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邓磊 钟颖 | “强基计划”对高校人才选拔培养的价值澄明与路径引领

作者:钟颖 邓磊 发布时间:

邓磊 钟颖 | “强基计划”对高校人才选拔培养的价值澄明与路径引领

作者:钟颖 邓磊 发布时间:

摘要:认识论和政治论相辅相成,都是高等教育的理论根基,亦是“强基计划”的实施目的。

屏幕快照 2020-09-24 上午11.49.36.png

*来源:大学教育科学,作者:邓磊、钟颖

摘要: “强基计划”旨在通过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促进学术探究、国家战略和社会公正的融合发展,其价值根基来自于高等教育哲学传统以及知识社会下的现代大学运行模式,其直接目的是为了解决我国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制度长期存在的育人导向模糊不清、选拔形式单一僵化、培养过程缺乏连贯等现实问题。“强基计划”打破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在教育理念、培养模式、课程内容等方面的隔离,有利于从根本上改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强基计划”为契机,高校应在新时代背景下澄明人才选拔培养的价值,并从育人导向、课程设计、评价标准、多主体协同等方面积极探索实施路径,从而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和内涵的双重提升,最终致力于国家重大战略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强基计划;拔尖创新人才;人才选拔培养;招考制度改革;立德树人

2020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强基计划”),决定自2020年起,遴选部分高校组织开展基础学科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强基计划”旨在“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学生的评价模式,逐步形成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有效机制,破解基础学科领军人才短缺和长远发展的瓶颈问题”。对于我国高校而言,“强基计划”的意义主要体现为价值澄明和路径引领两方面。首先,在试点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不仅是为选拔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更是为引领中国大学走上强基固本、内涵提升之路;其次,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在迅速崛起的同时也面临重大挑战,中国大学必须深入思考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守正与创新。

一、强基之源:高校人才选拔培养的价值澄明 

从历史上来看,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因为“闲逸的好奇”而追求高深学问,二是国家出于长远利益支持学术探究。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亟需一大批兼具家国情怀、通识根基、创新思维和实践技能的高水平人才,守正创新成为当下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强基计划”的实施意义,首先就在于对中国高校人才选拔培养作出价值澄明。

(一)高等教育哲学传统下人才选拔培养的理论根基

高等教育以研究和传播高深知识为基本任务,以选拔培养高水平人才为首要目的,对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学者布鲁贝克曾从本体论角度论述了高等教育的合法性,提出了认识论和政治论两种哲学主张。认识论的观点认为,大学应以高深学问为逻辑起点,无论是学问的传承抑或创新,都应坚持客观性。认识论哲学肯定了高等教育的合理性是出于人先天的主体性需要,是为了保护、满足和激发人与生俱来的好奇精神,而不是功利性、实用性的社会需求。因此,高等教育应致力于学术研究与文化创新,为受教育者提供系统化的高深学问和学术训练,进而培养具有想象力和原创力的高级人才。政治论哲学则认为,高深知识与高级人才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长远利益至关重要,作为知识渊薮的大学必然要服务国家政治、解决社会问题,因此高等教育应以社会需要为逻辑起点,除了用“闲逸的好奇”追求知识外,还必须考虑学术探索的政治价值。

认识论和政治论相辅相成,都是高等教育的理论根基,亦是“强基计划”的实施目的。政治论要以认识论为依托,大学必须通过教学与科研为政府和社会提供人才和技术;认识论也离不开政治论,政府、社会的支持是科技创新的基本保障。有鉴于此,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必须与本国长远发展规划和重大战略需求相结合。高等教育应当考虑现实问题,满足社会的期望与要求,但大学不是社会潮流的风向标,不需要也不可能一味迎合社会的即时需求。“强基计划”不仅强调各高校要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优势,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搭建畅通连贯的育人体系,提高学校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更强调以服务国家战略需要为出发点,通过专门的人才选拔与培养,为基础研究和关键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持。这充分体现了认识论和政治论相结合的价值导向。

