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期,2022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已经结束,根据往年数据并结合扩招大趋势预测,今年不出意外又会是个考研大年,报考人数很可能会再创新高甚至有望突破 400 万大关。然而,考研环境“大繁荣”的背后却是越来越多研一新生无床可住的“小窘迫”,近几年这种情况更是愈演愈烈,满足住宿要求的硕士学生范围逐渐收窄,申请住宿的条件也愈发苛刻。住宿问题俨然成为当下各个高校(尤其宿舍资源紧缺且报考热点院校)必须要正视的,也是众多考研学子报考时所必须审视和思考的。
硕士扩招背景下,铺盖到底有多“卷”
其实,关于高校不向硕士研究生提供住宿的事情并非个例,甚至这些年已经成为业内常态见怪不怪了。特别是在院校扩招以及研究生报考人数增加的背景下,宿舍数量供不应求已成既定事实。因此,许多院校基本采取以不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提供住宿的方式,来缓解宿舍资源紧缺的问题。但随着扩招力度进一步加大,考研报名人数水涨船高,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愈发疲软,床位面临新一轮的挑战。
受筹建资金、日常管理等条件制约,一些高校迫不得已将目光瞄向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领域,学生的“铺盖”也被迫卷上了新高度。北京大学从 2020 级便开始实行住宿申请制,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全日制专硕)是学校不安排住宿的几种情况之一;北京理工大学最新研究生招生简章明确,全日制 125100 工商管理硕士以及录取专业为定向就业(除去少数民族骨干、强军计划的)的考生学校不提供住宿;北京师范大学宣布,培养地点在北京的专业学位硕士生及定向就业的北京地区硕士研究生不解决住宿。
北京地区之外,其他省市高校同样如此。南京大学明确不安排 2022 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南京各校区内住宿,学生原则上需自行安排住宿,学校给予适当的交通补贴;厦门大学全日制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硕士研究生除外)学校不予安排住宿。
此外,位于上海的复旦大学,早在 2019 级开始便不安排除“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计划”、面向西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人才工程预备队(一期)”等类别外的专业学位硕士生在校内住宿。
通过梳理各个高校发布的“2022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同时结合往年招生简章已公布的信息来看,不再给全日制专硕安排住宿已成部分高校解决宿舍床位紧缺问题的新解。据不完全统计,知名大学中至少上述的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学校已明确不为全日制专硕(或部分专硕)提供宿舍,其他一些学校也有不为全日制专业硕士提供住宿的相关规定。
整体看,符合住宿要求的硕士学生范围正在逐渐收窄,涉及不提供住宿的院校专业在日益增多。如果说此前全日制研究生在住宿环节尚可高枕无忧,那么现在则不得不重视这一问题,尤其对于报考全日制专硕的考生而言,学校和专业能否提供住宿,很有可能成为影响其报考关键因素之一。
宿舍之于研究生,到底是不是刚需
那么,学校的一张床、一间屋对硕士研究生而言意味着什么,到底是不是刚需的存在呢?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辩证地看。首先,对于非全日制学生而言,学校能否提供住宿似乎并不那么重要。这类学生是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因此,其已经具备一定的社会经济能力,对住校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即使在外租房也能比较好的承担相应成本。
而对于全日制学生而言,学校能否提供宿舍或是相关住房补贴就显得格外关键。一方面,这类学生大多是刚刚毕业的本科应届生,社会经验比较欠缺,经济能力也比较薄弱,基本需要依靠家庭的帮助,没有宿舍意味着要增加一笔额外的租房开支。另一方面,许多有升学意愿的本科生更倾向于选择教育资源更丰富、就业前景更广阔的“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或南京、厦门、杭州、武汉等这类的新一线城市,但这些城市的租房价格水平也很高,可谓是寸土寸金。
