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unsplash
*来源:爸爸真棒(babazhenbang),作者阿驼
"Pay to play"
这是在美国大学招生圈里通用的一个词,意思是:花钱就能买到的机会(付费即参与)。
换句话说,当一个学生纯花钱去参加一个高大上的活动,甚至确实得到了某个藤校教授的真实推荐信,很大程度上是完全无用的。
因为招生官一眼就能看出,这就是“Pay to play”,并不能证明一个学生真实的能力。
事实上,只要是家长、学生能在市面上打听到的教授推荐信、论文发表等“秘密渠道”,招生官比你更清楚其中的门道。
“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我们中国家长认为只要孩子拿到证书、奖牌、推荐信,就等于可以为申请加分。其实,大学招生官的第一反应:学生是如何拿到推荐信的?为什么他能拿到(而别人没有拿到)?”Pioneer Academics先锋学术的创始人Matthew Jaskol说,在他看来,这是每一位美国大学招生官的职责所在,找出每份申请材料中的“上下文”。
关于大名鼎鼎的Pioneer Academics,相信关注国际教育的家长和同学们都听说过吧。它是全球唯一具备颁发美国大学学分资格的在线研究项目,为全球优秀的青少年提供更为创新和更具挑战的在线学术研究机会。
也正是因为Pioneer Academics在全球大学的权威性以及认可度(当然还有超强录取结果的背书,比如今年哈佛一共在中国大陆录取的7位学生中,有3位都是在Pioneer 历练出来的),它也成为了留学党口中“比顶尖夏校更有价值”的学术活动。
那么,如果大学并非要看一次论文发表,一封推荐信,大学到底要看什么?以及为什么Pioneer Academics的学生能够得到顶尖美国大学的认可呢?
眼前这位谦逊、亲和的行业大咖却打破常规,说:“高中生做学术研究,不是为了教授推荐信,不是为了申请大学,而是帮助他们重拾好奇心和求知欲,找回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故事的开始,要从“不爱提问的中国学生”说起。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擅长考试,不会提问?
在创立Pioneer Academics之前,Matthew曾经为一家教育组织做课程设计顾问,进行过针对高中生的中西方融汇课程设计,因此接触到了不少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学生。他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中国学生不会提问题。
“在大多数情况下,当学生们举手发言的时候,他们并非试图提问,而是回答老师的问题。”Matthew说。即使有一两个学生提问,往往也并非是学生真正经过思考后关心和好奇的。
更有意思的是,这个现象不仅在中国很普遍,即使在美国,尤其是高中阶段,大多数课堂依旧是围绕着“回答问题”展开。只不过,这个现象在中国学生中更普遍一些。
为什么,在孩子们最黄金的年龄段,他们的种种好奇心和求知欲已经被埋没了? 于是,Matthew和很多中学老师,大学教授、招生官聊天,在沟通的过程中,他越来越发现不仅是中国、美国,甚至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学校,高中阶段的孩子面临升学的压力,而升学几乎都是围绕着标准化考试转的。
比如我们熟悉的美国大学申请材料中,需要GPA、SAT、AP等等,统统都离不开考试。
考试的本质是什么?其实就是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而且,在标准化考试里,这些问题都是有已知标准答案的。逐渐,高中就变成了一个充满普遍性竞争的赛场,你考了4门AP,我就要考6门……
“这(回答问题)不是一个探索未知的过程,学生们思考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正在消失。”Matthew说。
我们说,今天的世界面临种种问题,疫情、国际关系、贫困、全球变暖……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如果我们的孩子依旧是“擅长考试,不会提问”的话,他们真的可以自如应对吗?可以给世界带来更多不同的可能性吗?
从考试的魔咒中“抽离”出来,帮助学生找回“提问”的能力,是Matthew创立Pioneer Academics的初衷。
研究成果≠推荐信
没错,大牛校看重学生的学术能力,但是如果做研究被沦为一种取得推荐信的工具,那么,这封推荐信的价值也是无效的。
Matthew语重心长地讲道,研究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提问”,而且是高层级的“提问”。
现在中小学生做兴趣项目(Project)都很普及,做项目是鼓励学生实现一个自制的目标。这个过程学生更容易自主的吸收新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
然而,做项目是一个松散的过程,无论主导老师是中学老师还是藤校教授,判断是“项目”还是“研究”的关键在于是否出于严格的研究规范。
不同于一般的项目,做研究一般涉及到7-11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明确的规范。之所以称研究始于最高层级的“提问”就是这个原因。
这个提问不同于考试的问答题、不同于写作文,也不同于做兴趣项目,学术提问是基于对领域的掌握、对已产生的文献推敲之上,提出未经回答的问题。当然有了问题之后,举证、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等等每一步都有规范。
正是这些规范确保了研究的原创性和准确度。Matthew微笑地强调,“成就Pioneer的不是藤校教授,不是Pioneer校友璀璨的大学名单,而是Pioneer研究规范体系的公信力。”
讲到这里,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为了取得推荐信的研究是无效的,正是因为缺乏规范的担保。
笔者观察到Pioneer夏季特意为了帮助全球学生度过疫情暑假,推出了开放式独立研习项目( Open Summer Independent Study)。