(二)现代大学运行模式下人才选拔培养的实践逻辑 

在知识社会中,大学作为智慧渊薮和人才中心备受重视,但其运行模式也因为政府、社会和市场等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变得更加复杂。克拉克·克尔曾在半个世纪前描述了现代大学的主导模式——多元巨型大学,“多元巨型大学的内部成员和社群是多元的……它有若干个灵魂、若干个目的”。多元巨型大学深嵌于社会中心,受到多元主体影响,尤其受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和就业机会的政府和市场的影响。有鉴于此,产学研三螺旋模型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诞生。三螺旋包括三个主要部门——大学、企业和政府,三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在市场发展的需求下交叉影响、相互作用,不断实现创新螺旋的上升发展。

产学研相结合已成为现代大学育人的基本逻辑。高校人才选拔培养需要与国家发展战略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实现政府、大学、企业的深层合作,保障更为稳固成熟的三螺旋关系,这从实践角度为“强基计划”作出了价值澄明。一方面,政府要在人才选拔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等中观与微观层面给予高等院校更多的自主权,鼓励其根据自身办学定位与学科专业优势研制多维度考核评价的招生录取办法;另一方面,高校的人才培养也要树立前瞻眼光和全局意识,主动思考国家战略发展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以基础学科为根本,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兼具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关键领域的研究提供坚实的人才梯队。

(三)新时代中国高校人才选拔培养的历史使命 

经过五年多的正本清源与开拓进取,我国的宣传思想工作已正式进入到守正创新的重要阶段。“守正”即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响应国家大政方针,弘扬社会主旋律;“创新”是开展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的不竭动力,应不断创新工作的内容与方法,加强培育人才的创新思维与能力,从而以守正筑牢根基,以创新引领发展。“守正创新”是对当前宣传教育工作核心任务的精准定位,也是对我国高校人才选拔培养体制改革的价值判断。只有坚持“守正”这一根本,才能保证高校育人工作的正确方向和顺利开展;只有坚持“创新”这一关键,高校育人工作才能突破传统育人理念和模式的束缚,实现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促进国家、社会的发展进步。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再到普及化教育阶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同时伴随着全球重大公共事件的扩散与影响,世界正衍生出新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生态。一方面,在当下全球势力中心转移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大学迫切需要抓住这个重大契机,通过培养多元复合型人才来承担转型时期产业结构升级和文化传承传播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旧强权正加紧对中国崛起进行抵制,这也强烈要求中国大学做好知识体系建设,提升文化自信心、学术话语权与国际影响力。近年来,我国之所以在重大高新技术领域和产业创新发展上出现“卡脖子”问题,主要原因就是基础学科拔尖人才不足、基础理论创新能力不够。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就是科技原创能力的竞争,而所有的高精尖技术都源自基础研究的突破和基础领域拔尖人才的培养。“欲筑室者,先治其基”,新时代的大学育人须从根基做起。“强基计划”从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出发,根据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结合多年来课程教学改革和考试招生改革的经验教训,摒弃功利主义倾向,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学术发展规范,牢牢打好本科根基,优先保障基础学科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强基之道:传统人才选拔培养的改革向度 

人才选拔培养必须要有清晰的价值导向,同时还要设计多元灵活的招考制度和贯通立体的培养模式。这三个方面相互支撑、共同作用,不可偏失亦不可脱节。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78年的2.7%增长到2019年的51.6%,实现了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相较而言,高校人才选拔培养制度却明显存在创新不足的问题。“强基计划”的出台,有利于明晰高校人才选拔培养的改革向度。

(一)超越人才培养的功利性 

功利主义是我国高校人才选拔培养过程中的一大顽疾,学术界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2012年,钱理群在“‘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指出,我国大学正在培养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拥有高智商,做事合情合理又世故老成,精于表演又懂得配合,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类人一旦拥有了权力和地位,将对国家和社会产生巨大危害。刘铁芳认为,钱先生所揭示的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问题,已成为当下中国教育的整体症候,使得当前教育实践中弥漫着浓郁的功利主义倾向。钱颖一提出,在当前短期功利主义的大环境下,无论是开展学习还是研究工作,人们都倾向于思考是否“有用”,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王建华也认为,人们过于注重外在的经济利益与功利性的目标,导致培育出来的研究者即使拥有专家的技能,也难以拥有自由的思想与高尚的灵魂。从表面上看,受市场逻辑和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我国高校科研创新的成果显著。然而,冷静思考后发现,这是一种浮于表面的科研热情,难以真正发挥科研创新对于国家、社会进步的重要价值。这种急功近利的办学观念导致基础研究门庭冷落,教育者与课堂教学日益疏离,教研一体的育人模式难以为继。

