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教育不是一场生存游戏,但你敢放下遥控器吗?

作者:Summer夏景 发布时间:

教育不是一场生存游戏,但你敢放下遥控器吗?

作者:Summer夏景 发布时间:

摘要:唯有升级认知维度,才能在教育内卷的大潮中,逃离教育焦虑的宿命。

1605502882744501.png

跟几年前全人教育的风潮比,现在的中产教育越来越像一场看不见硝烟的生存游戏。

父母是玩家,孩子是游戏角色,玩家“控制”角色的路线和目标,氪金配齐最酷炫的装备,全力以赴每次战斗——与其说是为了“赢”,更不如说是为了“不能输”。

bdeaaf3a27c6a5a19b24a12b12eeabf3.jpg

△最新PISA数据显示,中国学生用于学习的时间长度接近世界第一——每周将近60个小时左右。如上图所示蓝色是在校时间,黄色是课外学习时间,红点是学习效率。

上海交通大学陈杰教授这样总结中产的内卷:“中产阶层往往有很强的阶层地位维护焦虑感和阶层攀升的使命感而其为子女所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让他们通过获得较高的学历而规避阶层滑落风险。

而在以中产家庭为主体的上海家长圈里,有着远超全国平均水平的“教育内卷”。

但简单地用“不要焦虑”来劝说家长,又显得太过于“鸡汤”,毕竟还有一大堆扑面而来的现实问题没有解决方法:

慢火炖汤的教育培养出的孩子,会不会没有竞争力而被淘汰?

出国留学后,发现跟国内格格不入,找不到好工作怎么办?

都说不要看结果,但是未来这么不确定,不鸡血会不会耽误孩子?

“现在家长想要的太多了,不仅要全人教育的过程,又追求选拨性的结果;不仅要国内升学竞争力,又要保留爬藤的可能性……说到底,就是混淆了教育的目的和手段,没有找到教育锚点。”中国最大的民办教育集团之一的上海协和教育集团总校长、从业超过20年的资深教育家卢慧文校长一语中的,道出了问题的核心。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曾说过:“认知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在跟卢校长深聊完过后,我开始理解了这句话的真正力量——如我们般的中产父母,唯有升级认知维度,才能在教育内卷的大潮中,逃离教育焦虑的宿命。

*以下为第一人称讲述(卢慧文校长)

认知升级第一步

 别混淆教育的目的和手段 

最近,常有家长来问我“双轨制”的可能——既保留国内升学的可能性和竞争力,但希望孩子不要老刷题,能全面发展,等国际形势好了,还能申请海外名校。

大部分教育焦虑的家长面临的困境是一样的:既对教育过程有期望,又对教育结果有追求,如果两者都要,就会陷入到矛盾中。

我建议,家长得先分清楚自己对于过程和结果的追求,哪个是目的,哪个是手段。

比如孩子现在分数500分,为了提高竞争力得考到550分,那么就得衡量为实现这50分,要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如果是稍微努力一下,在一个正常范围内提分,就可以缓解焦虑,那么这个付出就是值得的,是所谓“乱世自救”的方法。

但如果为了这50分,需要天天刷题,影响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亲子关系,那么家长们就得思考下,这个目标值得我牺牲真正想要的教育过程吗?分数只是优质教育的工具之一,而不是目标。photo-1534644107580-3a4dbd494a95.jpeg

图片来源:unsplash

当然,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面临的情况也不大一样,“双轨制”也要分阶段看。

幼升小的时候,多数家庭还没想得太明白,加上小学课程都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家长想选择更为保守的路径是可行的,也是对的。上海基础教育阶段的任何一所学校放在全球范围里,说是TOP1%都算保守了。不管体制内外的小学都在努力做平衡,如果认为国内方向就是刷题、国际方向就是学英文,这样的认知是有失偏颇的。

初中是最难的阶段,难是难在孩子的心理问题。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进了初中就变了,这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首先从小学到初中的课程跨度,学科容量一下就宽了,难度也加深,还面临着选拔性的考试压力,孩子们压力一下就大了。

其次“小学生认老师,初中生认同伴,高中生认自己”,青春期的同伴压力让他们总怕跟别人不一样。很多孩子在初中都觉得自己特别丑,很别扭,跟自己、跟同学、跟父母和老师的状态都是不和解的。

