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ing to get.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会知道你将尝到什么滋味”。
——《阿甘正传》
* 来源:院校桥(ID:yuanxiaoqiao888),作者:布里奇,编辑:院小菌
疫情,是让线下教培脱下外套、再脱下毛衣、继续脱下裤子、最后脱下底裤的过程,这一路走下去,校长们已经不太在乎“面子”,因为随着时间一天天的逝去,有太多的现实“问题”要去面对。
复课:不是想“复”就能“复”
2月17日,宁波市教育局在全省率先发布了培训机构的复课方案,规定“学员复课时间不早于中小学正式开学后一星期”,乍一看似乎教培机构马上就会迎来曙光,但是认真看一下复课的要求,你就会发现以为很快就能复课“大错特错”了。
方案指出对教培机构的复课要进行严格的“复工复课审核”,需要在“省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一级响应解除后,在严格落实防疫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培训机构完成材料报备并经属地教育部门核准,方可稳妥复课”。机构先向属地教育部门提出申请,提交的材料包括:复工复课申请(承诺)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复工复课工作方案,教育局还要审核备案,并进行抽查,同时还不忘“提醒”一下——
“对于开展线上教学超标超前、应试导向、虚假宣传、制造焦虑等行为、以及对于未经审核或者不符合复工复课条件擅自复课的培训机构,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坚决严肃查处……列入’黑名单’,依法吊销其办学许可证……”。
宁波复课方案流程图
我们参考一下杭州2月上旬复工审批的情况,根据有关报道:根据《全市企业严格防控有序复工进展情况通报》,截至2月8日24:00,杭州全市(含县市)企业复工申请数29814,核准数162,核准比例0.54%!
当然随着“复工难”的问题反应强烈,目前复工情况率有所改善,但是是否能够在中小学开学后及时复课,主动权完全不掌握在教培机构的手上,何时复课依旧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还有一个坏消息是,根据2月21日公布的疫情最新数据,多地监狱系统发生了病例的爆发感染,3省5个监狱累积确认505例病例,使得监狱、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病毒防疫工作再次引起关注,中小学复课之路可能更为“谨慎”。
学校和监狱,有不少相似的地方
而且由于目前口罩供应紧张,已经有一些企业的员工以“无法搞到口罩”为由,向公司提出了辞职,“口罩荒”也是横在复工路上的一个障碍。
近日有当当网员工在微博上贴出了“求助”信息直指当当网贸然复工,当当网被爆出复工后员工被查出感染,管理层在“强势”动员复工后不得不再次组织员工在家办公,看来教培机构走向复工复课的道路未必那么一帆风顺。
到底什么时候可以复课?什么时候能恢复常态?
2月20日,网传“已接到广州市教育局通知,我市各类学校开学时间定了”。新快报记者从广州市教育局获悉,此为不实消息。
广州市教育局表示,该局将严格按照省教育厅要求,2月底前,在穗各级各类学校不开学,各类培训机构停止线下服务,各类考试延期,各类实习(见习)活动暂停。具体开学时间将视疫情防控情况,经科学研判后确定,届时将提前向社会发布。
什么时候可以复课这个不是本文可以回答的,首先中小学复课时间一定是在本省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一级响应解除后,就目前情况看,中央强调了全国疫情发展的“拐点”尚未到来,各地教育部门公告中对于何时正式开学的提法都是根据疫情发展的形势确定。
鉴于监狱和游轮这些人群密集场所的感染暴发,并导致相关领导免职,全面开学必然是一个非常慎重的决定,没有十足充分的把握,谁都不敢轻易提开学。
