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unsplash
在一个新时代的起点上,体育,是否足以构建起一代燃系新青年无比坚实的脊梁,支撑起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连接历史与未来的天际?
每一个教育从业者,或许都需要一次体育认知的觉醒。因为体育,所以才有教育的无限可能……
几周前,在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家成长计划”的开班典礼之后,和钟秉林先生、朱旭东教授兴致勃勃地热议体育育人。说起100年前,那个高大帅气的湖南青年二十八画生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慷慨论及“体育之效”,话语里有内卷躺平,有热情热爱,更有燃系校长。
作为一个“清华人”,我特别期待下一届“未来教育家”中有一位体育学科的教师。这正如三年前,一位家长问起湖畔学校“我不一样”的校训,“你最希望你的学生未来最与众不同的样子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阳光健美”。今天依然。
因为体育,所以才有教育的无限可能。2012年我从清华去贵州山区支教。时值深秋,约起几位校长朋友周末一同登山,半山腰竟然有一个干净宽敞的露天泳池;山水清冽,于是下水游兴甚浓。两个来回之后,忽然发现整个泳池里竟然还只我一人,伙伴们都在岸上围观。我禁不住诧异,为什么不下来游泳呢?校长们说——看你游水挺好。后来坊间就传出新闻,清华的学霸原来不是只会做题的书呆子,博士还会游泳。其实,游泳可是清华的必修课啊。
在山城,每周六我都要和中学部国术馆的学生来一场半天的足球赛。孩子们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这么十多个男孩子女孩子,都有武术特长,刚好组织一场九人制。蓝天白云,映照着青山碧水间运动场上一群热爱体育的少年。
作为校长,我也把体育作为平行于语数外的基础学科。课室之外,对于运动充满了天然热爱的少年们,拥有着大自然的辽阔视界和坚毅体魄。至今仍令我骄傲的是,我带过的学生中,没有一个孩子戴眼镜。这是远远超过城市的并不贫瘠的教育,也是比北上广深的孩子们更加富有的青春。
这些从未出过山区,从未离开过贵州的孩子们,第一次去了北京,去了香港,参加世界武术联赛,并拿到金牌。我也和少年们一起贡献了汲取吴式太极和中国八段锦精髓的“状元九式”,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励志团体操:一式开天辟地,九式天人合一。就是在这些孩子里,走出了第一个被清华大学物理系录取的山区的留守少年,我的学生成为了我的校友。
今天,我依然记得清华园击剑队的英姿飒爽,男女同学青年们持剑而立、挥剑进击的英姿是那么的靓丽;依然记得清华一年一度马约翰运动会,我和伙伴们的教育方队正步通过观礼台时的情景。在运动场上,在体育比赛中,我们恪守并传承清华人矢志不渝的“体育精神”5律:其一奋斗到底不退缩;其二纯正的运动道德;其三为社会做贡献或牺性;其四合作和帮助他人;其五永葆清华荣誉。
显然,清华人把立人、立行、立学、立品,融入对体育的教育理解。体育课成为最广泛的教育,成为振奋生活最有生命力的基础,而且是成人的全部:一种荣誉,一种尊严,一种创造,一种品质,一种有力行动,一种美好生活,一种高贵人格,一种价值观。以体育为支点的教育,它所构筑的也不仅仅只是清华人追求个人幸福的全部意义,更是一个民族砥砺奋进的强盛根基。
10年前,我也曾访问过一所邻国的幼儿园。孩子们在骄阳下赤着脊背跨越鞍马,引体向上,穿爬障碍,攀越胜利墙,给我的印象却有一种莫名震撼的忧虑。谁会想到,在一所幼儿园,看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未来的世界当中年轻、矫健、无畏勇气与敢于探险的“阳光健美”的未来姿态。
每个教育者或许都需要一次体育认知的觉醒。今天的孩子们超越了教室、图书馆和实验室的边界,在城市、乡村、博物馆、科技城行万里路。而运动场上的体育热爱,意味着迎击挑战,无惧无畏的勇气,更多的担当与责任,坚毅、向上的美好性格,为社群更好服务的社会品质和走向更广阔的世界的决心。这些品质和勇于尝试无限可能的精神气质,自然迁移到社会生活各种关系,最大激发孩子们的天性和情感,以同样的精神去对待现实问题和未来的各种挑战,更加从容地面对今后的整个人生道路,鼓舞他们去推动未来社会的进步。
今天,我依然常常回到清华园,伫立在那桐题写的老校门前,沉浸在王国维先生“一声鹤唳,殷勤唤起,大地清华”所浸养的浩然品格。天行健以自强不息,是清华人的标准照;此刻,在一个新时代的起点上,体育,是否足以建设起一代燃系新青年无比坚实的脊梁,支撑起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连结历史与未来的天际。在21世纪主会场,镀亮一个民族的面庞。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新新论语”(ID:gh_bd81cbb78fe9),作者王振权。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