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pixabay
*来源:深响,作者|李新笛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这句俞敏洪的口头禅用来形容过去一年的在线教育行业再贴切不过了。
双减落地之初,在线教育企业的股价就大幅度跌落,仅7月23日及26日两个交易日,教育类上市公司们的市值至少蒸发了 2000 亿元。
收缩和裁员成为各家机构的一个主基调——有的公司HR“裁完别人裁自己”;许多收到offer的高校毕业生刚租好房子,就被公司告知无法入职。据36氪报道,全国各地的教育机构达70万家,受波及的教培行业从业者数量达上百万。
那段时间,在线教育企业CEO的公开发言中,悲观一览无余。好未来创始人、CEO张邦鑫发出了“不配论”:“我们这些机构配不上我们的客户了,我们公司也配不上我们的高管和干部了”;高途创始人兼CEO陈向东在全员内部信中,连用五个“抱歉”;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去年教师节发朋友圈称,每年教师节都会给老师们写信,但今年不敢给老师写信了,因为很多老师在离开,“这是最难过的教师节”。
但尽管如此,在线教育的“天”没有塌下来。慌乱、无助、迷茫并未持续太久。
2021下半年,以好未来、新东方、高途、网易有道、一起教育科技等为代表的上市公司,相继宣布于2021年12月31日关闭或者剥离K9或K12业务,并清理冗余支出。包括网易有道、一起教育科技、高途等公司先行一步,在行业普遍持续亏损的情况下首次实现季度盈利。
与此同时,各家企业也迅速确定转型方向:网易有道、猿辅导发力智能教育硬件、教育信息化赛道,一起教育科技、学大教育也着力布局教育信息化领域;新东方、好未来、作业帮等企业朝向青少年素质教育、智能教育硬件、职业/成人教育等多个方向转型;学大教育、高途、网易有道也在发力职业/成人教育和青少年素质教育。
从迷茫到清晰,大家经过了哪些思考?当身边共事的人逐一离去,为什么还有人继续坚守?抱着这些问题,我们和仍然坚守在行业的“守夜人”们聊了聊。
至暗时刻已过,未来通向何方?
浴火重生
当时的巨变来得突然。
“最开始大家听到这样的消息是不相信的,觉得是假新闻,因为虽然2021年上半年陆续有各种信号放出,但当时没有人能想到政策力度这么大。公司里的许多同事,是慢慢才接受这样的事实。”在教育公司做教研工作的胡羽微告诉「深响」。
公司里,原本一切正常的工作安排被突如其来的「消息」打断。某在线教育公司的职能人员林震告诉「深响」,去年7月公司正在按惯例推进年中述职,各个部门都在盘点和推进工作,但政策的落地让许多业务都无法正常开展,公司很快开始裁员。
上至公司、下至从业者最初都没有做好准备。在林震的印象中,7-10月的公司是非常混乱的;而胡羽微的一些同事甚至还没有接受行业巨变的这一事实,就已经丢掉了工作。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剧照
行业洗牌之中,到底有多少人离开,没有人能给出具体的数字。林震说身边三分之二的人都离开行业,胡羽微觉得被裁和留下的同事各占一半。
胡羽微、林震是其中的幸运儿,他们没有被裁员,并在公司人员流动频繁的那段时间里,对接了大量离职同事所留下的工作,也在客观上面对着巨大压力。
“其实看到我身边很多同事离开,然后去交接对接沟通他们的工作,这个压力是很大的,因为你不仅要处理好你自己的事情;别人离开了之后,他的事情怎么去处理,其实也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胡羽微感慨。林震的压力并非来自工作量小幅度增加,而是行业和公司巨大变动所带来的情绪变化,“那段时间心情是比较复杂和低落的。”
电影《死亡诗社》剧照
无论是离开的还是留下的,行业震荡之中每个人都无法幸免于难;但许多人坚信,教育行业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这成为他们继续走下去的动力。
