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图虫创意
*来源:阅读第一(ID:Readfirst),作者:静思
这两天微博上有个热搜,让网友参与“你愿意自己或者伴侣做全职丈夫么?”的投票。目前有一万多人参与投票,结果显示:不愿意占第一位。
从底下的评论看,这个“不愿意”包含了部分男性自己的不愿意、以及一些女性不愿意伴侣做全职丈夫两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养娃这件事上,“全职”是个雷,易燃易爆。
全职爸爸为什么“上不了台面”?
为什么不愿意自己或者伴侣做“全职爸爸”?
一方面是男主外女主内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作祟”。打破传统做法,男性和女性可能都会遭遇旁人的评判。比如认为丈夫是“吃软饭”、“没能力养家”,妻子则是强势的、不顾家,与传统的贤良淑德的女性形象大相径庭。
另一方面,女性虽然抱怨丧偶式育儿、自己带孩子辛苦,但如果角色互换让丈夫成为全职主夫,可能最终家庭会因为“丈夫时间多会出轨”、“地位不平等”等原因致使家庭破裂。
之前网上有个网红奶爸叫“奶爸小强”,在家当了一年全职爸爸后,最终和妻子以离婚收场。
“奶爸小强”的社交账号
奶爸小强在儿子三个月的时候辞职回家开始了全职奶爸的生活,并在网上分享自己带娃的日常。
全职爸爸的生活从早上五点为一家人准备早餐开始拉开序幕。早餐之后就开启一天的带娃日常:冲奶粉,喂奶,换尿布、抱娃、哄睡……还有一大堆家务活。
一直忙活到晚上十点,普通人一天结束,开始进入休息模式的时候,奶爸小强因为儿子小,还要继续奋战,为孩子在晚上10点、12点、凌晨2点分别喂几次奶。
刚想给自己做顿饭吃,孩子就醒了,又哭又闹;想去上个厕所,上到一半孩子又醒了;孩子折腾一宿,自己严重缺觉……这些多数妈妈曾经历过的坎儿全职爸爸小强都体验了一遍。
不到一个月,他就在网上带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在凌晨5点半上网吐槽:“感觉自己已经在崩溃的边缘了,身体被掏空了,好怀念以前上班的日子呀,那简直就是休假。”
“奶爸小强”
离婚后,这位28岁的全职爸爸在网上感慨:“柴米油盐的琐碎生活不断侵蚀着生活。这么多年感情也不断地被冲击留下一地鸡毛,到最后,其实最大受害者是宝宝。”
选择当“全职爸爸”目前还是一条“离经叛道”的路,对自己和另一半来说,如果思虑不周,风险不低。
除了上述原因,使得全职爸爸难以实现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女性是否有能力靠一己之力养家糊口。现代社会同等行业和职位男性的薪资普遍高于女性,同工不同酬的境况下,女性赚钱养家、男性操持家务不是一件性价比高的事。
总之,在育儿这件事上,似乎“全职妈妈”就理所应当,“全职爸爸”就格格不入。
“爸爸”应该有“全职”的资格
多数夫妻的理想状态是二人有自己的工作、能合理分工育儿,这当然好。但我们这个社会应该放下偏见让“全职爸爸”成为一个选择。就像有些女性想从育儿、家务的主力位置上脱身一样,彼此都应该有选择的权利。
Youtube上有个很红的爸爸叫Jordan Watson,自制了一档节目叫How to DAD? 这位曾经是园艺师的奶爸,常常穿着廉价品牌的T恤、短裤、光着脚、胡子拉碴,用摄像机他记录了过去五年作为父亲和两个女儿之间的搞笑故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Jordan Watson五年间录制了四百多条和女儿们相处的视频,用搞笑、幽默的方式“教育”大家如何成为父母。从抱婴儿的17种方法、到如何想办法像画油画一样哄女儿涂上防晒霜、“哄骗”孩子做家务……点点滴滴的记录,非常温暖。
Jordan Watson与女儿
五年来,这使得这位奶爸收获了110万粉丝、视频点击量接近两亿的骄人成绩。
Jordan Watson还受邀登上过TED的舞台,
Jordan Watson在TED
告诉大家做全职父亲的心得、心酸和乐趣;以及他是如何意外把带娃这件事做成了事业,不仅通过视频收获了百万粉丝、出了书、和网剧。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来,当全职爸爸这件事做得好,不仅可以“出风头”、还可以发家致富。
