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将“数字土著”培养为“数字公民”,教育应该怎么做?

作者:智能观 发布时间:

将“数字土著”培养为“数字公民”,教育应该怎么做?

作者:智能观 发布时间: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仍将是培育人才的主要渠道。


图虫创意-468130948375773202.jpg

图源:图虫创意

随着互联网与智能终端迅速普及,数据科技、人工智能等新领域不断涌现,人们对技术带来的积极影响充满期待。为应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国家陆续提出互联网+、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战略行动,新时代亟须培育拥有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兼具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2017年,国务院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首次将“劳育”提升到新的高度,这将推动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发展,信息技术课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当前,教育信息化经过长期发展,“三通两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环境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明显提升。与此同时,“00 后”青少年成长在互联网环境中,泛在的互联网空间让他们成为“数字土著”(Digital Native),具备了一定的应用技能。但是,“数字土著”并不会自发成为“数字公民”(Digital Citizen),需要通过教育使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理解人、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具备解决问题能力和具有正确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因此,信息技术课程仍将是培育人才的主要渠道。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方向

2018年1月国家发布《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学科大概念”,强调了“学科核心素养”,改进了学业质量评价的方式,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方向已非常清晰。

而在义务教育阶段,发达地区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如上海正在建立上海特色的小、初、高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其中许多做法值得借鉴。

1、立德树人与数字胜任力培育的要求相统一

在“立德树人”、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目标实现中,“数字胜任力”既是面向信息科技的尖端要求、更是基础性要求。

许多国家和地区已认识到了这一点,并明确了“核心素养”的内容,如欧盟“数字素养”、美国“使用信息技术”、英国“运用科技与信息”、法国“掌握信息与通信的常规技术”、德国“媒体素养”、澳大利亚“培养创造科技的能力”等。

我国新修订的高中信息技术课标中也提出了“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科核心素养,将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

同时,在“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下,新课标又提出“帮助学生有效利用信息、媒体、工具,优化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要求学生对数字、系统、计算、数据库等概念有更深层的理解。

在一定程度上,信息技术课程将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课程整合,从拓展性课程变为基础性课程。

2、课程内容的丰富将为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撑

围绕学生个性化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在课程结构设计上将为学生的自主选择和多元发展需要提供支持。

在高中阶段,新课标设计了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其中,选择性必修包括数据与数据结构、网络基础、数据管理与分析、移动应用设计、三维设计与创意、开源硬件项目等6个模块,主要是满足学生升学需要和个人兴趣发展;

选修课程包括算法初步与智能系统初步两个模块,可能的话建设成为未来攻读和从事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准备的大学先修课程。

在义务教育阶段,许多学校通过信息技术课、社团组织和拓展课程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特别是在小学阶段作为兴趣拓展课程,学生的参与程度更加活跃。

下一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将围绕个性化学习需求在实验、评价环节进行更细化的建设,教学内容也将越来越丰富,将融入更多前沿性和应用性内容,学生可选择的空间更大,这也对教学条件、教学管理、师资配备等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方式将深度改变课堂和评价

从学习知识技能到培育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趋势。“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是通过安排真实的学习任务,综合各学科已学习知识,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下,设计并实施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并将探究成果或产品进行表达、交流和展示。

项目学习将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当前,国际上兴起了 STEAM教育,即把技术与科学、工程、人文艺术和数学等学科整合起来,中国教育界也已经参与其中。

此外,在我国一线城市,不少区县和学校已经尝试建立区域信息技术创新中心、创新实验室等,探索教学方式的变革。

在项目学习中,课程成就评价将取代唯分型考核来衡量学业质量,新的评价方式将更重视对教学作用的评价、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和多元评价。

现行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不足和改革的需求

当前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条件和水平已大大改善。但应对国际竞争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现行的信息技术课程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对学生数字化胜任力培育尚滞后社会发展需要。

国家对信息技术领域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但是学生的数字化胜任力却难以符合期待。一项基于上海学生参加的PISA2012的研究表明,虽然学生数字化阅读成绩和基于计算机的数学成绩评估总体优异,但数字化素养对该成绩的贡献度不大,数字化学习技能中问题导向的浏览指标显著落后。

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相较发达国家如美国已建立的k﹣12计算机科学课程培育模式,还存在不小差距。

目前,新修订的高中课程标准已经发布,还需要进一步考察贯彻的实际效果。而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仍依据2000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学内容停留在“信息扫盲”层面。

近期开展的一次全国初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情况的调查,反映出存在学科核心素养不突出、课时安排不合理、教材内容严重滞后、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

另一方面,存在“数字鸿沟”“新数字鸿沟”“智能鸿沟”的多重风险。

“数字鸿沟”尚未消弭,信息技术教育的区域差距、城乡差距仍然十分显著。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市与乡村学生接触互联网环境程度不一,部分乡村地区的学生仅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才接触到电脑和智能设备,仍然是“数字移民”的水平。

而在学校课堂上,越是发达地区,初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会更多,欠发达地区课程量会被压缩,部分学校甚至开课还存在困难。

在课程的组织实施上,地方和学校对课程的设计、师资队伍授课水平的差距更加剧了“使用层面的新数字鸿沟”。

此外,有条件的地区、学校已经意识到信息素养对学生培育的重要性,鼓励信息技术教师自主探索研发新的拓、组织社团活动等,对新技术的反应非常敏锐,从而形成“智能鸿沟”。几重“鸿沟”的同时发生将会使得区域、城乡差异加剧,必须引起警惕。

对各省市信息技术课程安排的建议

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要求已经以课程标准的形式予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国家层面已经在开展调研和组织论证修订课程标准的必要性。

