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没了、少了,但一些家长却表现出“适应不良”。据调查,中国有70%的家长,并不赞成取消家庭作业。这其中暗藏并值得探讨的问题是:究竟什么样的作业,才能真正适配每一位孩子的发展?在对此的尝试和探索中,国内外教育界不约而同地选择“区别对待”的路径,让我们看见了未来作业的新形态。
文丨庄晓 编丨Amanda
“不提作业,母慈子孝,一提作业,鸡飞狗跳”,义务教育阶段,这样的生活场景似乎随着“双减”落地,渐行渐远。
作为“双减”工作的关键一环,作业数量和质量成为管控关键。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就明确了作业布置的要求。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然而开学一个多月来,盼不来的作业“大山”,反而让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在“以练促学”和抢占时间等固有思维的主导下,家长们却更添了一层难以言说的焦虑:
“原则上不布置作业”,孩子能学好吗?
作业少了,孩子成绩会下降吗?
没有作业,孩子在家干什么?
没有作业一时爽,期末之后见真章?
担心作业量减少后出现的成绩下滑,不少家长暗自加码:没有学校作业,那就布置家庭作业,不管量多还是量少,但求心安。
对那些没有明显减少作业量,“抓得紧”的老师,家长们更是心生羡慕,而布置作业的多少,甚至成了老师“师德KPI”。
“双减”时代下,家庭作业减负是否会影响教学质量,从而影响学生成绩?真正实现匹配学生成长发展,同时又让家校双方都满意的作业形式存在吗?
外滩君梳理了作业的“前世今生”,也看到了正在快速发展的作业新形态。
作业的真相
曾经有个段子:“如果老师有良心,就不要布置作业了!”玩笑之余,却也一语中的“作业”的真相。
作业诞生说法的之一,就和老师的“良心”,密不可分。
1905年,为了惩罚调皮捣蛋的学生,意大利教师罗伯特·纳维利斯首次布置了家庭作业。几次三番后,意想不到的结果发生了:这些学生不仅上课更加专注,成绩也得到明显提高。
进一步研究发现,家庭作业事实上是伴随着“班级教学”应运而生。作为学校学习单一化的补充,教育论专家和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家庭作业布置对学生学习有着更多益处:
学生的工作记忆容量有限,不宜一次讲述太多内容而不练习。
学生构建知识时,需要将新内容和已有知识关联起来,练习能帮助学生,避免构建知识时发生的错误。
指导性的练习,向学生提供了认知加工的机会。
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在《基础教育学》中提倡“学生在课后运用和实践所学知识,这项工作被推到家里进行,以留下在学校更多的时间,搞课堂教学。”
自此以后,家庭作业也成了学校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经。
然而,随着社会对家庭作业重视度的不断增加,有关家庭作业的“抱怨”也开始出现。
不写作业,心里难受,一写作业,浑身难受。尽管学生养成了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但学生和家庭作业之间并肩作战的“同袍之谊”,逐渐变成了“相爱相杀”。
随着学生年级增高,学习科目也会越来越多。一些“任性”的老师极少就“家庭作业”相互进行协调,这就使得科目繁多的作业大山,越来越高。
而一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也会凭借手中“大权”,自行布置的作业,对孩子的课业负担“层层加码”。
在攀爬作业这座大山时,有的学生可以一鼓作气爬到山顶,但更多的学生,不得不经历“再而衰,三而竭”的困境。
知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听牧师演讲,开始时,他认为牧师讲得很好,准备捐款。但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感到不耐烦,决定只捐些零钱。
又过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决定不捐钱了。当牧师终于讲完,并号召人们捐款时,生气的马克·吐温不仅没捐钱,反而在离开时还从盘子里偷了2美元。
马克·吐温的心理变化,这就是“心理超限理论”:当事人受到事件刺激的时间过长、程度过高,又得不到理想的结果,反而会引起当事人的逆反心理。
过多的作业负担,让孩子身心受到大量损耗,一旦超出孩子心理的调节能力,就容易减退孩子的学习热情,产生厌烦感和挫败感,甚至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由此引发的亲子关系冲突加剧、儿童学习兴趣的匮乏、社会教育资源不平衡………又会给社会带来了深远影响。
“纠结”的家庭作业
舒曼(化名)最近就发现,刚进入初中的孩子小敏忽然痴迷上了“洗手”。
尤其在做家庭作业时,小敏更要洗五六次才罢休,而每次洗手必如朝圣般,用香皂或者洗手液反复的洗上三四次才会觉得干净。
频繁洗手大大降低了作业效率,可一旦舒曼试图制止,小敏的情绪瞬间爆发,情况反而越来越糟。
不做家庭作业,担心学业跟不上;继续做作业,担心孩子心理健康。陷入两难的舒曼忧心忡忡,精神恍惚下甚至出了一次不小的车祸。
“双减”的到来,让舒曼松了口气,可一位任教多年的小学校长,心情却轻松不起来,他最近收到的两次家长举报:
一位家长投诉,“双减”后学校没有跟上政策力度,需要减少作业量。另一位家长则投诉:“双减”后,作业量太少,学不到东西。
头疼的校长感叹,这两批人为什么非要困在一所学校相互折磨呢?
