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停课不停学不等于“线上公开课比赛”、当“隔空保姆”

作者:日敦社幼师学院 发布时间:

停课不停学不等于“线上公开课比赛”、当“隔空保姆”

作者:日敦社幼师学院 发布时间:

摘要:别着急录网课,先问问孩子和家长需要啥。

微信图片_20200211132607.jpg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日敦社幼师学院  ”

01 停课不停学,不是搞“线上公开课比赛”,也不是当“隔空保姆”

1月29日,教育部提出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中小学校“停课不停学”的倡议,虽然并没有要求幼儿园参加,但地方教育局和幼儿园都立马响应上级号召,在公众号、家长群等平台如火如荼地开启了线上活动。可是,这时距离幼儿园开学还有半个月之久,为此老师们不得不提前开工。

2月4日,教育部再发文,提醒各地原计划正式开学前不要提前开始新课程网上教学。哦,原来我们搞了个乌龙!但开了头还是得继续下去吧。

在此期间,不乏一些盲目跟风的园所,不知道自己做的目的、要做什么,或是打包几十个游戏教案甩给家长,或是录制一堆临时抱佛脚的教学视频发到网上,甚至要求家长在群里做吃饭、睡觉、穿衣的打卡。最后还可能因为活动太多、打扰家长而惨遭投诉……

一些老师也觉得自己“被迫营业”怨声载道,推公号、录视频、开直播等都是看似简单实则非常繁琐的工作,加上疫情统计上报、社区防疫服务、“肝”论文等杂事一堆,猛然回首发现,放假竟比上班还累!

微信图片_20200211132556.jpg

相信大部分幼儿园是希望在疫情期间,利用网络的便利多跟孩子、家长交流,给家庭教育一些指导。但是不排除有些园所身上还刻着“做任务给上级看”的体制惯性——上面发话了,所以得加班加点地做出来亮亮相;市里的幼儿园做了,我们县上的也不能落后;别人做了的内容我们不要做;网上能找到的资源也得模仿着再录一遍……

对于一些民办园所机构来说,疫情对生存的打击不小,老师闲在家里还不如多做点服务留住家长,顺便拍一些精美的原创视频给机构做做宣传。因此对老师录的视频要求很高,妆容身姿得到位,后期字幕特效不可少,一遍遍返工也说不准……本来家里的材料和设备就不够用,一个视频前前后后录下来,老师头发得薅一把下来。

难道只有做亲子活动课程、开直播、录视频音频才能彰显幼儿园此时的专业价值吗?我想不是的,我们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值得去做!

02 别着急录网课,先问问孩子和家长需要啥

当教育的主要场所从幼儿园转移到家庭中时,“基于幼儿年龄特征和班级幼儿需要”的准则不会变,我们可不能忙中出错,把平日里一再强调的“儿童发展适宜性”都抛之脑后。那么,老师在录课、找资源之前,有没有跟家长和孩子交流过呢?孩子的主要照料人需要什么样的支持方式呢?

尽管可能来不及了,但是面向家长做前期调查的重要性还是值得一提,毕竟了解家长在孩子教育上的实际需求,提供更适合的帮助,才是这项工作的出发点。

正如孙莉莉老师提出的:“不要用幼儿园课程的集体教育思路去指导家庭。”家庭场域有自己的独特性,孩子家里的场地材料,主要照顾成员的身份、年龄、作息,家长期待的线上更新频率、活动内容,家长是否已有自己的安排等方面都是应该提前考量的。

微信图片_20200211132600.png

正面案例:成都森林里儿童托育中心家长调查问卷(节选)

在充分尊重家长意愿的情况下,提供容易操作和坚持的项目,能避免线上课堂变成家长和孩子们的负担。如果过程中能根据家长的反馈来调整活动,并邀请家长参与到内容的开发分享中,也不失为一场充满趣味的“家园共育实验”。

