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今年下半年,随着清华大学一则“压缩文科博士生规模,提高培育质量”的新闻登上热搜,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文科生读博”相关话题的热议。紧接着,据“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微信公众号知悉,研究生院和文科建设处宣布启动文科博士论文质量全面审查工作。而清华大学的系列举措,仅是当下各高校对文科博士“严进严出”标准提高的缩影。
近几年关于“文科生读博”之类的舆论层出不穷,迄今为止,文科生读博相关的话题,也在知乎、豆瓣等各大平台引发了大量讨论。
图源:知乎
文科博士,要过九九八十一关
人文社科领域涵盖了哲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文科博士们,便是在这些看起来不那么接近“实际”的领域深耕不辍。文科生读博路程,要面对的关卡不限于考博、读博、毕业、求职,乃至家庭……
读博首关:先上岸
毋庸讳言,文科博士确实存在“易学难考”的事实。
2020年9月,教育部介绍“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十大专项行动”的新闻发布会上,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理工科博士占79%,硕士占57%,是研究生教育的主体。”也就是说,目前文科博士在博士研究生群体中仅占20%左右。据《2021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在拟新增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数量前十中,文科学科的博士学位点仅有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等三个,增加的学位点以理工科为主。
由此可见,文科博士生的招生规模整体会偏少一些。随着“考博热”的出现,有限的文科博士名额,也让文科生上岸的难度随之水涨船高。
图源:《2021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
此外,博士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塔尖存在,承担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使命。为了保证招收的学生质量,2020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要求:健全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招生选拔机制,扩大直博生招生比例。这不仅意味着统考博士的名额渐少,也明确说明,未来文科生的考博难度再度增加!而“申请-考核制”考察的是考生本硕期间的整体学习成果,是对文科生综合实力的直观评判。此时,文科生的创新潜力、自身常年的积累、巨量的广泛阅读和一心的专研,都是其突出重围、蟾宫折桂的关键。
图源:某高校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选拔要求
读博一程,论文质量是必经路
成功上岸,进入博士领域的“深宫大院”,前方是如林书海,是重重论文关卡,也有着分流淘汰的现实。
对于人文社科领域博士生来说,读研期间发表期刊论文是必经之道,也是其学术能力的重要体现。目前,在学术评价不唯数量、不唯论文的政策导向下,大多数高校并不再以论文发表作为学位评定的依据。但部分以文科见长的高校,对人文社科类博士生毕业仍会要求发表2-3篇CSSCI期刊文章或本学科核心期刊文章,每个学校标准不同,难度也有所差距。
但不论学校要求与否,博士生在学术市场求职时,发表论文是重要的敲门砖之一。总体而言,严于律己的文科博士生都会要求自身有一两篇拿得出手的高质量论文。
图源:两所某顶尖“双一流”大学官网
而且,近年来为加强对博士生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严控,发布多项政策。如2017年教育部推出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鼓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4所试点高校尝试探索分流淘汰机制,努力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2020年《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印发,明确要求“在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中,积极支持严把质量关、博士研究生分流退出比例较大的培养单位。”
在学校方面,据南京大学等部分高校的试点工作报告显示:建立严格科学的分流推出机制,的确能明显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其他高校鉴于此,相继出台“分流淘汰”机制,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陆续发布详细《博士研究生分流退出机制实施细则》。预警和分流淘汰机制作为保障和提升博士生质量的手段,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科研创新。从学校方对博士生分流淘汰政策的落实,也将博士生的优质培养真正落到实处。这对文科博士生来说,是不得不严肃对待的大事。
因为文科博士生的培养以基础理论和学科知识、学术心得和阶段性研究成果的积累为基础,讲究厚积薄发、深耕研究领域,在无尽的人文社科学海中寻觅突破口,才有可能取得创造性成果。因此,分流淘汰的机制,毫无疑问增强了文科博士的危机感!
