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谈谈我们这代学生的可能出路

作者:菜虫虫 发布时间:

谈谈我们这代学生的可能出路

作者:菜虫虫 发布时间:

摘要:国际学校,还是公立学校?

1617093864704983.jpeg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对于绝大部分的家长和孩子来说,中考和高考几乎是他们唯一的出路。据我所知,我们年级只有我一个人选择放弃中考,去读国际学校。有的家长会认为:成绩差,才去国际学校。似乎差学生去了国际学校,未来也可以进入世界一流的大学。甚至有人说,国际学校就是父母花钱把孩子送去度假的。最近,我也看到现在的同学在朋友圈吐槽这个问题,这里需要澄清一下。

当然,这么说也可能有一定依据,可以肯定的是,国际学校不会像体制内那样管的这么严。而且,有的学生,在体制内学校成绩很差,去国际学校读了几年后,就进入了世界名校,不乏这样的案例。因此,有的人就会有这样一种错觉:国际学校是差生聚集地。但对于这个观点,我并不认同。

首先,一个学生成绩差,不代表这个学生笨,没能力。很有可能只是他没有动力,不想学。而所谓“差生”到了好的国际学校后,找到了动力,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会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这是环境改变带来的改变。

事实上,考国外的大学也没有那么简单,除了要在全英文的环境下学习之外,我们参加国际考试,还要参加各种活动、比赛,以及社会实践。申请大学不仅需要学科成绩达到高校的标准,还需要雅思考试的成绩,而雅思成绩是没底的。很多世界一流的大学对语言成绩都有很高的要求,对考生造成了巨大压力。

普通的中小学里,很多学生的动力,一般来源于学校、老师、以及家长。在我的初中,我觉得,不努力,不关心自己的成绩,自暴自弃,其实是很难做到的。因为我们学校有氛围,老师会逼着学生学。老师虽然不会直接把同学按在座椅上,强迫他学,但会经常站在讲台上,给我们讲一大堆道理。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班主任都会坐在上面讲半天,从考试成绩、排名,到学业态度,到习惯,到方法;找同学分批次谈话、单独谈话,或者找家长……迫于这些压力,我们能不用功吗。而现在,只有在大型考试后,班主任才会花5-10分钟简单讲几句。

老师的压力其实也很大,在我的初中,每个学期要评先进班级,优秀教师。评先进班级,要看班级里期末考试及格率、优秀率;年级前100、前180名人数;以及元旦文艺汇演、歌咏会、运动会等活动的班级获奖情况。针对老师也有很多指标,比如:中考重点高中上线人数、班级量化考核分等。学生之间的竞争很大,老师间也有很大的竞争。

这样,学校的工作,逐渐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变成了培养只会考试的机器。学校的目标,逐渐从培养向善、向上的学生,变成了培养中考或高考高分的学生。为什么很多人到了大学都不知道“要”和“需要”的区别,那是因为这不是中高考重点。

为什么中国这么多家长会过度管控孩子,因为他们想要听话的孩子,希望孩子考上好大学,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后找到好工作,回来孝敬自己。正如你所说的放风筝式育儿,无论飞多远,在外面取得什么成就,到最后还是得回到父母身边,这辈子的目的就是孝敬父母,而不是实现个人梦想。这样的父母养孩子,就跟蓄奴没什么区别。

体制内学校之所以管的严,就是因为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注意,不是有助于学生自觉学习,而是有助于学生提高成绩。我看到很多高中生都是家长接送上下学的,因为这样可以节约时间。还有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住校,不是因为舍不得,而是因为学校的宿舍晚上10点多就熄灯,孩子可能作业来不及写,学习时间不够。所以很多家长都会在学校旁边租房子住。住校的话,学生得自己洗衣,整理内务,而在家里,这些父母都可以帮他们搞定,他们自己只管学习就行。

我听说这样一句话:高考不仅是给孩子考的,也是给家长考的。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不用说了,高考当天,很多母亲都会穿着旗袍送孩子去考场,据说这是“旗开得胜”的谐音。然后全家动员,做饭、接送孩子……

我也了解过,在东亚国家,高考竞争其实都非常激烈。比如在日本,他们把学历看得相当重,有一考定终身的说法,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但是,日本的学生,都是自己上下学的,孩子们都非常独立。在欧美国家,也多是这样。欧美国家实行“快乐教育”,据说这几年也有危机,但是欧美还是有很多好学生的,他们在该努力学习的时候,也很努力,而且很自律,而不是被逼着学。人才不是被逼出来的,而是真正努力,真正爱学习的人。

973a076f4155657ce7b3381814806293.jpg

中国有一句古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至今仍然在影响着整个东亚。不管是在我们中国,还是韩国、日本,人们都把学历看得相当重,许多家庭认为读书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淘汰率也很高。在我所在的地区,中考的普高录取率只有约50%,也就是说平均每两个初中生,只有其中一个人可以念普通高中。中考的这个录取率也是有原因的,这是一种分流。

只有中考考得好,才有机会进入重点高中,未来考上好的大学,才能成为知识阶层。而且,中考与高考不同,中考一辈子只能考一次。所以,中考,除了试题比高考简单,竞争的激烈程度不亚于高考。

其次,我对中高考制度的公平性也有怀疑。据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有人却生在罗马。在我们国家,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户口的,如果一个人是浙江户口的,那么这个人就必须在浙江参加高考。如果是一个北京户口的人,那么他高考考上清华北大的可能性就会比在其他省大很多,而且在我国实行新高考之前,北京的高考卷相对于其他省是不一样的。

中国的大学的分数线在各省都是不一样的,各个省的录取名额都不一样。比如,数据显示2020年清华大学在北京的高考最低分数线是687分,最低位次369(共4.9万考生),而在浙江,至少要考到700分才可以上清华,最低位次大概是80(浙江32.6万考生),广东省当年高考人数高达78万,全国排名第二,该省文科生当时要考进全省前10才能上清华。

高考被普遍认为是穷人家孩子改变命运的好方法,因为只有成绩好,才可以上好的大学,就可以找到好工作。在以前,这么说确实有道理,但是现在就不一定了。因为成绩好是要靠优势的教育资源来作为基础的。

先从小学开始说,现在虽然全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但是要想进入好的小学学习,就要买学区房,越好的学校,学区房越贵,越难买。以前虽然要交学费,但在80年代,学费也就几十,一般的家庭应该都有能力承担。现在学区房都是几十万起步,在我们这边,一个普通家庭年收入20万已经算高了,能进入好的学校的,要么自己家就在学区,要么就是有钱人。

入学以后,大部分学生都要上培训班,普通家庭一般只能去一些不那么贵的大班制的培训班,而有钱人家的孩子,可能都是直接花上万元请家教的。上了初中,又要买学区房了,而且初中的学习会更加紧张,根据我的经验,初中生不上课外补习班,是很难跟得上的。我们学校年级前十的同学,甚至一门学科要上两个培训班。这样一来,有钱人家的孩子,就更加有优势,因为他们有更多的钱供孩子参加课外补习。

就算现在国家叫停校外培训,有能力的家庭也会给孩子请私教,因为国家虽然给学生减负了,但是中考的竞争还是一样激烈。综上所述,在高考战场上,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有明显的优势。

学校减负,减少作业量,取消校外培训等措施,其实并不能彻底解决教育内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并不是校外培训机构造成的,也不仅仅是因为升学率低。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人的传统教育观念。我觉得只有改变人们的教育理念,才能化解教育内卷的危机。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噪音“(ID:eken_1919),作者菜虫虫。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噪音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噪音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谈谈我们这代学生的可能出路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