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Unsplash
芥末堆 5月25日文 今年秋季,广州将有四所学校成立港澳子弟班,在对港澳子弟生独立编班的前提下,在课程、教学方面进行探索创新,课程兼顾粤港澳三地特色,注重加强三地的师资交流。
为何要设港澳子弟班?
此次设立“港澳子弟班”的四所学校包括广州越秀区的培正中学、朝天小学,天河区的广州市南国学校和黄埔区的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简称“华师外校”),其中3所为公办校,1所为民办校。招生规模均为在小一或初一开设一个班,每班人数30-40人,持有港澳居民居住证的适龄港澳学童可申请入读。
“此前越秀也有一些学校班级接受港澳子弟入学,在朝天小学的试验就相对来说比较显性一点。”越秀区教育局副局长廖东在通气会表示,因为分散在每个学校的学生不可能去量身定制培养计划,也很难去实施相关的创新教育实验。只有把港澳子弟集中起来,才能够根据这个班的特点,打造出特色。
从此次设立港澳子弟班的几所学校可看出,兼容粤港澳特色是亮点。越秀区教育局表示,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将由试点学校逐步开设兼顾粤港澳特色的相关课程,如繁体字读写、岭南特色课程、国学课程、国际理解课程以及STEAM等综合科学、综合人文课程。
此外,试点校的“港澳子弟班”还将顺应香港“两文三语”的教学现状,以普通话为主要教学语言,部分科目和活动适当使用粤语和英语教学,同时也将尝试向港澳学校输出具有越秀特色的广府文化课程。
华师外校则表示,学校将开足思想政治、语文、历史和地理等国家课程,并将国家课程与香港教育局建议学校采用的课程相结合,实行融合教学。
促进三地师资交流亦是重点。越秀区将以“港澳子弟班”实验为契机,探索三地互派师资交流任教的形式,聘请港澳资深教育人士或退休校长担任试点校顾问,互派教师进行异地培训;同时也会协助港澳籍教师考取内地教师资格证,并对其试教任教提供专业辅导和实习锻炼机会。
华师外校也将在香港招聘部分拥有香港教育文凭的教师到校任教,为学生衔接香港教育制度做准备。
据羊城晚报消息,越秀区教育局政策法规与发展规划科科长陈翘在通气会介绍,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前后,全国开设港澳子弟班的城市只有深圳,并且全部安排在该市的民办学校。在此基础上,越秀区教育局提出了在本区公办学校开办港澳子弟班的提议。
推动港澳子女在内地就读的多次尝试
在推动港澳居民子女在内地平等享有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上,广东省已有不少摸索。
2003年,深圳在全市首设罗湖港人子弟学校,实行“两文三语”教学,且学生可以升读香港的中学。
2017年,深圳市将港澳籍人员子女入学纳入全市义务教育公共服务范围,港澳籍学生可以和非深户籍学生一样凭积分入读公办学校。据深圳教育局官网,2017年在深圳公办学校就读的港澳籍学童有2963名,就读人数全国第一。
今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研究赋予在珠三角九市工作生活并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子女与内地居民同等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权利,并鼓励粤港澳三地中小学校结为“姊妹学校”,在广东建设港澳子弟学校或设立港澳儿童班并提供寄宿服务。
在此背景下,4月2日,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规定持有港澳居民居住证的港澳人士随迁子女,可按当地制定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入读义务教育学校。
随后,广州、佛山等地相继发布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细则,明确港澳随迁子女就读细则。其中,广州部分区专设“港澳子弟班”。
除了出台政策促进港澳子弟在湾区就读,三地学校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以粤港澳姊妹学校缔结计划为例,自2005年实施起,至今已有粤港缔结姊妹学校721对,粤澳姊妹学校69对。姊妹学校会在教学研究、学校管理、课程研发、师生互访等方面进行互动交流。据羊城晚报消息,该计划是目前粤港、粤澳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校际交流项目。
香港教联会主席黄锦良在今年的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展望论坛上也表示,香港多个办学团体对在大湾区办学感兴趣及持正面态度。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