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外滩教育(TBEducation),作者Luna
体育中考的话题,正持续引发关注。近日,某学校因体育老师代任班主任而遭家长投诉,反映出传统教育中体育课这一“边缘”角色的尴尬处境。在这样的偏见下,体育中考的相关政策在落地过程中,要避免哪些问题?家长和学生该如何面对未来的体育课程?中国教育科学院体卫艺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于素梅表示,从认知科学来说,体育锻炼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需要更新这一观念。此外,更科学的评估考核机制,以及家校配合也很重要。
最近,体育教育火了。
10月16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介绍《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时表示,体育中考要不断总结经验,逐年增加分值,要达到跟语数外同分值的水平。
一下子,网上各种针对这番表态的讨论热火朝天。
其实,体育加入中考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本意上是希望能够促进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但这次提出要逐步提升体育中考的分值,着实让不少家长感到犹疑和困惑:
多一门考试科目,中考时就多一项要和别人竞争的项目。更何况,孩子的身体条件各不相同,中考时一分可能就会从排名上差了上百位。
虽然说是要以此督促孩子们多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但换个角度想,似乎又加重了孩子身上的负担。
此外,相对于语数外这样的主科,体育课一直是传统教育中的“边缘”角色。在很多学校,体育课的课时总是让位于主科教学。
如今,体育课眼看着要享受主科待遇了,让已经习惯了“传统鄙视链”的家长们,难免有些不适应。
比如,近日有报道称,青岛一所学校欲让体育老师接替怀孕的数学老师,担任班主任。结果,担心孩子学习的家长对此决定表示了异议,直接投诉到了政府部门。
教育资源不平衡和人们对于高质量教育的高需求形成了矛盾,剧场效应愈演愈烈,从高中一直蔓延到初中、小学,乃至幼儿园——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每一次和升学相关的考核都被无限放大。
由体育老师替代数学老师担任班主任,就刺中了家长的命门:下意识觉得“副科”老师无法帮助孩子提升分数,不利于升学。
所以,当我们聚焦体育教育时,到底该抱持何种态度?当前的体育教育又存在哪些问题?家长和学生又该怎么面对未来的体育考试?
在10月23日-24日举办的首届东钱湖教育论坛上,外滩君和中国教育科学院体卫艺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博士后,于素梅女士探讨了这些问题。
于素梅在东钱湖教育论坛上
运动与学习,应是相辅相成,而非此消彼长
于素梅曾在一次培训活动中,遇到过这样一个孩子。当时,她讲完课正在培训机构的一间办公室休息,正巧遇上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放学,也来到办公室找妈妈。
孩子妈妈看到他放学了,就要求放下书包,开始学习。可是孩子不答应。孩子说,我得先跳绳,因为跳绳也是作业。这下,妈妈和孩子就闹起了矛盾。
妈妈说:“你如果不先写语文数学作业,以后就不让你来妈妈办公室了。”这让孩子一下子没办法了,因为他以后还想来。无奈之下,只好答应妈妈,马上开始做作业。
孩子坐在椅子上,一脸不开心,慢慢说了一句:“那好吧,妈妈。你让我先写作业也可以,但是你得让我把跳绳拿出来,让我看见。”
最后,这孩子把跳绳从书包里拿出来,放在看得见的地方,开始学习。虽然学着,可是他心里却那么舍不得跳绳,着实让旁人看了心疼。
不重视体育,不重视孩子,甚至不重视孩子的体育家庭作业,这种现象大家应该在生活中也见到过不少。但很多当事人家长,确实是心有苦衷。他们对于体育运动的另一个忧虑是,锻炼会挤占学习的时间。本来学习时间就已经不够用了,现在还要花时间去运动,仿佛火上浇油。
但其实,这种忧虑是不必要的。从认知科学上来说,体育锻炼和学习并不矛盾。于素梅举了好几个她曾经见过的例子。
杭州某小学的校长,曾经担心进行体育运动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直到他发现,参加省跳绳比赛获得两个单项冠亚军的孩子,正是自己学校学习成绩最好的两个孩子。由此,他对孩子们进行体育锻炼不再有担忧,而且给予了大力支持。
此外,2018年江西高考的理科状元傅林柯,还是九江一中的校足球队队长。2017年,他率领校足球队勇夺九江市校园足球联赛亚军,他本人也获得当届赛事的最佳球员。
这些并不是特例,其背后是有科学原理的。作为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博士后,于素梅举例解释了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运动可以增强注意力;
许多体育运动都要求人集中注意力,否则不仅无法进行下去,甚至还会出现伤害。比如球类运动中,运动者需要高度注意球的动向。
而在运动中因为练习而增强的注意力,在学习上也会相应得到提高。
其二,运动能够增强人的精力,从而更好地应对高强度的学习;
学习看起来只是坐在书桌前啃知识,但如果没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效率也会大大降低。比如有些孩子因为体力不足,总是学一会儿就要打瞌睡。
在不运动的时候,人体内的毛细血管只开放大约40%左右,而运动过程中,毛细血管会开放更多,进而更好地为大脑供血供氧。大脑血氧供应充足,自然也会让孩子在学习时,头脑更清醒,精力更充沛。
运动使得孩子有更多精力去支配各种意识,做各种判断,能够从大脑,到心脏和肢体,达到协调。
除了这两点,还有许多其他关于运动促进学习的科学研究成果。