高校人才选拔培养的导向应该综合考虑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繁荣稳定以及个体的求知需要。招生考试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考核和筛选,不可一味地强调资源分配和社会分层,也不能单纯追求形式上的公平与正义。从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来看,当进入到普及化阶段时,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将演变为促进分类引导、个性发展和综合提升。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招考制度重视选拔、强调分层,疏于分类、惰于引导,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升综合素质方面发力不足。“强基计划”指出,高校在招生录取时应将考生的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以及综合素质评价按一定比例合成最终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同时对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有突出表现与卓越才能的学生实行破格录取,制定专门的录取方案。该计划的实施,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急功近利的招考价值导向。

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来看,中国正以令人始料未及的速度进入老龄化社会,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养老负担和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每一个未来的建设者都应当最大程度地接受教育和指导,以充分挖掘其潜力、发挥其作用。事实上,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塑造人性,使人成为人。同样地,招考制度亦不能片面强调竞争和分层,不能无视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表现和个性化需求,否则,培养出来的人只重视学业而忽视实践、善于竞争而不懂合作、长于求取而疏于创新,难以满足新时代发展的人才需求。

从社会正义的视角来看,程序正义是判断程序过程本身是否正义的标准,同时也是在程序的设计和运行过程中所应达到的目标;实质正义则是关于社会的实体目标和个人实体权利与义务的正义,是结果上的公正与公平。招生考试制度必须遵循程序正义,但其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实质正义。立德树人、守正创新就是中国教育所要追求的实质正义。高校的人才选拔培养必须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三个核心问题展开,遵循教育发展与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在完善程序的基础上直指本质。

(二)提高招考制度的科学性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最大挑战就发生在人才鉴别环节。改革开放初期,高等教育资源极其短缺,再加上庞大的人口、浓厚的应试传统和落后的经济,导致高考竞争异常激烈。在此阶段,“以分取人”的招生录取模式保障了公平公正。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一考定终身”“只见分不见人”的招考制度逐渐暴露出弊端,其科学性亟待提高。

从考试角度看,“强基计划”有助于实现学生的综合评价和分类引导。哈佛大学前校长、教育改革家洛厄尔曾指出,好的考试具备三种功能:规训、评价和教育。其中,教育引导功能最为重要,其目的在于通过考核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进度,然后针对性地作出教学调整。根据功能差异,考试可分为三种:“训诫型”考试,考察学生完成学业任务的情况;“报告型”考试,帮助教育者了解考生掌握知识的范围和程度;“潜能型”考试,考察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并借此帮助他们发掘自身潜能。传统招考制度过于强调规训和评价,忽视了个性发展,也难以做到分类引导。一刀切的选拔模式无法检测学生的综合素质,所提供的信息是短期的、单一的甚至有失偏颇。“强基计划”强调综合评价,不仅测试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且综合考虑学生情感、道德、思想等方面的发展。为此,高校须建立多元综合的考评录取制度,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对入选“强基计划”的学生,首先要进行综合考查,然后根据个性特征进行分类引导,并开发学生成长记录平台,完善人才跟踪调查机制,根据反馈的数据信息结果,持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

从招生角度看,“强基计划”有助于顶尖院校遴选出真正具有创新潜力的学生。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对学生能力素质的需求存在一定差异,“以分取人”的招考模式无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和思维发展水平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评估,不同水平层次、不同培养目标的高校普遍按照分数高低进行筛选,既导致学生与学校“互不适应”,又加剧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同质化,出现了“千校一面”现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未来的高考选拔方式将更加多元,可通过“推荐录取、择优录取、破格录取”等多种途径进行。2014年的招考改革文件也要求建立多元录取的招生机制,推动各高校专业特色的发挥,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注入活力。“强基计划”秉持多元录取理念,要求各高校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因素,建立多维度的考核评价方案,按照综合成绩择优录取,同时对一些在相关学科领域有突出才能的学生实行破格录取,这将进一步推动高校专业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利于遴选国家战略发展真正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

