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从近9成上市教育企业市值下跌,看OMO模式未来的体系化建立

作者:锵鸣 发布时间:

从近9成上市教育企业市值下跌,看OMO模式未来的体系化建立

作者:锵鸣 发布时间:

摘要:OMO主打线上线下相融合,但绝不仅仅是线上与线下一起做.

微信截图_20200409085914.png

图片来源:pixabay

* 来源:校长邦(xiaozhangbang),作者:锵鸣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线教育、远程办公、在线文娱、在线医疗、电子政务需求高涨,遭遇疫情冲击的餐饮行业也积极向科技零售靠拢,显著拉动了就业。

研究表明,以“互联网+”、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新动能创造的就业多于损失的就业,新动能之所以能够在整体上带动就业,关键在于其产业融合功能与就业联动效应。以互联网平台经济为例,其带动的就业不仅更加灵活,而且可以覆盖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需求,具有满足长期就业和灵活就业的“蓄水池”功能。

火爆的在线教育,在后疫情时代,依然在整个行业内唱主角。

01、三月份的教育企业市值:140家企业中85%相较于二月下降

3月份对于全球股市来说,都是创造历史的一个月,期间美股经历了史无前例的4次熔断,各国股票也像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对于教育板块来说,全球疫情当前,停学停课上网课成为教育界普遍模式,在线教育也一度被看好,140家教育上市企业经历了2月末的市值集体大涨后又在3月末整体缩水,3月末85%的教育企业相比上月增幅为负。

微信图片_20200409084856.jpg

从上图2019年10月——2020年3月140家教育企业市值总和变化曲线来看,市值整体呈上涨趋势,二月份涨幅最大,3月份却急转直下。

本次蓝鲸教育共观察了140家教育上市企业,分别是教育上市公司A股前75名、港股前37位和美股前28家。另有一家美联英语,于纽约时间3月31日,美联英语与EdtechX完成合并交易 正式登陆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ETX,并且梳理了这些教育类上市公司截止2020年2月29日的市值,且换算成人民币做了综合排名。

2020年3月末教育股整体下跌,三大板块TOP 30中83%的企业市值缩水,整体85%企业市值缩水,仅中公教育(002607)、跟谁学(GSX)、希望教育(01765)等为数不多的数10家企业维持正增长。

总体来说,3月教育板块上市公司头部市值整体下降,A股出局4家,港股出局1家,共5家企业出局巨头行列,分别是:奥飞娱乐、鹏博士捷成股份、拓维信息、网龙

微信图片_20200409084911.jpg

截止2020年3月31日,大于100亿人民币市值的教育企业共28家,占比20%。入围3月总市值排行榜TOP 10企业分别是:好未来、中公教育、新东方科大讯飞、紫光股份、跟谁学、晨光文具培生、chegg、欢聚时代。与2月相比,欢聚时代取代中国东方教育第10的位置,入围市值TOP 10行列。

其中,好未来、中公教育、新东方三家企业依然保持千亿级人民币市值行列。好未来稳居榜首,市值达2232.24亿人民币,遥遥领先,中公教育以1404.32 亿人民币,涨幅8%成功上升一位,超过新东方,位列第二位,新东方紧随其后,市值1214.46亿人民币,位列第3名。

微信图片_20200409084930.jpg

由此可见,教育行业在2月份虽然经历了“甜蜜的”上升期,但是在三月份整体还是狂跌了下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从整体上来看,教育行业还是在上升的,并不能位列萎缩的行业之中,但是此次疫情确确实实地给教育行业产生了非常大的冲击。

疫情对于教育行业的冲击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但是教育行业相较于其他产业不同的地方在于,教育行业面对疫情是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的,那就是在线教育。

但是在线教育从各个方面来说还不能算是非常成熟,甚至从某些方面来说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因此就长远的发展来看,OMO,即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方式,是未来教育产业发展的一个重中之重。

02、OMO主打线上线下相融合,但绝不仅仅是线上与线下一起做

电商行业流行的“OMO”(OnlineMerge Offline,线上线下融合)概念近来在教育圈也备受关注。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下培训活动暂停,教育机构开始安排学生转至在线平台继续上课,这一自救手段也划归为教育OMO的范畴。

OMO最早由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在2017年提出,在他的设想中,教育领域可利用技术和数据提高教学效率,实现线上线下的结合。这一概念也随后在教育企业中流行开。高思教育、朴新教育和瑞思英语等多家教育企业的管理者都在公开场合阐述过对OMO模式的布局。

微信图片_20200409084950.jpg

其中,精锐教育(NYSE:ONE)创始人张熙在今年2月发布会上评论这一模式时称,OMO让线下校区的用户粘性增强,而线上教育可解决便利性和全方位学习习惯跟进。

“OMO会成为未来10年教育行业的终极解决方案。” 张熙评论道。

微信图片_20200409085026.jpg

为了解后疫情时代,K12教育企业对OMO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及对OMO落地产品的需求和期待,爱学习发起K12教育培训机构OMO专项调研,并于4月7日公布《K12教育培训机构OMO专项调研报告》。

微信图片_20200409085045.jpg

通过《报告》数据可以看出,由于疫情期间OMO教育模式被广泛的宣传和讨论,OMO理念在K12教培行业的渗透率大幅提升,达到91%。同时,线下复课后准备使用OMO教学产品的机构比例,也从2月底《K12教育培训机构疫情影响情况调查问卷》中的53%提升到了72%。

微信图片_20200409085057.jpg

不难看出,OMO理念已逐渐成为行业共识。在机构即将迎来线下复课时,随之而来的学生和家长的复杂需求,又催生出机构对OMO教学产品的实际需要。

但是实际情况又如何呢?

