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在线教育的明天不断地被各路诸侯描绘得眼花缭乱,唯有麦田一篇《接地气的在线教育才有明天》一支独秀,在芥末堆被看官反复研读。原因很简单,大多数作者做的是都是讲故事与画蓝图,而麦田这一篇给的是一个衡器和方法论,能够沉声静气的创业者和投资人自然能从中得到更多。
接地气才有好人缘,其实接地气与接人缘是殊途同归的。麦田兄从产品形式与功能的角度来给出标准,我就从人的感知与取舍标准来阐述什么样的K12在线教育才有明天。
K12领域关键人的立场
众所周知,K12领域有三个关键人,分别是老师,家长,学生。如何与这三者结缘呢?
首先让我们化身为中国老师,家长,学生中的最普通的一员。记住是最普通而不是特例,这样才最具有代表性,我们设计出来的产品才具有最广泛的适用性。我们去体会他们的身份,体会他们的取舍标准,站在他们的立场去了解他们的需求与态度。
从老师开始。对所有老师来说,老师是一个工作,当然小部分会把老师真正上升到事业。这小部分不在我们体会的范围之内。大部分人对于工作是如此认识,就是一定的职责和时间范围内保证做到,力求做好。但是不要频繁占用和影响生活,因为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在当下中国,老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与生活本就安排得满满当当。所以我们在设计一个产品的老师使用环节的时候,不能对老师提过高的要求,存过高的期望。如果太高的学习成本或是时间成本造成的结果,必然是老师的参与度变得无疾而终。任你用再美好的蓝图去描绘或利益去触动亦无济于事,因为你能给到的始终很难改变老师这一本职工作所能承载的,而改变了这一点,他已经不是关键人。
再说家长。法律上没有家长这一说,只有监护人。在孩子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充当监护人的角色,本身就是一种参与,而这种参与非常讲究合适的深度,过浅是职责不到,过深是包办偏溺。天下的家长形形色色,但是再不负责再没时间的家长也不愿意失了监护的本份,再负责再有时间的也不会都去包办偏溺。K12教育消费有一个特点就是学生使用,家长买单。而解决这种使用和买单分离的消费特点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给买单者(家长)适度的参与感。这种参与感的深度与监护职责的参与深度不谋而合,我认为,以让家长履行好监护义务的参与深度为标准的K12教育产品能最大限度与家长结缘并促进家长买单。
说说学生吧。学生本质是就是孩子。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对于学习,绝大部分孩子主动性不强。我们关注的就是这个大部分。产品设计者千万不要自负到你设计的产品能够让孩子对于学习可以做到一见钟情,难以自拔。如果是那样,那就是游戏。在体制内教育已经让孩子不堪重负的今天,任何教育产品不论内容和形式都不要对孩子的主动性期望过高,如果过高的话可以理解为设计者的一种自我麻醉。抛掉这个幻想,我们就可以老老实实为孩子规划一条从被动到习惯的路径。因何被动?被谁所动?如何被动?被动的底限是什么?这些是每一个K12在线教育项目应该要想清楚的问题。
当我们体会了老师、家长、学生这三者的所思所想、立场和态度。离与他们结缘就不远了。
怎么做接人缘的在线教育产品
为了让看过此文的你有更清晰的印象,我把接人缘的在线教育产品的特点用三句话来总结:
第一. 尽量别给老师添麻烦。而是通过新的产品与技术努力帮助老师去实现过去已经存在而未能得到很好满足的需求。帮助老师实现获得更高的效率,更多的时间,更好的生活。
第二. 设计家长合适的参与深度。适度的参与帮助家长完成监护的义务与获得满足感,同时提高对产品的感知,促进买单。
第三. 规划学生从被动到习惯的路径。用成人的思维和要求去对待孩子,就是愚弄自己。被动正是引入老师和家长的重要功用。
接人缘的在线教育才有明天,没人缘的产品只是自娱自乐。
以上观点仅代表一家之言,欢迎同行板砖,如果有投资人认同我的观点,请关注我的创业项目,与我联系。
本文为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大家与作者交流,微信号:italoner。
【推荐阅读】接地气的在线教育才有明天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