此外,“强基计划”还增强了人才选拔制度的合理性。2003年以来,自主招生曾为高校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高层次人才选拔渠道,但其制度设计也存在不尽合理之处。譬如,将自主招生安排在高考前从而导致“掐尖”现象,以专利、论文、竞赛为主的录取标准存在不科学、不公正问题,招生时学生选择的学科专业范围较宽泛,培养过程中缺乏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指导等。通过总结自主招生的经验教训,教育部决定自2020年起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招生录取工作安排在高考之后,同时以基于统一高考的多维评价取代以往自主招生时的“降分录取”做法,改变以往更看重成绩、仅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面试参考的招生模式。上述做法将有效化解招生录取工作中的难题,增强招考制度的合理性。

(三)增强培养阶段的贯通性 

教育具有连续性,各个教育阶段是相互联通的,没有一贯的陶冶熏陶和持续的科学训练,不可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长期以来,我国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以及本硕博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存在衔接不畅问题。“强基计划”的实施,有利于各个阶段的贯通。

首先,“强基计划”有利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贯通。以分取人的招考模式是一条单向通道,没有充分考虑考试的教育引导功能,导致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缺乏衔接。此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应试环境下,中等教育过度重视分数和排名,对人格和心理的培育相对不足,导致学生缺乏对现实世界的体悟和适应能力,到了大学阶段容易茫然失措;其二,中学教育强调教师指令的有效性,学生的主要任务在于提高考试成绩,对于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生涯往往缺少必要的了解和计划,而大学阶段的学习更重视自主学习和生涯规划,由此出现了信息和能力的双重错位。针对上述问题,“强基计划”要求各招生高校综合考虑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质量、科研项目及平台建设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招生录取方案,并及时向社会公布,从而为中等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方向指引与实施参考,有利于沟通中学与大学的课程设计与人才培养,进而提升各个阶段的教育效果。

其次,“强基计划”有利于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阶段的贯通。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根基,研究生教育则是高层次人才自我突破的关键,理论上二者是基础与提升的关系。但反观现实,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脱节现象却较为普遍。1999年扩招以来,两种现象导致本科教育的地位下降:一是规模的持续扩大,二是对科研的过度倚重。“强基计划”强调夯实学科基础能力与素养,鼓励本科生参与学校重点实验室、科研中心的重大科研创新项目研究,有利于提升本科教育的厚度与品味。此外,“强基计划”还鼓励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本学科的硕士、博士,或选择交叉学科实行跨学科式培育,从而实现本硕博教育的有机衔接。

三、强基之用: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拓展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世界各国对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对任何国家都至关重要。“强基计划”的出台,能够启发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从育人导向、课程设置、教育评价和多元主体等方面深入思考如何拓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

(一)明确育人导向,坚持立德为先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拔尖创新人才的发展应以德为先。作为完成高等教育使命与任务的重要载体,各高校应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第一要务,着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首先,高校课程应强调增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教育内容,并经常性地设计和举办具有文化底蕴与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和人文素养。同时,要秉持知行合一的培养理念,提倡理论联系实践,组织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增强学生锻炼自我、服务他人、建设国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各高校必须主动应对当前全球化与智能化的机遇与挑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跨地区、跨国界的教育交流合作活动,既要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更要注重在国际交往中明确自己的文化身份和社会责任。最后,各高校还应加强以师德建设为核心的教师队伍建设,将师德师风与教师评价紧密结合,引导教师以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卓越的人格去教育和影响学生,成为学生道德发展、思想进步、人格完整的引路人。

