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李涛 等:新冠疫情冲击下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现状实证研究

作者:单娜 邬志辉 孙煖 李涛 发布时间:

李涛 等:新冠疫情冲击下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现状实证研究

作者:单娜 邬志辉 孙煖 李涛 发布时间:

摘要:公招公考和考研考博失利者复考意愿较强烈,先就业后择业已成为主流求职观念。

图虫创意-261226860276613132.jpg

图源:图虫创意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ID:ECNU_xbjk),作者:李涛、孙煖、邬志辉、单娜 

就业与疫情令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空前严峻。课题组于2020年4—6月持续两个月对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展开疫情期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综合调查。根据回收的样本,研究发现:已就业毕业生税后月薪半数集中于3001—5000元,就业总体满意度较高,到岗稳定性相对较高。未就业毕业生主观因素和客观疫情共同加剧了就业难度,期待就业去向以企业为主,报考国家或地方公职岗位意愿强烈,地点和薪酬最被看重,期待职业类型岗位与社会所提供的主要职业类型岗位匹配性较差,期待薪酬总体偏高于已就业毕业生实际获得薪酬和全国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毕业生对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总体评价良好,但优化改进依然刻不容缓,如,存在诸如专职教师规模偏小、专业化水平不高等诸项难题。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学校类型、学校层次、学科类型、学科层次、个人学历、学业成绩、外语水平、期待薪酬、求职花费等变量对就业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亟待高度重视农村生源未就业的毕业生求职、求职经济支出困难毕业生的精准帮扶、隐匿且不容回避的就业歧视、实质性帮扶毕业生创业以促进就业新增长点的四项就业问题。

关键词: 新冠疫情, 高校应届毕业生, 用人单位, 就业

屏幕快照 2020-11-19 下午7.31.18.png

李涛,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国农村教育评论》执行主编。

2019年12月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让全球陷入恐慌与困境。2020年我国有874万高校毕业生,创历史新高。受疫情影响,我国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今年就业压力空前。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出现的最高频词是“就业”,达到39次之多,为历年之最。报告明确提出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实施“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和“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的工作框架,就业是“六稳”和“六保”中唯一重叠且排名居首的重点核心工作。基于此,展开科学的实证调研,全面摸清疫情冲击下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现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与评论

基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数据,2019年高校毕业生整体落实率为80.1%,较2017年整体降低4.5个百分点(岳昌君,夏洁,邱文琪,2020),2020年,新冠疫情冲击下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更是一个严峻的突发性崭新课题,受到广泛关注,但主要以新闻媒体报道类为主,学术研究相对匮乏。在现有研究中,学者们主要聚焦于疫情影响、就业形势、岗位供给、毕业生态度以及政策建议等方面展开研究。

从“疫情影响”来看,“新冠”与“非典”疫情时期有巨大不同,表现在:贸易交易成本放大、贸易破坏效应更明显、对中国参与的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冲击严峻、货物出口下滑加剧中国进口下滑和就业压力,短期内劳动力市场需求将相应减少(沈国兵,2020a;岳昌君,2020)。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最直接的影响是:企业生产经营延迟、用工成本提高、招聘计划缩减、就业成本增加、求职渠道受阻、求职进度延迟、就业心理变差、就业质量降低、人职匹配度降低、局部求职环境恶化等。(蔡宏波,2020;朱正洲,2020;钟云华,王骄华,2020;于庆峰,2020;张良成,黄姝,2020)。在疫情对就业的直接影响下,我国“就业形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大学生线上择业线上就业逆势增长;二是大学生就业从主要劳动力市场向次要劳动力市场渗透;三是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行业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的岗位部分流失;四是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和国内学生海外留学受疫情影响反向冲击(陈建伟,赖德胜,2020)。

有研究者或研究机构为疫情冲击下“就业数量供给”和“毕业生态度”提供了实证数据: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团队2020年2月对995家中小企业的调研表明,疫情对中小企业的营业收入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34%的企业依靠账上现金余额只能维持1个月,33.1%的企业可以维持2个月,中小企业中高达22.43%的企业计划减员降薪,16.2%的企业计划停产歇业,这将直接造成短期内就业人数的减少(朱武祥,刘军,魏炜,2020)。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和智联招聘于2020年5月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在疫情突发事件冲击下,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两端均受到一定影响,使得2020年一季度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不同行业之间就业极化现象明显,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CIER)同环比均明显下降,结构性矛盾突出。他们在2020年2—3月对10870名大学生(其中毕业生样本数为7571)进行在线调查,发现超半数毕业生认为今年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其中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法学及经管类专业的毕业生认为就业形势“非常难”的人数比例超过了平均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智联招聘,2020)。

新锦成研究院于2020年5月发布的报告表明:本科和研究生认为就业形势很不乐观(或不太乐观)的比值分别达到48.56%和49.93%,疫情对用人单位招聘规模总体影响有所减少的达31.05%,不确定的达31.13%,没变化和有所增加的仅29.91%和7.91%(新锦成研究院,2020)。

但是Moka在2020年2月调研数据则相对比较乐观:约45%的企业虽然没有取消原定的线下校园招聘计划,但其中大部分企业将考虑筹备线上宣讲,超过50%的企业表示会在疫情过后补招空缺人才,甚至有些企业招聘量会超过原计划,约25%的企业会正常招聘,约20%的企业视疫情情况而定,仅有不到2%的企业明确表示在疫情过后仍会缩减招聘量(Moka,2020)。

研究者进而提出政策建议,体现在政府、市场和高校三个层面:

政府层面,须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实施投资项目就业效果的评估机制(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智联招聘,2020);可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积极支持稳企业、稳就业,帮扶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大力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和公共产品服务来支持企业开拓市场,应提供“普惠性政策”和“专项性政策”两个方面的优惠政策:“普惠性政策”主要包括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三项保险单位缴费;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包括融资服务、数字化赋能服务、创新创业服务、市场开拓服务等;用好用足各类就业补贴稳定就业,包括鼓励企业单位吸纳就业的补贴和支持鼓励创业的补贴等。“专项性政策”主要包括积极利用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创造就业需求;安排事业单位岗位空缺专项用于招聘大学毕业生;积极挖掘央属国有企业和各省属国有企业的就业潜力;为重点疫区准备大量专项就业岗位(陈建伟,赖德胜,2020;沈国兵,2020b)。此外,财政还应有特殊的纾困安排,建设性投资应在坚持补短板和优化结构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促进中小微企业恢复活力,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就业(蔡昉,2020;陈涛,2020)。