在这个阶段,家长千万不能一味追求结果给孩子施压,初中的孩子心理状态本来就容易不稳,压力一大就非常容易走极端。

对待初中生,学校和家庭得想方设法找到他们内驱力的开关,如重视社团活动里同伴交往,参加公益活动跟更大的世界建立连接,打开孩子闭塞的内心,让他们有牵挂,有使命感,有对未来的期许,才可能“开窍”。

到了高中,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最为宝贵,在这个阶段走“双轨制”不大现实,体制内外游戏规是完全背道而驰的,除了最顶尖的学霸外,大多人是是很难兼顾的:

如果追求的是国内升学,就是统考制,看的是总分,需要非常高效地补短板

如果追求的是国外升学,就是申请制,看的是特色,需要非常专注地找长板

“双轨制”看起来很美,但在这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里,家长一定要想明白家庭的教育锚点是什么,并有定力坚持下去:

如果认同的是全人教育过程,那么可能就要接受水到渠成的结果。如果对升学结果非常重视,那么就不要太纠结“刷题”等方式,追求的就是效率最大化。

我一直觉得上海的孩子很幸运,有多种多样的学校可以选。尤其是国际化特色的民办学校,一直是全国的制高点,走过了3个阶段。

1.0阶段是“盖浇饭”,中外方都看到了彼此教育的优点,但是融合仍欠点火候,2.0阶段是“蛋炒饭”,中西方课程以探究式学习等方式进行融合。

疫情后开始慢慢转向3.0阶段的“自助餐”,各学校各美其美,有的学校喜欢大火爆炒,有的学校坚持慢火慢炖,有的学校爱供西餐,有的学校更喜欢中式点心……家长只要想明白了,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教育样态。

而在协和,我一直坚信我们是启蒙者、点灯者而不是搬运工,我们坚持“慢火炖老汤”的教育形式,虽然不如“急火爆炒”来得效率高,但是我们会一直坚持,这就是协和办学的锚点。

认知升级第二步

 警惕教育功利主义 

说到现在,我相信很多家长仍是焦虑的:“大环境这么不确定,竞争这么激烈,慢火炖的教育会不会培养出没啥竞争力的“小绵羊”?

我认为,当代教育最大的敌人就是追求结果的功利主义。

越在不确定的时代,越要以不功利的心态为孩子打好未来的基础,因为所有功利性选择都有可能是失败的。不确定的时代下,越是无法预计未来是什么样的,而如果朝着一个具体的目标而奋斗,十几年后这个目标跟现在的形式不一样了怎么办?

很多家长常用已有的成功思维和经验去规划未来,忽视了时代变化的大因素,反倒是很多孩子想得更明白。

家长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们当时没条件出国,现在我们为孩子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Ta怎么能考不进世界名校呢?”孩子很清醒,回答得挺有意思:“我同学父母也都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大家都有了同等条件,我当然会努力,但凭什么上名校的人必须一定是我呢?

已经在世界名校读书的孩子回学校跟我们聊天,我发现,他们眼里的世界跟我们的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他们说:“我们父辈从出生起,赶上了国运和时运,人生一直是往上走的,所以父母也总会觉得我们努力了就能更好。我们这一代人,可能出生即巅峰。我们确实享受了父辈创造的美好生活,但也面临着太多不确定性,需要解决上一辈红利期后的问题,比如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的匹配问题,环境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等……

父母不能指望我们还沿着他们的道路继续往上走,他们必须接受的是,我们很大概率在这条路上一路下滑,世界运行规则已经不一样了,我们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说实话,70、80后是有点“崇洋媚外”的,但对新世代的人来说,“灯塔”早就不存在了。

我朋友家小孩跟她说,妈妈,你总觉得外国人素质高,因为接触到的都是来中国做生意、工作和旅行的人,但是我在牛津,在英国,在欧洲看到了脱欧、分裂、歧视等,对于我们来说,跟完全不同的人去合作、去竞争早就是常态了。

我还问了这些毕业生对学校的建议,他们提了几点非常有意思:

