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图虫创意
*来源:黄有璨(ID:owen_hyc),作者:黄有璨
身在教育行业创业前行ing,随手记录一些近期的沉淀和思考。
1、教育行业和教育产品都比较特殊,一款教育产品,必然需要同时考虑商业价值属性和社会价值属性。
也因为这个特征,我一直都觉得教育产品是我所做过的产品当中最复杂的,没有之一。
2、在社会价值属性上,不同教育产品有其要关注或解决的社会问题。例如:K12教育最终面向社会公平/民生问题,职业教育最终面向市场产业变革&人才供需匹配问题。
当然,还可以再深一点,回到人本主义角度讲的话,教育让人成其为人,职业教育则让人成为“某种人”。
3、商业价值属性上,任何一家公司或一款产品,必然追求逐利,高效逐利的基础一定是无限追求产品+服务绝对标品化。
标品化的过程,就是把“教育交付”过程的复杂化尽可能变得简单可驱动的过程——任何特别复杂的产品,注定不可规模化增长。
同时,一款教育产品是否拥有长期价值,取决于“它是否真的能够完成对受教育者某种状态的显著改变”,比如真的提升了受教育者的某些能力和素质,或者是能够帮助受教育者实现某种原先无法实现的结果。
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则该产品的长期价值注定存疑,哪怕你再怎么找了很多名师大咖把一门课程包装得多么牛逼。
4、任何一个细分教育赛道下,能够出现现象级公司或者爆发性增长的基本前提,就是“爆款标品”的出现。
而教育类的爆款标品,需要考虑几个维度的标准化+可规模化——营销售卖逻辑的标准化、内容&交付的标准化、还有供应链能力的标准化。
上述几者,缺一不可。
5、从创业或商业经营的角度,“非标”的品类肯定是特别吃力不讨好的,但另一个角度看,如果你在一个非标的品类下解决好了“标准化”的问题,则你必将因此而实现与其他人的“错位竞争”,拥有一片蓝海。
例如,在学前教育或早教领域,曾经也是一片离散市场状态,大家曾经也不太相信这个市场能够出现标品,但今天的行业态势已经有所不同。
6、在还没有拥有“标准”和“标品”的领域内,大家竞争和比拼的,很可能是“爆款标品什么时候才能出现”。
而在已经拥有“标准”和“标品”的领域内,大家竞争和比拼的,很可能是“谁什么时候能通过一类新的商业效率更高的标品极大为自己赢得成本和竞争的优势”。
在后者方面,典型如今年跟谁学的大班直播课。
7、再细一点讲,教育公司之间在商业上的竞争,最后必然回归到几方面——
谁能垄断供应链?
谁能垄断营销资源和流量?
谁能高效实现跨品类扩张?
而一个教育产品开始“标品化”,才是上述3个话题能够在一家公司内可以被开启的前提。
在供应能力稀缺的市场中,垄断供应链会成为胜负手;而供应能力过剩的市场内,“流量获取能力”或是“商业模型的效率”可能才会成为胜负手。
8、在一个标品和标准还不显著存在的领域,任何一家公司想要“熬出标准和标品”,都注定需要时间和极为强大的组织能力。
而组织能力的铸造,必然会导致无限倒逼追问创始团队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以及产品本身的教育交付内核和价值起点在哪里。
9、教育类产品,也注定不能只关注营销。只有营销+服务交付同时实现可规模化+标品化之后,一款产品或一家公司的想象力才能被打开。
在标准和标品诞生之前,可能教研、教学、供给和服务交付才更容易成为一家公司的内核。例如十多年前慢慢熬教研和教学的好未来。
相反,产品交付标准化之后,营销层面的比拼才更容易成为主旋律。例如现在的K12赛道。
10、教育产品如果绝对标品化后,随着时间推移,在教学交付层面可能又会多少面临“填鸭式教学、反教育反人性”的问题,或者是在极致追求商业价值的情况下,可能反而会冲击社会公平问题(类似部分职前教育的超高价卖Offer产品)。
所以最终,任何一家追求绝对标品化的教育公司,也一定会面临到其产品生命周期衰减的问题。
而任何一家希望能做得更长、更有社会价值的教育公司,内部一定存在着“对于极致商业效率追求+对于教育理念/社会价值关注”两种思考的长期博弈。
作为一家商业公司,最终必然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机制来解决好这种博弈。
11、对一家教育公司来说,“品牌”永远是个有意思的东西。
按理说,品牌能力可以无限降低一家公司的获客成本并赋能于其品类扩张,但教育品牌的打造沉淀周期注定不短,也不是所有公司都拥有通过强内容输出来沉淀品牌的能力,所以不是所有公司都会重视品牌。
另外,教育公司的品牌,起点永远也在于产品和服务交付,缺少这个起点,品牌完全无从谈起。
以及,从商业竞争逻辑来看,只有一家公司的招生规模上升到一定阶段后,“品牌”才能成为竞争中的胜负手。
一个有美誉度的教育品牌在行业内一定是存在较大价值的,但这个行业内也同样有很多完全没有品牌美誉度,但活得还挺不错的公司。
12、对任何一家公司,能够开启思考上述一切问题的前提,都是你自己得先能活下来,拥有自我造血的能力。(完)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黄有璨”,作者黄有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来源:黄有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