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闺蜜相识于大学,毕业不久她就结婚生子了。她早早生了个孩子,尚不足 8岁,性格也随她,活泼好动。
闲来无事,我也没少串门,闺蜜的孩子就跟我熟络起来了。
每回串门,闺蜜儿子一听到我的嗓门,便活蹦乱跳地从房里跑出来,拉扯我的衣袖,迎我入门。
但这会坐客,却和以往有些不同。
“呜——”
还未进门,门外就传来了孩子的哭声。
“我的狗狗不理我”。
我走近,定睛一看,原来小狗死了。
孩子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哄了好半天也没哄住。
我该怎么跟孩子解释“死亡”?我也犯难了。
中国人“怕死”
俗语说:好死不如赖活。一句话简单精辟指出人对于活的执念,这是一种生存本能。
正是由于这种生存的绝对信念,对于死亡,我们一直讳莫如深。
孩提时, 我的印象里认为人是不会死的,那时我也8岁大小。
和蔼可亲的姥姥姥爷,正值盛年的父母,我以为他们能与我形影不离相伴一生。
直到一日,姥姥心脏病骤犯直喊疼,再几日老人家就倒在病床上,再也没起来。
那是我第一次接触死亡。身边的人呼天抢地,趴在病床前痛哭不止,年龄尚小的我,还不知姥姥已经去世。
只见家中的亲人都在哭,自己也就跟着哭起来了。
其后很长一段时间,每当我急冲冲地跑去跟父母及周围的人打听姥姥的行踪。
他们经常一副哀怨的眼神,嘴里念叨着:她去了另外一个地方,一个没有疼痛的地方。
或有意无意地转移话题,跟我聊最近生活学习怎么样了?
那时虽然年纪小,但我清晰记得他们脸上神情忸怩,欲言又止。
我意识到了:死亡被人忌讳的。
相信这样的经历,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或者是你身边的人童年时都可能经历过。
其实,中国早已形成了一种重生忌死的文化。
早在古代,对中国文化影响颇深的儒家文化首创者孔子便提出“未能事人,何以事鬼“。重生忌死的文化从这便可见一斑。
仅从“死“字在中文的表达上便可见一二。皇帝的死称为驾崩,皇后的死称为薨了,修行之人的死称为圆寂,普通百姓的死则为卒。
撇开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度不说,21 世纪的今天,关于“死”,我们也常用“走了”、“不在”、“睡着了”替代。
各种委婉的表达的背后,透露的是我们对于“死”这件事的避讳。
加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对死亡神秘化的倾向,用“魂魄鬼神“构建神灵的世界,给死亡增添了一层神秘恐怖的色彩。
“无神论”,倡导科学的今天,对“鬼神”的态度不少人都是敬而远之。
人越是不理解死亡,就越会产生焦虑、恐惧的情绪,面对死亡越是不知所措。
正如白岩松所说,中国从来都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家长对于死亡的认知尚还停留在小学阶段。
如何与孩子谈论死亡更无从谈起。
死亡是早晚的事
对死亡避而不谈,但死亡并不会因此不复存在。它反而会以另一种形式滋生蔓延。
每年都会曝光不少的青少年,因高考沉重的压力上,或是家庭关系不睦等原因而“主动选择”死亡。
对于人生的无力与失望,死亡似乎是他们解脱苦难的唯一途径。
但死并不能解决问题,也是试图解决问题最愚蠢的方式。
孩子在心智上尚未发育常熟,欠缺对死亡的认识。
孩子不懂死亡,家人不谈死亡。
而中国的教育体系关于死亡的教育几乎为0,孩子基本上没有机会认识死亡。
仅纯粹从科研成果而言,截至到 2018 年年底,关于死亡教育的为主题的学术论文不足 300 篇。
今年两会召开期间,便有人大代表上书献言,提出在中小学教育中普及“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我国才开始起步,反观发达国家,在死亡教育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教学方式。
美国,世界上最早开始死亡教育,目前有 6 000 余所中小学开设了生死教育课程。
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地区,死亡教育课程并不局限于理论教学、实践活动。
带孩子参观殡仪馆,利用观看电影、视频等方式,启发教育促使孩子思考死亡。
韩国更是情景模拟体验死亡,模拟入棺体验。
一堂完整的死亡教育课堂上,需亲身体验遗嘱书写、穿戴寿终正寝的衣服、身处封闭黑暗的棺材。仪式感可谓十足。
