子生流失得更严重,一个客观的因素是,考试区分度降低,那么一旦出现失误,想通过困难题挽回局面的概率就变小。

为了减少这样的情况,高校通过自招加分来锁定真正的尖子生,便不难理解了。

这一时期的自招还明确了另一项重要调整:让考生提前决定想念的院系。院系夏令营、冬令营,自招按院系面试,也应运而生。

对于有笃定的非热门专业偏好的考生来说,这是相当利好的消息。经济、金融、计算机自然是大热,竞争激烈;但是如果孩子喜欢哲学、历史、社会学、中文、新闻、古生物等冷门一些的专业,可以在自招报名时指定相关专业,那么面试时的竞争对手也是喜欢同一专业的人,不用和想学经管的“大神”们一比高下。 

同时,名校的一些冷门专业会在暑假开办夏令营。抓住这个机会,那些有热爱学科的考生,就能够将“热爱”兑现成分数的馈赠。

08.jpg

2012年 北大哲学夏令营

很多家长看到了录取人数的提升,误以为这是自招的加分标准降低了,就带领孩子积极参与考试,却没有结果。

殊不知,通过自招初审的人数可以增加,但是高校会给予加分的,一直都是综合成绩优异的尖子生。

5

以上都是自招在这一时期的良好变化。然而,当自招的覆盖人群不断扩大时,一些不良现象也“蔚为大观”。

这一时期发生的对自招起到颠覆性影响的事件(而且很可能是负面的),是专业化自招培训机构的崛起。

自主招生经过几年的发展,有了“五年题库”,教育培训行业便可使用他们纯熟的教研方法论,还原背后的考察板块与出题逻辑。笔试、初审材料、复审面试,都不在话下。

-0.jpg

自招培训现场

由于自招加分的稀缺性,这类课程溢价极高,从大几千、上万到几万元都有。 

不过和高投入对冲的是低风险。这一阶段,那些敢说“没加分一律退款”的机构,是真的肚里有货了——他们把自招那点事琢磨透了。

规则明确之后,就会有商业力量介入,一波一波的潮水迅速填满那些可以钻的空子,导致政策发生异化。

阶级与地域的差异,直接影响了一个考生获得自招加分的可能性。 

一个县城中学的学生,去哪里搞发明、特长、论文?

但是超级中学不仅鼓励这些素质化的发展,人家应试能力也是最强的。重点中学的老师能自己研究自招题目、搞培训班、免费给学生讲课,其他学校能吗?

一个普通家庭的学生,哪里还能为自招负担一笔不菲的培训学费?

但是这几千、几万元,对于上层中产来说,是一笔稳赚不赔的投资。 

然而,个别自招培训机构干得最不体面的一件事,是它触及了一些非法交易的领域——发明、专利与文科论文的买卖。 

发明专利与文科论文都是“一锤子买卖”:登记的名字是你,而背后实际的研发者、写作者是谁,都可以运作。

=-.jpg

某自招论文查重报告

富有的家长们可以找博士生来买专利、买论文,再给评审机构和期刊一些版面费,孩子很快就手握专利、发表身为第一作者的核心期刊文章。名校自招复试的资格,稳了。 

有的研究者说,在经济发达的区域,依靠自招加分才进名校的学生甚至达到总招生人数的1/8。 

先摆出事实,这部分生源其实不占据当年该校在该地的录取名额,而占据的是该校整体的机动录取名额,所以从高校这方面来说,是处理得很公平的。 

但是对于家长来说,这1/8的生源到底是尖子生发挥失常,还是靠培训获得加分的学生成功上岸?怎么想怎么是后者,那如果如此,就可能是赤裸裸的富人游戏,穷人的孩子伤不起课,没法得到培训后的加分……

2018年,据不完全统计,有大约80多万考生参加自主招生,而高考人数在逐渐下降的势头下,基本维持在900万人左右,也就是说,全国10%的考生都已参与自招。

这么大的参与基数,如果这些不正当的、昂贵的行为长期存在、阻碍制度的公正公平,那么普通家庭十几年来花费在培养孩子上的心力与资源只会付诸东流。 

2019年,教育部终于出手了。

6 回归初心、成绩为王(2018起)

2019年初,教育部发布文件,自招政策大幅度收紧:

1、降低自招降分幅度;

2、减少自招降分人数;

3、门槛不高的论文、专利、缺乏公信力的奖项不得作为初审标准;

4、一批理科竞赛也不再作为初审标准;

如此一来,能通过自主招生这根独木桥的,只有那些实打实的尖子生、政策优惠人群(如几大计划)、专才偏才(极少量,一直存在)和有含金量的竞赛获奖者。自招受惠人数相比巅峰期少了很多,未来可能要回归5%以下的合理区间。 

至于最近几年突然崛起的“综合评价”、“三位一体”等花样繁多的名词,大体上等于“博雅计划”与“领军计划”的“宽松版”。无非是过去这些计划招收重点中学总成绩排名前1%的人,现在每个学校多给些名额而已。 

名头是“考察综合素质”,然而有几个中学不把总成绩作为综合素质的最主要权重?

说来说去,为了家长心中的公平性起见,自主招生的选拔标准已经与高考空前一致:学习(考试)成绩才是一切的基石。 

这并不奇怪,我国目前除了考试成绩,缺乏具有公信力的标准化评价体系。竞赛之前曾经承担过近似的指责,但也已偃旗息鼓。 

而只有标准化的考试,最接近所有孩子们去除阶级、地域等因素,在公平的起跑线上竞争的方式。

十几年来,自主招生给了很多家庭一个并不正确的美梦,好像孩子不用在每一科都综合发展,只要有一科比较出色,最好是个冷门学科,就能降分录取——这明显背离了培养孩子的初衷。

时代变了,专才、偏才、怪才不时髦了,成绩又好、课余活动又丰富、情商又高的,才是建设祖国未来的有力人选。这是中国社会在逐渐进步的一种体现。

因此,在形势逐渐明朗、制度逐渐公平的情境下,各位家长需要做的事情反而特别简单: 

1、搞好成绩,成绩是综合评价的基础。

2、合理参加自招名录里列举的文理科竞赛,如无成果,立刻悬崖勒马,切忌强求。 

如果真的有什么“窍门”可使,那或许是,从小培养孩子对某一学科的热爱,让他不要做一名成绩优秀却对未来一片迷茫的人。那样,等他到了要参加自主招生的时候,想必成绩不会太差,而且一定能获得高校有识之士的认可。

毕竟,孩子能上一个不错的大学,只是一个开始。更重要的是,他知道自己想要怎样的人生,该走向怎样的方向。

结语

教育需要客观、理智又不失生动的声音。我们希望在这个小小的场域内,让人们忘记“焦虑”,透过故事,重新反思发生在身边的教育现象。

部分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摘录

2、新浪教育:《八个复旦教授招不进一个国学“天才”》

3、长沙晚报:《雇“枪手”发论文,自主招生被高中生家长钻空子》

4、扬子晚报:《为“发明天才不高考不录取”点个赞》

5、新浪新闻:《高三学生弃考希望借发明免试上大学》

6、中国教育在线:《甲骨文考生是佳话还是笑话》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 博雅浮生绘”,作者派爷,编辑齐生,顾问曹光宇、修新羽。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 博雅浮生绘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博雅浮生绘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自主招生变迁史(2003-2019)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