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校内的教育扶贫到校外的培训广告,从去年的“三个课堂”到今年的“教育新基建”,再到各个区域的招投标文件,处处可见“双师课堂”的身影。虽然形态相差极大,教学目标也各不相同,甚至有的连教学目标都没有,但并不妨碍“双师课堂”这个名词火遍亿级美金的融资文件,火遍亿级人民币的招投标项目。
即便如此,双师课堂的教学特性和教学价值仍未被充分探索和挖掘。纵观校内与校外,双师模式的兴起主要为了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商业效率的问题,二是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这两个出发点无疑都是正确的,也都具有巨大价值。但为何双师课堂的发展逐渐畸形了?在校外,从“保证质量降低成本”走向“尽可能零成本提供感觉有效的服务”。在校内,从“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走向“集成商项目和信息化系统”。究其根本,两者都是在解决“教师供给侧”问题,并没有从“学生需求侧”角度出发,更没有从教学论与课程论的维度来定位和研究“双师教学”。
本文旨在基于教学基础理论和教育新基建概念,探讨双师课堂的应用与发展模型。课堂的本质不是老师单向信息知识的传递,而是激发学生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双师课堂的本质不是标准的技术或者固化的系统,而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或教研模式)。未来,双师模式将被应用于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被常态化应用于创新教学和协同教研中。
一、双师课堂的喧腾和寂灭
“双师课堂”不是个新鲜词。早在2006年,IT培训机构达内教育便尝试远程直播双师授课的模式。2013年,K12培训机构好未来进一步探索并推广双师。起初,线上的海边和学而思网校将双师课堂应用于线上直播课,后来头部在线教育企业纷纷押注双师直播,甚至在五年后引发了一轮空前绝后的“烧钱大战”。2015年,线下的学而思培优在南京分校试运行双师模式,随后在一二线城市分校推广,采用强制转化的方式替代部分面授课程。另一个巨头新东方紧随其后,于2016年在泰安设立双师分校,并迅速在多个三四线城市铺开。
2018年,《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一篇文章刷屏。这是双师从“小众”走到“大众”,从“校外”走到“校内”,从“辅导”走到“扶贫”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文章讲道,通过双师课堂模式,成都七中的优质教育资源传递到贫困山村里的学校,结果让当地很多学生考上了清华北大等名校。此后,越来越多的公立校、公益机构和政府单位开始关注双师课堂。“这块屏幕”改没改变学生的命运不得而知。但毫无疑问的是,这种“双师模式”在校内并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什么原因呢?显然不是成本问题。国家每年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的投入超过5000亿,纵然资金效率存在争议,但能改变命运的科技肯定不会缺少资金的支持。
真正将双师模式“发扬光大”的其实还是校外培训机构。在校外,双师课堂主要演化出三种模型:第一种,在线双师大班课的“双师”,以跟谁学、网易有道、猿辅导、作业帮、学而思网校等为代表。第二种,线下直营双师校的“双师”,以学而思双师校、新东方双师校,以及众多线下龙头机构双师校为代表。第三种,赋能型双师课程的“双师”,以爱学习、未来魔法校、乐乐课堂等ToB项目为代表。
但是在“双减”政策出台后,校外培训机构以及双师课堂大多都“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了。这是否意味着,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双师课堂都“出师未捷身先死”了?当所有人都悲观的时候,我们反而对双师课堂以及教育科技的未来充满信心。
近几年,“双师”这种模式还在继续生长着。双师课堂犹如藤蔓植物一般,爬满了教学和教研的创新角落。在途梦等公益机构的课堂上,在探月学院等创新学校的课堂上,在北京大学等高校的课堂上,在史家教育等中小学的课堂上,在深圳的暑期托管云端讲堂上,在北京的区域网络教研场景上……
去年,教育部更是出台了“三个课堂”政策——《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探索信息化背景下育人方式和教研模式,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针对基础教育阶段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现实需求,在各地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
今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又发布了《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教育新基建”的概念,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平台融合发展,构建互联互通、应用齐备、协同服务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创新教学、评价、研训和管理等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普及新技术条件下的混合式、合作式、体验式、探究式等教学。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二、双师课堂的问题和反思