疫情期间,大量线下培训机构也跟风转型,将业务转到线上。但这只是挽救企业现金流的无奈之举,想要落地OMO模式仍旧困难重重。

疫情爆发后,在山西经营线下培训机构的郭帅将学生安排至钉钉上课。郭帅表示,市场上已有Classin、钉钉、腾讯等技术公司提供在线教学平台,这一转变背后的技术难度并不大,但教师管理与班级运营却带来挑战。

“老师在互联网上做好不容易,但稍微做好一点,老师又容易带走所有生源。”郭帅解释称,擅长在线教学的老师可能会脱离机构,带学生去互联网平台自立门户,给他造成师资缺口。

为扩大收入,郭帅所经营的机构还推出收费更高的在线小班课。但他表示,小班和大班课的区别也仅限于“能把学生名字叫一遍”。“开学后在线课肯定不做了。”郭帅表示,线上课的提分效果不如线下课,他对在线业务的盈利能力也并不看好。

实际上,走红的教育OMO也受到不少质疑。前新东方在线COO潘欣发表文章《为什么说当下教培行业的OMO是扯淡?》,他认为教育OMO目前的实际效果是一个谜,没有机构对外公布过这一模式的效果,学生提分是否更多、营收增长是否更快等。

微信图片_20200409085124.jpg

“OMO线上下融合,谁都知道是趋势,但知易行难。” 他在文中评论道。

笔者认为,OMO模式从长远上来看肯定会对教育行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至于现在为什么依然会有很多人对OMO持怀疑态度,简单来说,OMO模式是一个产业,并不是简单的线上与线下一起运营,就是OMO了。

就像之前提到的郭帅,我们把他和他的学校运营模式归结成OMO模式,从体系上来看是错误的,但是现在我们依然这么做了,是因为OMO模式在教育行业内部的运用还是处于一个朦胧的,在摸索中发展的阶段。

03、教育OMO模式要向前推进:需要中间平台的支持,并形成体系化

对于OMO模式惹出的争议,创新工场合伙人张丽君在4月1日教育趋势分享会上回应: “我们认为,OMO这个概念无论是在2017年提出之时,还是当下都不是伪概念。”张丽君解释,在疫情期间一些教育企业优化了某些运营环节,这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线上下融合。

微信图片_20200409085158.jpg

她认为,未来OMO的终局状态将是不再区别在线教育与线下教育。

短期内,并不是所有教育机构都能玩转这一新模式。国金投资总监范昊坤表示:“本次疫情可能只是一个催化剂,让所有线下机构都主动或被动地站在了一起,提前拥抱互联网可能给行业带来的改变。”

范昊坤判断,线上机构与线下机构有着不同的优势能力,在疫情结束后,大部分线下培训机构仍然会回归自己擅长的领域中。

但是笔者认为,OMO模式无论是在疫情期间,还是后疫情时代,都会对教育行业内各个赛道之间产生极大的化学反应。

疫情发生以来,教育机构的春季新增收入并不乐观,暑期俨然成为机构翻盘的指望。但同时,2020暑期学生参培时间又一定会被压缩。上文提到的爱学习《报告》数据显示,66%的机构期盼能在暑期使用OMO落地产品,在这个有全国性网校、本地线上机构、本地线下机构等多方入局的特殊暑假,借此形成差异化优势,打赢暑期翻身仗。

微信图片_20200409085223.jpg

在疫情发生前,行业内普遍认为双师课堂是OMO模式的落地实践。早在2016年,K12教育供给平台爱学习,就向行业首次开放了双师资源,开始对线上线下相融合模式的探索。目前,爱学习双师课堂已与全国2000余家合作机构共同开设了4000多家双师教室。

尽管已经有K12供给平台提供OMO教学产品,但在疫情发生前,OMO教学产品的覆盖率和使用率并不高,主要因为当时的机构对OMO模式尚缺少认知。

而当后疫情时代来临,教育机构对如何转型OMO模式、如何实践OMO教学产品已经有了清晰的判断。《报告》显示,技术、教研、名师资源、OMO产品运营经验、学生和家长的接受程度,是机构转型OMO时最关心的问题。

微信图片_20200409085239.jpg

《报告》最后指出,在教育机构转型OMO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供给平台提供精准和完整的落地解决方案,更要给予长期运营指导。爱学习教育集团联合创始人、总裁李川表示,OMO将是未来教育的主场景,但教育OMO目前只是刚刚起步,未来需要经历在线化、数据化、智能化三个阶段,不能一蹴而就。

同时这三个阶段也并非完全独立,不同地域的不同机构,不同线下教育场景的不同模块都可能处于不同阶段。只有各个模块都实现了在线化,并经历了长期优质的数据积累,才能实现最终的智能化。

因此,在教育行业转型OMO的过程中,供给平台需要持续为机构提供系统、全面的支持和服务,机构也需要与平台携手,共同培育市场,共建教育OMO生态圈,即笔者之前提到的OMO模式体系化的问题。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校长邦”,作者锵鸣。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校长邦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校长邦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从近9成上市教育企业市值下跌,看OMO模式未来的体系化建立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