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面临“地狱级”挑战,线下教培真的太难了

作者:歪道道 发布时间:

面临“地狱级”挑战,线下教培真的太难了

作者:歪道道 发布时间:

摘要:疫情刺激了在线教育市场的增长,却成了线下机构们史诗级的灾难。

0ce050b6bc7d11fbe2dfcdfd2e00d0bc.jpg

随着全国各地复工复课的陆续展开,大部分地区逐渐宣布开放线下教育机构的教学活动,停摆了将近4个月的线下教育,终于迎来了“新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地有官方报道复工的校外培训机构累计有2000家,随着复工省份的增加,5月份大概会有5000家机构迎来复课。

线下教育机构久旱逢甘霖,在线教育却正在经历一次重大跌幅。自4月25日以来,在线教育类目在所有APP中的下载量排名几乎清一色下滑,猿辅导从403名跌落至5月2日的964名,VIPKID从728名滑落至1200名。

然而更惨的是夹杂在线上和线下之间谋求转型的教育机构。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迫使他们不得不仓皇转移到线上,在众多线上教育机构的免费课冲击下艰难求生,如今好不容易等来了线下复工的消息,摆在他们面前的则是一个更尴尬的境地:

是彻底放弃线上转型、回归线下还是继续摸索转型,兼顾线下业务?无论哪条路都不好走。

家长两难,机构也纠结

上个月,上海市消保委联合多家机构在上海、北京、深圳三城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由于培训机构对相应信息公开不足,在教育培训消费时,三地有65.8%的家庭表示遇到过“非常不满意”的问题。

这其中包括报名后换场地或换老师、夸大宣传、推销电话骚扰、教学质量差、报班后迟迟不开课等等,但最关键的还是学习效果。

上网课的学习效果比不上正式课堂或课后补习是必然,一个集中在固定的学习场景中,学生有学习的氛围,老师也更容易把握他们的学习状况予以纠正,而另一个个体被干扰的因素太多,授课时也缺乏互动和有效反馈。所以,一场寒假下来,家长们苦不堪言,还发现孩子的成绩直线下降。

学习效果的差距似乎让正在复工的线下教培机构迎来一丝暖意,但家庭消费能力的削弱和学校占据补课时间,直接影响着线下机构的行业回春。尤其是前者,各行各业报复性消费的缺席,无声地透露出疫情之下消费者保守、谨慎的心理,教培领域也不例外。

据了解,国内一线城市的线下课程一年最低也得2万元,二三线城市也在万元左右,昂贵的学费成功养活了成千上万的线下机构。但是现在本来学校就占据了周六或周日的时间补课,这导致报班上课的需求大幅下滑,很多家长们在消费能力范围内将会偏向性价比更高的线下机构,或者是依旧选择效果还不错的在线教育。

有老师无奈说到,“现在的家长好像比之前更难伺候了”。

家长对于线上、线下教育机构的选择困境,也导致正在转型线上的线下机构陷入两难。如果直接放弃未完成的线上网络搭建,转而集中推动线下复工,不仅疫情期间积累的流量可能无法转化,而且还不能继续收割被疫情激化的在线教育红利。但如果想要两手抓、走OMO模式,转型期的投入再加上线下门店的成本,无疑给机构带来更大的现金流危机。

5月18日,教育机构“背带兔艺术”的家长群被解散,上门退学费的家长已找不到机构负责人。而在解散前,负责人发布消息称,从会员群免费网课到最近小班制直播网课和多主题户外课的开展……背带兔已经连续四个月净亏损,现已到了现金流枯竭无钱可亏……

这仅仅是行业的一个缩影。

99%转型的线下机构都失败了?

线下机构是否应该坚持转型,最关键的还是要看转型线上的效果。北京一家幼儿教育老师反映,“尝试过转线上,但失败了,孩子太小,线上课老师完全没办法控场。家长不愿意继续付费,有很多退费的”。

这或许是疫情期间大多数转型线上的线下教育机构的共同境况。

64f0adc624a3e590d32b0c733dcf2099.jpg

为什么?线上课程的辅导效果本身就弱于线下,这是众所周知,然而疫情期间,很多线下机构把课程转移到线上后,要么维持和线下课程一样的价格,要么不退线下课转为线上课的差价。这引起了很多家长的不满,也导致积累多年的口碑崩塌,客户流失。

