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作者:周滢滢
自教育部发文强调学校美育工作,探索将艺术学科纳入中考后,有关“美育中考”的话题,就在不断引发热议。
不可否认,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于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体验,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重视每个孩子在文化课之外的艺术学习权利,是人类教育史上的进步。很多西方国家甚至将艺术科目,提升到与语数外等文化科目同等重要的地位。
但是为什么,这一次,“将艺术学科纳入中考计分”的政策探索,还会引起舆论争议呢?
外滩君认为,这背后恰恰折射出,长久以来我们对艺术教育的误解,以及功利化和应试化环境下艺术教育处境的尴尬。
梳理一下,围绕“美育中考”的争议点,网络上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声音:
首先,作为高考的“前置选拔关卡”,中考的竞争也逐渐白热化,每多一门考试科目,就相当于多了一项不确定性,给学生增加了额外压力;
其次,艺术学科有它的特殊性,美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怎么能像其他文化科目考试那样,进行一刀切地考核和计分?这不是变相的“艺术应试化”吗?
最后,是公平性问题;艺术教育需要有一定的经济水平支撑,缺少艺术环境熏陶和资源条件的孩子,岂不是处于天然的弱势?
针对这些困惑和问题,外滩君收集了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美术批评家王林,请他谈谈自己的看法。
王林
尽管从事高等艺术教育,培养的是专业艺术人才,但王林教授对基础艺术教育领域一直关注有加。
他反对趋之若鹜的艺术考级现象,认为“用统一的标准给中小学生打分,是在扼杀孩子的艺术思维和创造性。”
这几年,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王林教授希望用艺术的形式实现某种唤醒。他试着将“创废为艺”的艺术课程推行到中小学,通过这种日常化、低门槛、趣味性的艺术活动,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也激发他们对身边环境的责任感。
谈及“美育中考”的话题,他提醒:我们今天的少儿艺术教育依然存在功利主义至上、技法为先等误区,忽略背后的艺术素养培养;想要落实真正的美育教育,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如何评估的问题,还有艺术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改革。
孩子学习艺术,究竟是学什么?
在谈艺术教育之前,首先要追根溯源问一个问题:让孩子学艺术,究竟是为什么?
随着艺术教育地位的提升,课外报几个艺术兴趣班,已成绝大多数家庭的标配;何时开始艺术启蒙,学哪些艺术特长,也成了家长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没有人怀疑,艺术学习,对一个人综合素质、审美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已经有很多研究表明,沉浸在艺术中的孩子,在学业上也会做得更好。艺术学习,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批判性思维,还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专注力、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然而,今天的艺术教育,却发生了很多“变味”:
首先,是功利至上的问题。
将艺术教育,简单地看作学习一门技能,为了参加考级、获得证书,在升学竞争中多一项砝码,剥夺了孩子单纯的艺术享受和快乐;
其次,是技法为先的问题。
现实生活中,少儿艺术教育往往不尊重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以美术教育为例,在孩子对外界世界产生好奇的最初启蒙阶段,采取简单粗暴的“临摹式教学”,忽略孩子对事物的观察、感受和思考。
王林教授认为,这样的艺术教育和艺术启蒙,无异于舍本求末。
想要克服这一病症,必须要去寻找艺术教育的初衷:我们为什么要去接触艺术、体验艺术、甚至去创造艺术?仅仅是为了让孩子显得更有才艺、看上去更与众不同?