就常识来看,3月初开学的可能性不大,3月中旬到月底可能会有一些地区中小学开学复课,4月可能会迎来更大面积的复课,那么按照目前的严控局面,教培机构的复工复课较大概率是在4月以后了。
不要高兴得太早,很多地区已经提出通过调整周末和暑期的方式来补充教学时间。而被调整的周末和暑期本来就是教培机构赖以生存的“有效营业时间”。
我们先来看看教培机构全年招生的分配:春季班(3月-6月):25%左右;暑假班(7月-8月):50%左右;秋季班(9月-次年1月):25%左右;寒假班(2月):0-15%。
就算不会全面取消暑假,那暑期少说也要被中小学补课时占用1个月吧。那么到了8月,说好的“报复性增长”来了,但是很有可能是旅游、夏令营的“报复性增长”先到来。
很多家长考虑到孩子和自己上半年那么辛苦,很有可能会安排家庭出游,而不再那么鸡血的补课。因此,本次疫情对于教培来说,影响的不仅是寒假招生、春季招生、还有暑期招生,而这三部分占了全年的75%收入。
教培机构全面恢复常态,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收入水平,也许至少要到9月份。
疫情期反而是机构上半年最好过的一段时间
导致任何一家企业“倒闭”的不是没有利润,而是现金流断裂。
如果2月、3月不开业,确实好像教培机构损失了很多收入,但是这种损失是让我们的收入减少,并不完全导致我们直接“倒闭”,在“疫情”的“掩护下”(请原谅,有点用词不当,但是我觉得比较真实),就有机构开始和员工谈减薪,和房东谈免租,暂时止血。
2月15日,乂学教育-松鼠AI的创始人栗浩洋在朋友圈高调宣称:“下决心做坏人,全员3.5折工资5个月。” 优胜教育提出缓发工资,差额4月补齐的方案,较松鼠AI显得更为人性化一些。
在房租方面,各地政府部门大多已经出台了房租减免政策,如果房产属于国有的,给予承租企业2-3个月的免租优待(突然觉得国企爸爸真好,以后租房找国企),如果房产是私有的,建议房东给予一定的减免,那么我们确实看到一些校长已经成功的和房东协商免租,如果即使个人业主房东不同意减免房租,那么一般来说也是会同意延期支付。
在院校桥的抱团取暖群中,校长们对房租的讨论非常热烈
另外,各大银行也推出了对借款人优惠的政策,如招商银行可以通过修改还款日期来达到最多延长29天还款而不影响征信,浙商银行规定个人经营贷款的客户如果近24个月没有逾期记录,利息可以直接延期。还有央行也再三要求银行不得对受到疫情影响的企业停贷、断贷。
因此可以看出,虽然在疫情期内教培机构收入明显减少,但是短期内通过协商房租、协商员工工资、延期支付利息等手段,可以使得机构暂时不至于立刻现金流断裂。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在疫情打击到教培行业无法经营的背景下,各方面都是愿意体谅和理解教培机构的暂时困难。
但是一旦疫情解除,各行各业恢复正常运转,绝大多数服务行业如餐饮、旅游等等会“立刻马上”就有订单到来,而教培行业和他们还会有些区别,我们是预付费制的,我们的服务周期很长,家长并不会因为疫情解除立即就跑来报名,而是会“心有余悸”的继续观望一段时间。
但是这个时候,所有的供应商、房东、广告商、员工都会觉得疫情已经过去,老板你可以开始支付了,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疫情结束后,你还是没钱!而且这个也是很难解释的,无法立刻说通,这个时候已经“嗷嗷待哺”的供应商、房东、广告商、员工都可能会觉得教培机构是在继续以“疫情”为借口,故意不付钱,这个时候的校长们真是百口莫辩。
疫情“免费“为”线上”教育市场,线下教培“疫”后更“惨不忍睹”
不得不说一下“在线教育公司”。
疫情之下,在线教育的“独角兽”们,露出了锋利的“獠牙”。疫情之下,压抑已久的在线教育兽们按捺不住“春天到来”的喜悦。
跟随学CEO陈向东在2019年财年电话会议中指出:
中国大约有2亿中小学生。我们假设将一名学生从离线运行到在线运行的成本大约为1000元。我们乘以它得出的总成本为人民币2,000亿元。
同时,来自中小学和课后辅导机构的教师近2000万。假设在线培训一名教师的成本为200元人民币,那么这个成本是400亿元人民币。简而言之,在今天的形势下,疫情为在线教育行业节省了将近2400亿元人民币的促销费用。
在冠状病毒爆发后,我们立即采取了行动,我们在平台上启动了三个实时课程,已经吸引了近1,500万注册。