除了标准的修订之外,参考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建设,贯穿基础教育阶段的资源库建设和师资培训也需要靠前一步开始布置,在新一轮技术变革和未来人才的培育上抢占先机。

1、政府层面要做好顶层设计

01完善教学安排与课程设置

在高中阶段,各地区教育部门要在充分理解和把握新修订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内涵基础上制定本地区的方案。

在具体操作层面,如原来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两门课程各自按照4个学分设计,而实际部分省份可能会出现只能确保3个学分的可能,怎样合理安排学时会成为一个问题。

再如信息技术课程纳入中高考后,需要研究在高中或初中的学习安排方案。在义务教育阶段修订课程方案时,首先要做到充分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的课时量。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探索贯穿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的课程体系。

在城乡差距较大的中西部地区,在保证总体课时量的基础上,着重在小学阶段开展基础性的教学,以均衡为主要发展方向,在初中阶段可以适当引入项目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同时做好与高中阶段课程的衔接。

02加强区域内资源的整合

根据研究和实践经验,在区域层面搭建“云平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是当前效率最优的做法。应当充分运用教育信息化最新成果,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搭建信息技术课程的云共享平台,沟通各个学校,推动优秀教师分享经验,组织在线观摩,共享优质课程,推动在线教研。

另一方面,随着各省份陆续启动新高考改革,根据学生选课情况的不同,信息技术教师的需求将产生校际间的动态变化,实现教师的区域最优配置也是下一阶段需要考虑的问题。

03提供持续投入和支持

在课程方案设计中,要将信息技术课程、兴趣社团和校本素质拓展课程、创新实验课程等进行综合考虑和布局。对学校自主探索的项目,特别是应用新技术进行教育的典型案例,要加大挖掘力度、研究分析力度和复制推广力度。

对经费支持的安排,以持续性投入取代一次性项目投入,加强对设备采购的科学性指导,实行“分批替换”,减少因新技术更新换代带来的装备普遍过时的情况。

04推进评价体系改革

发挥评价体系“指挥棒”作用。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将信息技术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

当前,浙江省在推进新高考改革中已率先将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纳入选考科目,成为“7选3”之一。各地在探索中考、高考综合改革时应当充分考虑和借鉴。

2、学校层面要开足开好信息技术课

01营造泛信息化的校园环境

在实践中,校长的信息素养建设意识对学校信息技术课教学水平影响很大。在开齐开足信息技术课的基础上,在部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置信息中心,既能推进校园教育信息化建设,又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提供了学习和研究平台。

同时,可探索建造信息技术创新实验室,作为学生社团活动、拓展课程实施的重要场所。重视信息技术与其他科目教学相融合,打造信息化特色的校园环境,为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有效开展和提升提供基础条件。

02完善评价机制,鼓励教师的探索工作

当前,许多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特别是前沿技术的引入要依靠教师的探索和创新。信息技术课程中普遍的对课程再开发的情况,是其他学科教学中很少见的。

既说明现实对信息技术课程有强烈需要,也要看到,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个人素质和学校提供的环境有较高要求。因此,学校层面要充分计算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完善评价体系,鼓励更高效率、更有价值的探索工作。

3、教师层面要持续提升教学能力

01明确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能力标准

信息技术课程的变革中,最重要的基础和受到最大影响的对象都是教师,新的课程将对教师“会什么”提出要求。

原先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队伍中,存在一批非信息技术专业背景的教师,而“数据与数据结构”“网络基础”以及“编程”等专业性较强的新课程内容的出现,需要较高的专业素养。

2、学校层面要开足开好信息技术课

01营造泛信息化的校园环境

在实践中,校长的信息素养建设意识对学校信息技术课教学水平影响很大。在开齐开足信息技术课的基础上,在部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置信息中心,既能推进校园教育信息化建设,又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提供了学习和研究平台。

同时,可探索建造信息技术创新实验室,作为学生社团活动、拓展课程实施的重要场所。重视信息技术与其他科目教学相融合,打造信息化特色的校园环境,为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有效开展和提升提供基础条件。

02完善评价机制,鼓励教师的探索工作

当前,许多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特别是前沿技术的引入要依靠教师的探索和创新。信息技术课程中普遍的对课程再开发的情况,是其他学科教学中很少见的。

既说明现实对信息技术课程有强烈需要,也要看到,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个人素质和学校提供的环境有较高要求。因此,学校层面要充分计算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完善评价体系,鼓励更高效率、更有价值的探索工作。

3、教师层面要持续提升教学能力

01明确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能力标准

信息技术课程的变革中,最重要的基础和受到最大影响的对象都是教师,新的课程将对教师“会什么”提出要求。

原先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队伍中,存在一批非信息技术专业背景的教师,而“数据与数据结构”“网络基础”以及“编程”等专业性较强的新课程内容的出现,需要较高的专业素养。

03不断改革和加强职前教育

对于增量的教师来说,不仅要加强对未来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育,也要培养所有学科教师的基本信息素养。

一方面,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的课程需要修订培养方案和课程模块,从而适应新的课程要求。

另一方面,要加强各学科师范生的信息化素养。如在职业准入中加入信息化素养的要求,在师范生培育中加强对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模块等,从而提升其他学科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水平,以及提升其他学科教师转入信息技术教师的基础能力。

随着新技术迭代发展,全球在信息科技领域竞争的深入以及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在可见的未来,发展更广泛、更全面、渗透到各学科各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是必然趋势。

因此,新时代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应更具有普遍性和前瞻性。其中,加强和提升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将会成为信息技术课程得以成功转型的关键条件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

转载自智能观,作者任友群,文章原标题为《任友群:将“数字土著”培养为“数字公民”,教育应该怎么做?》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将“数字土著”培养为“数字公民”,教育应该怎么做?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