市场层面,须强化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信息传播和流动,减少劳动力市场摩擦,提升匹配速度和能力;稳定出口市场、维护全球供应链,发挥市场机制的有效配置作用;提升营商环境,增强稳外资、促外贸提升就业(陈建伟,赖德胜,2020;沈国兵,2020c)。

高校层面,须明确办学目标,关注新经济、新业态和新就业。推动网上面试、网上签约和网上办理就业手续,设立专门平台以整合各个招聘网站的就业信息,方便共享(蔡宏波,2020)。完善线上指导服务机制,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做好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台账建立、精准跟踪、实时录入(李刚,2020)。强化学校层面危机管理和辅导员共情传播,突出高校毕业生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改进专业设置适应市场需求、教学模式加强实践环节、职业规划坚持“三全育人”、创新创业加强科学引导(张美玲、赵子涵冰,2020)。要加强对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高校要完善贫困毕业生就业帮扶体系,全面实时掌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身体残疾等毕业生情况,实行精准帮扶和“一人一策”动态管理,优先推荐岗位(钟云华,王骄华,2020),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提供一定的择业补贴,并为其免费提供线上就业指导课程等。从历年就业状况统计看,年底就业率比离校时就业率有显著提高,就业难问题是短期现象(岳昌君,2020)①。可适当延长择业时间,高校可考虑给予今年应届毕业生参加下半年秋招的资格,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应对疫情之后企业用人需求反弹的问题(蔡宏波,2020)。未来高校须建立全方位产学研相结合的实习基地,切实重视学生硬技能和软技能的全面培养,将提升各项素质和能力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制度和体系改革的中心任务。

疫情同时还催生了就业的新形态和新职业,亟待破题的系列新问题:如,为缓解疫情带给小微企业的冲击,出现了大量灵活的就业方式,如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就业人员,但灵活就业法规基本处于空白状态(顾雷,2020)。教育部发布的最新高校毕业生就业分类中将开设网店归为自主创业,互联网营销工作者、公众号博主、电子竞技工作者等算作自由职业,重启的第二学士学位算作升学,等。这些新就业形态和新职业,也面临同样的法规空白。

随着我国疫情好转,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面推进。数据显示,2020年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②,比2020年4月份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25岁至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4%,这表明我国就业形势逐步趋于稳定(林火灿,2020)。2020年5月以来,我国生产供给持续回升,内需复苏较为明显,就业和物价总体稳定,市场预期保持稳定,这无疑对高校应届毕业生充分就业形成总体利好,尤其考虑到国际经济社会形势正深受疫情全面肆虐的大背景,更显难得(安蓓,2020)。

分析当前的研究成果,总体呈现出三大不足:一是唯就业而论就业,缺乏深入的中观宏观性结构因素分析;二是唯单一主体展开研究,如研究毕业生就业就只研究毕业生,研究用人单位岗位提供就只研究岗位提供,研究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就只研究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缺乏三者之间系统性的功能联动研究,但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个涉及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三是既有研究以静态截点式研究为主,很少关注基于疫情变动就业主体前后测的动态变化。鉴此,本研究关注疫情前后就业主体的动态变化,重视中观宏观性结构因素对大学生应届毕业生就业影响,紧密围绕毕业生、用人单位与高校三方主体,打通三者边界关系展开研究。

二、综合调查及样本数据情况

本次调研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疫情期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综合调查”课题组于2020年4月到6月在全国展开的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综合调查,共包括“毕业学生”“高校”和“用人单位”三套问卷。与长沙云研科技有限公司③和北京新锦成数据科技有限公司④共同合作对应届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校随机发放电子问卷,对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展开随机抽样,共回收学生样本数13767人,用人单位数423份,高校样本数共55份,其中,有效学生样本数13738份,有效用人单位样本数419份,有效高校样本数55份,有效样本率分别达到99.79%、99.05%和100%。

参与本次调研的高校毕业生有效样本共13738人,男性毕业生共有4272人,占31.4%;女性毕业生共9466人,占68.9%。调研样本横跨了18至50岁的年龄群体(出生年月为1970—2002年),有87%的样本量集聚于21—24岁年龄段,其中22岁(生于1998年)、23岁(1997年)和24岁(1996年)分别占33.2%、31.7%和14.3%。大专毕业生、本科毕业生、硕士及以上研究生分别有1660人、11395人和683人。样本毕业生数据所在大学包纳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3%)、全国重点高校(2.5%)、省属重点高校(19.0%)、普通本科高校(68.9%)和高职高专(5.1%)。毕业生所在学科层次覆盖了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3.4%)、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占19.1%)和普通学科(占77.5%)。所学学科按样本数据占比由高到低包括工学(23.2%)、管理学(12.6%)、教育学(12.4%)、医学(12.0%)理学(11.6%)、文学(10.9%)、经济学(8.5%)、艺术学(6.1%)、法学(1.2%)、农学(1.1%)、哲学(0.2%)等12个一级学科门类(仅未包含军事学一级学科门类)。从毕业生样本数据看,目前已就业人数为2280人,占16.6%,未就业人数为11458人,占83.4%。疫情冲击下我国当前高校毕业生压力总体较大,在所有压力源中,找工作的压力值排名第一,达到72.15(压力值最小为0,压力值最大为100)。其次,分别为经济压力、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能否如期毕业、不能按时到已签约企业报到和考研复试。(见图1)

屏幕快照 2020-11-19 下午7.32.19.png

图 1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压力值(压力值最小为0,压力值最大为100)    

高校问卷共回收55份,其中公办高校有49所(89.1%),民办高校有6所(10.9%),学生总人数小于或等于10000人的高校有9所,占16.4%。学生总人数大于10000但小于或等于15000的高校有13所,占23.6%,学生总人数大于15000的高校有33所,占60%。样本学校较为均衡地覆盖了理工、农林、医学、师范、政法、财经、综合等不同类型高校(仅军校和艺体未包括)。从高校问卷调查数据来看,当前有40%的样本高校就业率在51%以上,29.09%、10.91%、7.27%、12.73%、16.36%、21.82%、1.82%的样本高校目前就业率分别在60%以上、51%—60%、41%—50%、31%—40%、21%—30%、11%—20%、10%以下。样本高校中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所(3.6%),一流学科建设高校5所(9.1%),全国重点高校1所(1.8%),省属重点高校21所(38.2%),普通本科高校18所(32.7%),高职高专8所(14.6%)。

用人单位问卷共回收419份,单位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占22.9%、501—1000人的占11.9%、101—500人的占23.2%、51—100人的占18.9%,50人以下的占23.2%。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2017)》,课题组根据“从业人员”“营业总额”“资产总额”三项指标进行分类,本次样本单位大型企业占22.72%、中型企业占32.38%、小型企业占35.25%、微型企业占9.66%。所属行业分布前五项分别为:制造业;教育;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见图2)

