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教育还应该继续扮演社会分层的角色吗

作者:熊丙奇 发布时间:

教育还应该继续扮演社会分层的角色吗

作者:熊丙奇 发布时间:

摘要:职业教育并不是低于普通教育的层次教育,而是一种平等的类型教育。

图虫创意-904807102304616505.jpeg

图源:图虫创意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熊丙奇

“没有人告诉家长,教育是社会分层的工具。”近来,网上流传的这个说法引发讨论。听起来,这个说法颇有独自发现“惊天秘密”之感。真如此吗?

笔者认为,当前早已溢出教育领域的焦虑,恰恰源于社会仍存在把教育作为社会分层工具的看法甚至期待。比如,“教育改变命运”“高考是改变寒门子弟命运的通道”“教育是打破阶层固化的唯一机会”等等。这些口号或者观点,是当前社会上关于教育、高考的“主流看法”,教育被赋予对受教育者进行社会分层的功能。

而从现实的教育管理和人才评价体系来看,教育也确实扮演着“分层”的角色:中考的普职分流,成为普职分层,中职被视为低人一等的教育;高考招生的分批次录取,给高校贴上“一本”“二本”“三本”的标签;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直接对应学校的身份标签,如是否“双一流”等,并据此制订选人标准。

按照这一教育管理和人才评价体系,教育的社会分层功能就特别突出,分层的路径也十分清晰,就是幼儿园—好小学—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好工作—好生活。这也是当代中国社会教育焦虑的根源:所有家长和学生都被卷入分层竞争中,而分层竞争从进入幼儿园就开始了。

对于教育的社会分层功能,究竟该如何看待?从当前的社会舆论看,不少的人赞成教育应该继续扮演社会分层的功能,其理由是靠教育分层更公平,“努力学习改变命运”,也激励学生成为“人上人”。由此也不难理解,持有该立场的人,大多不认为用人单位按学历招聘人才是搞学历歧视,高校和职业就应该被分为三六九等,否则就没人会那么努力学习了。

还有,针对用人单位提出只招收“985”“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就有不少人认为这没毛病,这些高校高考录取分数高,学生考进这些高校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当然就应该获得更高的评价。近年来,用人单位招聘将非全日制研究生推至门外,对这一政策持支持态度的全日制研究生背后的逻辑倒也简单明了:非全日制和全日制平等,那谁读全日制?

可问题是,这种教育分层功能,伴随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就会一路制造被分层淘汰的“失败学生”。更不容忽视的是,它让人们关注学历多过关注教育本身。在中国社会,教育如何改变命运是占据绝对重要地位的话题。那么,在分层教育中,能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究竟有多少呢?据中国近年来的高考录取数据,985高校的录取率不足2%,211院校的录取率不足5%。而那些沉默的大多数呢?那些没有考进名校甚至没有考进大学、甚至普高的学生,他们接受分层教育的意义何在?有谁能说,他们的命运就是接受被教育分层?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被作为低于本科教育的层次教育,就是教育扮演社会分层功能所致。值得一再强调的是,职业教育并不是低于普通教育的层次教育,而是一种平等的类型教育。把职业教育建设为平等的类型教育,有利于培养高技能人才。但在分层思维支配下,人们普遍看不起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也得不到社会认可,继而发展受阻。

与教育分层功能对应的,就是当前的“唯分数”“唯升学”“唯学历”评价。客观而言,在高等教育精英化时代,由于高等教育资源有限,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高,教育确实扮演社会分层的作用。1993年我国实行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之前,每个考入大学的学生,都获得国家干部的身份,毕业时是包分配的。当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时代,如果还让教育扮演社会分层的功能,就会制造严重的教育浪费、人才浪费,刺激内卷化竞争。分层竞争导致一个必然结果就是,所有学生不得已去读硕、读博,以成为所谓的高层次人才。可以说,这种苗头已经初显。

这是必须正视的教育问题。国家层面提出破“五唯”,其实就是要降低教育的分层功能,但还需要各方更进一步的实际行动。包括但不限于: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校、重点班;治理高中阶段的超级高中现象,逐步推进高中均衡发展;推进高校在各自定位上办出特色和高质量;扭转机关、事业单位用人的唯名校、唯学历导向,建立以能力为基础评价人才的新体系。

本文转载自“教育思想网”,原载《光明日报》1月14日02版。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教育思想网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教育思想网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教育还应该继续扮演社会分层的角色吗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