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揭开国际学校教师流失之谜:宫斗、压榨、潜规则

作者:多多 发布时间:

揭开国际学校教师流失之谜:宫斗、压榨、潜规则

作者:多多 发布时间:

摘要:封闭的校园如微缩的人世间,青年教师们也在经历着惊心动魄的“职场恩仇”。

1634290173956509.jpe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曹老师是个好老师,像孩子们的大哥哥”。新春伊始,上海家长们口中这位90后男老师跳楼自杀,震惊全网。该老师生前曾遭上司当众掌掴。当“鸡娃”“内卷”演变成社会痛点,学校、教师身处漩涡中心,封闭的校园如微缩的人世间,青年教师们也在经历着惊心动魄的“职场恩仇”……

文 | 多多,编 | 天悦

2021年,教师资格报考人数破1100万,比5年前增长近5倍。“教考热”的同时,大批青年教师悄悄辞职。这背后,是一个个、一段段鲜活的职场经历,也透露着封闭校园内不为常人所知的职场现象。

但这些,确实是需要我们乃至社会深切关注的。

裸辞那天去“深夜食堂”告个别

吴娟6年的北漂执教生涯,在2022年寒假猛然按下暂停键。

寒冬的午后,京郊这所私立学校高大气派的门楼一角,一扇小铁门缓缓打开。吴娟瘦高的身体被厚厚的黑色羽绒服和口罩帽子包裹严实,她拖着拉杆箱迈出校门那一刻,阳光刺得睁不开眼,脑海间闪过香港电影中“刑满释放”的片段。

她步行到百米之外一家麻辣烫小店。老板娘接过行李问:“放假啦?”吴娟小声答:“辞职了!”两人同样33岁,吴娟单身,老板娘的两个孩子都上了小学。

这家小店这些年主要靠学校师生养活,老板娘对学校“内幕”略知一二。曾有老师在她店里埋头抽泣,也有老师围坐一桌酝酿跳槽。老板娘总结:家长投诉,孩子退学,老师头上“两把刀”。

吴娟回忆起将她引向裸辞的那个“天坑”。6年前,她从天津公立小学跳槽到这所私立学校。985名校背景,父母都是教师的家庭熏陶,她很快成长为深受学生喜爱的骨干教师。她认为自己晋升学科带头人指日可待,学校则给她安排了一个新挑战。

当时学校计划在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孩子中开设“小学+初中”国际化贯通实验班。班里既有“五升六”的孩子,也有六年级“小升初”的孩子。全科双语教学,抢先学习中学课程,提前适应中学节奏,极具诱惑力。

得知首届实验班由吴娟担任班主任,不少家长冲着对她的信任,把孩子送进了这个班。然而开班不到半年就遭遇疫情,全校停课。很多家庭调整了孩子的升学计划。班里处于“五升六”学段的孩子大批转往公立小学。而“小升初”学段的孩子则去往以体制内课程为主的学校,放弃全科双语,目标转投国内中、高考,生源流失惨重。

班级成立时一共25人。疫情休学复课后变成16人。一学期下来只剩8个孩子,吴娟和校方的分歧争执愈演愈烈。

校方质疑吴娟不能适应从小学到中学的转型,她作为班主任极其失败,不能凭借个人魅力、影响力留住学生。“生源流失超过50%”令她失去了年终奖和晋级资格。

1626842154245036.jpe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吴娟认为,从孩子升学考虑,校方应该承认“实验”失败,尽早为剩下的8个孩子匹配合适的归宿。然而学校在后续的招生工作中继续力推这个班型。吴娟不免怀疑:实验班归初中部,每年学费比小学多5万,又能将小学高年级生源提前引流到中学。“相比小学,中学这几年生源缺乏才出此下策”。对校方给实验班制定的“满班率”“流失率”等考核指标,她不认同更不接受。

与校方冷战的日子,负气、委屈,挥之不去。

寒假前最后一天放学,吴娟叫上一辆滴滴,把两个寄宿生送到数公里外的地铁站,在站旁的麦当劳给两个孩子每人打包一份套餐。这两个家庭的父母工作繁忙,多数周末无法来校接孩子,一直是吴娟负责周末把他俩送到地铁,给他俩带点吃的。

两个孩子进站时,吴娟情不自禁和他俩拥抱了一下。孩子不知道,这是吴娟最后一次送他们上车,老师在几小时前递交了辞职信。

“每天生命的三分之二都给了学校,睁眼教室,闭眼宿舍,早已‘奔三’,裸辞时有种刑满释放的解脱!”这些年,唯有校外麻辣烫小店的人间烟火偶尔治愈过她疲惫孤独的深夜。

当学生的面宣布“我被开除了”

你遭受过最凶狠的职场“毒打”是什么?

