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上大学之后,你和父母的关系变了吗?

作者:阿宅 发布时间:

上大学之后,你和父母的关系变了吗?

作者:阿宅 发布时间:

摘要:距离确实能增进亲子关系。

timg.jpg

图源:《小欢喜》

芥末堆 阿宅 10月22日

还记得前段时间的热播剧《小欢喜》吗?里面的宋倩乔英子母女引发了观众的激烈讨论。

母亲宋倩对英子管教严格,为了让女儿留在身边,她极力反对女儿报考北京之外的学校,哪怕是实力较强的南京大学。多番尝试都石沉大海之后,压抑已久的英子患上了抑郁症,与母亲之间的矛盾也进一步激化。

在填报志愿时,除了学校和专业,相信家长和孩子都讨论过留本地还是去外地的问题。儿行千里母担忧,很多父母希望子女留在本地,不论是出于对孩子的不舍,还是对其安全的担忧。

但是在被父母管教多年之后,刚刚成年、年轻气盛的孩子,想拥有独属于自己的空间,他们想去看看大千世界的精彩,尝尝独立生活的新鲜滋味。

是去是留,家长和孩子都有自己的考虑。但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很容易被忽视,那就是距离产生美,在外地上学的孩子可能会变得比之前更加理解父母,剧中的英子去外地上大学后,可能也会更加懂得妈妈的辛苦。

远了距离不一定远了亲情,相反,亲子关系可能还会因此得到进一步改善。

距离产生美

大学,之于学生的思想及生活技能的发展,是一个关键的时期。对于高中毕业就读大学的学生来说,上大学可能意味着他们必须开始自己规划日程、自己打理日常生活。平时在家由父母代劳的扫地、洗衣、购物等等,都必须也不得不亲力亲为了。

不仅如此,大学,之于学生和父母的关系,也同样很关键。很多本科生,尤其是住校生,处于自我独立和依赖父母之间的一种不稳定状态。他们自己规划日程,但还得依赖父母帮助自己处理经济补助申请和医疗保险等事务。

购买杂货这种事学生可能不得不自己去做,但账单很有可能是父母支付的;学生可能住在宿舍,但是他的家可能仍然是父母的房子,在休息日和寒暑假孩子会回父母家。有研究证明,这种不稳定的状态可能会促进亲子关系的健康发展。

最近,约14500名学生接受了一项调查,其中3/5表示上了大学后,他们与父母的关系有所改善;1/4表示关系改善了很多。或许是因为距离产生美,所以学生变得更加感激父母。在生病或孤单无助时,父母过去那么多年对自己的好全都浮现在眼前。

亲子关系有所改善的这种趋势,可能表明年轻人对父母角色的看法有所转变。他们将父母视为可以吐露心声或建言献策的人,而非专制独裁者,美国梅雷迪思大学(Meredith College)教育学教授蒂沙·邓肯(Tisha Duncan)这样表示。她目前正在研究贯穿整个20多岁的青春期后期(post-adolescent life)阶段,该阶段也被称为成年初显期(emerging adulthood)。

心理学家克里斯汀·库珀(Christin Köber)和蒂尔曼·哈贝马斯(Tilmann Habermas)在去年发表的一项纵向研究中写道,“人在一生中形成的亲密关系中,最久远、最亲密的要属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这项研究关于人类对父母的看法如何随着年龄增长而转变,114名8-69岁的参与者被分为4个年龄组。通过分析,库珀和蒂尔曼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孩子可能越来越将父母视为养育角色之外的个体。

在青春期后期和20多岁时,人们不太理解父母,不将父母视为独立的个体。在这之后,整个成年晚期,随着步入社会,体会生活中的各种艰辛,人们变得更加理解父母。青少年时期,人们会对父母有负面评价,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这可能是因为青少年时期的孩子都在努力挣脱父母的束缚,想要建立社会自主和个人身份,”库珀和蒂尔曼写道。

他们还表示,大学期间和大学刚结束后,学生认识到父母不是由铜墙铁壁铸造的,他们也有自己的弱点,孩子与父母对抗的姿态开始减弱。同时,父母可能放开对孩子行为的一些控制,虽然可能不太情愿。青少年与父母的紧张关系大部分是因为孩子的自主受到压迫,而大学时获得的独立可能帮助缓解这种紧张状态。

当然,很多年轻人不能或没有上大学。美国联邦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4月,16-24岁的高中毕业生中,约3/10没有继续接受高等教育。这些处于成年初显期的年轻人与父母的关系可能发生转变。这个过程或许来得突然——从父母家搬出去,实现经济独立;或许缓慢——与大学生类似,继续与父母住在一起,但要自己赚钱。

对孩子的监管适度即可

如今,很多刚刚成年的大学生,相比于前几辈人,他们从父母那里获得独立的过程变得更加缓慢。最近10年间,父母在孩子的大学经历中担任了更加实际的角色,这个趋势促使“直升机式父母”流行起来,这些父母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时时刻刻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这样一来,学生获得完全自主的道路可能会被延长。以往是学生宣告,“我上大学了!”,而现在是父母宣告,“我们上大学了!”

通过在孩子的大学生活中扮演更加积极活跃的角色,父母可能正在改变与子女关系的发展进度。在即将出版的Failure to Launch: Why Your Twentysomething Hasn’t Grown Up … And What to Do About It一书中,专注研究成年初显期的临床心理学家马克·麦康维尔(Mark McConville)提醒父母,不要给孩子灌输这样一种想法,那就是父母会永远在你身边,替你解决一切问题。这种态度会使孩子理所当然地认为,父母应该给予他们金钱和物质支持。

最近,父母愈发倾向于参与孩子的大学生活,部分原因是学费贵。Fidelity去年的数据显示,普通的大学生父母计划帮孩子支付约62%的高等教育支出。

但是邓肯假设,父母的一部分倾向也与近些年来K12学校增加使用技术产品有关。相比之前,技术为很多学区的父母提供了更多接触孩子学校生活的机会。例如,家长与老师进行短信沟通,老师实时汇报孩子的成绩和行为。“所以整个教育生涯都是父母与孩子一起上学,”她说。

美国密歇根州霍普学院健康与咨询院副院长克里斯滕·格雷(Kristen Gray)称,父母的参与或许对学生的成绩有益。大学期间,父母适度的监管也可能发挥积极作用。与邓肯一样,格雷也注意到,上大学后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改变。从教22年以来,格雷几乎从未遇到父母打电话分享自己孩子的心理健康需求信息、诉说担忧、确保自己知道可用资源都有什么的这些情况。之前在学生迎新期间,几乎没有父母来办公室与学校工作人员见面。然而,现在这种现象很普遍。

格雷表示,这对学生来说可能有所裨益,尤其现在的大学生活压力源有很多,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已经达到历史新高。但遇到问题,父母应该带领孩子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而不是替他们解决。“溺爱孩子与让孩子具备想办法的能力,并由父母帮孩子评估这些方法,这两种做法有着实质性的不同。”

相比于自己年轻时,甚至是十年前,邓肯现在将父母与大学生子女之间的关系描述为更加开放、情绪化、敏感。“在我看来,父母的强化教养并不是总代替孩子说话、干预孩子、不给孩子表达想法的机会,”邓肯说。

研究显示,相互依赖能给亲子关系带来长远、积极的影响。只要父母接受建议者的这个身份,不在大学甚至大学之后继续控制孩子,他们不仅能更好地为成年初显期孩子迎接完全成年做好准备,还能改善彼此之间的关系。

信息来源:《大西洋月刊》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上大学之后,你和父母的关系变了吗?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