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大学生,回来啦?”虽然成为“社会人”已有一段时间,但每次回乡仍难以避免村里人惯常的称呼方式。阿宅曾分享,她是家里第一个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少不了不足为外人道的艰辛之处,这完全引起了我的共鸣。
作为一个出身于农村,家境一度困难的大学毕业生,我不仅是家族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同时也是村里极少见的考上大学的孩子,因此至今村里人仍将此作为我最重要的身份“标签”。
出身于农村,意味着什么?在过去的人生阶段里,我不断和这个命题作斗争。无论是从自身体验,还是研究数据出发,这首先意味着,出身于农村的我是少数人。
一项入学新生样本来自全国22个省份44所高校的研究曾指出,虽然城乡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数量方面的差异到2010年时已基本实现均等化,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质量获得还存在较大城乡差异,城市学生本科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约是农村的1.6倍。
回到个体层面,作为少数人的体验则是小学、初中时期,因繁重的农活而缺失的童年回忆;是高中时期,因家境困难而无法购买的运动鞋;也是大学时期,在各种多样选择面前的无所适从与孤立无援。
少数人的烦恼
一位出身农村,并以80、90后农家子弟成长叙事为博士论文研究对象的研究者程猛分享道,小时候,自己就被身边的大人评价为“读书的料”,而能走出农村来到精英大学的农家子弟在他人眼中似乎也是天生的“读书的料”。
但实质上,读书是这些农家子弟唯一的“捷径”。他们清晰地知道读书对于自己家庭的意义,身上往往背负着用成绩回报家庭的压力。
读书好,这样的评价,也几乎伴随了我从小至今的成长。“考上大学,就不用做牛做马”,是长辈对我最恳切的心愿。除此以外,我似乎未曾考虑过其他选择,也因此未曾找出其他更有自我特色的“优点”。
从初中“入城”升到县里最好的高中,是成长过程中对城乡差异的第一次最近距离的直面,也因此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大的校舍、更多种类的名牌运动鞋,在心里不自觉地成为衡量自己与其他同学差距的标尺。而想法更为活跃,兴趣爱好涉猎广泛的同学,则是自己暗自羡慕却又不敢靠近的对象。
再度回忆起在差异之下形成的想法,至今仍然令我难以启齿。尽管遇到的同学都非常温柔与尊重,但因贫穷和差距形成的过分敏感,总时不时出现,使得自己在过去常常陷入对自我的责备与焦虑之中。
与程猛所观察的相似,可以说成绩也是我适应城乡差异的最有效的支柱——从看似不错的成绩中树立起自己存在的价值,支撑起脆弱的自尊心。
如果说这些是农村出身带给我的、不值得一提的精神压力,走出学校之后,则更难以期待原生家庭对工作、对人脉的建立有真正意义上的帮助。对于农家子弟而言,如何度过完成学业之后的人生,并不见得比求学时遇到的困难更为轻松。
而这一群体也正在引起更多的关注,目前关于农家子弟的讨论已非常多,从群体成长的困境到个体在城乡割裂下的文化适应,再到婚恋问题,均有研究涉及。从这些相似的故事里,能生成治愈心灵的力量。
少数的幸运儿
求学路上,我把自己归为少数人,遇到了很多成长烦恼。但我始终认为自己也是少数的幸运儿,通过读书向外踏出了第一步,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并能在不断修正自己的路上前行,这都是持续接受教育带给我的宝贵收获。
而大我四岁的亲姐姐,并不如我幸运。她在家里条件还很困难的时候完成高考,只考上一所学费年均上万的大专院校。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姐姐最终放弃了上大专的机会,但这成为了她后来近10年时间里的最大遗憾。
还有那些在小学时期一起担任班干部、也曾被夸赞为“读书的料”的外省同学,因为家庭条件,因为爸妈回老家工作等变动,最终或辍学,或走向了另一条渐行渐远的道路。
这些身边人的经历都告诉我,“寒门难出贵子”是真实存在的现象。成长途中,小学、初中时期的同学选择继续升学的道路更多是中职或大专。
然而,社会总是处在持续的变化中。95后出生的我,从小接触了更多的互联网环境,这使得我面临的城乡差异或许不如前人那般强烈与无可奈何,0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可能也会有不一样的答案。
在变化之中,关于如何实现教育均衡的方案也一直在更新。近几个月,为了弥合城乡、不同地区教育资源之间的鸿沟,在线教育平台搭建、教师轮岗等尝试伴随“双减”一同被提上日程。其中,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被赋予了极大的期待,人们期望通过实现智慧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
“双减”政策让学科类校外培训降温,职教领域却持续“升温”。无法忽视,职业教育仍存有诸多乱象与不足,但在职普持续分流的大背景下,职教领域是否也会迎来一场大变革?在高考“独木桥”以外,农村孩子能否通过走职业教育道路获得更多发展能力?
这些与教育均衡、智慧教育、职教走向有关的话题,也将在今年的GET教育科技大会上进行讨论,以寻求符合国计民生的教育发展方向与具体的落地方案。
毫无疑问,教育行业正在进行一场大变革。但对于个体而言,教育的本质始终不变。抗争此前已根深蒂固的别扭与脆弱,是农村出身背景给我带来的最大意义,继续接受形式各样的教育则是我能想到的主要抗争途径。
曾听一位教育从业者分享,教育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有包容性的领域,存在“万物皆可教”的特点。在他看来,“教育最后的动能,就是要满足林林总总的需求,达到ta的人生巅峰,帮助ta提供ta的社会服务价值。”
教育还有哪些可能性?除智慧教育、职教走向等话题外,今年GET教育科技大会也将围绕教育行业的方方面面进行探讨与分享,素质教育如何继续前行?终身学习如何让每个人遇见更好的自己?K12教培机构转型路在何方?出海企业如何展示东方智慧……
11月15-16日,GET2021教育科技大会,我们与你不见不散!
扫描二维码,可购买GET2021教育科技大会门票。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