精锐教育集团也发布消息称:
在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之际,精锐的在线布局陡然加速。依托其多年的教研经验及用户模型,快速决策,加大在线业务的投入,构建在线教育服务生态。疫情阶段为线下十数万学生提供服务,15天内录得1亿元在线收入,预计2月份将要实现2.5亿-3.0亿元的整体收入。
字里行间,可以读出满满的幸福感。在线教育增长的收入,正是线下教育减少的收入,而且,这个关系并不是一比一的关系。因为大家都知道,在线教育的收费更低,因此线上教育增长1亿的收入,也就意味着线下教育至少损失了3-5亿的收入,而这3-5亿背后是多少家培训机构和多少名从业人员啊!而这只是一家教育巨头侵占的线下市场。
而有些线上教育机构对于同行的“绞杀”就更加“赤裸裸”了。
据网易科技报道,2月13日,松鼠AI创始人栗浩洋给一千六百多名员工召开全体直播视频会议,栗浩洋表示:
松鼠AI现在账上今年年初是3.26亿的现金,而一场疫情的到来,为了活下去,必须瘦身让公司有2年的资金储备,为此他决定,公司全员3.5折工资5个月,最核心高管零工资,缓发并补齐,考虑到三个月没有收入的最坏情况下,把60%的同行都熬死,才能迎来疫情后的爆发。
我们来解读一下这段话。
松鼠AI作为一家领先的人工智能教育企业,获得众多投资机构青睐,在绝大多数企业现金流等只能支撑3个月的情况下,松鼠AI是否需要储备2年的资金?
清华朱振鑫:85%的企业现金最多维持3个月
两年资金储备是以全体员工“3.5折”的工资为代价的,这种由企业高层单方面提出的降薪方案,如果没有和员工经过协商,实际上是一种违反合同约定的违约行为、无效行为,但是为什么没有看到有员工提出抗议、也没有媒体予以批评,毫无疑问就是因为“疫情”这个因素。
再看看栗总在随后提到的要“把60%的同行都熬死”,那是非常高调要把同行置之死地而后快,完全罔顾教培同业所提出的“抱团取暖共度时艰”的企业社会责任,资本嗜血的无情本性连最后一点“遮羞布”也不要了。
栗浩洋还指出,“6月之后,教育行业线下机构会倒闭60%。……虽然三个月没有收入,但是预期三个月学生人数会有3000%以上的增长,在疫情过后,实力最强的公司会获得爆发性增长。”
也许资本就是喜欢这样的“wild animal”。
不要以为栗总说的“爆发性增长”说的是教培行业,就像俞敏洪也曾经提到非典后,新东方实现了“报复性增长”,携程创始人梁建章也提到携程在非典后不仅实现了“报复性增长”,而且还上市了,实现了质的飞越。请注意,这个“报复性增长”是松鼠AI的“报复性增长”,是新东方的“报复性增长”,是携程的“报复性增长”,和我们有关吗?
非典的时候没有在线教育,而新冠疫情时,在线教育已经发展10年,正在进入下半场,面临市场规模接近4000亿、政策利好、机构持续亏损、资本寒冬的复杂的关键阶段。而突然之间,“围墙”高筑的中小学的大门向在线教育全面敞开,怀疑的用户被迫适应“线上学习”,教师被迫营业“当主播”,线下机构的师资被“引诱”流失到线上机构,这是已经走在长期亏损的悬崖边上的在线教育大佬们睡觉都要“笑醒”的历史机遇。
很可能,新冠疫情是中国在线教育整体由亏损转向盈利的历史节点。
有些校长说,我们不担心,使用在线教育的用户越多,他们就越能体会到在线教育的缺点,教育是要有温度的,教育还是需要线下场景配合的。是的,说的没错,但是持有这个观点的家长和学生的比例是多少呢?哪怕三分之一的学生认可了线上教育,也是对我们线下机构的致命捶打,我们能接受我们的收入减少三分之一吗?
君不见淘宝店京东来袭后,多少传统商业转型凋敝?成本更低、更为便捷、品质更高的在线教育必然在资本的加持下,局部的、渐渐的替代线下培训,这一历史趋势不可阻挡!
最终疫情过后,胜利一定属于我们,但是,很显然,胜利只属于“在线教育”那个“我们”,线下教培若处置不当,只能作为“观众”,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发生。
我并不想写一篇“线下教培”的“挽歌”,相反,我是希望更多的线下教培的同行们能够看清现实,希望教育决策者们能够体恤线下教培的“不易”,别再让机构不停的“填表”了,希望线下教培的员工们、房东们、供应商们、银行等债权人们能够理解线下教培负责人所真实面临的困境。
如何将“深渊”转化为“财富”?
