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半月谈评论员 赵琬微
回首即将结束的2021年,中国教育格局发生的巨变令人印象深刻。人们发现,中小学生上学时间延迟了,午休时间有保障了,作业负担减轻了,课后服务的花样增加了;在公园里,跑步跳绳、相约玩耍的孩子们身影增加了……这一系列变化的背后,是《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出台与政策落地带来的大变革。
在强力的“双减”政策推动下,各类以“应试”为导向、加重家庭经济负担的校外培训戛然而止,校外教育回归了其公益属性。但在焦虑有所缓解的同时,依旧有一些家长难以适应“慢节奏”的教育观念,抱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执念,急切地希望填补学科培训减少后带来的时间“空白”。也有教师难以承受课后答疑、托管服务等增量工作,希望获得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从强力纠偏到重归正轨,2022年的“双减”进入推动落地的关键期。
要防范营利性课外培训“改头换面”卷土重来,学校教育要真正成为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承担着国家培养和教育下一代的公共职责。如果说,过去学校以完成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实施国家课程标准为主要任务,那么以后还要承担起课后时段的育人职责,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双减”落地以来,许多学校延长了放学的时间,但课后服务内容较为单调且应者寥寥。下一步,只有持续提高课后服务的质量,真正提高学生的获得感,才能把学生留在校园。
要确保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优化制度设计、保障教师权益是关键。作为提升教育水平的最关键环节,教师“责任感”与“幸福感”的提升是优化课堂质量、提高作业水平的前提。不久前公布的《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全国2846个区县均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目标,教师地位待遇得到切实提高。但在个别地区依旧存在拖欠教师工资、补贴等情况,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的权益有待进一步保障。
要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少不了良好的家校沟通与家庭教育。“双减”政策不仅给学校提出更高要求,也给家长的育儿观提出新的挑战。一些曾经在焦虑中“委托”给教培机构的教育责任,再次回到家长的肩膀上。能“一边玩手机,一边等孩子下课”的时间少了,需要“一起跑步锻炼,计划美术馆、博物馆之行”的机会多了。唯有积极承担育儿责任,提供高质量的亲子陪伴,才能与孩子在精神上共同成长。
让教育回归育人正常轨道,更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彻底告别“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需要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的支撑,乃至社会评价大环境的持续演进。当“学历歧视”“教育焦虑”不再成为社会热点,人们也就不会因为孩子的成绩而担忧。相信在新的一年,越来越多人会自觉成为“双减”政策的拥戴者和实践者,让孩子们在快乐学习、奋力拼搏的同时,享受闲暇与亲子时光,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材。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半月谈”(ID:banyuetan-weixin),作者赵琬微。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来源: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