(二)完善课程设计,提升综合素养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首先需要扎实的通识根基,承担“强基计划”的试点高校应在此方面精心设计。通识教育能够提供宽口径的教育内容和多样化的个性选择,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学科的学习方式和思维特色,能为他们从事高水平研究提供坚实的知识根基和充分的思想准备。受功利主义思想影响,我国高校竞相开展见效快、收益高的技术性课程和应用研究,通识教育和基础研究则由于周期较长、效果不显等原因受到忽视。各高校必须对此现象进行反思,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制定具有鲜明人文色彩、厚重文化底蕴以及跨学科学习机会的通识课程,帮助学生成为拥有完善人格、反思能力与创新意识的“整全之人”。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还需要系统而深入的专业课程,各高校应根据国家战略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系统设置前后呼应、内在衔接的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类型上,除理论课程外,还应精心设计实践操作性课程。近年来,强调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养成的双创教育受到普遍重视,各高校可结合自身办学优势、产学研合作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志愿等因素,科学地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课程。一方面,高校要为学生开设有关创新创业的内涵与方法等理论课程,突出培育学生的批判意识和反思能力;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结合兴趣和需求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感,鼓励其在实际练习中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与操作能力,最终成为具有扎实专业学识、丰富实践经验、多元流动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三)改革评价标准,谋求长远效益 

在功利主义影响下,教育评价体系过于重视成果、经费、成绩和就业率等短期量化指标,出现了功利性、短期性、片面性等问题,损害了人才培养的长远效益。因此,高校必须全面改革现有的教育评价模式,探索建立有助于科学评价人才、促进人才成长的评价制度。首先,在评价理念上要坚守正道,秉持以德为先、综合发展的人才评价观,将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贯穿于教育评价的全过程;其次,应建立健全有关道德操守、学术创新、文化发展、合作能力等内容的评价体系,为科学评价提供依据;再次,要明确教育评价主体的内外之分,高校应在参考外部评价的同时注重内部评价,既满足国家战略需要,又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促进教育内外部评价标准的和谐统一;最后,应创新评价的方式与手段,重点考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开创性、持续性和影响性,强调高水平人才的创新意识,关注研究和教学成果的社会应用价值,坚持发展性评价,谋求大学育人的长远效益。

(四)多方联合推动,形成改革合力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打造多方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为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强基计划”是对过去教育改革实践的总结与提升,涉及基础教育改革、科技创新改革、“双一流”建设等重大计划,应充分发挥各种积极因素,形成多方联动的改革合力。

首先,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摇篮的中等学校必须主动思考与“强基计划”试点高校的衔接与合作。第一,教育管理部门须强化中等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以及学业规划教育,强调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和挫折观,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质;第二,各中学应积极主动、全面及时地了解各高校招生录取的方案计划,并落实于具体的课程与教学环节之中,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今后就读的专业与国家战略发展需求有机联系起来,以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业修习,并以此促进高校优势学科的发展壮大。

其次,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孵化基地的试点高校应当领衔制定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长期规划。第一,各高校应当增强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向社会各界主动介绍自身的发展历史、培养理念、专业设置等基本情况,帮助学生明晰专业的性质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而明确学习目标,树立专业信念。第二,大学要与各地的相关教育部门充分沟通和协商,统筹考虑国家政策文件与时代发展趋势、地方教育改革规划与人才需求情况、学校招生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等因素,及时地调整人才培育模式,促进大学与政府、企业建立密切稳固的三螺旋关系;第三,各高校应加强与国外一流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在拔尖人才培养上的有益经验,同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不断改进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为国家关键领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前瞻意识的创新型人才。

四、结语

“强基计划”打破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在教育理念、培养模式、课程内容等方面的隔离,将高校创新的思路和模式、人才的教育与培养、研究的过程与成果,从一开始就融入到中学教育中,基础教育不再是大学的敲门砖,而开始注重科学素养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成为整个教育过程和人才成长发展的重要一环。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注重回应国家需要和社会需求,在考试招生和人才培育上越来越呈现出能力本位、综合评价和公平公正等特点。当前,以人工智能、互联网5G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蓬勃发展,基础领域的人才培育和创新研究将成为我国快速发展的推动器。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应抓住机遇、瞄准前沿,积极开展基础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助力国家的发展繁荣。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大学教育科学”,作者邓磊、钟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大学教育科学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大学教育科学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邓磊 钟颖 | “强基计划”对高校人才选拔培养的价值澄明与路径引领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