屏幕快照 2020-11-19 下午7.32.45.png

图 2 用人单位样本所属行业分布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因用人单位问卷发放平台主要依托于“云研科技”和“新锦成就业教育平台”两家校园招聘数据平台,因此,通过校招平台参与本次调研的用人单位应属复工复产率相对较好且有潜在校园招聘计划的企业,而复工复产率相对较差或已破产倒闭的无校园招聘计划企业较难参与到依托校招平台展开的本次问卷调查中,因此用人单位样本可能存在“幸存者偏差”。故本课题组在研究中主要使用“应届毕业生”和“高校”样本数据,且仅在探讨“毕业生”或“高校”与校园招聘直接相关的用人单位互动的过程中,作为背景数据谨慎使用“用人单位”数据。同时,必须强调可能存有“幸存者偏差”的用人单位样本数据,在毕业生岗位提供表现方面理论上会总体优于现实中用人单位总体的岗位提供表现。

三、已就业毕业生的群体就业特征

本次全国调研样本数据中共包含已就业人数2280人,他们呈现出以下特征:

1. 就业流向以国内工作为主。就业流向由高到低依次为签约国内工作(84.5%)、自由职业(9.2%)、国内升学已录取(2.7%)、自主创业(2.1%)、应征入伍(0.9%)、出国或出境(0.7%)。

2. 就业岗位与专业总体对口率较高。6成以上(63.1%)毕业生认为就业岗位与专业很相关或比较相关,16.9%认为一般相关,20.1%认为比较不相关或很不相关。

3. 半数毕业生税后月薪酬集中于3001—5000元。有48.9%的已就业毕业生签约后税后月薪酬(包括工资和能折算为现金的福利等)集中于3001—5000元,22.8%、5.1%、0.9%、0.4%的已就业毕业生税后月薪酬分别为5001—8000元、8001—12000元、12001—20000元、20001元以上,值得格外注意的是有22%毕业生税后月薪酬为3000元以下。

4. 就业总体满意度较高。进一步对已就业毕业生展开满足度分析发现:总体满意度高达93.3%,其中很满意或满意占45.0%,基本满意为48.3%。不满意仅5.9%,很不满意仅0.7%。

5. 疫情冲击下被告知解约或降低薪酬者较少。提升就业稳定性的核心包括全面薪酬、综合感受、发展预期以及文化适应等。就疫情而言,毕业生就业稳定度的核心还来自于用人单位是否解约、是否降低薪酬和是否提供延期报到便利等因素。本调研数据显示,解约或降低薪酬仅为极少部分,有94.0%毕业生未接到解约或降低薪酬通知,有1.3%被用人单位告知解约,有4.7%被告知降低薪酬。另外,31.1%的毕业生已收到可以延期报到的通知,有7.7%已收到按时入职通知,但可以延期提交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但有61.1%毕业生未收到任何通知。

6. 成功求职的途径较为多元。进一步对已成功就业的毕业生展开追踪调查,发现他们成功就业的求职途径较为多元,主要来源于学校组织的现场招聘会、专业化的招聘求职网站或APP、直接向用人单位申请、校外的现场招聘会、学校网站发布的就业信息、父母及亲友推荐。相比于上述途径,通过其他渠道和校方(包括导师)的直接推荐成功求职的相对较少。(见图3)

屏幕快照 2020-11-19 下午7.33.39.png

图 3 已就业毕业生成功求职的途径    

7. 到岗稳定性相对较高。满意度总体较高带来的正向效应是疫情背景下毕业生到岗的相对稳定性。样本数据表明毕业生离职考虑率总体较低,仅为6.7%,无离职考虑率高达68.9%,不确定者为24.4%。进一步根据样本数据考察已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专业相关度和离职考虑态度三个变量,利用潜在类别分析(LCA)方法,得到两组潜类别:第一组潜类别是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高、对就业满意度也较高、离职倾向很小的已就业毕业生,占66.1%;第二组潜类别是工作与就业相关度适中、对就业满意度一般、有一定离职倾向的已就业毕业生,占33.9%。

四、未就业毕业生的群体就业特征

本次全国调研样本数据中共包含未就业人数为11458人,未就业毕业生呈现出以下特征:

1. 主观因素和客观疫情共同加剧了就业难度。包括实践经验不足、知识储备不足、专业受到限制、低求职欲望等在内的主观因素是毕业生自感未就业的主要原因,当然受客观疫情影响也较为严重,主要体现在实习受制和外出风险两个方面。具体而言,未就业主要原因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实践经验不足(30.1%);疫情影响暂无法外出实习(27.3%)、招聘信息获取渠道较少(23.7%)、自身专业受限(22.3%)、知识储备不足(20.5%)、一直准备升学而暂时搁置就职(16.5%)、招聘企业或岗位无自己感兴趣的(15.1%)、父母担心疫情外出求职存在风险(14.8%)、备考公招考试暂未被录取(12.7%)、想再等等无强烈求职欲望(8.7%)、其他(8.7%)。根据样本中未就业原因数据,利用潜在类别分析(LCA)方法,得到三组潜类别:第一组潜类别是一心准备升学,实践经验、知识储备不足,求职欲望低,疫情影响又导致无法外出实习,招聘信息获取渠道少且专业受限的未就业毕业生,占12.7%;第二组潜类别是一心备考公招,实践经验、知识储备不足,求职欲望低,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实习,招聘信息获取渠道少,占16.5%;第三组潜类别是升学、公招、就业三手准备,实践经验与知识储备尚可,求职欲望中等,受疫情影响实习程度中等,招聘信息获取渠道较好,专业受限不大的未就业毕业生,占70.8%。可见,七成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基础良好。

 2. 期待就业去向以企业为主。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企业求职(42.0%)、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32.8%)、准备国内升学(10.7%)、自由职业(4.3%)、其他(3.3%)、暂不就业(3.2%)、准备自主创业(1.8%)、准备出国或出境(1.0%)、准备参军入伍(0.9%)。有研究显示,2019年有四分之三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岳昌君,2020)。因而,努力稳住现有工作岗位,主要是努力稳住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他们创造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稳定就业岗位即稳定全国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2.63亿人的就业岗位,这至关重要。(胡鞍钢,2020)。

