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现场
芥末堆10月21日文, 面对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对社会形态的重构,未来教育要如何培养人才?10月18日,在中国电子学会现代教育技术分会和创客嘉年华组委会主办的“2019未来课程设计国际高峰论坛”上,来自体制内外的教育工作者们,分享了他们对未来课程的趋势、落地及具体操作上的经验和看法。
未来课程设计的三大趋势
中国书画国际大学常务校长杭舟表达了他对未来课程设计的趋势预判。
第一个趋势是由技术驱动的数字分发。杭舟认为,未来分发给学生的知识,可能不需要老师身体力行的去讲解。就目前最热门的人工智能技术而言,未来会产生大量适用于教学的机器人,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算法推动的数字分发,会成为未来分发知识的第一个趋势。
第二个趋势是被动学习将变为主动学习。杭舟认为把游戏的原理应用于教育学,更能吸引低龄儿童的注意力。在未来的课程设计中,会有更多的实践者参与其中,这也将成为第二个趋势。
第三个趋势则是技能2.0。杭舟认为,技能2.0包括四方面的含义,即批判性思维、创造性、协同性和沟通能力。
国家课标下,学校和老师仍有发挥空间
谈到未来的课程设计,上海闵行中学的校长余安敏分享道,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再到现在的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相对技术发展呈现滞后性。这种滞后也向社会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即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人?因此,这就需要未来的课程培养学生立德树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在对未来课程的阐述中,余安敏将其分为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宏观即大的国家课程体系,而从学校的框架来看,学校的课程体系也可视之为小宏观,需要按照国家规定来。中观是学科组,微观则是课堂里的老师。
余安敏认为,在国家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科组和老师的作用仍然非常重要。“实际上学校宏观来讲,还是学科组在起作用。所以学科组要尽可能想如何构建学习空间和学科课程体系,让各类学生满足自主性和选择性发展。”余安敏表示。
再回到微观的老师层面,余安敏表示教师要提高学科教学效率的同时,要回到教学的原点,即研究学习到底是什么,再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
教法上,引导学生创新很关键
在对未来课程的实践中,北京教育学院的于晓雅博士分享了她所遇到的纠结,以及分享了在教学方法上的经验。
她表示,如果学生从小通过无学科和无边界课程进行培养,能否建立起健全知识体系结构?作为老师,能不能抛弃人类已经健全的知识体系结构进行教学?这些都是在开展面向未来的课程中,老师们会遇到的疑惑和困境。
回到具体的课程教法上,于晓雅以STEAM为例分享了她的教学经验。她认为,在STEAM理念下做未来人才培养,需要通过艺术打开想象力,数学运用想象力,再规律化学习的过程,后人学习控制运作规律,科学理性处理问题,最后付诸实践,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即让知识消费者变成知识生产者。“STEAM教法上不在于学生有没有吸收消化知识,而在于能不能创造出新的东西。”于晓雅表示。
对于数学、计算机和工程等学科知识的学习,真正在于孩子们能够随着年龄的增长,把各个学科和理念进行跨界融合,甚至将来用智能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也就是智能化的STEAM 教育。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