巴尔扎克:“苦难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这句话被近百家教培机构共同发起的战“疫” “添亮公益行动”倡议书中所引用。
如何把“深渊”转化为“财富”这是我们真正要寻求的答复。
疫情之后,各个教培类新媒体、各种所谓的“教培大佬”都在急于当校长们的“人生导师”,为教培机构迎战疫情出谋划策。我想对校长说一句,你不要去听取任何的指导,因为,这些指导对他“指导的后果”并不负责。
尽管如此,如果你并不把以下内容当作 “指导”,那么以下内容可以作为参考:
1、止血
是时候思考一下,在拥挤的线下教培赛道,你是否还要坚持下去。
决策的核心点应该是,看你是否具有转型线上的能力或继续线下教培的核心竞争力。全面转型线上并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线上教育无论是学科辅导还是素质教育都已经诞生了年营收10亿元量级的企业,你拿什么去和他们竞争?
学科类机构:如果你手上并没有一批非常优秀、对于机构忠诚度很高的具有教师资格证的师资,团队中也没有非常强的运营获客人员,接下来你面临的挑战非常巨大。
外语类机构:挑战非常大,外教管控严格、外语类早教资质审批困难、韦博崩盘预示成人外语市场走向滑坡。
素质类机构:素质教培对于线上教育是有天然的护城河,如果有比较优秀的师资和课程研发能力,疫情后的发展空间还是较大的。
成人类机构:如果在生源渠道上有排他性资源,并且在细分赛道上有研发和师资优势,“小而美”类型的机构会好做一些,机构需要有较强的运营能力并拥有私域流量,但是建议线上和线下融合。
及时退出市场止血至少有两个好处:(1)减少自己的亏损,(2)为同行释放一点生存空间。
2、减少现金支出
千万不要倒在黎明前。如果想清楚还是要坚持下去,那么当下最核心的就是要努力减少现金支出,努力在疫情之后实现手上有余粮。减少支出和降低成本是两个概念,员工工资的延后支付是减少现金支出,工资打折是降低成本,但是,打折会损害员工的利益,而且是一种违约行为,会伤害团队的“心”。
此外,国家已经明确的一些减免或者允许延期支付的政策,一定要积极申请。
3、学习运营、做好服务、建立私域流量
我们近期和校长接触的过程中,发现有些校长非常不重视运营,甚至学校连公众号都没有。其实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区别并不是技术,并不是那个线上教育的平台,现在线上教育的平台开发起来非常快,可以选的SaaS服务商也很多,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真正的区别在于用户运营的能力、实现用户快速增长、收入快速增长的能力等。
所以,只要你掌握了用户运营的能力、学会用户快速增长的方法,你不转型线上又有什么关系呢?在疫情结束的这段时间,好好练好内功,服务好现有的学生(用户),别总想着转化变现,真心诚意的做好服务,逐步建立机构自己的地域性、产品性的“私域流量”,一定会在复课后实现快速增长。
疫情期校长不是那么忙,正是学习的好时段。
4、提供线上的学习方式
我反对 “转型线上”提法。已经融资很多轮的线上教育机构,几个亿的投入都还在亏损,疫情过后,也会有相当比例的线上教育倒闭,一家年收入几百万、千万级的机构,拿什么投入转型线上教育?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利用目前的平台为学生提供线上教育的选择,为将来机构进行线上线下的融合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2003 年“非典”期间,张邦鑫不得不关掉辅导班,推出了“奥数网”,为有学习需求的家长和学生线上答疑。“非典”之后,他的辅导班迅速恢复,并从此展开了教培的蓝图。毋庸置疑,60万线下教培机构,在疫情期间,被迫提供线上教育服务,这当中一定又会走出几家“学而思”。
疫情过后,到底是谁在裸泳?是“狂飙突进”的在线教育,还是“卧薪尝胆”的线下教培?
最后,又想起那个傻子阿甘:Forrest run!run!Forrest!
这不就是对我们说的吗?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院校桥”,作者布里奇,编辑院小菌。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来源:院校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