多数情况下,教师给一个班布置的作业,都是一样的。似乎学生学习能力一样,学习进度也是一样,而学生个人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风格都有明显差异,“BUG”也由此产生:
本应该让所有孩子都能获益的作业,最终却造成了学习优秀的学生“吃不饱”,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吃不了”的局面。
家庭作业既不能“越多越好”,也不能少到几乎全没有,不光是老师犯难,家长们也各有想法,那么家庭作业到底该如何布置,才能既保留其积极作用,又能让每个人从中获益呢?
事实上,自从家庭作业诞生以来,相关研究就从未停过。研究发现,除了因人而异外,不同科目布置的家庭作业,取得的效果并不一样。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曾对家庭作业和学业成绩进行了跨国研究,结果发现家庭作业与某些科目学业成绩间有关系,其中最密切的关系是数学和自然学科。
学者任宝贵在对我国高中生英语家庭作业时间与英语学习成绩的相关分析中发现:英语学习成绩一开始,随着家庭作业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当每天作业小时达半小时时,英语学习成绩上升到最高点,但之后英语学习成绩反而随着家庭作业时长的增长而减少。
针对不同人群,作业时长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美国教学问题专家哈里斯·库珀梳理几百项作业发现,家庭作业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随着年级升高而加大。其中,高中阶段、初中阶段相关程度比较高,但是在小学阶段关系并不明显。
2009年PISA评估结果显示,每周超出4个小时的作业所带来的额外受益是可以忽略的,小学阶段过多的作业反而会降低学生学业的成功率。
由此可见,不少家长认为的多多益善的家庭作业,并不是真的“越多越好”。
“包满意”的家庭作业不容易
那怎样的家庭作业最有效,让家长拍着胸口表示满意呢?要想准确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对学习的直接对象——大脑进行研究。
美国科学家杰森在《基于脑的学习》一书中提到,重复、机械性的被动练习,虽然能强化神经通路,促进髓鞘形成,但这是“做我们已经知道怎样做的事情”。
如果想要有突破,儿童成长更需要刺激性的丰富活动,这能“有助于形成新的突触”。“当学生感觉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思维会改变大脑的化学物质”。
但是改变并非一直存在。美国医学博士诸格利的脑成像研究发现,儿童在大脑4岁到10岁之间学习最快最容易,但到了10岁,葡萄糖的消耗量开始下降,到了16或17岁,降低到成人的水平。因此研究发现,儿童大约在3-9岁时期,是代谢活动最为旺盛的时期。
结合脑科学的最新认知,日本学者hideaki koizumi教授认为,人们可以“根据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来重新组织教育体系。”他在OECD有关大脑研究的会议上指出,“在大脑拥有高度可塑性的时候,应该进行基础教育”,“根据敏感期而合理安排教育项目可能会更有效。”
而仅在家庭作业这个环节,要想充分挖掘大脑潜力,就需要作业的制定及执行者——教师,来紧抓儿童大脑发育敏感期,开发更多有益探索,设计出新颖有趣,独具创新的作业形式。
结合最新研究成果,美国教师联合会对于好的家庭作业提出了9个特点:
任务要求明确、
学生能够胜任、
作业量恰当、
完成时间具有灵活性、
完成作业所需的信息和材料容易获得、
巩固练习课上教授过的技能、
不仅仅是把未完成的课堂练习带回家,
内容是学生感兴趣并能引发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究的、
能给学生应用机能的机会且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
然而现实生活中,仍有不少国家和地区有着繁多的作业量。
其中,有着固定形式、统一要求和有标准答案的“硬作业”消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而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软”作业,则较少出现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家庭作业的真正功效难以得到发挥。
为了一劳永逸解决家庭作业的“不良”影响,聪明的法国人索性“取消”了家庭作业。
2017年,颇富“革命精神”的法国,率先取消学生的家庭作业,以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从1956年就发布通函,禁止教师布置任何书面作业的法国,几经折腾后,终于在半个世纪后,正式取消了家庭作业。
