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本文看点:
最近,北京的教师轮岗制开始在东城区与密云区实行。北京轮岗制度是否成功,关系到全国的教育改革。落实校长教师轮岗制会遇到哪些困难?我们可以从日本70多年的轮岗实践中借鉴什么?这项制度会如何影响现在的教育环境?希望本文能对你有启发~
北京的校长教师轮岗制度开始实行
8月25日,北京发布优秀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细则。有人说,这项制度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分配,希望能被推广到更多的地方。同时也出现了反对的声音,有人担心老师的生活与工作会受到影响,有人担心自家孩子不习惯新老师的教学方式。
其实,轮岗制度并不是什么新事物,它在我国至少已经存在十几年了。大家可以看看其他城市的一些实践:
在2006年,沈阳市的2000名中小学教师在一个学年内进行了轮岗。
2015-2020年,武汉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人数达到1.5万人。
今年以来,上海、江苏常州、深圳等地都提出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制度。
既然是旧制度,那么为什么这一次,北京的轮岗制能引起强烈关注呢?如果你看过实施细则,可能和我一样有个明显的感受:北京动真格了!北京的轮岗制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轮岗人员和学校都增加了;二是优秀人才成为轮岗对象。
1.轮岗人员和学校都增加了。
比如,东城区的规定是,在本学年度至少有2000人参加干部教师轮岗。2000人还不够,东城区还计划在3年以内,让区内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干部教师都参加轮岗,相当于实现100%交流轮岗。
目前虽然只有东城区、密云区作为试点,但北京也声明了,今年年底前再启动六个区的试点。这个启动速度,就很能说明北京对轮岗制的态度!我们可以大胆预测一下,继北京实行轮岗制后,这个制度会在全国更多的省市快速推广开。
2.优秀人才成为轮岗对象。
这次北京实行轮岗制,轮岗人员除了人数多,选取标准也不同。以前,被派到普通学校的大多是被排挤的或者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大家心知肚明把“轮岗”当成“流放”“不听话/年轻”老师的手段。这就与轮岗的初衷相违背了,无法让优秀教师流动起来。
但这一次明确规定了:凡是距离退休时间超过5年的,并且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6年及以上的公办校正、副校长及教师,原则上均应进行交流轮岗。也就是说,经验丰富的教师和校长都应该参加轮岗。
具体实施得怎么样呢?从开学的新闻中,我觉得情况还不错。比如,密云区今年已经安排了38名正校级干部和12名副校级干部轮岗,38名正校级干部中就有1名特级校长和8名高级校长。
再比如,史家小学的校长王欢轮岗到了革新里小学。不在北京的朋友可能不知道,史家小学是全国著名的“牛校”,革新里小学则被网友戏称为“渣校”。稍微品一下,这次校长轮岗认真了。
交流轮岗制度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从初衷来看,北京的交流轮岗制度无疑值得点赞。不过因为涉及学校、教师与学生等人员与多个学校,所以在具体实施上肯定会面临不少问题。
比如,具体轮岗人员是如何挑选的?如果校长和老师要到较远的地方轮岗,那么住房问题、老人与孩子的照看问题应该如何解决,才能让校长和老师没有后顾之忧?不同学校的薪资待遇不同,轮岗期间校长和老师的薪资待遇应该参照什么标准?如何调动轮岗人员的积极性?如何考核教师的教学成果……
你发现了吗?大多数问题是和校长、老师的切身利益相关的。明理的人都知道,只有让轮岗的校长与教师安心了,他们才能用心投入到教学与管理工作。
好在有些问题北京已经考虑到了,并制定了一些保障政策。比如,交流轮岗人员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予以适当倾斜;将参与交流轮岗作为校长职级晋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与晋升,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评选、评优评先等方面工作条件之一;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纳入市区教育工作督导评价范围。看到这些政策,相信校长和老师们应该都会安心不少。
北京的轮岗制度对全国的教育改革具有示范作用。很多人都希望它能成为一个成功的范本,应用到全国更多的地方。那北京的轮岗制度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更根本地问:校长教师轮岗制度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熊丙奇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院长。他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我非常认可:校长教师轮岗制度成功的关键在于,需要建立配套的教师待遇、权利保障以及管理、评价制度,推进学校办学制度以及教师管理与评价改革。若要实行大面积的轮岗,那么必须要有更多的教育经费保障和更大的改革力度。
日本教师轮岗制度对我国有何启示?