3. 报考国家或地方公职岗位意愿强烈。中央和地方政府尽最大努力采取了诸项积极措施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增加了诸多体制内岗位供给数量,如特岗教师计划、“三支一扶”计划⑤等等。新增政府公共服务岗位对解决毕业生就业的燃眉之急具有重要作用。样本数据显示,报考地方公共岗位意愿强烈,未就业毕业生中有23%准备报考特岗教师,18.3%准备报考“三支一扶”,14.3%准备报考西部计划⑥,13.7%准备报考选调生(大学生村官),2.3%准备报考农技特岗计划。另外,还有28.3%的未就业毕业生考虑报考其他,其他包括了中小学普通教师、军队文职人员、汉办教师志愿者、社区工作者、医务人员等等。

4. 先就业后择业已成为主流求职观念。如果毕业生今年毕业时仍未找到理想工作将准备如何打算呢?课题组进一步研究发现,今年毕业生择业观念相对更为务实和理性,先就业后择业已成为主流求职观念。如果毕业时仍无法顺利就业,未就业毕业生中有68.1%准备降低就业要求先就业再择业,有11.9%不降低就业标准准备继续等待机会,有11.8%准备明年继续升学。另外,有8.2%考虑自主创业,这比全体毕业生中3.7%准备创业的比例增加了4.5个百分点,可见,毕业作为个体重要的社会生命节点,未就业状态会倒逼以自主创业代替就业。

5. 公招公考和考研考博失利者复考意愿较强烈。对于今年已在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未就业毕业生而言,如果考试失利,有52.4%的比例准备将档案留在学校暂不就业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继续备考。对于今年已参加升学考试的毕业生而言,如果本次考研或考博失利,有63.3%准备继续来年再考。

6. 校园招聘是最主要的求职渠道。未就业毕业生的主要求职选择渠道由高到低依次为:学校网站发布的就业信息(63.0%)、学校组织的现场招聘会(47.9%)、校方(包括导师)的直接推荐(27.3%)、直接向用人单位申请(23.3%)、父母及亲友推荐(22.6%)、校外的现场招聘会(20.6%)、其他(1.9%)。可见,学校对于未就业毕业生而言承载着最重要的就业信息提供和指导帮助功能,校园招聘最为重要。

7. 地点和薪酬最被看重。课题组对未就业毕业生求职时的考虑因素做了平均综合得分计算(5分为最高,0分为最低),发现工作地点、薪酬待遇是得分最高的两个因素,分别达到4.71分和4.34分,其次为工作稳定和行业前景,分别为2.73分和2.62分,最不被看重的因素是工作压力和个人兴趣,仅得到1.97分和1.20分。可见,毕业生在就职时的个人约束因素(如压力和兴趣)最不被看重,而地点和薪酬最被看重。(见图4)

屏幕快照 2020-11-19 下午7.34.35.png

图 4 未就业毕业生求职考虑因素得分(5分为最高,0分为最低)

五、疫情对未就业毕业生是否产生就业期待改变

未就业毕业生是本课题组关注的核心和重点,我们对未就业毕业生疫情前和疫情后就业期待工作所在地、期待行业、期待职业类型岗位、期待单位性质、期待薪酬做了前测和后测,以试图发现疫情对毕业生就业期待是否有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如何?最后研究发现:疫情并未明显改变未就业毕业生的各项就业期待观念。

 1. 疫情前后期待工作地点仅存微弱变化。从期待工作所在地来看,二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是就业期待地主体,疫情前后期待工作所在地总体稳定存微弱变化。期待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为工作地的毕业生比例呈微弱递减,分别递减2.5、0.7个百分点,地级市、县城和二线城市微弱递增,分别递增1.6、0.8和0.7个百分点,而乡镇和村屯几无变化,国外或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则增长0.1个百分点。疫情前后期待就业工作地由高到低依次为:二线城市(31.4%→32.1%,箭头前系疫情前数据,后为疫情后数据,以下类似)、新一线城市(29.1%→28.4%)、一线城市(14.1%→11.6%)、地级市(18.1→19.7%)、县城(5.7%→6.5%)、乡镇(1.1%→1.1%)、村屯(0.2%→0.2%)、港澳台(0.1%→0.2%)、国外(0.2%→0.3%)。

2. 疫情前后期待行业变化不大。已有调研数据发现,201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分布非均衡程度显著,“教育”首次成高校毕业生占比最大的行业。教育,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制造业,金融业,建筑业等前5个行业的占比合计为57.2%,对毕业生就业的吸纳作用最强(岳昌君,2020)。本课题组调研结果也与之具有总体相似性。教育(31.5%→33.2%)、卫生和社会工作(13.1%→13.4%)是选择最多的期待行业,其选择比例稍有增加。金融业(8.9%→7.8%)略有下降,从第三变为第四,信息传输服务业(8.2%→8.1%)略有上升,从第四选择变为第三选择。国际组织、采矿业、居民服务修理等其他服务业是选择最少的行业,仅0.3%-0.5%之间略微波动。(见图5)

屏幕快照 2020-11-19 下午7.35.11.png

图 5 疫情前后未就业毕业生期待行业变化    

3. 疫情前后期待就业单位性质变化不大。依次为国有企业(22.2%→21.6%)、中初等教育机构(18.4%→18.9%)、医疗卫生机构(13.2%→13.2%)、民营企业(9.2%→9.3%)、党政机关(9.3%→9.8%)、高等教育机构(8.4%→7.9%)、三资企业(注释: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4.9%→4.3%)、科研设计机构(4.2%→3.7%)、城镇社区(0.7%→1.1%)、部队(0.6%→0.7%)和农村建制村(0.3%→0.4%)。

4. 疫情前后期待职业类型岗位几无变化,与用人单位主要职业类型岗位提供匹配性较差。从期待职业类型岗位来看,疫情前后未就业毕业生工作岗位的期待主体是职能类型岗位(如行政、人事、财务等)、其他类岗位(如教师、公务员等社会公共服务岗位)和技术研发岗位(如研发工程师、测试等)。疫情前后由高到低期待的工作岗位依次为职能类型岗位(如行政、人事、财务等)(37.5%→37.7%)、其他类岗位(如教师、医护人员、公务员、咨询师等)(17.6%→18.1%)、技术研发岗位(如研发工程师、测试等)(15.3%→14.7%)、管理类岗位(9.9%→9.8%)、运营策划岗位(如运营、产品、设计等)(8.6%→8.4%)、营销类型岗位(如销售、电销、市场等)(4.7%→4.7%)、服务类型岗位(如客服、服务员、店员等)(3.3%→3.5%)、生产操作岗位(如制造业生产岗位等)(3.1%→3.2%)。