然而这份“不近人情”的禁令背后,却暗藏玄机:1994年9月法国在关于小学教育的通函中,明确规定小学生每天应有30分钟的习题时间。
到了2018年,法国教育部更是发布了4份通函,对小学教育中的计算、阅读、语法、词汇学习等教学方法提出了新要求。
法国教育部长布朗凯接受《巴黎人报》采访中,建议法国小学阶段每天要保证10-15分钟的听写训练、15分钟的基础计算训练以及部分语法、词汇课程的强化练习。
一边是禁止家庭作业,一边却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学习要求,两份看似“冲突”的计划,实际上是法国教育部门的一次微妙调整。他们把学生的家庭作业移至了学校,由老师承担起监管责任。
2017年以后,法国校方及志愿者每天为初中生提供1小时课后辅导,每周不超过4小时,这样没有家庭作业的学生,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的兴趣探索上,也可以回家自由阅读,和父母共享亲子时光。这就是法国的“完成作业计划”。
而当家庭作业“还给”学校后,法国政府花费巨资,主导了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仅暑期近一个月时间,法国各地就举办了7200多场免费活动,志愿者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在公园、图书馆、露营地、海滩或历史建筑旁阅读和讨论相关书籍。
“取消”所谓的家庭作业,透露出法国人的野心:在努力做到教育公平之余,更是要将传统和现代中的优势部分结合起来。即能强化巩固基础知识,又能让学生享受大量的自主的探索时间。
“软硬”作业两手抓,让法国政府最新的教育改革,获得了民众的支持。2018年法国《星期日周报》委托Ifop机构进行民意调查,70%的被访者赞同取消家庭作业。
而根据今年的网络调查,中国却有70%的家长,持相反态度,并不赞成取消家庭作业。
两份截然不同的民调,实则隐藏着一个童话般的开头:法国在2012年提出了“教师比班级多”的口号。大多数情况下,法国学校一个班也就12位学生。
而这样超级豪华的师生配比,在中国绝大多数地区几乎难以实现。除了法国之外,目前尚未有一个国家,全面取消中小学的家庭作业。
“个性化”作业的新赋能
无法提供家庭作业的“特殊版”,那么适应于“大众版本”的家庭作业,又该如何优化呢?基于个体成长,心理学家提出了解决方案。
在他们看来,太简单的作业,学生不需要智力付出,就能轻易完成,不仅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也不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更不用说帮助学生扩展知识技能,培养他们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难的家庭作业,让学生纵使百般努力,也不能完成,容易出现失败后的挫折感,让学生丧失继续学习的动力。
唯有难度适中的家庭作业,因为学生通过一定努力即可完成,在体验到成功和自我满足后,学生也不会沮丧和失望,学业和心理上得到了双重的满足。
这就是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
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
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对于承载课堂延申重任的家庭作业而言,作业量的多少、难易,就成了厨师做菜的材料,组合得好,产生奇妙反应,饭菜喷香可口;一旦没能组合好,就满盘皆输,不仅难以入口,更是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一样的需求,这就对学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广州市育才中学就以全新的“个性化作业”作业模式,给出了答案。
个性化作业:对于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设计不同梯度、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要求和方式,获得相应的知识,并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不同的收获。
为了更好因材施教,广州市育才中学引入科技公司的数据处理系统,结合每次学生作业状态,教师们就能结合题库为每一位学生设计出一周一份的个性化作业,从而大大降低了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时间成本。
广州市育才中学高中部在个性化作业中,共设计了四个板块:分别为学生个人成长记录、典型案例精炼、查漏补缺,基础必做、以及测试学生书写答案与标准答案。
广州市育才中学 2019-2020