比如新东方,前段时间,有新闻报道,济南新东方培训学校的多位高三艺考生家长质疑新东方的课程费用。据其介绍,新东方线上和线下课时费、学费基本一样,然而交了线下的钱,上的却是网课,不少家长觉得他们享受的服务打了折,新东方应该退部分差价。

退费难成了疫情前后家长们面临的统一难题,而线下机构的这一举动,也侧面说明他们转型线上时对在线教育的基础认知严重不足。

这种不足更表现在课程内容上。线下机构转型线上,不单单把课程和教师转移到线上场景就可以,签到打卡、直播授课、学习监督、课后答疑、批改作业等环节全部需要重构。尤其是作为课程体验核心的老师,面对上网课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互动性差、班级活跃度低下等问题,他们原本的经验一定程度上将会失效。

所以说,在线教育和线下教培本质上是属于两种不同的商业逻辑,前者始终无法解决教学效果的行业难题,只能走量,而后者局限于地域的线下场景,只能走质。一旦线下机构盲目转型线上而无法兼顾教学质量,便很容易造成口碑崩坏。

也由此,为了节省固定成本而直接放弃线下校区、只做线上,不仅可能会丧失原来的用户,而且也将直面在线教育市场的烧钱竞争,这其实需要更多的成本消耗。

当然,有些人认为疫情给转型期的线下机构带来了庞大的流量,只要经营好这部分流量同样能生存下去。但是疫情激活的流量如同一次急风骤雨,来得快去得更快,当学生陆续开学,在线教育平台的活跃度大幅跌落,能够顺势转化为付费用户的少之又少,更何况这庞大的流量集中在头部平台。

线上的归线上,线下的归线下

疫情进入尾声,线下机构逐步复工,但行业大撤退的趋势并没有结束。

有媒体报道,曾被誉为“教育圣地”的海淀黄庄至今仍人员稀疏,原本占据了中关村大厦整14层位置的爱启航龙图教育公司,除了地上有散落的书,如今已是一幅搬空景象。驻扎了数十家补习机构的银网中心,也处于“休眠”状态。

济南市章丘区的一家文化辅导机构大门紧闭,据负责人透露,当地很多机构教师实力不足,其中已经有一部分机构被迫歇业了。

bded26d2a78d306d900dff7a8e4df4c7.jpg


另外从58同城上比比皆是的培训机构场地转让信息,也可见行业之殇。

很显然,在还没感受到家长们回归线下的热情之前,整个线下教培行业的洗牌进一步加速了。这种背景下,除非是实力深厚的行业巨头,其它遍布全国各地的中小线下辅导机构在复工后,不得不首要考虑线上转型业务的去留与否。

一家教培机构的负责人表示,形势转好后,他们机构计划开展线上教学,但重心还是会放在线下。他的表态代表了大多数线下机构的选择—依据家长的接受度来取舍。

实际上,家长的接受度已经有所显现。中国社科院发布在线教育报告显示,自主性成为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主观因素,56%的学生/家长认为疫情期间,线上教育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反而更加青睐于线下教育。一份对成都家长的调查问卷也显示,有约三成家长明确表示,当疫情结束后,自己将回归线下培训,短时间不会再为网课买单。

而且越是低线城市对在线教育的接受度越低,这种理念上的差距并没有被疫情改变,因为家长们以结果为导向的本质没变。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果按照家长的接受度来衡量,线下机构很快便会发现疫情期间匆忙转型的线上业务便是如此。当然,这其中缘由不止是家长态度,很多线下机构奢望线上转型可以配合原有的线下业务,走上OMO模式的热潮,可这一概念自提出后,其实并没有一个成功的现实案例作为支撑。

比如2017年就率先转型的精锐教育,根据财报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其一般及行政费用上升了29.3%,至2亿元,其营业成本也上涨了33.6%,至5.17亿元;第二季度各项成本继续攀升。

可是销售额上涨并没有完全带动公司的收入上涨,这说明其OMO的转型仍处于烧钱阶段。

烧钱只是行业巨头的专利,大多数纯线下教育机构甚至连课上课下、校内校外、课中和课后作业的数据都没有打通,更何谈线上线下一体化?所以,不久以后整个教育行业很可能仍是线下的归线下,线上的归线上。

疫情刺激了在线教育市场的增长,却成了线下机构们史诗级的灾难,不幸的是,这场灾难还没有结束。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歪道道”。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歪道道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歪道道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面临“地狱级”挑战,线下教培真的太难了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