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学农创始人赵广在GET会场演讲。
7月27日,在主题为“一生学习,万物可教”的GET2019教育科技文化节上,天天学农创始人兼CEO赵广发表了题为《我国农民教育的历史变迁和现状》的演讲。
千百年来,中国的农民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教育?赵广回顾了农民的教育史,并表示随着新型职业农民的出现,农民有了更高的教育诉求。
这也是天天学农这一在线职业教育平台创立的背景。除了偏农技类的线上课程以外,天天学农还在探索农民教育新的边界和模式,如游学、小班课等。赵广表示,“农民不是互联网的遗民,我们正建立科学且持续的知识体系,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打破藩篱。”
以下为演讲全文,内容经过芥末堆编辑:
在座很多朋友,往前推两三代祖辈都是来自于农民。千百年来,我们国家的农民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教育?
农民教育的历史变迁
农民在我们国家历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但古代封建社会整个主旋律就是愚民,愚民成为封建社会农民教育的主要特征。
直到鸦片战争以后,一些先进人士反思中国落后的原因,1859年改良派代表人物王韬提出,中国的落后在于民众知识文化水平的落后,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反思国民受教育水平和国家发展息息相关的论述。
甲午战争以后,梁启超考察了欧洲和日本,回国后重新设计了属于中国自己的新式学校教育体系,第一次把农业相关的学科像纳入到新式学校教育体系里,这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将农业纳入到教育体系。
民国时期,整个教育理念还是在延续清末的通俗教育,农民教育是置于社会教育的框架里,并没有把它单独拎出来思考。
到了1927年以后,现代农民教育出现了两个方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教育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民众教育。
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农民翻身作主了。从古代封建社会一直到民国到新中国成立,整个中国农民的职业教育或者农民群体教育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整个农民教育的历程还是和政党或者政权息息相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改革开放大幕,这对中国三农和中国农民教育影响是最大的。1980年12月国家多个部委联合成立了农广校,这是我国第一次为农民专门以多媒体呈现方式设立的国家级教育机构。
1995年农业农村厅成立了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下面有一个农技推广协会,由国内的涉农民营企业联合组成,天天学农在2017年底也加入了这个协会。
农民不是互联网遗民
改革开放最大的变化就是对农村人口的分化和转移,带来了农民教育的变化。这里面包含四大块:农民文化知识和素质教育、农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培训、农民就业的技能培训、农民生产经营管理培训。
1986年教育部推出《九年义务教育法》,首次将国民教育权利以立法的方式固化下来,到了2006年开始修订《九年义务教育法》,包括农村在内所有的国民享受的九年义务教育全部实施免费。这个制度推出以后解决了农民文化知识和素质教育的诉求。
农民人口往城里面转移的过程当中涉及到就业的问题,农村农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当中也催生了一批企业,像蓝翔、新东方烹饪,他们是1984和1988年成立的,农村劳动力在迁移过程当中需要到城里找新的工作机会,这个过程给了一些以手艺或者技能相关的培训机构发展机会。在这个时期,农业技术的培训和生产经营管理的培训没有成为一个刚需,要在农村靠从事农业赚钱发大财是很难的。
2004年,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允许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2014年国务院又颁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全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要求大力发展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
为什么出来这个政策?1978年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中国的城镇人口比例是17%,到2004年中国城镇人口比例是42%,一直到2018年城镇人口比例已经达到58%。农村人口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快速地转移到了城市,而农村的土地还是那么多,大量的土地开始出现了闲置。而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需要农业做支撑,国家在大力推动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种植。
此外,农民的称谓也发生了变化。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出现了新型农民提法,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新型职业农民的称呼,将农民和职业挂钩了。新型职业农民就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动机,且以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农业经营或农业服务为主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其实是一种主动的职业选择,而传统的农民是一种被动的赋予了一种身份,这是最本质的区别。当农民把种植作为偏商业化以赚钱为目的的行为的时候,这种新型职业农民的刚需就在发生变化,我如何通过好的农业技术来提高我的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如何通过生产经营管理的技术提高我的规模、能效,这就是当代新型职业农民所关心的东西。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创办了天天学农。天天学农是国内第一家面向农民的在线职业教育平台,2017年8月份成立,截止目前完成了三轮融资,累计服务农民用户超过100万,合作专家超过1000人。
新型职业农民的学习有哪些主要场景呢?第一,及时解决问题。比如我的果园出现病害虫害了,肯定立马就要解决。这一块需求上,天天学农的解决方案是采用类似于知识付费的方式,以单个问题和对应的解决方案提供服务。第二,系统储备学习。主要是针对日常学习,我想了解这个品种的特征,品种所需要的天气、土壤、环境某些因素,需要提前系统储备学习,更接近于职业教育。
为了打磨这些课程,我们团队在过去一两年走遍了全国18个省市。我们做偏农技类的线上课程以外,也在探索农民教育新的边界和模式,这些也是我们用户倒推我们做的,包括大家看到的游学,我们1月份组织了一期去日本,回来以后,我们的用户推动我们去以色列。此外,我们也在探索小班的教学模式。
农民不是互联网的遗民,我们正建立科学且持续的知识体系,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打破藩篱,重构中国人民的学习。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