林震、胡羽微一致认为,大多数人其实心里还是认可教育行业的,只是因为裁员而被迫离开公司。胡羽微的一些同事在被裁员之后转而去了教育行业别的细分赛道,也有的人继续兼职做教育。“在我们身边,因为不看好行业而主动辞职的人,其实是比较少的。”
林震、胡羽微也从没有打算主动离开。
作为职能人员的林震,辗转在几家教育行业的职能岗位八年,对身处教育行业引以为豪。在办公室里的同事接二连三地离开时,他没有对未来产生太多焦虑,“当时觉得如果真的被裁了,就先不找工作休息一下,缓一缓再说。”
胡羽微的态度更加乐观。她热爱教育,毕业后至今已在教培行业从业超过10年,最开始是在线下教培机构当老师、后来进入在线教育机构继续做教研和代课老师。双减落地后,她觉得教育行业不会消失,所以只要公司不裁掉自己,留在公司就是最好的选择。
“当时虽然我看不到这个行业下一个红海在哪儿,但我相信这个行业一定会有新的趋势出现。”
公司管理者的状态,则是观察这场行业震荡的另一视角。一起教育科技的CEO刘畅告诉「深响」,在双减落地之后,他花了一个月时间去全国各地走访客户,快速确定转型方向。“在巨大的环境变化中,抱怨、悲观是最廉价的,最重要的其实是乐观积极稳定的心态,中高层的心态会影响整个公司的士气。”
行业震荡、跌落谷底、保持乐观、继续前行,这是在线教育行业2021年状态的缩影。而如何走出逆境,实现转型,则是在线教育行业下一步解决的难题。
寻找方向
转型主要包括两方面,即解决过去的遗留问题,同时推进各项新业务。
在鼎盛时期,教育行业大规模招聘人才、各项业务快速推进,公司内部出现的问题在滚滚洪流之中无人能够顾及。
林震告诉「深响」,有一段时间公司招人特别快,需要什么业务,公司就会立即组织一波人成立新的部门,这慢慢就导致公司结构冗杂,各部门之间沟通不畅,职能重复的情况也时有发生。“那个时候公司也不可能停下来梳理,因为大家都在快速往前跑。”
双减落地,给了公司一个重新调整和疏通的机会。“比如我身处的职能部门,现在明显感觉各项工作更加规范,整个公司架构也理顺了。”
一些公司自我调整的速度非常快。2021年四季度,包括网易有道、高途、一起教育科技在内的在线教育上市公司在业务收缩、降低各项成本开支之后,已经实现了季度盈利。
电影《音乐之声》剧照
在进行内部调整之外,在线教育企业也在找寻各种转型路径。值得注意的是,双减之前的在线教育企业其实布局了很多业务,但当时营收的重点来自K12;双减之后许多企业都将注意力转向其他规模更小的业务,希望做的更大。
所以,在线教育企业的转型并非像无头苍蝇一样无目的地尝试;而是有准备地转向。如刘畅所说,在转型时,公司需要回到自己的能力圈,找到自己的优势然后进行转型。
一起教育科技所转型的是教育信息化赛道,即面向B端客户,通过技术改善教育手段、提高「校内教育」的效率。行业巨变之前,包括一起教育科技、网易有道等在线教育企业已经在布局这一赛道;如今,学大教育、猿辅导等机构也在发力教育信息化。
围绕「校外教育」,在线教育企业的尝试更加多元。
这其中,智能教育硬件赛道是在线教育企业转型的最热门赛道之一,双减之前,猿辅导、作业帮、新东方、网易有道等企业为了降低获客成本,增加流量入口,就推出了多个智能教育硬件产品。教育企业将自己有优势的“课程内容”加入硬件,“内容+硬件”成为在线教育公司在行业中竞争的亮点。
双减之后,这一赛道更是成为转型的重要发力点。去年7月以来,猿辅导推出“小猿智能练习本”、斑马智能学习机G1;作业帮推出「碳氧」这一智能教育硬件品牌;学而思网校近期还发布智能硬件学习系统等。网易有道因为双减之前已经在这一赛道广泛布局,因此其21年四季度的智能硬件业务快速发力,占总营收比例已经达到30%。
职业/成人培训,也是在线教育机构转型的方向之一。高途、新东方、网易有道等在线教育企业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布局相关业务,作业帮、好未来、学大教育随后也入局这一细分赛道。
非学历的职业培训赛道之所以受到在线教育企业热捧,除了政策支持以外,也迎合了当下社会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期望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从而在职业方面更上一层楼,也愿意为此付费。