学生完全免费和斯坦福、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学习一个暑假,但Pioneer坚持其是“学习”而不能称为“研究”,也不能得到Pioneer的认证,最重要的原因就是Pioneer不能保证其学术规范。这一点,笔者和Matthew得到了证实。
不要为了升学而做科研活动
在Pioneer Academics的官网上,有这么一句话——真正对知识的热情和奉献精神,远比大学录取更重要,令笔者印象深刻。
我们知道,参加Pioneer的学生大学录取结果都非常优秀。2020年,哈佛在中国大陆一共录取了7位学生,其中有3位都参加了Pioneer的科研项目。
包括笔者身边,就认识不少已经入读斯坦福、耶鲁、康奈尔等录取的Pioneer学员,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爬藤级学术平台了。
项目认可度高,升学走向好,申请的学生自然越来越多。根据Matthew介绍,2020年光是面试就进行了3000多场次。但他还是一再强调: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科研;
不要为了升学而参加Pioneer。
回到前面的讨论,如何帮学生找回“提问”的能力?如何让学生去追求自己真正关心和好奇的事情呢?Matthew认为科研项目(Research)是一种很好的途径,但并非唯一途径。
“一提到科研,很多人马上会想到实验室、教授,发表论文。但其实,这并不是科研最大的价值所在,科研的意义其实在于你去提出一个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别人没有提出过的,然后你在一个严谨的学术规范下,去探究你所提出的问题。”Matthew说,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你去掌握新的知识,遵循科学方法,更是需要学生爆发出自己巨大的创造力。
与此同时,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做科研。比如有些学生通过创业、辩论、写作等去提出和解决问题,这都是很好的方式。
这也是为什么Pioneer需要近乎严苛的筛选流程,包括提交学校成绩单、申请文书、面试等流程,来找到最适合,而且真正对于某个领域研究感兴趣的学生。
“我们去做一个研究,是你真的对于某个问题、研究领域感兴趣,而并非仅仅为了大学申请。”Matthew说。
△Pioneer筛选严苛,走完整个申请过程,一般来说需要6-8周的时间。根据往届学生的分享,申请Pioneer的过程就像是经历了大学申请季的提前演练。具体可见官网:https://pioneeracademics.com/admission/
Matthew分享了美国得克萨斯州学生Omar Ramos的故事。Omar出身于一个庇护移民家庭,来到美国的时候,他已经14、15岁了,当时的他几乎一句英文也不会说。
但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用三四年的时间阅读了上百本书,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尤其是在STEM领域。
2017年,Omar参加Pioneer项目,当时所有人都认为他会理所当然的做STEM方向的研究,结果Omar却表示他想要研究乐理,后来他Pioneer论文研究的是探戈舞的起源,因为这是他感兴趣的东西——音乐。
后来,Omar的文章中不仅从数学的角度研究探戈舞音乐的韵律特点,而且还从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和背景分析——动荡的社会和战争刺激了探戈的发展。
可以看出来,和大多数传统学霸很不一样的是,Omar不是为了给申请增光添彩而做研究,而是真正出于自己的热爱。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份主动学习,主动探求未知的能力,Omar Ramos最终被斯坦福大学的录取。
△在Pioneer的官网,特别放了Omar和教授在线研讨的照片,也是希望有更多学生能像他一样拥有真正的学术热爱以及付诸行动力
像Omar这样的学生故事,确实在中国是非常少见。因此,笔者也请教了Matthew,让他谈谈世界不同国家孩子的区别,以及中国学生在其中的优势与劣势。
中国学生兴趣广泛,欧美学生更专注
在很多人看来,中国学生对于科学与数学等特别感兴趣,而且非常擅长。但事实上,从Matthew近年来的观察来看,现在中国学生的兴趣越来越广泛了,比如人类学、媒体研究、社会学等等。
相反,来自中东、欧洲的学生反而更集中在STEM领域,比如工程、计算机科学、数学等。
当然,美国学生的学术兴趣依旧是相对丰富的,音乐、社会公平、政治、医学等等,在这一点上,美国和如今中国学生比较相似(仅从Pioneer学员来看)。
不同的是,美国学生对于特定领域的认知是非常深刻的。比如说,某同学的父母都是医生,而这位同学却对于社会正义有深刻的理解和真实的热爱。
但中国学生的心态很大程度上是:“这个领域听上去挺有趣的,那我就申请试一试吧”。
至于他到底有没有深刻的钻研和学术热情呢?似乎比较难看到。
这或许与中美家长的培养方式的不同有关。不可否认,中国学生的成长经历是高度统一化的,可能A同学与B同学之间来自不同的城市、学校,但几乎有着共同的成长经历。
尤其是北京、上海大城市的孩子,谁不是今天报个班,明天补个课,一路比拼杀出重围的。
这也导致了中国学生全面开花,但很难在某一个方面扎得很深。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上完所有补习班,刷完各式卷子之后,中国学生确实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自由发展自己的兴趣。
相比之下,美国的家长更加“纵容”孩子一些。比如孩子特别喜欢冰球,对于国际政治感兴趣,那就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上面。
或许,他们未必能够被哈耶普录取,但很明显,这些孩子未来一定能够在他们感兴趣的领域做得非常出彩。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爸爸真棒”。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