通过分析用人单位样本发现,岗位供给方亟需招聘的主要岗位由高到低依次为:营销类型岗位、技术研发岗位、其他、生产操作类型岗位、管理类型岗位、职能类型岗位、运营策划岗位和服务类型岗位。提供岗位和期待岗位之间存在较明显的不匹配,如以职能类型岗位(如行政、人事、财务等)为例,疫情期间用人单位裁员最高类型岗位恰恰是毕业生最期待的工作岗位,而用人单位最急需的营销类型岗位(如销售、电销、市场等)却恰恰是毕业生较少选择的期待岗位。(见图6)

屏幕快照 2020-11-19 下午7.35.49.png

图 6 用人单位急需的招聘岗位    

5. 疫情前后期待薪酬变化较小,总体偏高于已就业毕业生实际获得薪酬和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从期待薪酬来看,疫情对未就业毕业生期待薪酬影响总体不大。税后期待月薪酬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3001—5000元(40.1%→41.8%)、5001—8000元(41.8%→39.9%)、8001—10000元(9.5%→9.2%)、3000元以下(4.5%→4.4%)、10001—15000元(2.2%→2.4%)、15001以上(1.9%→2.3%)。值得注意的是已就业毕业生中,实际薪酬近一半(48.9%)集中于3001—5000元的收入段,这与疫情后未就业毕业生群体41.8%的3001—5000元期待薪酬值相匹配。仅有4.4%的未就业毕业生3000元以下期待薪酬,这与22%已就业毕业生实际薪酬为3000元以下不适应,有39.9%的未就业毕业生期待薪酬为5001—8000元,但仅有22.8%已就业毕业生实际薪酬能拿到5001—8000元,有9.2%的未就业群体期待薪酬为8001—10000元,但实际中仅仅有5.1%已就业毕业生税后月薪酬能拿到8001—12000元。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月均可支配收入在1090元以下的总人口约6亿人(占全国人口比重42.85%),2000元以下的约9.64亿人,5000元以下的约13.28亿人,5000元上的约0.72亿人(万海远,孟凡强. 2020)。尽管当前未就业大学毕业生期待税后薪酬(实际上仅为月均可支配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应低于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从疫情前55.4%降低到53.8%,但依然可见,未就业大学毕业生期待薪酬与全国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已就业毕业生实际薪酬之间具有较大差距,高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期待薪酬和实际薪酬、全国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巨大差距。因而,未就业毕业生理性调整自身的期待薪酬预期,是成功就业的关键之一。

六、严峻的用人单位招聘形势中孕育着乐观因素

1. 企业复工复产率已有较大恢复。尽管疫情给用人单位带来诸项困难,但80.4%的用人单位表示不会裁员,仅4.8%、1.7%的用人单位计划裁员在20%以内、21%—50%之间,无企业计划裁员在51%以上,尚不确定的有13.1%。调研样本中用人单位的复工率已达到93.3%,复产率达去年同期95%或以上的也已达54.4%,达到去年同期71%—95%、51%—70%、30%—50%、不足30%的分别为19.8%、11.0%、4.1%、4.1%。可见,疫情背景下的用人单位的社会生产已有较大恢复,这为未来给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奠定了良好基础。

2. 企业对政府帮扶政策总体信心较高。毕业生问卷调查发现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是毕业生期待就业的主渠道,也是社会就业岗位提供的主体。岗位提供的数量多寡一方面源于企业现实压力,另一方面来自于企业对政策的信心。疫情期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企业的系列帮扶政策。数据显示,83.3%的企业对系列帮扶政策总体信心较高,选择非常有信心和比较有信心的分别占49.6%和33.7%,一般信心的占13.8%,不太有信心和非常没有信心的仅分占2.2%和0.7%。可见,企业的政策信心度总体较高,这为增加毕业生就业岗位奠定了重要基础。

 3. 近6成用人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不受疫情影响。在调查样本中,用人单位在2020年上半年有应届毕业生招聘计划的占90.9%,但受疫情影响按原计划不增减招聘规模的用人单位占57.0%。缩减规模在20%以内、21%—50%、51%—70%、71%以上的用人单位分别占9.8%、7.2%、4.1%、3.3%,而扩大招聘规模在20%以内和21%以上的用人单位分别为5.5%和4.1%。无招聘计划的占2.6%,受疫情影响取消招聘计划的占2.6%,尚不确定招聘与否的占3.1%。

七、高校毕业生对疫情期间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态度

1. 仅1成毕业生对高校组织的线上双选会评价弊大于利或没有利处。在课题组所调研的13738位毕业生中,有过线上求职经历的有8403人,比例达到61.2%。对学校组织的线上双选会认为利大于弊和没有弊端的分占21.8%和4.9%,认为弊大于利和没有利处的分别占8.9%和2.9%,认为利弊相当的占33.6%,说不清的占27.9%。对于线上双选会而言,参加过在线双选会的毕业生认为弊端由高到低依次为:企业离线率太高(56.1%)、提供岗位与自身需求相差较大(56.9%)、面试排队等候时间长(37.0%)、视频面试不真实(37.0%)、网络信号卡顿(31.9%)等。而优点由高到低依次为:时间便捷(72.8%)、形式灵活(63.0%)、空间自由(61.3%)、参与机会多(56.6%)、经济实用(39.5%)等。用人单位认为线上招聘形式效果最好的是在线发布信息(60.0%)、其次为视频双选会(31.3%)、空中宣讲会(6.0%),效果最糟糕的是线下双选会以及与高校就业指导服务部门直接联系等其他招聘形式(3.8%)。而对于高校组织的线上双选会,用人单位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由高到低依次是:参与人数过少(72.6%)、无法进行网上签约(28.9%)、线上平台卡顿(24.8%)、招聘形式不被求职者认可(19.3%)、其他(如沟通及考核效果差、回复及时性低、有效签约率低等,9.8%)。

2. 毕业生对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评价总体良好,但优化改进刻不容缓。总体而言,低于1成毕业生对疫情期间学校就业指导服务表示不满意(含不满意和很不满意),5成以上毕业生对疫情期间学校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含满意和很满意)。数据表明,在学校提供就业信息数量、线上就业指导培训和咨询答疑、多开设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开设线上双选会、提供就业信息数量、对就业困难和家庭经济困难及残疾毕业生特殊帮扶、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就业手续办理流程等方面,总体满意(含满意和很满意)的比例分别达到54.4%、51.2%、50.6%、53.9%、54.4%、50.2%、53.3%、51.0%。有4成毕业生表示疫情期间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一般,这表明进一步优化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刻不容缓。(见表1)