根据 58 同城、安居客发布的《2020 年中国住房租赁市场总结报告》显示,2020 年全国重点 19 城的平均租金在 41.2 元/㎡月。从租金水平上看,新一线城市中,杭州、武汉的平均租金价格在 50 元/㎡月以上,同比之前还有所上涨。南京平均租金在 42.6 元/㎡月,其他城市的租金价格多在 20-40 元/㎡月之间。此外,对于“北上广深”的中心城区来说,只看租房均价并不足以反映真实租金水平,像北京师范大学所在的北京市海淀区、复旦大学所在的上海市杨浦区,租金均价已经破百。
相比之下,学校“白菜价”般的住宿费就划算多了。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研究生住宿费基本在 800~1600 元/学年区间浮动。粗略估算,在校一年的住宿费与校外租房一个月的费用相当,甚至比一些一线城市的月租金还低,这还尚未将基本生活开销以及往返学校通勤等成本计算在内。
高额的房租成本,加之本就薄弱的经济基础,考生成功上岸却因住宿望而却步也不足为奇。去年,中国医科大学的一位全日制研究生就因为住宿问题在网络平台上公开向辽宁省省长求助。该学生表示,中国医科大学对其专业的研究生仅提供一年住宿,后两年住宿需个人解决。但在外租房每年至少花费 1.2 万元,由于自身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承担这笔支出,有可能放弃入学机会。
可见,学校的一张床、一间屋对硕士研究生尤其是全日制学生还是很重要的,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学生及其家庭的后顾之忧。
当前态势下,能否迎来“空床期”
就目前态势来看,受专硕扩招影响,高校宿舍资源紧缺情况恐怕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很难迅速找到立竿见影的办法。
为了应对现在社会发展需要,国家下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提到,要大力发展专硕教育,目标到 2025 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 2/3 左右,专硕将成为硕士层次研究生教育的主流。以去年为例,教育部明确 2020 年计划扩招 18.9 万名硕士研究生,其中专硕就是重要扩招对象。
政策持续推动下,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显著增长。据教育部公布的《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 81.1 万人,其中专硕招生规模达 47.4 万人,占比为 58.5%,2019 年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生 147.4 万人,占比为 60.4%。
如此大的扩招力度,自然会吸引更多学生报考。2020 年我国研究生整体报考人数比 2019 年增加了 51 万人,增幅将近 18%;2021 年报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共有约 377 万人报名参加,其中,报考专硕的学生规模占比明显上升,一些高校的专硕报考比例已接近 70%。未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接连出台,专硕越来越受到考生和社会认可,报考人数预计只增不减。
因此,在专硕扩招成为大势所趋的当下,学校床位达到供需平衡尚且困难,更不要奢望所谓的“空床期”了。一些学校(尤其一线城市重点院校)不提供专硕宿舍也实属无奈之举,没有办法的办法。南京大学教授汪霞认为,当前许多高校之间硬件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并不均衡,为了扩招高质高效,宿舍条件、实验室数量、图书馆容量等问题需要提前关注,做到“有备而招”。
事实上针对研究生住宿难问题,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及各个高校也在积极寻找有效的治理措施。前文提到的南京大学通过给予一定的住房补贴来缓解研究生住房压力,另外许多大学正在规划筹建新校区,力求吞吐更多学生进一步缓解宿舍资源紧缺矛盾。但由于补贴力度、建设周期等原因,这些措施效果尚不明显。
结语
总的来看,目前大多数院校还是能够满足研究生的住宿需求的,出现宿舍不足的情况多数是一线大城市的热点院校,这些城市由于土地价格昂贵、施工成本高等因素,学校宿舍缺口短时间无法弥补,僧多粥少的情况较为普遍。考研学子在报考目标院校时,不仅需要查看复试分数线、录取比等关键信息,也要认真查看报考院校最新招生简章关于住宿方面的具体安排,根据自身需要综合考量选择适合的院校。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黑板洞察”(ID:heibandongcha),作者王玮。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