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杨东平,我们正在开展一项西部农村教育和民族地区的教育调查,我们这一路看了10多所学校,好几个县,有非常深的感受。
首先就是西部民族地区,它对“控辍保学”抓得非常严,甚至一些初中的学生离开了学校外出打工,都要到外地把他“抓”回来,这种重视程度和管理的强度都出乎我们意料。
另外我们看到一个新的变化,在四川这些地方,他们提出的一个举措已经实行了两三年,叫做“一村一幼”,就是每个村建个幼儿园;然后“学前学普”,也就是说每个村建幼儿园,主要功能是为了学习普通话。从实践的效果来看,让孩子在学前学普通话对于改善他们进入学校以后的学习状况,效果是非常正面的。
我们经常关注农村大学生的高等教育机会,所谓“寒门难出贵子”等等,这些问题其实背后都是有非常复杂、非常深刻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原因。这次在民族地区调查,我们也看到了这么一个现实——在这些民族地区(包括)彝族地区,公办学校的平均学习成绩,如语文、数学成绩,基本上都是在及格线以下的,这是一个基本现实。因为大家可以想象很多彝族的孩子进入学校的时候,连汉语都听不懂,马上就要学习(我个人认为对儿童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汉语拼音,要识字,还有学习数学等等。
所以,为什么西部民族地区学生的学业成就很难改善?这也是各级政府非常关心的问题。西部民族地区教育的硬件条件,包括教室、道路、多媒体等等能够花钱解决的都解决了,但是就是学业水平很难提高,所以我想这就是影响教育公平的一些教育之外的因素。
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首先大多数的孩子还没有上过幼儿园,他不会说普通话,他进入一年级以后,因为听不懂,上课不能用普通话交流,学习之初的基础很不牢固,所以有了“学前学普”的措施,在语言的问题上是一种很有效的改善,使得学生进入学校的时候可以正常学习。但是我们跟一些语文老师交流,他们讲文化上的差距仍然是非常深刻的,我们习以为常的这些词语、概念,你给孩子讲3遍、5遍、10遍,孩子在课堂上都觉得理解了、明白了,但是事实上还是不理解。这就在于社会经验和文化认知的差异,这种差异肯定不是短时间能够改变的,需要慢慢积累,等孩子到高年级的时候这些问题就不存在了。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在这些地区一个基本的情况,就是大多数孩子的家长外出打工,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料,也就是说留守儿童的比例非常高。另外一类,我们称之为“失能家庭”,比如母亲离开了,父亲被判刑了,或者他的爷爷患有“精神病”。总之就是他的家庭的正常功能已经丧失了,这样的学生在西部民族地区的数量也不少。尤其是前些年,由于毒品和艾滋病的泛滥,这种情况就更显著了。但是我们了解到在最近这几年来,随着打击和管控的力度加强,这个情况已经明显地改善,村庄里面吸毒的行为和艾滋病的泛滥得到了有效控制。所以这是我们民族地区下一步教育改善的一个有利条件,就是它的外部环境正在改善。
第三个影响学业成就的原因就是教师的问题,在这些民族地区,尤其是在那些偏远的山区,教师的编制、教师的力量还是明显不足的,因为当地很难吸引教师能够安心留在农村支教。这个问题当然也有普遍性。在中国的农村教育,教师问题都是一个首当其冲的核心问题。首先是数量不足,其次是没有很高的社会地位,队伍不稳定这些问题。
第四个是我们的师范教育的培养模式也不太适合农村教育的现实。如果我们要举第五个、第六个原因呢,也还有。我只想说一条,就是我们现在的教材,乡村的老师都反映面向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我们现在统编本的语文课本进度太快了,每一节的生字量太多,所以他们感到学习的压力非常大,少数民族的儿童接受就很困难;而且课文的编排中城市化的倾向非常严重,很多都是在农村和民族地区学生的生活经验之外。
我们知道教育本来应该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因地制宜的一个过程,所以要提高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质量,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中有一个方面其实应该有面向民族地区学生学习的专有教材,适合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的教材。教育还是应该走向地方化、多元化的方向,否则中国那么大,用一个单一的标准去指挥和规范所有地区的教育,这个是不太现实的。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教育思想网”(ID:eduthought),作者杨东平。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