例如,美国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的一项研究就发现,短期运动能直接增强一种基因的功能,这种基因可以增强大脑海马体中神经元间的连接,而海马体是主要负责学习和记忆的部位。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把平时经常“久坐不动”的小鼠放在转轮上跑步,并测试小鼠在运动一阵后大脑的反应,发现运动促进了海马体中突触的增加。小鼠这种短期突发运动,相当于人类一周一次非正式篮球比赛或者走4000步的运动量。
也就是说,要开展体育运动,家长和老师对于运动的错误看法需要转变。如果不能意识到运动和学科学习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那么期盼中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都无法实现
锻炼与分数的矛盾,需要公平的考核机制
长久以来,体育教育的地位一直十分尴尬。一方面,孩子们的身体亟需充足的体育运动,另一方面,其他学科受制于升学考试的需求,不断蚕食着开展体育运动的时间。
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重庆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副调研员郭淳随机对1280名3-18岁受访者进行了骨龄、骨密度、体成分等体质监测统计分析。
“除了心肺功能弱、心率恢复慢、耐力差等传统性体质问题外,骨密度低于同年龄标准值的高达803人,反映出当前青少年骨生长质量较差等新问题。”
重庆市某区教委体卫艺科科长认为,当前升学依然是中小学校的办学“指挥棒”, 哪个学科有利于升学,或者比重大,家长、老师当然就重视哪个学科。因此,很多学校的体育课沦为活动课,被大量占用,高中体育课开课率普遍不足一半。
在这种情况下,中考体育逐渐增加分值,无疑会推动家长、老师重视体育,积极开展运动。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形式化的体育教育,为了考试而锻炼,为了分数而锻炼。
于素梅告诉外滩君,有些学校从初一开始就在练习中考项目,体育课也不按照课标和教材来,考试考什么就练什么。这种方法在中考中或许能争得分数,但是后期的危害更大。进入高中后,因为升学不再需要体育成绩,许多孩子的锻炼就停了,体质也跟着断崖式下降。
造成这种现象的最大原因,就是家长们“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教育焦虑。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办法是让中考体育的评价机制更加合理,而要达到这个目标,还要整体推进学校体育改革。
先说近在眼前的中考体育。
于素梅认为,孩子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也不是每一项运动都适合每个孩子锻炼,还要考虑到孩子的喜好。
有些孩子生来身体就比较强壮,或者受家庭环境、教育的影响,体格更健硕,有些孩子则生得比较瘦小。当他们参加同一个项目的测试时,优势与劣势是客观存在的。
因此,在评价方面,应当扩大范围。
“不光看这一个项目的成绩,不单单考察身体素质,也不单单看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要更综合地评价。比如还要看他是否养成了良好的运动习惯。每个部分都占有一定的权重。”
这也保护了孩子对体育的兴趣——不是一定要在自己不喜欢或者不擅长的项目上表现好才是“体育好”。
因此,于素梅也提出了“定级不定项”的考核机制,也就是说,同一学段要达到的运动能力等级一致,但具体运动项目不做统一要求。例如,要求孩子在小学毕业时,运动能力达到二级,不论是打篮球,还是踢足球都可以。
这也意味着,学校体育教育在大中小幼各个学段要有衔接性,形成“一体化”的布局。
比如说,有的孩子在小学已经在篮球项目上达到了运动能力二级,那么进入初一后,他就可以从三级对应的课程内容模块开始学,达到三级后再学下一等级对应的内容。而小学没学过篮球的孩子,在初中就可以从一级对应的内容开始学习篮球。
这样,也可以避免小学学前滚翻,中学学前滚翻,到高中和大学还在学前滚翻,“一翻到底”的重复教育。
另外,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接触和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各省市除了在中考项目中安排了可选项目,在课程开设方面也进行了探索。
譬如上海今年发布的《上海市中小学体育工作管理办法》就指出: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及武术等9个项目为各区必选的布局项目。
在此基础上,市教委、市体育局指导各区结合区域发展规划及实际情况,在体操、击剑、射击、射箭、自行车、水上项目、棒球、垒球、高尔夫球、橄榄球、攀岩、滑板、拳击、马术、冰雪、棋牌、手球及壁球等奥运会、全国运动会项目及新兴项目中选择若干个进行布局。形成“9+X”学校体育项目布局结构。
无体育专长的家长,如何科学地指导孩子
和欧美相比较,中国的体育运动氛围还比较薄弱。在许多家庭中,并没有将体育锻炼变成一件日常的家庭活动。
当体育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后,除了学校的体育课和锻炼时间,家庭中的体育锻炼也变得十分重要。学生的在校时间是有限的,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家长如果不能在家带动孩子锻炼,那体育教育的效果只怕会大打折扣。
“欧美的一些家庭,家长本身就爱运动,孩子从小就知道家里有什么体育器材,也知道怎么用。爸爸妈妈都喜欢锻炼,或者只有一方喜欢锻炼,对孩子的影响也是耳濡目染的。”
而国内的情形则不同。许多家长本身没有进行锻炼的习惯,在运动方面也缺乏专业知识,很难指导孩子科学、安全地锻炼。
要改变这一现状可谓困难重重,但幸运的是,并不是没有方向。于素梅就从管理观念、家校联合等方面提了几点建议。
1. 尊重孩子的天性
以往在进行运动时,中国的家长和老师总是偏爱让孩子们整整齐齐,说什么就做什么。但这种要求,不但没有发挥孩子的自主性,还会消解他们对于运动的热情。运动本来应该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严苛的管理却会让运动变得无聊,甚至是痛苦。