90后海归女老师刘岚的经历是:领导当着学生面宣布我被开除了!刘岚离开教师行业一年多,这个大型“社死”现场却恍如昨日,背后的“宫斗”剧情细思极恐。

刘岚当年从东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后有过三年公立中学任教经历,后出国攻读硕士。学成归来进入北京一所国际化学校教英语。作为职场新人,她急需站稳脚跟,证明自己。每天顾不上吃午饭,做PPT、批改作业,设计主题,乐此不疲……

刘岚观察发现,这所学校规模虽不大,办公室却透露一股神秘的气息——老师们从不备课,从不批评学生,即便学生课上偷玩手机,长期不交作业,逃学旷课,老师也不会告知家长。如果有家长询问孩子在校情况,“一直在进步”“状态越来越好”“不断突破自我”似乎成了老师的固定话术。

一些入职比她早的老师似乎总想暗示什么,却欲言又止。

一次家长会上,多位家长质疑家校缺乏沟通,无从了解孩子的情况,强烈要求校方落实沟通机制,及时反馈孩子在校情况。校董、学部校长当场承诺“立刻执行”。

为此,刘岚给自己任课的两个班建立了沟通群,每天发孩子上课的照片、视频、课件截图,推荐读物、电影,汇报教学进度。发现孩子课堂纪律问题,及时私信家长。万万没想到,家长们对她此举的“好评”却给她惹来“杀身之祸”。

领导要求刘岚解散群聊,不许与家长私聊,并警告她:“学习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事,是学生自己的事,不需要家长知道。家长问东问西等于不信任学校,对老师没信心!”刘岚反问:“那您为什么答应家长落实沟通机制?”她更为迷惑——为什么家长会后,其他老师都无动于衷,只有她一个新人听话照办,反倒成了“污点”?

刘岚还发现,英语教学体系存在漏洞,影响日后中考。她通过私人关系要到教培机构和公立学校教案,修补漏洞。此举却引发她与上司正面“互撕”。

领导认为,刘岚不认可现有课程体系,执意推翻重建,多此一举。刘岚质疑:“老师不备课,课程体系漏洞百出,只顾百依百顺哄孩子交费,这是教育黑洞,埋没良心!”她执意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给学生增加知识点。

然而,某天下课时,领导突然出现,口头通知她:“明天开始不用上课了,办离职!”身边的学生听得目瞪口呆。

刘岚一度自嘲情商短路才惹火烧身,但每个人都有必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和她同期入职的“温顺乖乖女”徐佳也没幸免。和刘岚被“速战速决”相比,地理老师兼副班主任徐佳更像身陷“宫斗”,被一步一步架空、刁难、发配、下线。

1591103780659749.jpeg

图片来源:unsplash

地理科目中考结束后,学校没给徐佳安排新课,也不再用她带班,教研组长一人包揽了初中全部地理教学,她只能帮打打下手,批改作业,做PPT、取快递。校方考虑徐佳没课,让她兼任小学班车管理员并负责初中晚自习。徐佳说,“史地生”老师相比“数理化英”工作机会较少,更求稳定,只能暂时妥协。

兼任班车管理员的老师大多家住班车点附近,每天上下班顺路带班车接送学生,每月多拿1000元补助。而她住学校宿舍,班车每天下午4点从学校出发,行驶一小时,到达终点存放在原地,徐佳自己坐公交或打车回学校,继续带晚自习。次日清晨不到6点,她又得从学校赶到发车点,接孩子们到校。

“这是故意刁难逼你辞职?”在同事提醒下,徐佳找到领导,对方摊牌:“眼下不缺地理老师,你考虑是去幼儿园教英语,去小学教数学,还是去外地筹建分校?”徐佳猛然回想起刚入职时,一位资历较老的体育老师暗示她:“看中考之后你能熬多久。”

这位体育老师辞职后,刘岚和徐佳的谜团也揭晓了。体育老师透露,“家校沟通”是学校的“死穴”。因为师资动荡,帮派众多,管理近乎失控,却又要稳定生源。如果家长和老师沟通频繁,发现问题越多,生源流失越严重。校方提心吊胆害怕老师向家长“爆料”,“不和家长沟通”成了老师生存的“潜规则”。多数老师深谙此道,刘岚却“无知者无畏”。

如果孩子的问题日积月累最终瞒不住,校方则痛痛快快“甩锅”给家长,且有固定话术:“你孩子心理、行为有问题”“原生家庭给孩子太多负面影响”“孩子是一面镜子,折射家庭问题”........