第一,希望学校可以更多元,有更多不同背景的学生,听到不同的声音,同时也更有空间自己主动选择未来的路。

第二,希望老师是斜杠青年,可以不只教一门学科,还可以分享丰富的人生阅历,尤其是跨学科的老师,可以成为人生的导师和生涯规划师。

第三,希望自己可以读更多人文类课程。进入大学,我们才发现原来政治、经济、哲学是这么有趣,在理工科学好之外,培养阅读习惯,训练人文思维。

从这些过来人的建议里不难看出,毕业生们给出的建议基本都是关于非功利性,这也让我越发确定,越是不确定的时代里,越要不功利,真正回归到教育的初心,回到培养人的初心。

这些思维方式、思考深度和综合能力才是孩子们在一个我们这代人并不那么了解的世界里存活、竞争、发展、成就的根基。

认识升级第三步

抛开 “伪命题” 找到真问题

当然,也常有家长会问:“我特别认同国际教育的理念,但是大部分留学生都要回国,留学后孩子会不会不大融入国内,格格不入,找不到工作啊?”

但如果把所有问题的根源归结为留学,是不是有点过于简单了?就像不少家长问我是哈佛耶鲁好,还是清华北大更有竞争力一样,大多数时候,孩子是既考不上清北,也上不了哈佛耶鲁,极少数能被这些大学录取的学生,怎么着都有竞争力。

很多时候,家长在操心的问题都是“伪命题”。

找工作也是一样,说句大实话,无论孩子是不是留在身边,留不流血,都有可能找不到工作,这是整个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只不过因为留学了,就认为问题是留学造成的;那要是没有留学,可能家长又觉得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没送孩子留学,损失了竞争力……有时候跟家长聊着就就聊透了,自己操的那份心,其实是多余的。

每一条路都是一条正道,也都是一条邪路。比如说“鸡娃儿”就有家长鸡得平衡、有弹性,孩子发展得很好,同样也有“鸡”出问题来的。送出国也是一样的,有发展得好的,也有发展得不好的。

每种教育选择都会出现各自的问题,留学只是一种手段,留学当然是让孩子具备了某种优势,但是也有短板;不留学可能在国内融入上占了某种先机,但同样也有短板要补,就看家庭教育观念认为什么对孩子更重要。1564625626998410.png

图片来源unsplash

而留学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国家,都是少部分人的事。我接触过的家长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智慧型家长,真正看清楚了留学的价值。

有家长跟我说,这百多年来,咱们上海的孩子就是要去留学的,只不过数量多一点少一点而已。留学不为读名校,不为工资,不为光宗耀祖,只是人生的一个部分:“上海的年轻人没有在全球范围内开过眼界,没听过世界的声音,那么他们的竞争力就是不完备的。”

留学是这类家长认知下的刚需,着眼于更广阔的世界,才不会陷入内卷。

第二类是朴实型家长,他们懂得没那么多,想得也没那么多,就抱定一个朴实的初心,希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没有爬藤之类的期待,真正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但通常,这样的孩子也长得很好,特别独立自信。

第三类是犹豫型家长,最容易“栽跟头”。

这类家长“三心二意”,没有安全感,环境好了就想留学,毕竟留学也是一种功利性的趋势,几乎所有孩子都能申请上国外前300名大学。但形势一变,马上就随风摆动。像之前提到的,孩子既想有国内升学的竞争力,又追求爬藤可能性的家庭,会在两套不同的游戏规则里打圈圈。

我的建议是,如果没想好未来一定要出国,最好不要轻易转入国际化教育轨道,不然折腾来折腾去,折腾坏的还是自己家的孩子。

中产教育,不得不变了

听完卢校长一席话,就像上了一堂教育的认知升级课,细细击穿了每个曾经困惑我的点。

如同卢校长所说,很多时候家长提的问题都是伪命题,可能都是瞎操心,而教育越精细,养出来的孩子越是保守。

我们收集过那么多学生,发现各地的孩子差异很大。北京孩子们常想着“干大事”,有着京城坐南朝北、眼观全国的大气;湾区孩子自带岭南文化里的闯劲,喜欢“搞创新”。

而细致、耐心和踏实的上海孩子,不犯错,守规矩,如果太多的多囿于“考好试、找好工作”里,实在是丧失了更多的可能性。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爸爸真棒(ID:babazhenbang)”,作者Summer夏景。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爸爸真棒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爸爸真棒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相关专辑:
  • 教育不是一场生存游戏,但你敢放下遥控器吗?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