经典教育影片《死亡诗社》里的基汀教授,虽然教授的是诗歌,但是他却说出了一切艺术教育背后更深远的意义。“同学们,你们必须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因为你越迟开始寻找,找到的可能性就越小。梭罗说‘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别陷入这种境地,冲出来。”
在基汀教授眼中,创作诗歌最重要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其实,对于艺术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
无论学习一门乐器,还是去学画画、学戏剧表演,艺术教育最大的魅力,正在于它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发现自我、培养独立意志和创造性思考。
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年儿童美术艺委会主任何韵兰曾说,艺术和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没有标准答案。艺术讲究各美其美,粗旷是一种美,阴柔也是一种美。你不需要和别人一样,也不用对别人羡慕嫉妒恨。在艺术面前,人的心永远是平的。
这也是为什么,真正受到艺术熏陶的孩子,长大后会有自我的精神追求。
那么,从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出发,就要求对现有的艺术教学做出反思,唤醒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思考。
如何通过艺术唤醒?王林拿美术学习举例,“比起技法的训练,其实更应该引导孩子关注作品背后的思想和情感。”
比如,美术启蒙阶段,家长不要用“像不像”、“好不好”来评价孩子的作品,而是要问他“为什么这样画?”、“这背后有什么故事?”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构思和想要传达的感情。
艺术学习,不仅仅是关注作品的写实与非写实、大小对比、明暗关系等,也要去讨论色彩、线条和形状是如何引发内心的情绪,谈谈自己的艺术感受,这样才能真正收获审美判断。
甚至,艺术学习,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现有的知识学习和应试教育的一种平衡。
应试教育下的学习,太过于讲求学习的效率、追求标准化答案,一步不允许出错的快节奏,让很多孩子喘不过气;但是艺术教育,却提供了一个留白的空间,在这里可以放慢脚步、可以自由想象,不追求所谓的正确答案。
“在数学领域里,1+1必须等于2,但是在艺术世界里,1+1可以等于3”。王林表示,“将错就错”才是艺术的魅力所在,也是能激发孩子创造性的原因。
比如,孩子画香蕉,即使比例、线条完全不对,也不需要擦掉重画,完全可以“将错就错”,尝试通过更多“不准确的线条”去呈现作品。因为,艺术追求的不是视觉上的准确,而是在培养一种感觉上的准确,是一种感受力。
当然,艺术学习,并不意味着完全的自由、散漫,毫无章法。
想要培养孩子的艺术感受力、创造性思维,还需要回到艺术史的学习当中。王林认为,当下的艺术教育不够重视艺术史的学习,其实是一种遗憾。
“我们的艺术教学,应该多结合艺术史上的经典,当孩子画一棵树,他可以去了解艺术史上各个时期、流派、画家所画的树,都是不一样的。探索艺术史上对同一个对象的不同表达方式,可以让孩子对艺术创造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因此,未来即使“艺术纳入中考”,我们更应该关心的,不是所谓的艺术考试内容,而是给到孩子的艺术课程,究竟是一种简单的技法训练、艺术知识的灌输,还是以一种更具启发式的教学,让孩子透过感兴趣的艺术载体,实现自我探索?
艺术教育的形式,不只是弹琴、画画
提到孩子的艺术教育,经常就是去学画画、或者学门乐器,学校里的传统艺术课程也无外乎音乐、美术这两大类。
在新出台的美育指导意见中,对学校美育课程的表述是,“以艺术课程为主体,主要包括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课程。”
其实,学校关于艺术教育的形式,完全可以更多样化一些。
这几年,有一些学校已经在试图拓宽艺术教育的形式和范畴,建立更广阔、丰富的美育体系,比如上海筑桥实验小学,将艺术与食物相结合的食育课程;将书法、历史和中文学习相结合的汉字思维课程等,都不失为一种创新。
筑桥小学食育教室墙面上的提示语
除此以外,艺术教育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将艺术课堂延伸到艺术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当中。
比如芬兰的艺术教育,就十分注重和博物馆资源相结合。每一次 “博物馆导览课程”都由艺术老师精心设计,在导览过程中并非走马观花,而是引导学生对一幅幅艺术作品作出自己的理解和评价,甚至还有对大师作品的再创作过程。
芬兰的博物馆教育
相比之下,我们的艺术教育对博物馆资源的利用,还十分欠缺。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曾感慨,“今天,学校组织去博物馆,就像春游一样,都算是一种额外的奖励。其实,博物馆学习是一项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对人一生的审美和知识积累,都有极大好处。”
拓宽艺术教育形式、降低艺术参与门槛,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艺术教育的公平性。
毕竟每个家庭所能提供的经济条件、艺术支持是不一样的,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有天赋去学钢琴、跳芭蕾。
对于那些缺少艺术环境滋养和熏陶的孩子,该怎么办?
