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机构重罚,裁员成风,一线教培老师该如何应对

作者:华明珠 发布时间:

机构重罚,裁员成风,一线教培老师该如何应对

作者:华明珠 发布时间:

摘要:是“赶紧辞职再就业”,还是“按兵不动,静静等待危机过去”?

1599651380153411.jpeg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应读者留言要求,今天谈谈:行业“危机”之下,一线培训老师该如何应对。

fde04015293787958576193c5586cf87.jpg

一定程度上,培训教育丰富了中国的教育生态,弥补了现存教育体制的不足。但另一方面,机构的商业属性与教育的社会属性,出现了不可避免的冲突,由此招致年初以来一系列的政策管制。

教培行业(尤其K12赛道)进入前所未有的黑暗期,尤其是近期头部公司频频规模裁员,作为教培行业中的关键角色,教培老师们也陷入到纠结与恐慌之中,“赶紧辞职再就业”还是“按兵不动,静静等待危机过去”成为老师们的抉择难题。

培训老师:一个蛮“尴尬”的职业

长久以来,“培训老师”似乎不太被看好。

在小城镇,培训老师常常作为“无业”时的过渡。公立校老师是铁饭碗,小城市民趋之若鹜的首选,应聘不上才会暂时到校外辅导机构积累经验,顺便赚赚零花,等待公立校再次招聘的消息。

在大城市,培训老师社会地位还算不错,但随着教育科技的不断进步,一些培训老师逐渐沦为“流水线上的工人”

许多头部教培公司对培训老师的岗前培训是这样的:培训的重点并非教学能力和教学方式,更多的教营销话术,以及课堂的表现力,甚至于到什么时间讲几分钟的、什么类型的段子等。精细化的培训体系,很容易让年轻老师快速上手,短时间创造经济效益。

事实是,只有少数机构提供专业的教师培训,90%以上的机构,师训以教如何营销为主。

一半老师,一半销售。

在教育行业工作多年的杨先生对教培君说:“线下教育看质量,在线教育靠数量。学生都是需要我们自己去积累,很多新来的老师招不到学生,很长的一段时间都要被割韭菜,做很廉价很廉价的劳动力。”

8cfb118213d9d88eb3913a26009284bd.jpg

老师本应是教育者,但商业机构的特殊属性让老师也披上营销者的外衣。

企业为了利润,以多种方式提高效率,让培训老师们不得不穿梭在备课、磨课、讲课、续费、销售的营销之环,而很难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提升自己。

但是,教培行业普遍形态:重销售多于重老师。

在教育机构工作7年的张老师说:“培训机构的老师没有地位,不被尊重,时常被呼来唤去,这是常态……我也承认,像我们这样的人,在多数人眼中,不算是老师,只能算是培训机构从业人员。”,“就这么说吧,说是教育公司,销售部的小年轻们待遇都比我们高。”

据招聘平台数据显示,教培机构教师岗位薪酬平均为7335元/月,而销售业务职位平均薪酬为8903元/月。

“培训机构老师理应被尊重吗?”

“尊重,但只是极少数。”

“尊重,期待过,时间久了,会更多是一种奢望。到最后会用阿Q精神自我麻痹。”

在大多数家长心中,他们更多定位是花钱的消费者。对于培训机构的老师,家长和社会存在标签化认知——“培训机构老师就是为了赚钱。”

培训老师也希望得到社会认可,想提升自己同时证明自己,但是来自家长、社会的一些标签间接磨灭掉培训老师的热情,从最初的满腔热枕,到慢慢没有热量,没有光彩……

培训老师们的两条基本出路

就算只是为了赚钱,也无可厚非,怕就怕钱也难赚。

最近频出的裁员消息,让许多培训老师也陷入恐慌。a6cecbdfd270d625bc46e177f54d4093.jpg

e2e88feb899bea52377739200b973e03.jpg

另有一线教师向教培君反映:“其实近期的各翻政策并没有对一线教师产生太大影响,工作节奏没有什么变化,裁员、招人并行不悖,公司依然在不遗余力地割韭菜——对老师的压榨越来越狠,课标越来越高;另外公司除了会打造一些名师之外,更多的是希望年头久的教师离职,招一些新的教师,要知道一个老教师的工资差不多可以养两个新来的。”