纵观校内与校外,双师模式的兴起主要为了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用于解决商业效率的问题,即如何降低教学成本,包括教师数量、教师时间、差旅费用、学生时间等成本项,追求用更少的好老师教更多的学生。二是用于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即如何打破空间限制,用A地区的老师教B地区的学生,平衡优质校与普通校的教育资源。
行业曾广泛流传这样一种观点:双师是一种在资源有限时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它拆开了教与育,重构了教学分工,升级了教学模式。采用主讲和助教相互配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直播+双师”解决了标准化和个性化的难题,解决了效率和效果兼顾的问题。我们也认为,这些关于双师课堂的探索模型无疑都是正确的,打破了空间限制、提高了商业效率的新型教育科技无疑是有巨大价值的。
即便如此,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双师课堂的教学特性并未得到真正探索,教学价值仍未被充分挖掘。我们也能够看到,双师课堂在校内和校外的发展逐渐畸形。在校外,双师课堂从“保证质量降低成本”走向了“尽可能零成本提供感觉有效的服务”。在校内,双师课堂从“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正在走向“集成商项目和信息化系统”。
我们反思发现,这两种模型都是在解决“教师供给侧”的问题,并没有从“学生需求侧”的角度出发,更没有从教学论与课程论的维度来定位和发展“双师教学”。这两种动机带来的双师模式,更多强调的是老师知识的传导,而非学生能力的建构。并且不同学校的学情不同,倘若A和B两所学校的学情相差较大,但仍采用相同的老师和教学进度,便会导致一个学校的学生“吃不饱”,一个学校的学生“跟不上”。可以讲,脱离了教育科学,教和育的极度分离,是双师课堂走向歧路的原因,也是众多教育科技在中国从兴起走向没落的原因。
那么,具体该如何将双师模式应用于教学场景?或者说,双师模式适用于什么样的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是“新”的。采用双师模型主要是“开启”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
第二,学生和老师讲授的知识的“匹配度”较高,通过教师的“讲演”便可以实现教学目标。这可能又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学生的学习力足够高,能够消化新的知识内容。二是,老师的教学力足够高,对听课学生有吸引力。
第三,教学目标是较低的“记忆”和“理解”层面,而非更高的“评价”和“创造”层面。
照此倒推复盘,为什么学而思等校外培训机构可以使用双师模式?首先,每次的双师课程所讲授的知识对于听课的学生来讲都是新的。其次,学生具备学习力,老师具备教学力,学生能够消化这类知识。最后,双师课的教学目标都是底层的而非高层的。
反过来思考,双师模式在哪些情况下会失效?第一,教授的知识为旧知识,更强调复习和练习。第二,学生和老师讲授的知识不匹配。比如,学生是尖子生,课堂上的知识不满足他们的需求,单向的知识传输解决不了他们个性化的问题。比如,老师讲授的内容过于枯燥无味,没有办法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第三,教学目标是较高层的“分析”、“评价”和“创造”,比如高中领域的高难度知识,比如IT领域的高难度技能,比如需要深入到实践环节进行更为复杂的创造和创新等等。
除此之外,双师模式在教学环节中也暴露出一些具体问题,我们需要从根源上理清。
一是成本问题。教培机构在大规模推广双师教学时,发现双师的运营成本高于线下班课成本。公立学校在部署双师系统时,多是依靠一体机等设备,这也导致部署一间双师课堂的成本骤升。一些双师课堂解决方案多捆绑着一体机硬件设备,更容易在招投标中胜出,因此在商业上是成功的。但实践证明,强度依赖硬件设备的双师课堂,不仅会让成本升高,而且利用率极低,并且当教师和学生脱离了特定设备后便无法在线实施高效的教与学。
二是互通性问题。一些地区和学校盲目建设、豪华建设、低效建设,以至于形成系统孤岛和应用壁垒。好的双师课堂应该实现全区乃至全国的中小学双师课堂互联互通,任意两所学校都能在一个平台上开展互动教学、教研活动。未来,双师课堂应该从信息化的枷锁里挣脱出来,从采购硬件走向重视应用,从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双师课堂走向教育新基建时代的双师课堂。
三是互动性问题。远程直播授课中,线上教师无法和线下学生高效互动,课堂体验差。校外培训机构曾给双师课堂增加了“答题器”和“AI识别”等工具和技术,以解决互动性不足的问题。但需要注意,虽然双师教学在互动性不足上饱受争议,但这不应该由双师模式背责。如同上面论述的,双师模式更应被运用在具有启发式的新课程当中,而非承担高互动性教学和高层次教学目标。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三、双师课堂的趋势和探索
我们有必要重新定义“双师课堂”。课堂的本质不是老师单向信息知识的传递,而是激发学生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双师课堂的本质不是标准的技术或者固化的系统,甚至不必是一节独立的完整的课堂,而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或教研模式)。未来,双师模式将被应用于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被常态化应用于创新教学和协同教研中。