于素梅讲到,有一位专家去国外访校,有次观摩学生跑步时,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
一个小朋友或许是看到有外宾来访有些激动,当他经过中国专家身边时,伸手拍了中国专家一下,又继续向前跑。如果在国内,这个孩子或许当场就会被批评,甚至事后请家长。但是当时在场的校长却开心极了,他觉得孩子很有活力,很阳光,还向中国专家竖起大拇指,称赞这个孩子的行为。
在这个故事里,孩子在运动时可以自由地释放天性,也和更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关。
在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中,老师总是受到敬重的,也总是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位置。“教不严,师之惰”,《三字经》中关于老师的要求也反映出对于教导的要求。
但如今,许多教育人士开始倡导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更加尊重孩子的天性和自主性,让他们在合理的范围内自由地去探索和学习。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更为平等的伙伴关系,搭档关系。
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如此。在运动中允许孩子做一些“调皮”、“异样”的行为,又有何不可呢?
2.更有针对性的科学练习
想要在体育锻炼时尊重孩子的天性,势必就要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这一点的重要性,对于家长来说也不言而喻。
而说到体育运动的训练和指导,科学地练习是最重要的。
如果为了提高分数,不科学地训练,不仅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还没练好,就先受伤。这样的结果更得不偿失。
除了要知道怎么锻炼才科学,家长还要了解孩子哪方面需要加强,力量、耐力、平衡、柔韧……不同的锻炼项目会锻炼不同的身体机能,如果不了解这一点,那家庭体育运动就可能事倍功半。
此外,如果家长没有为孩子规划好需要的训练频次,孩子可能会练得太辛苦,在锻炼的过程中丧失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3. 寻求专业人士的指导
对于体育运动,如果家长已经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那自然是极好的。如果没有,那么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和指导就是最方便和快捷的方式了。
这时候,家校联合就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孩子在校内接受专业的体测,体测的详细结果可以传达给家长,让家长对孩子的各方面身体情况有所了解。
除了学校和家庭这种线下的沟通,家长也可以利用一些网络平台,来学习如何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指导。
于素梅提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就基于体育课程一体化建立了一个服务于学生家庭锻炼的线上平台,平台上为每个孩子建立了档案,家长可以看到关于孩子家庭锻炼的详细记录和自测成绩,了解孩子们的体质变化。
根据孩子的强项和弱项,平台提供了针对性的课程和指导,家长也可以根据建议带着孩子锻炼。目前,已经有十几万学生在使用这个平台参加体育锻炼,完成体育老师布置的体育家庭作业。
对于有条件的家庭为孩子聘请专业指导教师的行为,于素梅也予以了肯定。她认为,有专业人士的直接指导,确实能够帮助孩子在体质提升和运动技能掌握上有所提升。
但她认为,即便如此,家长也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追求在体育中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在练习的过程中,绝不可以急功近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体育运动也是如此,无论是增强体质,还是提升分数,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的是持之以恒。
对于更多家庭来说,于素梅认为,开展面向家长的体育培训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如果是学校组织的,就可以请体育老师为家长们做科普。
一方面,可以了解校内体育课的情况,配合完成体育的家庭作业,知道练习要达到什么标准:跑步的速度、锻炼的强度等,让家长心中有数;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家长一些针对性的、专业性的指导,避免孩子在家中训练时受伤,也能规划合理的运动强度和频次。
“不是搞体育的家长,往往自学也不太容易学到。因为体育毕竟是一个实践性的课程,所以需要加强培训。”
在收集中,于素梅多次提到,要协调发展青少年的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二者的融合发展,也正是目前中国体育教育所欠缺的。
于素梅
面对体育中考分值可能会逐步增加的变化,如果秉持着“分数为上”的想法,那么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最终都还是会落入应试的怪圈。即使孩子的身体能够得到锻炼,也无法养成自主的运动习惯和兴趣。
唯有转变思路,以孩子为中心,看到体育运动与学科知识学习相辅相成的关系,不将运动看成挤占学习时间的洪水猛兽,辅以科学的指导与练习,才能缓解,甚至解开对于中考体育的心结,才能将运动真正融入孩子的生活。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外滩教育”。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