对于那些真心想给孩子高质量养育和陪伴的爸爸来说,成为全职爸爸是一件辛苦但幸福的事。就像Jordan Watson在收集中曾说:“我的视频让它看起来很有趣,非常无忧无虑。但我是在孩子们心情最好的时候拍摄的。我和其他家长一样,晚上睡不着觉,或者当他们想在墙上画画的时候,我也会咬牙切齿。但这些视频,我提醒自己,也是为了提醒所有的父母,你有时候得退后一步,笑一笑。”
孩子是甜蜜的“负担”,愿者上钩的“全职爸爸”们应该被世人所接受。
全职这件事,首先是“想不想”、其次才是“能不能”
也许有人会说,能当全职爸爸的人背后都有一位有权势或赚钱能力很强的女性,才能实现。正如新西兰“第一家庭”的模式,总理老婆主外,煮夫老公主内。
新西兰总理杰辛达.阿德恩(Jacinda Kate Laurell Ardern)在2018年37岁时当选成为新西兰首位80后总理。上任后她诞下女儿,老公克拉克.盖福德(Clarke Gayford)成为全职爸爸。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盖福德之前是当地著名电视主持人,总理妻子忙于国事,他们没有选择把孩子交给保姆或家人照顾,夫妻俩人商议后选择让丈夫做全职父亲成为照顾孩子的主力。
盖福德自己对这个头衔也是自得其乐,在接受收集时表示:“对于全职爸爸这个新角色,自己并不是什么先锋或者特例,之前很多年就有男人在做这件事。只是作为总理的伴侣可能又让这个角色显得特别。”
盖福德有权利选择当全职爸爸,是因为妻子足够优秀、是“一国之主”啊。
有人能全职照顾家庭,另一半势必要在事业上有所突出才行。妻子事业好这是成为全职爸爸的充分条件,但绝不是必要条件,比“能不能”更重要的首先是“想不想”——到底有没有一颗要把家庭照顾好、孩子养育好的心。
海南岛被称为“男人的天堂”,这里有句流传的俗语“娶妻当娶海南妹”,为什么?因为海南岛不少女性太能干,一边赚钱养家、一边照顾家庭。而自己的丈夫除了做做边角料家务,剩下的时间打牌、喝茶。
我相信,海南岛肯定有不少赚钱养家、同时分担育儿家务的好男人,只是工作、家庭两不管的“逍遥神仙”在这里比例稍多一些。女人即使承担起养家的责任,另一半也未必有心把“主内”的大梁挑起。
Love fights everything! 听上去是一句很感性、很鸡汤的话,但在家庭和婚姻里,没有爱的意愿和付出,能力、经济这些外在条件是无法牢固、长久地守护好家这个港湾的。
慎重考虑、真诚沟通、共同进退,全职爸爸/妈妈才能做得安心
我很喜欢的一位撰稿人、女作家毛利,她和老公小陈执行的就是“女的负责赚钱养家、男的负责家务带娃”的家庭模式。
小陈几年前辞掉了年薪30万但需要长期出差的工作,回家带娃。毛利负责一切家庭开销。儿子上下学接送、辅导功课、参加兴趣班、做饭洗衣都由老公负责;老婆毛利安心埋头赚钱养家。前不久,夫妻俩又迎来了女儿的出生,毛利负责喂奶、小陈负责哄睡,配合完美。
在《全职爸爸:一个上海家庭的角色互换实验》这本书里,毛利提到了自己赚钱养家的焦虑、也表达了“雇佣”一名全职爸爸给自己和全家带来的幸福感。和新西兰总理相比,毛利小陈一家肯定算是寻常百姓人家。但夫妻俩商议妥当后的各司其职为整个家庭带来了和谐。
想要做好全职爸爸,自己慎重的考虑、与另一半真诚的沟通、以及回归家庭的热情缺一不可。这些意愿比物质条件更重要。
因为妻子的工资比丈夫高,在澳大利亚约有8万的全职爸爸;在美国,有将近40%的已婚女性比配偶挣得多,因此也使得全职爸爸的比例不断上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较于过去,当今女性的经济能力大幅提升,也是时候我们该正视传统“偏见”,不再排斥“女主外、男主内”的家庭模式了。
无论是全职爸爸、还是全职妈妈,想要受到社会正视,任重道远。
在新西兰这样先进、开明的国家,即使有“一国之君”作表率,全职爸爸这个岗位依旧受全社会偏见。就像奥克兰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经济学高级讲师Ryan 说的,新西兰对男性和女性的角色定位同大部分国家一样,有很大的差异。许多雇主会鄙视那些花时间照顾孩子的爸爸,认为他们连那些被炒鱿鱼的人都不如。
只有当全社会放下对“全职”的偏见,那些把心思花在家庭上的爸爸、妈妈们才能受到真正的尊重。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阅读第一”,作者静思。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