实施过程中,更加不可取的一点就是变相强制家长打卡、搞参与度公开评比,因为再有趣的活动失去了对个体自由意志的尊重都会变味。许多家长已经正式上班或是在前线防疫,不出门也得在家云办公。在群里做任务打卡、帮孩子“做作业”、拍照录视频、抓住不配合满地跑的孩子……参与的热情难免日渐消退,群里的回应也越来越少。

孩子在家里,家长是主要教养人,幼儿园能提供的只是专业的支持和辅助,不可“喧宾夺主”,限制家长的教育自由;也不好过分热心焦虑,毕竟我们叫不醒那些装睡的人。

03 减少虚拟的线上教学,在真实的生活中生发教育资源

录游戏、美工、讲故事视频,再让家长打卡,其实不是最有必要的家园共育形式,不能把眼光局限于此,孩子正在经历的生活和事件才是广博而深邃的教育资源。下面有三个值得关注的重点与大家分享。

1. 关注“病毒疫情”这个重要的教育契机

这次疫情是大部分孩子第一次经历的危及自身的民生大事,对疫情本身的关注和探究本就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它远比那些教学视频意义深远。

从这次疫情中,我们应该反思一直缺失自然教育和生命教育:为什么人身上会有病毒?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和界限是什么样的?人与人之间为什么有欺骗?哪些善良的行为是孩子们的榜样?……孩子以后会成为贪吃野味的食客、尸位素餐的官员,还是危险当前勇敢逆行的医生护士、四处奔走筹集口罩的志愿者?这些可能性不能说和我们的教育没有关系。通过聊天、讲故事、画画等,老师与家长可以做很多触及心灵的尝试。

佩莉奶奶在《沃利的故事——幼儿园里的对话》这本书里说:“你一定没有办法把思想拍成照片,但你可以写一本关于思想的书——将事件和问题碰在一起时产生的对话、故事、游戏都记录下来,各种思想都会浮现出来,如同道德、科学与幻想共同享受着舞台一样。”

为此,成都市第五幼儿园就联动家长群和微信公众号做了《和孩子一起写一本关于疫情的书》的活动,目前已经更新了《病毒从哪里来?》、《传染是什么?》两个篇章。他们让孩子“通过绘画、描述,倾述他们对疫情的看法,从而智慧地去面对它、穿越它,同时也分享孩子自己的故事,让孩子们听到、看到、感受到我们在一起。”

微信图片_20200211132602.jpg

五幼豆丁译如的作品:“自然之灵为了惩罚人类破坏环境,将病毒洒下人间,人们就会生病。”

“西湖儿童研究”公众号的老师们设计了“家庭微项目”活动,“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家长给予协助,支持着孩子围绕某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开展一些实践体验性的探究活动”,从而把孩子零碎而随机的探索转化成有深度的学习。对疫情的关注就是其中重要的板块。

微信图片_20200211132605.jpg

西湖儿童研究《疫期家庭微项目指导手册》

2. 做有温度的情感联结

长期被关在家里不能出门,玩具也玩腻了,再加上对疫情的恐惧,孩子们开始出现了一些情绪问题。这时候,幼儿园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安排每天的线上分享时间,让孩子们能通过手机看到自己的老师、小伙伴,和他们说说话,定能缓解内心的烦闷不安。讲故事,分享日记、家庭录像、亲子作品等等都是很好的互动形式。

孙莉莉老师这些天就在倡议,“特别希望大家把老师们有限的精力、无限的热情,放到切实为本班幼儿服务上去。和家长沟通每个孩子在家的表现,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每天有计划地和2-3个幼儿做一对一沟通,以一个班30个孩子计算,每天沟通3个,10天走一轮。在线家访,请孩子给老师介绍自己的家、自己在家做什么、喜欢什么、幼儿园和家哪里不一样、说说自己一天是怎么过的等等。每个家庭大概10分钟就可以。这样既能补足平时沟通不足的缺憾,建立每个孩子的家庭访谈档案,对孩子和家庭了解更多,又能实时掌握家庭情况,给予更好的指导。孩子可以切实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和想念,比看老师的视频游戏30秒有意义得多。我们的目标不是做业绩,是为幼儿和家庭服务。”