屏幕快照 2020-11-19 下午7.36.48.png

此外,毕业生中有59.2%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加充足的招聘信息、56.5%希望学校加强线上就业指导培训咨询答疑能力、45.5%希望延长档案留在学校时间、39.2%希望开展各级各类线上双选会、36.9%希望对就业困难和家庭经济困难及残疾毕业生加大特殊帮扶、35.3%希望简化就业手续办理流程、35.1%希望多开设生涯规划或就业指导课程、23.4%希望强化就业创业政策宣传。

3. 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有成效,但存诸项难题亟待破解。我们对全国55所高校就业指导服务部门的调研发现,87.3%的学校出台了促进就业专项文件并发布了重要通知,12.7%的学校虽未出台专项文件或通知,但已转发上级促进就业文件精神。72.7%的高校在疫情期间召开了3次及以上学校就业工作专项会议,可见高校普遍高度重视疫情背景下的毕业生就业工作。90.9%的高校在疫情期间开展了毕业生线上就业咨询服务。毕业生线上就业咨询的问题由多到少依次为:面试技巧、生涯规划、简历制作、就业心理调适、就业权利保障和其他。但高校开展线上就业咨询服务普遍存在人手不够(58.0%)、设备闲置(26.0%)、缺乏平台(12.0%)和其他(4.0%)等困难。

针对大学毕业生无法返校的现实情况,87.3%的高校提供了促进就业线上学习资源。就业指导网课的主要内容为:就业指导(100%)、职业生涯规划(93.8%)、创业类课程(68.8%)、职业核心能力(56.3%)、宏观就业形势分析(39.6%)。较疫情之前相比,有93.7%的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网课增加,仅有6.3%的高校持平,无高校减少。81.8%的高校在疫情期间开展线上专题就业讲座与培训,主要培训方向是疫情影响下的就业心理调适(84.4%)、视频面试技巧(82.2%)、简历制作技巧(80.0%)、职业规划(77.8%)、大学生创业(46.7%),公招公考培训(4.4%),学生参与的总体积极性高达62.2%,一般为37.8%,无不积极者。

为了进一步促进就业工作的精准化和有效性,高校针对所有学生共性问题展开群体指导、针对部分学生同类问题展开团体辅导、针对有特殊问题的学生个别辅导。但总体而言,针对所有学生共性问题展开群体指导是高校就业辅导中的主体部分,个别辅导和团队辅导相对偏弱,但随着就业常识的普及以及中国社会个体化的兴起,就业的个别问题和团体问题更为重要,因此,建议高校在巩固做好群体指导基础上,应逐步提升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的比重。(见图7)

屏幕快照 2020-11-19 下午7.37.16.png

图 7 高校对毕业生就业群体指导、团体辅导、个别辅导情况  

然而我们的调研发现,高达34.6%的高校就业指导教师(专职)人数等于或低于3人,30.9%的高校为4—5人,18.18%的高校为6—10人,16.36%的高校为10人以上。可见,65.6%的高校就业指导教师(专职)在5人及以下,这与疫情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高度复杂且严峻的现实不相匹配。为了解决这一困难,高校不得不大量地聘任就业指导兼职教师,38.18%、14.55%、23.64%、23.63%的高校聘任就业指导兼职教师分别为:超过25人、16—25人,11—15人,10人以下。但就业工作日益呈现出专业化和精细化要求的当下,兼职队伍难以达到就业指导服务目标。

事实上,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非常重要。以取得就业指导相关资质证书(如GCDF、生涯规划师、职业指导师、就业指导师等资格证书)的拥有比例来衡量,发现就业指导服务工作队伍中拥有资质证书人数小于20%、20%—40%、41%—60%、60%—80%、80%以上的高校分别为27.3%、27.3%、14.6%、10.9%、20.0%。数据推断,约6成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队伍拥有就业指导相关资质证书的不足一半。鉴此,加强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队伍的专职规模和专业化水平迫在眉睫。

囿于疫情,与去年同期相比来高校招聘的单位数量和岗位数量都总体减少。同时,有40.0%的样本高校推迟来校招聘时间单位数为11—50家、29.1%的高校推迟校招单位数为51—100家、16.4%的高校推迟校招单位数为10家及以下,值得尤为关注是达14.6%的高校推迟校招单位数达100家以上。另外,分别有38.1%、45.5%、14.6%、1.8%的高校被告知取消招聘计划单位数分别在10家及以下、11—50家、51—100家、100家以上。59.2%的毕业生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加充足的招聘信息,但是受疫情影响,用人单位数量和岗位数量都总体减少,且出现普遍推迟校招的情况,加剧了就业压力。

高校采取积极措施大力促进就业工作,样本高校中有87.3%的高校积极宣传推广疫情期间国家大学生就业创业各项新政策,让毕业生能够充分利用新政策用于自身就业。83.6%的高校加强了校企合作以努力向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76.4%的高校深挖和开发校友资源以增加就业岗位,52.7%的高校为促进毕业生创业采取了专业对口扶持毕业生创业项目。此外,有18.2%的高校设立了疫情专项就业基金、16.4%的高校向内部挖潜,增加了本校科研助理岗位。

八、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疫情影响应届毕业生就业的核心因素究竟是什么?以下是统计分析中具体的变量说明。(见表2)

屏幕快照 2020-11-19 下午7.37.49.png

我们对学生问卷中可能影响就业的变量选项进行了前期相关分析和卡方检验,进而筛选出相关分析和卡方检验中相关性较好的变量为自变量,它们分属于生理因素、家庭因素、组织因素、个人因素变量维度,以毕业生样本中是否就业作为因变量,展开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生源地、家庭经济状况、学校类型、学校层次、学科类型、学科层次、个人学历、学业成绩、外语水平、期待薪酬、求职花费等变量在不同类别间对就业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见表3)

通过Logistic模型分析,得到结果如下:

1. 从生理因素变量维度来看,性别对就业的影响显著。大学女性应届毕业生就业概率比男性应届毕业生就业概率低,女性就业优势仅为男性就业的0.596倍。

2. 从家庭因素变量维度来看,家庭是否经济困难对就业影响显著。非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比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概率高,前者是后者的1.266倍。

屏幕快照 2020-11-19 下午7.46.13.png屏幕快照 2020-11-19 下午7.47.15.png3. 从组织因素变量维度来看,学校类型、学校层次、学科类型、学科层次均对就业有影响。在学校类型方面,以理工类高校为参照组,师范类、综合类、财经类、其他类和医学类高校毕业生就业优势分别是理工类高校毕业生就业优势的0.663倍、0.589倍、0.535倍、0.488倍和0.301倍,理工类高校毕业生相对于其他高校毕业生就业概率最高。在学校层次方面,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毕业生具有更突出的就业优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高职高专、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优势仅仅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0.689倍、0.599倍、0.545倍。从学科类型来看,以人文学科为参照组,社科、工科、农医学科毕业生就业优势是人文学科毕业生就业优势的0.800倍、1.229倍和0.662倍。在学科层次层面,以国家双一流学科为参照组,就读非双一流学科毕业生的就业优势仅为其的0.602倍。