我们要知道,虽然艺术学习的难度有高低,但是,艺术所带来的美好体验,却是无差别的。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艺术教育,不应该追求看上去“高大上”,不妨多发展一些低起点甚至零起点的项目。
比如,合唱团、话剧团等集体项目,让那些没有什么特别艺术擅长的孩子,也有机会参与到一些艺术表演活动中来。
外滩君曾经专门探访过在艺术教育上颇有特色的上海平和双语学校,该校的学生艺术团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超过500人的规模,包括交响乐团、管乐团、民乐团、爵士乐团,还有覆盖小初高各阶段的学生合唱团。
该校合唱团的负责老师解释说,和乐团相比,合唱团的参与门槛比较低,但是合唱表演这样的艺术形式,却能让学生在合声的共鸣中体验到一种感动和联结。
平和学校的合唱团
同样,在王林教授看来,最有生命力的基础艺术教育,除了低门槛,还应该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成为孩子参与社会、改造生活的一种方式。
每年毕业季,他都目睹大量闲置物品被学生们当作垃圾抛弃,于是他发起“生态毕业季”活动,号召师生通过艺术创作,将这些生活垃圾、废弃品改造成为艺术品。
后来,王林还和其他艺术工作者们一起,将这样的“创废为艺”活动,从大学校园延伸到中小学校里,变成一种面向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实践课程。
在他看来,大家发挥创意,将身边的废弃物变成艺术品进行展示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绝佳的艺术学习和创作。
对于孩子们来说,能用艺术眼光来审视周遭的生活,承担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也是一种更高格局的艺术教育。
因此,在美育教育越来越提上重要日程的今天,我们还应该思考,艺术教育,可以有多少种形式,还可以出现在哪些场合?我们是不是将它狭隘化了?
艺术教育的评估对象,一定是学生吗?
任何考核,一旦关系到升学结果,就成了“必争之地”。艺术也不例外。
未来将纳入中考计分的艺术科目,将如何进行考核和评估?家长十分关心。
相关指导意见表示,会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客观公正评价。
也就是说,学校教什么,就考什么,但是具体怎么考,还不得而知。
我们先来看看“美育中考”在一些试点省份,是如何评估的。
2017年起,江苏省多个试点城市率先将美术、音乐纳入中考;山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河南省、海南省等多地也陆续推出中考改革政策。
以江苏某一试点城市为例,音乐、美术学科均以满分5分计入学生的中考总分,考核内容主要是音乐、美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学生在计算机上考试,通过提前设计好的计算机程序进行打分。
也就是说,现阶段已有的艺术考试方式,还是以知识性考核为主。为什么呢,因为它容易量化,相对来说,也更为公平。
这样的考核,离我们所期望达到的艺术教育,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只能说,它是一种最低要求,能让那些不重视艺术课程的学校,起码能教授一定的艺术基础知识。
但是,掌握艺术知识,不等于拥有艺术素养。我们更希望学校给到孩子的艺术教育,是真正的艺术素养提升,而不是应付考试的“走过场”。
王林教授认为,“比起评估孩子的艺术学习,其实更好的方式,是评估学校的艺术教育体系,评估真正落实艺术教育的每一位老师。”
首先,艺术素养的提升,本来就是潜移默化的。每个孩子对美的理解、探索也是因人而异的。如果为了方便管理,采用一刀切的标准来打分,很容易使艺术教育走向“应试化”。
其次,老师的创造性、对艺术教育的热情、是否有能力去适应孩子的个性化学习诉求,其实对孩子的艺术学习,有着更大的影响。
想要提升中国学生的整体艺术素养,最需要的是培养、选拔、吸引对艺术教育充满热情的老师。
现实情况是,从事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教师数量,目前还存在一定的缺口。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万丽君表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艺术课时数占比标准是9%-11%,而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教师比例是7.5%,目前,艺术教师数量还有1.5%的努力空间。2022年的目标就是让各地配足艺术教师。
艺术类教师的缺乏,也和传统教育里艺术类学科的尴尬处境有关。
从这些层面来看,我们离真正的艺术素养提升,差的不是“美育中考”,而是对艺术教育的重新认识。
对孩子来说,艺术学习究竟学什么?怎么学?恐怕更值得我们思考。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外滩教育”,作者周滢滢。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