想必看到这段文字的你,可能毛骨悚然,全身起鸡皮疙瘩。
意外的是韩国的孩子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表示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生命。
英国则更具趣味性,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互动式学习。
让孩子亲自体验丧亲所致的情绪变化,从而提高自身心理承受能力。
由此可见,在死亡教育上,许多发达国家都在乐此不疲地探索中,提升孩子对于生命的认知,让孩子更加珍爱生命。
创新工厂创始人李开复,作为一个创业家,他一度以与他人比较睡眠时间短为乐。
患癌后,饱受化疗痛苦的他在鬼门关走了一遭,才意识到生命的可贵。
关于死亡的思考,还洋洋洒洒写了一本书,提出“向死而生“,从死亡角度来认识活着的意义。
生命的长度无法延长,但生命的宽度可无限拓宽。死亡教育,能让孩子爱惜生命,让生命更有价值。
如何正确跟孩子谈论死亡
不知死,何谈生。而懂得谈论死亡更是一门艺术。
正如上文提及,无论是回避或美化死亡,皆为错误的认知方式。那么,如何正确和孩子谈论死亡呢? 需要注意的几点:
诚实坦率,不逃避,不美化
委婉的词语,并不能保护孩子免受死亡和失去的现实痛苦,当我们使用委婉的词语时,孩子会更加深入具体思考:“为什么奶奶要去天堂”、“奶奶什么时候才能醒过来”。
这样的问题只会加剧孩子的困惑,甚至期待某天一觉醒来,逝去的亲人从天堂回来。
真实,不藏悲伤
一个人的逝去或多或少总是会带来我们情绪上的变化,悲伤是在所难免的。
在孩子面前,我们总是希望能够给他们展示一个勇敢、坚强、积极的形象,试图掩盖自己的悲伤。
但,其实一个会悲伤又能够自我治愈的父母才是孩子的榜样。
将自身真实的体验传递给孩子,接纳自己对于亲人逝去带来的痛苦,能帮助孩子理解死亡带来的情绪。
例如“爸妈逝世我很难过,因为我很思念他们”,适当地表达自己悲伤的情绪。
同时,也需让孩子看到我们可以整理好自己的情绪。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孩子观察情绪,这种情绪体验能让孩子在面对死亡或生活中其他重大挫折时,同样保持一颗平常心。
鼓励孩子表达情绪
让孩子意识到父母是可以帮助自己的人,家庭是可以接纳悲伤的情绪。比安抚孩子更重要的是有理解他的情绪,并提供耐心的陪伴。
例如,如果孩子因宠物或亲人的死亡哭泣时,尝试使用这种表达方式:
即客观事实+内心感受:“你很喜欢它,它死了,所以你很伤心,是吗?”
用疑问句的方式结尾,引导孩子表达自己。
观察生命的过程
带孩子观察花开花落的现象,或观赏一部跟死亡相关题材的电影。
例如,电影《生命故事》,剧情中展示的是动物谋求生存和环境作出的抗争。
让孩子全过程见证动物的出生的欣喜到死亡的悲伤,从动物视角来让孩子认识生命。
让孩子明白死亡是万物的规律。由生入死,是一个过程,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也是万物必经的过程。
正如春季的花开吐芽,秋季枯萎凋零。人也会从牙牙学语的孩童,逐渐成长为年富力强的青壮年,在白发苍苍时老去,死去。
参与死亡的仪式
清明节是对逝去的亲人哀悼的一种的仪式,是对亲人的缅怀。
适度让孩子参与,向孩子解释这个人虽然不能够和我们在一起,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把他当成家人来纪念,并永远记住他。
人一生虽短暂,但他的精神却一直存活在我们心中,这才是生命的意义。
比起如何阐述死亡的技巧而言,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孩子所展现的态度及处事方式。
马丁·路德曾说,死亡并不是人生的结束,它只是生涯的完成。
是呀,死亡,是一件不急于求成的事情。深刻理解死亡,坦然接受死亡,才能够更好“向死而生”。
生命教育关键并非让孩子停留于认识死亡的层面,而是让他们意识到,人这一生如此短暂,该如何珍惜岁月,才能更好地活?
人这一生最怕的是碌碌无为,在生命的尽头,还不知道自己活着的意义。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少年商学院”,作者Jerry妈妈。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