4. 从个人因素变量维度来看,个人学历、学业成绩、外语水平、期待薪酬、求职花费均对就业有影响。从个人学历方面来看,学历越高则就业优势越明显,本科毕业生和硕士及以上研究生就业概率比大专毕业生就业概率高,具体体现为本科毕业生和硕士及以上研究生就业优势分别是大专毕业生就业优势的1.219倍、2.237倍。从学业成绩方面来看,专业前20%比专业后40%毕业生就业概率高,专业后40%的毕业生就业优势仅是专业前20%毕业生的0.831倍。在外语水平方面,通过四级但未通过六级毕业生就业概率比四六级均未通过更高,是其就业优势的1.16倍。毕业生的期待薪酬对于就业具有极为明显的影响,期待薪酬分别为3001—5000元、5001—8000元、8000元的毕业生,明显比3000元以下的参照组毕业生的就业概率低,其就业优势仅仅是参照组的0.205倍、0.072倍和0.049倍,可见降低毕业生期待薪酬是疫情冲击下提高就业率最明显的潜在干预变量。在求职花费方面,以总花费在100元以下的毕业生为参照组,2001元以上、1001—2000元、501—1000元、301—500元、501—1000元的毕业生组就业优势是参照组的1.820倍、1.592倍、1.445倍、1.284倍,求职花费越高,就业概率越高。

九、亟待重视四项容易被忽视的毕业生就业问题

自2020年3月以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就业和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如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委出台《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有关就业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 2020 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等。为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加速政策落地以对冲疫情影响,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青团中央等6部门和单位又共同实施“百日冲刺”行动,从2020年5月份到8月中旬,重点组织开展“十大专项行动”以促进就业。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基于调研数据,建议亟待重视四项容易被忽视的毕业生就业问题。

1. 亟待重视农村生源未就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毕业生样本中,有35.3%是非农村生源,64.7%是农村生源。样本数据发现农村生源和非农村生源高校毕业生未就业率分别54.3%和29.1%。课题组对农村和非农村生源两组数据做独立性检验,连续修正卡方值为5.812,且渐进Sig(双侧值)为0.016,显著小于0.05,证明两组数据关联,可见就业率与城乡生源有明显关系。考虑到样本选择偏差影响,课题组采取了比例检验的方法,发现非农村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显著高于农村生源高校毕业生。鉴此,亟待高度重视农村生源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2. 亟待对求职经济支出困难毕业生予以精准帮扶。毕业生样本的求职花费总体不高,花费在100元以下占29.6%,100—300元占13.3%、300—500元占14.6%、500—1000元占17.2%,300—500元占14.6%、500—1000元的占17.2%、1000—2000元的占10.7%,2000元以上的占10.6%。从求职花费结构来看,毕业生认为支出项目最多的前3项项目是路费和住宿费(67.2%)、置办正式服装(36.3%)、简历的费用(34.9%)。除此以外,考证费(30.0%)、通讯费(23.0%)、培训费(18.8%)也是重要的求职开支,保养品或化妆品(9.3%)、找关系花费(7.2%)和其他花费(3.0%)相对较少。样本数据尽管花费不多,但仍有9.0%的毕业生认为无法承担;47.9%的毕业生认为有困难,但是可以克服,有38.7%的毕业生认为可以承担,4.4%的毕业生认为毫无困难。建议政府和学校对这近1成难以承担的毕业生提供必要的求职补贴和援助。

3. 亟待破解隐匿但却不容回避的就业歧视问题。尽管从用人单位数据来看,76.8%的用人单位表示没有就业限制,仅有10%、7.9%、6.7%、3.1%、2.9%的用人单位表示分别有院校限制、性别限制、疫区限制、户籍限制、婚育限制。但毕业生调研样本中发现有69.1%人遭遇过就业歧视。根据毕业生被歧视体验,就业歧视日常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院校歧视(44.1%)、经验歧视(35.0%)、专业歧视(31.6%)、户籍或地域歧视(15.9%)、性别歧视(14.3%)、身高歧视(9.7%)、外貌歧视(8.0%)、疫区歧视(2.8%)、疾病或身体缺陷歧视(2.4%)、其他歧视(2.4%)、婚育歧视(2.3%)。可见,院校歧视是最频繁发生的就业歧视。学校背景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落实、就业起薪和就业满意度中发挥显著作用(岳昌君,夏洁,邱文琪. 2020)。

面对如此多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如何应对这些歧视呢?数据显示:在遇到就业歧视的毕业生中有42.9%没有渠道应对歧视,在57.1%有应对渠道且遭遇过就业歧视的毕业生中,有49.7%是首先通过自身努力去改变,是通过私力救济渠道去应对就业歧视,其次为向学校求助(8.6%)、寻求舆论监督(4.0%)、行政申诉(3.6%)、其他救济(3.2%)、寻求公益组织帮助(2.9%)、司法救济(1.5%)。可见学校是重要的歧视救助方,而以司法救济和行政申诉为代表的法律救济,在抵抗就业歧视方面处于薄弱环节,亟待加强通过法律武器反对不合理就业歧视的力度,促进阳光就业、平等就业和公正就业的实现。

另外,对于来自疫情较重地区的毕业生,8.8%的用人单位表示暂时拒绝,68.5%的表示正常对待,22.7%的用人单位表示给予特殊关照,有必要面向湖北籍大学毕业生展开专项就业帮扶⑥。