不论是发论文也好,面临分流淘汰也罢,文科生读博一程,这都是必经之坎。
临门一脚,可预见的延毕
除此之外,横亘在博士面前的还有博士学位论文——毕业前的最后一关。学位论文是检验文科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最终途径,而这也是众多文科博士生延毕的重要原因。
据国家发布的相关条例要求:博士学位论文应当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作出创造性的成果。这一规定也在学校方得到贯彻,如清华大学2019年修订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要求:博士生在学期间学术创新成果达到所在学科要求,方可提出学位申请。鼓励依据学位论文以及多元化的学术创新成果评价博士生学术水平,不以学术论文作为唯一依据,是大势所趋。对文科博士来说,在文科领域做出具有“创新性”的成果,是一大考验!
图源: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为保障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教育部及学校对博士生学位论文的抽检、盲审方面也不含糊。在教育部发布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中,要求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比例为10%左右。而且,学校方面对博士生论文盲审力度也在持续加大,比如人文社科实力顶尖的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全部盲审;再如文科领域实力不俗的南京大学,其社会学院的博士生培养要求预答辩和论文盲审环节皆采取一票否决制,全票通过者方可进入下一环节。毕业关头,每个文科博士生的头上如同悬了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因而,一部分人为了完成质量高、功底深且具有创新性的博士论文,一部分人因博士学位论文盲审未通过,选择延毕成常态,人文社科博士生修业年限达到六七年的大有人在!
据《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近几年我国博士研究生的延期毕业率在持续攀升,其中管理学、历史学、法学、哲学、文学、教育学等人文社科类的博士延毕率均超过60%。
图源:《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
教育部与高校对文科博士生培养质量要求的不断拔高,出发点在于引导博士生潜心致学,而不断增高的延毕率,也让人意识到,“沉甸甸”的博士毕业证书,想要拿到手,得靠真本事!
文科博士,逆流而上
文科生读博,不但要面临发际线危机,更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但是,依然有无数文科生前赴后继攻读博士。文科生读博“难关”不少,他们为何还选择迎难而上?
正如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所言:我们不仅要培养科学家,还要培养思想家。而人文社科领域的博士生,无论是在高校的发展、亦或是民族的未来,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当今博士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毋庸置疑,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理工科高层次人才,但文科高端人才亦不可或缺!作为文科强盛的国家,民族精神的锻造,华夏历史的发展、人文素质的培养,都与文科息息相关。
当下,虽然博士“量产”,让文科博士生就业遭遇多方考验。但是,多元化的就业方式也让有着真才实学的文科博士有了更多选择。如以文科为排面中国人民大学,其博士毕业生就业选择便展现出多样性。在学术界一亩三分地之外,亦为其铺设了无数康庄大道,非盈利组织、媒体等领域,都需要这些训练有素且研精竭虑的文科博士!
图源:《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文科生选择读博,并非仅为当下的汲汲营营,他们追求精神的滋养,也致力于提高我国的文科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纵观当下整个学术研究范畴,我国人文社科领域的全球影响力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人文社科领域学者、在读文科博士们的努力,是我国人文领域研究成就不断根深叶茂的关键,也是将中华文化内涵放大,让文化自信成为真正的现实核心。文科博士,无可取代。
文科博士之路殊为不易,在此祝愿所有在人文社科领域不断攀登学术高峰的博士们,繁花一路相伴!
参考文献:
[1]牛竞凡.文科博士生的困惑与焦虑[J].云梦学刊,2007,28(4):27-28.
[2]董云川.文科博士生教育之省思[J].高教探索,2020(4):5-10.
[3]梅定国,唐建兵.试论文科博士论文的基本要素[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2):63-67.
[4]张国强.论文科博士生的创新能力及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6(6):17-20.
[5]陈辽.文科博士论文写作的几个问题[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2(3):108-111.
[6]杨青.博士生为什么延期了——人文社科博士生延期毕业原因及作用机制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1(07):90-97.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21.07.14.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软科”(ID:zuihaodaxue)。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来源: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