数学《个性化学习手册》
在这份“私人订制”的作业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答题数据,分析其优势和短板。让学生能够更清楚知道自己学习的进展情况,从而推送难易、数量都适当的作业题量,让学生提高做题的效率和准确性之余,延申拓展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育才中学的定制作业,让学生能够以更高效率,温故知识点、查漏补缺。
同时又留给学生足够的自学空间,帮助他们更加准确明晰自己的长处与短板。这份特殊的作业,和以往高考“题海”战术相比,无疑是一种进步。
得益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借助信息化平台,布置分层、分类作业,让原先几乎不可能实现的千人千份作业,走上学生案头。
“双减”政策落地以来,越来越多的省市地区出台了相应细则,鼓励个性化作业的布置,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实现有效的学习。
未来作业的多样化
教育学家科普尔认为,家庭作业的目的应该是诊断学生学习的问题和提供教学上的反馈,而不是测验学生。
我们已经知道,家庭作业并非“必不可缺”,也并非“多多益善”。打开固有的思维枷锁后,在个性化作业的基础上,教育施展的天地反而更加宽广。
作为全球教育界的“网红”,作业总量仅为上海同龄孩子的五分之一的芬兰学生,各科成绩不仅均衡发展,而且达到较高的水平。芬兰学生的家庭作业,不仅因人而异,还打破科目和时空的限制,呈现出丰富的形态。
2014年,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新一轮《基础教育国家核心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整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在真实世界的现象或主题中考虑每个科目的教学,实施跨学科教学。
其中,现象式学习更是芬兰新课标的核心内容。
所谓现象式学习指,通过开展跨学科教学、构建开放性学习空间,采用设计导向型教学法,创设真实与虚拟学习场域、组建多元教学团队等方式组织实施。
以芬兰科学院、芬兰文化基金会和欧盟“森林学习环境项目”资助的“冰河世纪项目”为例,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形成小组,通过数据照片对比,共同设计研究方案,进行数据采集,最终不仅得出结论,并构建模型对研究成果加以展示。
在系列活动中,学生不仅学到了并融合了历史、地理、生物、演讲等多学科知识,高效完成了教学目标。
现象式学习案例
在更为宏大场景中,这场持续的学习活动,起点于自然科学现象,借助数字、故事等方式探究及认知,又以手工制品方式呈现,并用文学创作进行解释。
在此基础上,学生们的家庭作业也突破了空间限制,作业形式也不再局限于固定和机械的模式,在思考测量方案、设计问卷调查以及模型制作中,也加入了书面、手头以及口头这三种模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从中收获鲜活的学习体验。
上海市电化教育馆馆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创客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张治在《走进学校 3.0 时代》一书中,就描绘了一幅未来学生的数字画像: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将学生学习进展、学习效果、学习特征、能力倾向、兴趣爱好等指数数据化,从而得出一幅精准详尽的学生画像。
根据这样的画像,有理由相信,和家庭作业“相爱相杀”的局面,终将一一化解,而具备个性化、精准化、有效性和探究性的高质量作业,会走进孩子们的生活。
那个时候,可能每个孩子都会从学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鲜活的思想会从他们的眼中,放出光芒。
参考文献:
1.《有效教学研究》姚利民
2.《“双减”落地后,不少家长的心“悬”了起来:学校的作业少了,孩子还能学好吗?》九派新闻
3.《个性化作业让孩子们边玩边学》新京报
4.《大数据环境下数学个性化作业模式初探》梁结文
5.《法国基础教育改革——“完成作业”计划正式实施》法国教育研究
6.《走进学校 3.0 时代》张治
7.《成功学习百分百》埃瑞克·杰恩森
8.《为未来而学,芬兰现象式学习的内涵与实施》赵晓伟沈书生
9.《基于脑的研究:反思与对策》周加仙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作者庄晓。文章原标题:《作业真的是越多越好吗?当“救心丸”成为过去式,我们看见了未来作业的新形态》。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