4. 亟待实质性加强对毕业生创业帮扶以带动就业增长点。调查样本中,50.4%的毕业生不考虑创业,45.9%有创业想法,希望积累几年经验再开始创业,仅有3.7%的毕业生希望毕业后就可以创业。对目前创业面临的主要困难由大到小依次为:缺乏启动资金、缺少有力支持、缺乏技术支撑、没有创业伙伴、没有创业场地、行政审批手续繁琐、家庭不支持。目前已经有创业项目且已经注册公司的比例仅为1.7%,有创业项目但尚未实施的比例有12.0%,没有创业项目但有目标的为28.9%,没有创业项目只是有创业想法的为57.4%。所以对这45.9%有创业想法的毕业生而言,86.3%并无创业项目。在有创业项目且有创业想法的毕业生中,28.9%是来自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3.1%来自于家庭企业、12.9%来自于各类创业大赛项目、8.3%来自于企业合作项目、3.7%来自于学校孵化项目,另外有33.0%来自于其他(如自身储蓄、与其他自然人合资等)。在已获得或计划获得的创业资金来源中,35.2%为个人投资或合伙集资、28.2%为家庭支持、9.6%为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7.9%依靠政府帮助、2.3%为风险投资。在创业过程中,87.9%的毕业生最期待的帮扶是资金支持,其次为提供创业咨询指导(70.8%)、政策支持(54.7%),另外就是简化审批手续(50.3%)、提供孵化基地(42.1%)和其他(1.4%)。有创业想法的毕业生认为在将来的创业,其风险层级由高到低依次为:市场风险、资金风险、竞争风险、成本管理风险、投资决策风险、信息风险、投资项目扩张风险、产品供给风险、社会环境变化风险。对创业风险的不同预估会塑造不同的创业观,毕业生总体创业观偏理性。50.4%的毕业生认为“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有32.0%的毕业生认为“年轻人应勇于尝试,即使失败,重新再来”,16.2%的毕业生认为“创业风险大,成功机率低,造成很大身心压力”,1.4%的毕业生“未考虑过创业风险,无风险意识”。数据发现,当前高校对于毕业生创业实质性帮扶与支持较为薄弱,亟待加强对毕业生创业的实质性帮扶与支持,尤其是在未就业毕业生中,若毕业时未成功就业将会有8.2%的人考虑自主创业,这比初始仅3.7%毕业生准备创业的比例增加了4.5个百分点,因而显得尤为必要。

致谢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周慧霞和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硕士生刘丽云、宫啸雪、冉淑玲参与了本课题的问卷设计与编制。特别感谢长沙云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新锦成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在本课题问卷发放中的帮助!特别感谢匿名评审专家提供的宝贵修改意见。

注释

①以2003年为例,许多应届毕业生在上半年由于被封闭在校园内耽误了求职,在疫情结束后的下半年纷纷找到了工作。参见:岳昌君. (2020—03—09). 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有何影响.中国青年报,第008版.

②2019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③长沙云研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云研科技,是国内首家提供“互联网+精准就业”解决方案的公司,国内首家融合学生、企业、高校三方的就业过程生态平台。现拥有就业平台、就业大数据分析、企业招聘服务等多项业务,旗下就业产品覆盖全国20余个省份,被国内300多所高校采用,服务300多万大学生。

④北京新锦成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简称NJC数据,是中国最具价值的“智慧就创业”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NJC数据”主要为高校就创业部门提供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支撑的系统和服务。NJC产品和服务已覆盖超过700所高等院校,拥有遍布全国的销售、服务与运营网络,为全国高校提供专业、及时的本地服务支持。

⑤本研究学校类型中的“其他类”指艺体类、政法类和军校类;学科类型中“人文”指哲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社科”指法学和教育学;“经管”指经济学和管理学;理科指理学;工科指工学;农医指农学和医学。学科类型划分参考了岳昌君等人的研究。请参见:岳昌君,夏洁,邱文琪.(2020). 2019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实证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4),1−17.

⑥疫情期间对疫情严重地区湖北劳动者的就业歧视已经出现。参见:姜楠.(2020). 疫情背景下湖北省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现代商贸工业,(19),50−51.


参考文献
安蓓. (2020). 生产供给持续回升, 内需复苏较明显——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谈经济走势. 新华每日电讯, (2020−06−17)第007版
蔡昉. (2020). 疫情不会削弱经济潜在增长动力, 要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 取自搜狐网: https://www.sohu.com/a/372095120_100160903.
蔡宏波. (2020). 疫情对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影响估测. 人民论坛, (9), 92-94. DOI:10.3969/j.issn.1004-3381.2020.09.029
陈建伟、赖德胜. (2020). 疫情冲击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化与对策. 中国大学生就业 , (11), 34-37.
陈涛. (2020—07—02). 稳企业保就业关键在基层末梢. 经济参考报, (2020—07—02)第 001 版.
胡鞍钢. (2020). 新冠全球大流行背景下中国疫情防控与扩大内需.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1(6): 7−19. https://doi.org/10.14100/j.cnki.65-1039/g4.20200706.001
顾雷. (2020). 当前我国灵活就业需解决的法律问题. 经济参考报, (2020—06—23)第008版.
李刚. (2020). 突发性公共事件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创新研究——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思考. 改革与开放, (10), 58-60+74.
林火灿. (2020). 以更大力度实施就业优先政策. 经济日报, (2020—06—22)第 003 版.
Moka. (2020). 《2020企业招聘受疫情影响情况调研》分析. 取自Moka网: https://blog.mokahr.com/4980.html. (2020−02−13)
沈国兵. (2020a).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外贸和就业的冲击及纾困举措.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27(2), 16-25.
沈国兵. (2020b). 疫情下如何为我国中小企业纾困解忧. 取自澎湃新闻: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939181(2020—02—17)
沈国兵. (2020c). 以稳外贸、稳外资为抓手 进一步实现稳就业. 取自光明网: http://theory.gmw.cn/2019-03/07/content_32613618.htm. (2020—03—07)
岳昌君, 夏洁, 邱文琪. (2020). 2019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实证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4), 1-17.
岳昌君. (2020). 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有何影响. 中国青年报, (2020—03—09)第008版.
万海远, 孟凡强. (2020). 月收入不足千元, 这6亿人都在哪. 取自财新网: http://opinion.caixin.com/2020-06-03/101562409.html(2020—06—03)
新锦成研究院. (2020). 疫情条件下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取自百度网: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6538239936061165&wfr=spider&for=pc. (2020—05—13).
于庆峰. (2020). 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2(1), 57-60. DOI:10.3969/j.issn.1008-3812.2020.01.017
张良成、黄姝. (2020). 重大疫情应对中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路径研究——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2(1), 91-95.
张美玲, 赵子涵冰. (2020). 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 67-73.
钟云华、王骄华. (2020). 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消极影响及对策建议. 中国大学生就业, (8), 40-44.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 智联招聘. (2020). 疫情冲击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 取自搜狐网: https://www.sohu.com/a/393534220_120180939
朱正洲. (2020).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调查——以福建某省属本科院校为例. 海峡科学, (3), 81-84. DOI:10.3969/j.issn.1673-8683.2020.03.019
朱武祥, 刘军, 魏炜. (2020). 清华、北大联合调研995家中小企业如何穿越3个月的生死火线. 取自新浪网: https://tech.sina.com.cn/roll/2020-02-06/doc-iimxyqvz0668027.shtml(2020年2月5日)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作者李涛、孙煖、邬志辉、单娜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李涛 等:新冠疫情冲击下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现状实证研究分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