在实行教师轮岗制的国家中,日本应该是最成功的实践者。从1949年通过《教育公务员特例法》开始,这项制度在日本已经推行了70多年。我们也许可以日本的实践获得一些启示。
大家可以看看日本轮岗制的一些细则。
强制实行,主要在公立的小学、初中、高中和职业技术学校中实行。
轮岗人员不仅有教师,还有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校长、教务主任等高级管理人员。
轮岗形式包括两种:在同级同类学校之间流动,比如从小学流向小学等;在公立义务教育各类学校之间流动,比如从初中流向小学等。
轮岗频率:一般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教师平均每6年轮岗一次,多数校长3~5年流动一次。
轮岗的区域范围:一种是市、町、村内部流动,另一种是跨县级流动,主要是前者。
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确保优秀教师资源在较大的区域内实现共享,同时确保老师的教学不会受到轮岗的影响。
需要关注的是,日本老师的切身利益不是说说而已。日本的教师轮岗制度背后,有着完备的法律保障机制与经济保障体系,对轮岗教师的社会地位、薪资待遇、职业发展等方面的权益起到了很好的保护。
在社会地位方面,日本的公立学校中小学教师被称为“教育公务员”,社会地位很高。教育公务员身份决定了所有公立中小学教师的工资统一由国家财政支付。一级行政区的教育委员会可通过聘任、晋升、降级、调转等方式任命教师。
因此,无论在哪所学校任教,同职级教师的薪资待遇与社会保障都差不多。在地方财政实力不足的情况下,中央政府会进行补贴,保证不同地区间教师的待遇没有太大的差距。
在同行之间进行比较后,我们再看看教师与其他职业在薪资待遇方面相比如何。日本公立中小学教师的工资超过一般公务员工资的16%,在收入方面属于整个社会中的上层。他们可以同时享受公务员的待遇和教师应有的待遇,包括寒暑假带薪休假等。另外还有种类繁多的津贴。
很多人非常羡慕日本的教师。不过,高额薪资往往意味着和激烈的竞争与工作的压力。日本每年有很多人报考教师执照,竞争激烈。
这样看来,日本的教师轮岗制也有不完美的地方,不过我们仍可以借鉴一些经验。我觉得,日本教师轮岗制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身份公务员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法律保障机制与经济保障体系。
回到中国,我国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让义务教育资源实现均衡配置,会比日本困难很多。教师身份公务员化在我国是否可行,还需要更多的讨论。目前,北京也在轮岗人员的职级晋升、绩效工资方面给予了一定的保障,类似这样的尝试对推进教育公平很有帮助。
教师轮岗对教育环境产生的影响
1.抑制天价学区房
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可能是对现在的部分天价学区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我们都知道,学区房存在的缘由在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当教育资源平均化的大方向定下来,并且在不断推进过程中,学区房的概念也会逐步淡化。
近期全国多地的天价学区房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价,比如北京西城区,还有,我所在城市杭州的文鼎苑,一套房子降价几百万都是常态。
可以看得出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国家的不论经济还是教育,都会围绕着“公平化”“共同富裕”这个主题展开。这个时候再出手老破小学区房,无疑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所以,可以预见,未来市场对学区房狂热追逐的状态将会越来越少。
房价趋于平均化和平稳化,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不用再砸锅卖铁去买一个住都住不了的学区房了,焦虑程度也会下降一些吧。
2.学校经历阵痛
新政策的出台,肯定不会一蹴而就,学校必定会有一段时间是处于摸索和调整的阶段。学校要经历从制度调整到人员分配一系列具体而繁琐的问题。教师也将面临从熟悉的环境到一个全新环境的适应期。
这个改革和探索的过程是任重而道远的。中间肯定会有很多问题,需要磨合、调整和改善,加上学校的自身的学习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的相对公平。
这里说相对公平,是因为绝对的公平是很难实现的,不论在世界上哪个国家,美国,芬兰,日本,想要做到绝对的公平化都是不太可能的,但是相对公平是可以慢慢实现的。
3.家长喜忧参半
教师轮岗制度实行,让原先优质的教师到普通学校,对于之前被定义为“菜小”“渣小”学校的家长而言,这将是一个机会,优质资源的输入,对于孩子成绩的提升肯定会有一些帮助。而花了大价钱买了优质学区的家长肯定也会有心理不平衡。
就目前教师轮岗的规模来看,可能每个学校并不会在短期内产生巨变,“渣小”一跃成为强校,而强校因为优秀教师的离开,一下子就成为“渣小”。毕竟教育是否优质的衡量标准应该是多层次多维度的,生源、家庭教育、学校管理、学习氛围和风格等等都会影响最终的教育成果。
但是,一系列教育政策的出台,还是在心理层面影响到了家长们的抉择和预期,让大家不再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一所优质小学上面。
本来,教育和养育孩子就不应该只着眼于成绩方面,学习也并不是只有在课堂上才能学。
好学区房=好学校=好成绩=成功幸福的人生,很多人坚信的这个链条,现在逐步被打破了。这也让我们每个人都开始思考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初心,好的教育究竟是什么,我们希望孩子拥有幸福的人生的愿望怎样才能实现。
最后我来简单聊聊我的个人经历,今年三四月份,我从生活了多年的北京举家搬迁到了杭州,刚搬过去我就决定买房落户安顿下来,因为距离我女儿上小学已经不足两年时间了。
这段时间,我经历了买房选哪个区域、靠近哪个学校等一系列的抉择,究竟是选择一个不能住的老破小学区房,还是选择居住相对舒适但学区普通的房子呢。我想经历过的人都明白,这是一个多么艰难的抉择过程。
在决定要买房时,双减政策还没出来,老破小还没降价。但是最终,我经过一系列的考虑还是没有选择老破小,选择了一个居住品质尚可的房子。
这并不是说我有什么先见之明,可以在当时就预见到未来政策的变化。而是我打心底里相信,好的学区并一定等于好的未来。为了孩子的学校牺牲自己几十年的生活和居住品质,至少在我看来是不值得的。真正的教育,在校内,也在校外。
无论在哪里上学,最终还是要比拼孩子的内在能力和素质,我们可以更多把精力从学区房焦虑拿出来,放在孩子的内在品质培养上,这才是更好的教育前景。
国家现在是帮我们下了这个决心了,不要在学区房,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内卷了,让家长喘口气,也把童年还给孩子。从长远来看,不论是对于国家还是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童行书院”(ID:tongxingplan),作者童行书院。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