双师课堂,有其适用的且能够高度体现出其价值的场景,也有其不适用的甚至让效果降低的领域。我们都清楚,没有哪一种教学方式适用于所有的教学场景,教师需要尽可能组合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双师也需要尽可能地被应用于教学效率、教学效果、商业效率、资源效率都同样高效的场景和领域。
最后,列6点我们看到的双师课堂创新实践以及未来趋势。
1、双师教学模式需要与双师系统分离。
深度思考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双师不应该有固定的系统。上面提到的校内和校外,可能是两种不同的模式,但不见得需要两种不同的系统。每一间教室都可以随时启动双师教学,并且任意联通全世界的任何一间教室。未来应该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互联互通,而不是以区域或以学校为单位的“教育信息化”。人们将从购买硬件到重视教学应用,从关注系统到领悟教学模式,从强调单校的信息化到跨校、跨区甚至跨越城市和省份的互联网化。当互联网和教育真正融合,中国教育也将和中国科技一同走向世界。
2、双师班级可以由“主从”变为“并列”。
“专递课堂”类双师模式是探索应用最广的,学校或企业通过直播或录播的形式,将发达地区的名校名师资源输送到欠发达地区的学校课堂。上面提到的《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便是此类模式。但是,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发现,在日常教学模型中,两个老师应该是平行的,两个班级也应该是平行的。双师之下,线上老师和线下老师之间应该互相看得见,A班学生和B班学生之间需要互相看得见,两位老师和两个班学生也要互相看得见。每个班的每个学生都可以和老师互动,回答问题、上台书写、教学成果人人可见。双师课堂不是简单地将“会议技术”应用到教育场景,而是借助互联网技术让教学目标更完美地实现。
3、双师模式将被常态化应用于互动教学和网络教研等场景。
双师的创新最终还是要老师基于教学场景产生。我们也能看到,老师在教学场景中配合使用多种的教学方式,形成了更为科学有效的教学案。除了双师教学,老师还可以组合选用混合教学、案例教学、小班教学、PBL项目式教学、同伴教学等多元丰富的教学模式。我们也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了很多微创新,比如A班的老师和B班的老师分角色朗读一篇英语文章,除了远程老师和本班学生之间互动,老师和老师实现真正的互动教学。双师模式还可以用于老师的“教学中教研”,如同学生的“做中学”。双师课堂中,A班级的老师和B班级的老师,如同师傅与徒弟,协同教研成为可能。
4、双师模式将被广泛应用于职业类教育、课后三点半、寒暑期托管、社会实践课等众多领域。
不久前,《四所乡村小学共上“蒲公英的一生”双师课》在公益圈被广泛热议。公益机构“童年一课”通过双师课堂的模式,让教育学博士为四所乡村小学带去公益趣味课程。今年暑假,深圳市在全市10个区试点开展小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工作,搭建云端讲堂,线上线下结合,为孩子们提供了优质教育内容和服务。
5、双师教学将与智慧教学结合,支撑线上线下混合式常态化创新型教学。
北京的人大附中和重庆的行远小学,都在OMO教学上进行了创新探索。除了大家熟悉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之外,行远小学还聘请了校外教师同时为多个班级进行在线授课,通过双师课堂这种模式,既节约了师资成本,提高了人力效率,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6、互联网技术还将不断发展,在“摩尔定律”和“网络效应”下,在“互联网+教育”和“教育新基建”下,双师课堂将继续深入发展。
智能抠图、AI收音、情感传递、协同文本、超级互动、音视频的深度处理等等,都会将双师课堂的效率与效果提升到下一个台阶。这些技术可能并非媒体经常传播的5G、VR、大数据,但这些技术却是真正推动双师模型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场景的“根技术”。
可以想象一下:针对老师,无论是日常的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亦或是远程的双师教学和线上线下融合OMO教学,都是切换自如、无缝衔接、完美恰当的;针对学生,每堂课都有最合适的老师来为其授课,当学习太空知识时,或许就可以让中国航天的科学家当自己的老师,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针对学校,用先进的技术推动自身的教育改革和教学创新,更快更好地实现为党和国家培养适应未来的人才。
结尾:
回看双师模式,在科技与教育结合的道路上,充满了激情满怀的创新,也充满了心灰意冷的遗憾。它兴起于鱼龙混杂但充满生机的校外教培领域,由于过度追求商业效率,最后滑向了寂灭之路。它本可以在校内发扬光大,但却困在教育信息化的思维牢笼里,最终信息化将一个互联网产品退化成局域网系统和招投标项目。
双减后的中国教育科技纵然唏嘘,但一想到我们下一代的教育未来,又精神抖擞了,从泥泞中爬起,继续纵情向前。我们仍相信,没有教育科技的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在一批又一批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科技人的努力下,教育创新的点点辰星终将闪耀一整个银河。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教育新基建100人”(ID:teacher-bh),作者新基建编辑部。文章原标题:《教育新基建下的“双师课堂”新模型——让“双师模式”真正应用于创新教学和协同教研》。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