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民促法实施条例》正式发布后,四川、湖南等多地教育部门贯彻学习条例精神,分别发文调整民办义务教育比例,个别省份明确表示2022年要将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在校生人数缩减到5%以下。
那么当前民办教育到底在教育行业占了多少比重?各省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学生所占比重都有多少?5%的红线对民办学校究竟有哪些影响?本期国际学校在线【i数读】栏目对此进行了统计分析,带大家盘点当前各地民办义务教育的“家底”,为更好理解政策影响提供参考。
为何要提出5%的红线
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规模的缩减是势在必行,为何要提出5%的缩减线呢?当然与目前国内民办教育的发展现状有关。
全国民办教育较高的占有率和一些地方居高不下的民办学校比例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而且民办学校的比重甚至逐年上升,这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
全国民办教育发展概况
各地由于社会发展情况不同,民办教育的发展也不尽相同,综合全国民办教育的情况来看,民办学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的比例不算低。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2015——2019年,全国民办学校数量逐年增加,由2015年的16.3万所增加到2019年的19.2万所,民办学校数量增加了2.9万所,增长比例为17.79%;幼儿园数量由14.6万所增加到2019年的17.3万所,增加了2.7万所,增长比例为18.49%。
2015——2019年,全国民办小学数量由5859所增加到6228所,增长比例为6.3%;全国民办初中数量由4876所增加到5793所,增长比例为18.8%;全国民办高中数量由2585所增加到3427所,增长比例为32.6%。
从近年来民办学校数量的变化上来看,高中阶段学校的增长速度最快,增长比例为32.6%;其次是初中学段学校,增长比例为18.8%;幼儿园学段学校增长速度略低于初中学段,增长比例为18.49%;小学阶段学校增长速度最慢,增长比例为6.3%。
2015--2019年,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数量和在校生数量在逐年增加,二者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学生数量中的比例变化呈正比。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数量由2015年的4.42%占比增加到2019年5.64%的占比,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在校生数量在全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量总数的比重由2015年的8.69%增加到2019年的10.60%。
可以清晰地看出,2015-2017年,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数量在全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中的比重曲线较为陡峭,2018年之后曲线相比之前逐渐变缓,比重增加幅度也由前两年的每年0.4%左右减少到每年0.2%左右。
但是,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在校生数量在全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中的比重维持稳定增长,每年的增长在4%左右。
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离不开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的发布。
和今年《民促法实施条例》发布后的状况相似,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也不同程度受到了冲击,政策释放的信号让一些民办教育的举办者转换了赛道,这就造成了全国民办学校的数量增长幅度降低,但是在校生数量增长幅度却没有降低的局面。
地方民办教育发展概况
从地方民办学校的比重似乎更能说明问题,具体到民办学校排名靠前的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数量和占有率变化也不断变化。
2015——2019年,浙江省初中民办学校数量逐年增加,由2015年的220所增加到2019年的273所,2020年较上一年有所下降,学校数量为66所;
浙江省小学民办学校数量总体来看有所下降,从2015年的184所下降到2020年的174所,其中2015到2016年下降幅度最大,2016到2018年小学数量有所上升,2018到2020年,学校数量先下降后上升,总体维持不变。
与此同时,浙江省民办学校所占全部学校的比重也发生了变化。
2016-2020年,民办初中学校所占比重从15.65%下降到2020年的12.85%;
2015-2020年,小学民办学校总体趋势有所下降,但是下降幅度不大,稳定维持在5%左右,符合民办学校5%的限制线。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民办学校比重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于华南、华北、华东、中原地区;
初中阶段民办学校比重明显高于小学阶段民办学校;经济较发达地区民办学校比重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民办学校比重;人口多的省份民办学校比重高于人口少的省份。
从民办学校学生人数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人数中的比重可以看出,广东民办教育非常发达,且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民办学校在校生人数所占比重均衡,主要是由于经济发达和人口众多两方面的因素导致民办教育市场的活跃,与此类似的还有江浙沪。
河南、河北的民办学校在校生人数所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校生数量比重同样较高,但是两地的经济相比于江浙沪粤就逊色很多,为何两地的民办学校在校生比重仍然排名前列?