培训老师的职业生涯发展主要有两条路:

1、成为机构合伙人。

适合喜欢、擅长做管理的老师。

如果自己所在的是一家可以长远发展的公司,坚持来看,成为机构合伙人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

就公司方面来看,对于一些才干突出的员工,公司本身也乐意吸纳你,况且现在合伙人模式、股权分配概念已经相对成熟,公司老大们也前前后后补给了不少相关知识,自然明白“与其花钱找打工者,莫不如培养长期合作者”,这样一来,不用威逼利诱员工干活了,他们也会更放心。

个人方面,给公司打工和为自己谋发展完全是两种心态,给别人工作,怎么干都累,给自己工作,怎么累都干,顶着合伙人头衔,又有股份加持,自然愿意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而且在当下能挺得住的教培机构,再是被管制,其收益还是很可观的,落实到合伙人头上的也少不了。

2、成为机构招牌or网络名师。

适合潜心搞教研的老师。

名师,不是包装出来的,而是自己实打实,通过用户口碑、学员增长逐渐显现出来的。

一旦成为名师,薪资方面的待遇自然要高出一般老师一大截,而且,随着教龄增长,学生和家长口碑的稳固,机构名师的收益,薪资和精神方面,都会有保证,更会带来满满成就感。

假使公司运营不善,就带着名师光环和品牌效应跳槽,只要有资历有口碑,还愁没得工作?

当然,退出机构自己单干算是最牛的选择了,不过这对于管理运营以及教学能力、资金筹措等能力都有巨大要求,也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达到。

总之呢,说句废话,只要够优秀,出路还是很多的。

不够优秀怎么办,要么努力要么转弯,还是要自己衡量好的。

一剂定心丸:教培老师永不落幕!

1、只要教育需求不消失,教培需求就会一直存在

一方面,公立学校的教育供给,在数量、质量上无法满足一些家长个性化、多层次的需求。

另一方面,减负年年有,但家长“鸡娃”焦虑非但不减,反而不断加大,对教育培训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1998年,第一次大规模减负时,北京要求关停所有校外辅导机构。当时北京最大的校外培训机构精诚文化学校校长王国欣最头痛的不是关停学校,营收减少,而是家长们的激烈抗议:你不能关,我们一起去找北京市政府!”

20年后,整规潮再次爆发,相似的事再次上演。据析,3月10日朝阳区停课整顿线下培训班的通知一出,北京市教委的电话就被家长打爆了。

尽管补习中心海淀黄庄静悄悄,但海淀区的妈妈们“鸡娃”依旧。教育军备赛上,谁也不愿掉队。

2、绝对中心的教师地位

只要有教培行业,无论技术多发展,政策多紧逼,老师始终是做教育的绝对中心,好老师永不失业,名师效应一直存在。

尽管现在很多教育公司搞起裁员,但就像网友反馈的一样,大多数的公司还在大量招聘,中国有1.8亿学生,但只有1100万老师,老师群体是稀缺的,供给跟不上需求。

据澎湃新闻报道,从2012年后培训业内出现了通过猎头挖人,甚至有专门服务教培领域的猎头公司,进行大规模挖角。有些机构为了争取到名师,愿意给出年薪五十万、期权、教师合伙人等条件。可见,一位好老师对机构的重要性。

3、退一万步讲,就算没有教培机构,也依然需要培训老师。

有从业者表示:“传统的以教培机构为载体的经营模式会失灵,但教育培训市场一直会存在,那些超级个人,真正有水平的教师,将会崛起。”

一直以来,教育培训领域就有一个特点,市场高度分散。潜伏在居民校区的大量“私塾”以蚂蚁雄兵之势,分割了大量的市场份额。以“名师”的“小班化”或“一对一”形式走小众高收费路线的机构,一直都备受追捧。

虽然一些机构没法开业,但并不妨碍老师继续给学生补习上课。千千万万居民楼里,家教补习火热,作坊时代再次回归,名师工作室更是前景无限。

可以坚信,莫说裁员而已,哪怕机构倒闭,好老师也永远都不会失业!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教培行业观察”(ID:eduguancha),作者华明珠。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教培行业观察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教培行业观察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机构重罚,裁员成风,一线教培老师该如何应对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