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朋友聚会,席间不乏已经财务自由的前辈。一个前辈前些年卖过茅台,八项规定以后转行,现在看上了早教。饭局上大家就望向我:平哥,你给我们讲讲。
这样的问题,从我开实体店四年以来,时常遇到。有情怀满满的家长,有理性直接的商人,有爱心爆棚的全职妈妈,还有热衷公益的各种二代。不知道大家都是哪里来的信息渠道,觉得做教育是个挣钱的买卖——大概都是听了从俞老师到俞校长再变成俞董事长的励志故事。
这样的故事并不是假的。
除了俞老师,我身边还有一个董老师,也是教英语,在我家附近一所普通高中(现在应该升级成了区重点)。说起来他爱人还是我爸的同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工薪族。初一的时候,听说董老师英语家教上得好,让很多孩子考上了重点高中。等我中考前,听说我所在的哪所区重点(现在升级成市重点了)里,也有很多学生周末去补课。我爸也动过心思,最终没去,一是我强烈反对,二是听董老师的爱人说,没啥意思,都是些“没出息的”。
等我高三毕业,董老师作为当地英语家教第一块牌子,每课时的收费已经到了工薪族不太能接受的水平。周末的课,从上午8点到晚上8点,董老师早就已经租了房子,专门来上课了。
去年又从我爸那儿听说了董老师近况:儿子结婚了,他们家几年前搬到了郊区——别墅。英语家教?早不做了。
讲这样一个发家致富的故事,并不是用来励志的。想跟有志于做教育的人,分享一些东西。
第一,核心竞争力。
董老师和俞老师的核心竞争力,很多人认为是:教得好。
错了。
不是教得好,是教出来的学生考得好。这里面差别很大。大家自己感受下。
这是所有“教育机构”,真正的竞争力。——除非,你没把自己定位成“教育机构”。
那么,想做教育的各位大佬,你有这份竞争力吗?
第二,成本。
俞老师当年是占用了废弃的工厂,董老师是用了自己家。什么时候开始租用场地?原场地饱和以后。
场租成本,基本占到一个线下教育机构成本的三分之一——这还不是按市中心算的。
场地在初期不如好老师重要。但除非是老师自己“带小白兔”的模式,否则,这三分之一的成本,你省不掉。
当然还有装修、广告配置,的确没有开个饭店那么复杂,但至少,实体店里要有个厕所——开过店的朋友应该知道,这得是多大面积,会带来多少麻烦。
第三,规模化复制。
最大的问题来了。董老师买起了别墅,可不再教书了。这是挣钱洗白套现走人的节奏。
是不是开个教育机构,也能按这个套路玩?
要说“商业模式”,那么,教育机构的商业模式应该是俞老师的玩法:培养出N个不同风格同样原则的俞老师,用统一的教材和内容,不断复制自己。
各位想到教育行业来玩票的大佬,大家准备复制什么?
饭局上,卖过茅台的前辈听了以后说:
没错,所以我做加盟商,用别人的教材和内容,我出钱开店,他来培训老师输出内容,我负责招生。卖东西是我的强项。你看早教机构多赚钱啊!
话说到这儿,可以小结几句了。
1,教育行业的“玩法”有两个大的方向:自己做和加盟做。
2,自己做,要有内容,内容要原创(引进也是原创之一),要考虑如何复制。
3,加盟做,要控制成本,要找到好内容,要会卖东西。
再归纳一步:
教育行业和其他生产零售行业本质上差别不大。分成“生产”和“销售”两个环节。
加盟商其实是“代理”,他们负责2C销售。换句话说,能卖,就能挣钱。
但价值更大的做法,是做“生产”。这是上下游的关系。核心能力是“让学生真正见效”。
往online的方向想一想:
新东方、学而思,都是上游生产者。
YY的100教育、沪江的模式、淘宝百度网易腾讯玩的“平台”模式,是下游,他们能卖。
真正的机会,在于做内容。
差异,或说机会在于,内容的形式、线上线下如何结合?
推荐阅读: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