体育老师还说了另一个“潜规则”,令人不寒而栗。学费到手前,学校对家长的要求百依百顺,答应一切。收完学费,立刻变脸。而且,学校对“史地生”老师的定位历来都是“短期工”,中考结束,立刻清退。

三人不禁感叹——社会是锅粥,过了坎还有沟!

心寒写下万字长文却又撤回

杭州今冬雨雪频繁,在这个没有市政集中供暖的城市,体感格外湿冷。

王宇老师身着厚重的棉衣坐在办公室,紧握倒满热水的玻璃瓶暖手。少开空调,节省电费,在学校这项“工作目标”主导下,老师们强忍挨冻,身体的寒冷虽不足以让王宇心寒,但每天超15小时的工作,家中被忽略的父母和孩子,让她越发心痛。

王宇是土生土长的杭州姑娘,海外留学归来,进入杭州这所国际化学校。学校的节奏近乎于衡水中学。老师工作“高度饱和”:每位任课老师都担任班主任或配班,这意味着每天工作从清晨学生起床开始,直到晚上9、10点钟学生就寝,老师才能下班。

如同“代发修行”的封闭式高强度工作,导致王宇身边很多年轻老师频繁离职。学校不倾向于高薪招聘补充人手,而是“深挖”每个老师的教学潜力,跨学科授课。比如:王宇是数学老师,同时教物理、化学。英语老师同时教经济学或地理、生物。同时,每位老师负责英语标化考试培训,托福或雅思的听说读写。

王宇质疑,虽然多数老师有留学经历,当年参加过托福或雅思考试。但毕竟没有教学经验。只能一边回想考试经历,一边到网上搜索课程视频,一边偷师一边教。家境殷实的王宇坦言,从前靠教书育人的情怀支撑着熬过这几年,然而梦想、情怀也有保质期限。

北京的李晨老师离职后写过一篇万字长文,讲述她在学校心寒的经历:“遭受重大痛苦的暴击才看清人心冷暖”。她每次决定发布到社交平台时,却在“确定发布”前一秒撤回。“毕竟以后还会在这个圈子打拼。”李晨一声叹息。

“一些私立学校师资青黄不接,教龄五年以上的老师亚历山大。”90后李晨是班主任,又教3个班数学,每天至少4节课,同时批改约60份作业。不敢生病,不敢请假,害怕家里有事。

2019年,她刚组建一个新班级不久,才50多岁的母亲突然查出癌症。住院、手术、放化疗,病情反反复复。无奈,她把几节课全部调到上午,每天下午赶往去医院整夜陪护,次日清晨再赶回学校,往返一趟5个小时,中途换乘三次公交地铁。病房走廊、地铁车厢里批改作业,回复家长信息。

苦撑一个多月后,她彻底扛不住了。

李晨向学校申请放长假或暂时停职,陪伴母亲过完最后的时光。由于她无法回答“母亲到底还能活多久”,学校依据请假制度,拒绝了她的要求。在她两头奔波这段时间,学校撤销了她的班主任补贴,但并没有给她的班级配备班主任。“一直让新来的实习配班老师勉强撑着,家长意见不少。”

路上5小时,连上4节课,重症监护室外,随时目击生离死别“黄泉路上无老少”,母亲即将撒手人寰。那天课堂上,李晨精神恍惚,彻底无法掩饰崩溃的情绪,瘫坐讲台旁的地上失声痛哭,孩子们涌上前将她团团抱住。

李晨回忆起母亲弥留之际总问她:“什么时候放暑假?回学校吧,别误了人家孩子。”在李晨放暑假第二天,母亲平静地离开了人世。李晨利用假期把母亲的骨灰送回故乡安葬。她则跟工作了5年的学校不辞而别。

在最难熬的日子,帮她找专家,在医院旁帮她找短租房的,都是学生家长。痛哭时,送来拥抱安慰的都是学生。压抑或流泪,疲惫或绝望,一切都会过去!

