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来源:新华视点,记者:赵琬微、李双溪、骆飞
低龄学生放学“无人接管”的问题曾困扰不少职工家长,被人们称之为“三点半”难题。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推广部分地方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推动课后服务全覆盖,并要求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普遍的正常下班时间后半小时。
延长了学生在校时间,学校的老师够用吗?不向学生收取费用,常态化保障跟得上吗?“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追踪。
学校课后服务广受家长欢迎
“课后服务让我们双职工家庭不用逃班了!”下午5点,在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门口,聚集着接孩子放学的家长们。家长林丹说,“以前学校下午3点左右放学,为接孩子,夫妻俩轮流请假。接完孩子再赶回单位继续工作,有时还要托亲朋代管。听说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我们第一时间报了名。”
除了可以晚点接孩子,一些学校的课后安排还缓解了家长的“辅导压力”。“在学校写作业更快,放学书包都不用背回家。”长春市北安小学学生聂炜伯说,老师还给批改作业、讲错题,回家后和父母关系变得融洽许多。
北京市黑芝麻胡同小学副校长周京胜说,考虑到学生答疑的需要,学校安排了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老师进行课后服务。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可以接触到不同班级的孩子,年轻教师与骨干教师搭班也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记者在贵阳市观山湖区世纪城小学看到,下午放学后的校园格外热闹。操场上、活动室里,足球训练、跆拳道教学、合唱排练等活动丰富多彩。“以前课后只能在教室写作业,现在能选择很多特色课程。”世纪城小学校长张文敏说。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减轻了部分家长的经济负担。长春市二道区远达小学六年级学生家长高先生对编程课非常满意。“外面300元一节的编程课,在学校就能学习,给家长省了一大笔钱。”他说。
在重庆市两江新区行远小学,孩子们通过大屏幕,跟着老师一起学编程。新华网发
各地参与程度存在差异,部分学校经费紧张
记者收集发现,在各地探索课后服务的过程当中,不同学校学生参与率存在一定差距,一些学校尚存在经费有限、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学生参与率有较大差距。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大兴实验小学从2018年开始探索课后托管服务,学生自主选择参与,目前实际参与率超过90%。校长王学武说,开设课后托管之初,学校针对家庭需求开展问卷调研;根据家长诉求和建议,开展了体育、艺术、科技等类别的四十余项活动。
但是,记者收集也了解到,有的学校一个年级参与人数不足20人。部分家长因为“担心麻烦老师”“怕老师不高兴”,不敢让孩子报名课后托管;也有部分家长认为学校“只是把学生聚一起写作业,缺乏内容安排,白白荒废时间”,更愿意让孩子参加校外辅导班。
——经费保障机制有待完善。记者收集及梳理发现,课后服务多数为地方财政出资,因此受各地财政能力限制较大。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政府可以全额买单;而一些欠发达地区,政府投入较少,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不足。
福州市教育局答复相关问题时表示,课后服务已纳入市、县(区)财政预算,但补助最高的福州市市属学校也仅是每生每学期100元补贴标准,划转当日课时数仅每人0.5元。
贵阳市在2018年启动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乐童计划”,经费主要由市、县(区)两级财政按照一定比例给予每生每年300元标准划拨。2019年之后,在原有财政划拨经费标准不变的情况下,引入了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随着筹资经费渠道增加,贵阳市“乐童计划”升级版活动更丰富,也更契合家长和学生的需求。
在福州市乌山小学,学生在参加课后古琴兴趣班。新华社记者宋为伟摄
——针对教师课时增加缺乏配套政策。“家长参不参与,教师是关键。”北京市一位小学校长表示,家长最关心的是谁来带班,希望能固定教师。但实际上,不少学校教师早上7点多到校,下班后还有批改作业、备课等任务,每天要工作10小时以上,课后服务只能由教师轮岗完成。
长春市一所小学教师认为,课后服务补贴平均一次只有二三十元,难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也有小学校长表示,在课后服务的费用分配上,教育监管部门尚缺乏具体的政策指导。
尽快完善教师激励等配套制度
受访业内人士建议,要切实打通学校课后服务“最后一公里”,还需从制度上加强顶层设计,给予校内课后服务明确的制度保障,理顺收费、托管和学生在校时长等问题的关系,让学校负责人“吃定心丸”。
——建议出台实施细则,完善配套制度。比如,一些地方还规定“小学生在校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等要求,与学校开展课后服务要求的关系尚未理顺。
长春师范大学副教授李宁建议,针对学校顾虑的资金分配、校园安全等问题,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应出台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实施细则,明确财政补贴标准,促进资源合理分配。
——完善教师激励机制,调动各界参与积极性。北京市海淀区教委明确提出,下一步在提供大面积、全覆盖的课后服务工作过程中,在增大工作容量与时长的情况下,要做好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同时,进一步做到“家校社”联动,学校组织、家长志愿、社会支持,解决师资不足问题。
河北省滦州市第四实验小学老师在下午放学后指导学生练习版画雕刻。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部分受访人员建议,可以将学校老师也纳入购买服务的范围,让他们在充分发挥个人专长育人的同时,也能得到相应的报酬,这不仅能增强老师的劳动获得感,也能让老师感到受尊重。
——给学校更多自主权,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一些专家和学校管理者建议,课后服务应该给学校更大自主权。一些地方规定,坚决禁止学校借课后服务的名义组织学生集体补课、集体教学等,但如果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给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课后辅导,也能满足家长对课后服务的需求。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新华视点“(ID:XHSXHSD),记者:赵琬微、李双溪、骆飞,编辑:陈玉明,视觉:宋佳。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