杭州市西湖区学前教育教研员沈颖洁老师认为,“孩子和父母朝夕相处密切相伴的这些日子里,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增进亲子关系的时机,如何帮助父母做到高质量的陪伴,如何帮助家长在游戏、生活、阅读等寻常时刻‘看见并读懂’孩子的成长也是非常难得的契机。”

孩子在家里会鼓捣蔬菜、扫帚之类的物品玩角色游戏,也会拿起一本大人的书咕咕哝哝念起来,听到疫情的新闻还会发表自己的感想……所以平日里没有机会做的儿童观察啊、没时间写的学习故事啊,都可以引导家长愉快自主地做起来。

3.  给家长传递“生活即教育”的理念

“生活即教育”不止发生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里,家庭是主阵地。在生活中游戏、在生活中学习,是最适合在家庭中开展的活动。疫情期间,家长和孩子有大把的时间和孩子呆在一起,平日里没有耐心等待孩子做家务劳动,在此时都可以好好实践一番。一起关注和讨论疫情,和家人一起准备晚餐,照顾家里的动物和花草,利用居家环境可以生成很多有意义的亲子活动。

大人认为的劳动,在孩子手里就是游戏,大人认为的工具,在孩子手里就是玩具。让他们洗米、洗菜、择菜、和面、擀皮、包饺子、打鸡蛋、扫地、擦地、洗手绢、洗袜子、擦桌子……有的是事情可干。慢慢干,别着急,反正有的是时间。”孙莉莉老师说。

一直在提倡“生活化课程”的胡华名师工作室也分享了一份“居家趣玩清单”供大家参考。

微信图片_20200211132609.jpg

胡华名师工作室《给幼儿园小朋友的疫情应对指南》

“生活教育”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就是倡导规律健康的生活节奏。成人习惯了刷手机到半夜,被疫情打乱生活节奏是常态,但是对孩子来说,规律的作息饮食对身心健康稳定至关重要。当孩子每天有节律地生活时,他们在疫情中的混乱感、不安全感会有所减轻。

但我们也没有必要完全套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流程,把各个时间段的活动安排都悉数塞给家长,这样做不利于家长接受和坚持。幼儿园需要做的,是把作息时间安排背后的科学逻辑亮给家长看,比如告知家长幼儿在家也需要动静交替的活动,参考科学制定的每日运动量(2小时)和电子产品使用时间(30分钟)等,再由家长和孩子自己商量作息计划。

04 互联网时代,网络资源是教师的减负利器

没心思的家长让孩子长时间玩手机、看电视,不懂教育的家长让孩子练字、做数学题,在家憋闷和孩子大眼瞪小眼地闹矛盾……当这些不太好的苗头出现时,幼儿园就很有大展身手的必要了,所以我们得肯定幼儿园提供线上活动的意义。

但是为什么线上的视频音频就一定得全部都要辛辛苦苦地原创呢?想让老师轮流露脸和孩子交流,直接视频聊天不是更贴心吗?

平时没有钻研过线上活动和亲子课程的幼儿园,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做出高质量的视频。在网络资源如此丰富以至于堆积成山的时代,更值得做的是去甄别优质的资源,根据园所的实践和家长的需要,把开发原创与利用资源结合,给老师减减负,相信老师会主动去做更多更有意义的工作。

目前一些地区规定了三月前不开学,如果后期疫情不解除,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更加系统化、专业化的线上保教支持方案还是会做起来。对此我们倡议,园长擦亮眼睛做,老师带着心意做,不要做一堆吃力不讨好的无用功,让家长心累,让自己心寒。

祝福老师们在做线上活动的过程中越挫越勇、学得一身本领,等待春暖花开,回到正常的教学中去!

主编  /  晔子

撰稿人  /  松松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日敦社幼师学院  ”,原标题《停课不停学不是搞“线上公开课比赛”,也不是当“隔空保姆”,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可以做! | 日观察》。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日敦社幼师学院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日敦社幼师学院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停课不停学不等于“线上公开课比赛”、当“隔空保姆”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