*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专家解读

牟惊雷: 情感耗竭、道德绑架困扰教师行业

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生、徕希心理高级研发经理牟惊雷认为,这些年,教育成为社会焦点,人们对学校的关注越来越高。加之疫情、经济不景气等因素,中产家庭的教育焦虑加重,这些都对教师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无论教师还是其他职业,工作压力持续增大必然造成职业倦怠。其表现为身体疲劳,生活质量下降,最终情感耗竭。本来对学生能好好说话,但有的老师莫名发怒,这是情感耗竭的表现,同理心、共情力,都在耗尽;易怒、焦虑,对工作缺乏价值感和成就感。

这些表现,还跟教师的人格特点有关。教师需要对学生、对工作高度负责,很多教师存在完美主义倾向,带有强迫性的人格特点。这种特点大部分与生俱来,因为学校挑选老师时,首先青睐那些尽心尽力负责任的类型。这类人多半有这些特征,力求尽善尽美,高标准,严要求。其次,教师职业需要对学生的情况敏锐察觉。很多教师具有敏感的人格特点。再者,很多教师有悲天悯人的情怀,重视事业。这三个特点都容易引发职业倦怠。

从教师角色定位分析,中国的教师是对学生最负责的。导致很多老师处于高度的长期应激状态。应激是对压力的一种反应,比如过马路对面来突然来了一辆车,身体会进入应激状态,紧张起来。教师担心学生出问题,学校、家长对他们要求极高,加上自身人格特质,导致他们处于长期高度应激状态。

教师是学生的管理者,人们会先入为主觉得他们强大,保护别人,不需要被保护。在中国文化里,“为人师表”被过度理想化。人们期望老师是全能角色。

从家长的角度,需要适当降低对老师的期望,不要把孩子交给学校就不管不问,要求老师搞定一切。毕竟老师也是普通人,也会情感耗竭。

国家对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心理测评陆续开展。教师应该和学生一样,入职时及每年进行心理测评,发现职业倦怠、抑郁、焦虑等,及时干预。但目前,教师心理测评尚未普及。

于长勋:青年教师缺乏历练,挑战却远超“前浪”

北大博雅教育研究院国际化教育中心主任于长勋从事一线教学和教师团队管理30多年。他认为,媒体报道教师抑郁、自杀等事件虽为极端个案,但教师职场压力大、流失率高等问题无法回避。

回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教师压力并没有现在大。2000年以后,教育焦虑不断蔓延,越来越多的家庭不容许孩子失败,孩子学业失败意味着家庭失败。全民“鸡娃”的压力传递到学校,升学成了压倒一切的评判标准,评价学生、评价老师、评价学校。衡水中学火爆的原因很简单,无论用怎样的方式,只要把学生送进清华北大,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同时,很多媒体、教培机构,甚至学校,都在贩卖焦虑。

当80后、90后年轻教师逐渐成为主力,他们中独生子女居多。同时,他们也是长期应试教育的产物。作为曾经的好学生,“一俊遮百丑”,但当他们进入职场、压力扑面而来时,其心理素质无法适应自身角色的转变。遇到职场压力,有人产生心理问题,有的躺平或离场,完全依靠自我成长,自生自灭。

和50后、60后老一代老师相比,年轻教师的自身经历和锻炼本身就缺乏,但全民教育焦虑却在他们所处的时代集中释放,困境和挑战远超“前浪”。

二三十年前,老师体罚“调皮捣蛋”的学生能被家长默许和理解,但如今的教育环境彻底改变了。孩子、家长维权意识强,甚至如同“甲方”。

目前国内的教学技术方面已经发展到先进水平,但灵魂却没有跟上。对孩子的人格教育、生命教育等依旧缺乏,心智的健全,生活的历练都不丰富。

另一方面,当前教育处在巨变和转型期,年轻教师能否遇到一所好学校,一位好校长,对他们的职业生涯起决定作用。一位充满教育家情怀的校长会帮助青年教师释放压力,赋能、成长。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顶思”(ID:idingsi),作者多多。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顶思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顶思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揭开国际学校教师流失之谜:宫斗、压榨、潜规则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