归根结底是在于人口总量多、大学等高等教育资源匮乏,对于个人来说,河南河北两地的人均教育资源特别少,这就给了民办教育生根发芽的土壤。
总体来看,全国民办小学在校生人数和全国民办初中在校生人数所占比重平均数分别为6.12%和10.82%,均高于今年多地政策提出的5%的民办学校限制比重。
所以,综合全国和地方的民办教育发展情况,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数量和在校生人数比重不低,而且在逐年增加,这就与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育的国情背道而驰,现在提出5%的红线也是大势所趋。
5%的红线对民办学校影响如何
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发展未来面临诸多挑战,必须要认识到这一形势,抛弃一切不切实际的幻想和阿Q式的自我欺骗,认清现实、寻求转变。
这样说完全不是危言耸听,今年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已经能够说明问题了,尤其是湖南、江苏、四川等地教育部门发布的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数量控制在5%以内的政策,未来各地政府会紧随其后。
例如前段时间,河南省周口市教育体育局召开会议指出以“严格控制增量,逐步消化存量”为总目标,全面启动规范民办义务教育专项工作,确保在2022年底全市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占比控制在5%以内目标。
紧接着,淮阳第一高级中学这所民办示范中学便自愿捐赠,转为公办,算是打响了河南省严控5%民办在校生指标的第一枪。
像河南这种民办学校在校生比重小学和初中阶段分别为16.32%,20.08%的省份已经为其它比重靠前的省份做了示范,接下来“控制增量、消化存量”应该会成为众多省份的行动指南。
“假民办”“优秀民办”“低水平民办”学校首当其冲
在“民办初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占义务教育在校生总数的比例调减至5%以下”的政策之下,最先被转为公办的民办学校肯定是这三类:
“假民办”(多为公参民学校)、“优秀民办”(像淮阳第一高级中学这种教学质量和升学成绩都很好的民办学校)、“低水平民办”(大量基础设施、教学水平和学费水平较低的民办学校)。
为何这三类民办学校会最先被转为公办学校?
首先,“假民办”这类公参民学校最容易转为公办,因为这类学校本来就与公办学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收归公有简单有效,争议较少。
其次,“优秀民办”学校也是被转为公办学校的对象,有着良好生源和教学水平的这类民办学校一般都会起示范引领作用。
收归公有既能提高当地公立学校的教学水平,又能指引选择民办学校的家长回归公有教育系统。
最后,“低水平民办”学校也是转为公办的重点对象,这类学校充当着对当地公立教育资源不足的补充。
选择此类学校的家庭多数经济水平较低又得不到公立学校资源,将这类学校转为公办对学生、家长、老师等多方有利,争议最小,满意度最高。
现存国际化学校影响较小
从上图可以看出,国际化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中的占比较低。
其中,小学阶段比重由2015年的5.89%上升到了2020年的8.64%,初中阶段比重由2015年的7.98%上升到了2020年的10.31%,总体比重在民办学校中并不是很高,在全部学校中比例更低。
国际化学校一般来说区别于普通民办学校,其教育教学方式和昂贵的学费让普通家庭望而却步。
选择这类学校的家庭,经济水平高是其必要条件,这类家庭选择教育时并不会将学费等费用开销放在第一位,差异化的教育是其选择学校的重要原因。
所以国际化学校为这类群体提供了多样化的教育产品,让其有了更多选择,这部分学校才可以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公立教育的补充。
另外,国际化学校有一个明显区别于普通民办学校的点,那就是升学出口方向为国外。
相比于国内普通民办学校,由于出口方向不同,国际化学校几乎不会抢夺公立学校的优秀生源,更不会占用国内升学资源与通道,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高考内卷,这也决定了国际化学校不会像普通民办学校一样强制缩减。
但是,国际化学校作为民办学校,政策对其仍然会有影响,至少在未来的审批设立上,可能会陷入停滞。
不过现存学校至少在转为公办学校的这点上不用担心,在削减民办学校到5%以下的形势面前更不用担心,只要还有5%的民办学校比例,必然会有国际化学校的份额。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ischooledu“(ID:Ischool_edu),作者Michael,编辑杨星。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