另一在线教育纷纷入局的赛道是青少年素质教育,包括高途、好未来、新东方、学大、网易有道、作业帮等都在发力这一赛道。这一赛道面向的群体与K12教育基本一致,因此这些企业在获客方面将会有优势。但它的核心不再是让学生毫无意义地“卷”,而是补足学校教育可能缺乏的素质教育内容。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剧照
此外,各家在线教育企业也在尝试教育之外的其他领域,比如新东方上线“东方甄选”、正式进军直播带货行业,学大教育则进军餐饮。但目前来看,这些尝试的范围相对较小,围绕「教育」,仍然是教育企业的主要发力方向。
转型之中,在线教育企业多年来的尝试和积累现在开始发挥作用,这也让企业少走了一些弯路;但在线教育企业所转向的几乎每个赛道,都已盘踞着经验丰富的老玩家或者互联网巨头,因此对于在线教育企业来说,前路不会轻松。
教育行业驶向何方?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教育行业的船头是摇摆的,许多人看不清方向在哪里。加上数不胜数的从业者被迫离开,悲观、负面的情绪在行业中始终萦绕。但随着行业出清,积极、转好的一面也慢慢显露出来。
身在其中的从业者对行业变化的体会最为明显。林震、胡羽微都觉得,双减解决了行业“过热”所带来的问题。
行业过热,一方面表现在“过度营销”。前两年,随着在线教育获客难度越来越大,各家在线教育企业“跑马圈地”似的推广营销,公交站牌、地铁、信息流平台、电梯广告牌等,各种能做广告的地方,都能看到在线教育的影子,铺天盖地的营销一方面加剧了家长和学生的焦虑,另一方面也让教学一线的老师觉得不习惯。
胡羽微告诉「深响」,许多公司都会去投放非常夸张的广告,过度包装老师,但老师并不是明星,本身也并不需要被过度包装,“所以在那两年我们有一些做教育的老师,其实是觉得不太舒服的。”
新东方CEO俞敏洪在2020年就曾公开表示过对在线教育大规模烧钱做广告的质疑。而这种营销过热的背后,在线教育过度扩张而忽略教育的客观规律,其实早已偏离教育的本质。
电影《地球上的星星》剧照
行业过热的另一方面表现在,过去许多人只是冲着“挣钱”就进入了教育行业,但他们内心对教育并没有太多想法,只是把它当成一份工作而已。林震、胡羽微觉得,双减确实对从业者进行了一定筛选,留下了真正热爱教育的人。
“现在的教育行业绝对不会让从业者发财,以前新闻上出现的‘教培老师年薪一两百万’未来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下,那些只想挣钱的人不会进入教育行业,留下来的从业者是真心热爱并认可教育价值的人,他们也完全可以在维持稳定生活保障的基础上,继续从事其所热爱的工作。”
当双减让行业冷却下来,教育的价值就能够真正回归——也就是说,未来教育行业将会以更加理性,瞄准市场中的「真需求」进行布局。
真需求包括但不限于能够辅助学生学习的智能硬件、帮助学校和老师更高效地获得教学反馈并提高教学效率的教育信息化系统、弥补学校教育短板的青少年素质教育、为成年人提供自我提升路径的职业/成人教育。此外,被在线教育机构剥离的「K9/K12校外培训」,也在以非盈利的方式继续运行,以满足部分学生的切实需求。
乡村学校也非常需要更多教育资源。因为从小在县城长大,林震对城乡教育不均等的感受非常真切,他认为教育行业未来有责任也有能力去补足学校教育的缺失。“在线教育未来可以让县城、乡村孩子从电脑就能看到优秀老师上的课。教育行业始终应该是一个积极、向善的行业。”
在线教育企业的触角或许还可以伸向更远的地方。
电影《音乐之声》剧照
无论是对于普通从业者的林震、胡羽微,还是对于公司领导者刘畅,在线教育行业巨变所带来的震荡余波渐渐缓和。如今,他们抱持着对教育的热爱和认可,朝着无限可能的未来继续走下去。
未来,这个行业或许还会经历各种不确定性,但它绝不会消失。只要社会在发展、教育就始终会存在,只有教育继续发挥作用,文明才会进步。而这也足以驳斥如今各种唱衰在线教育的声音。
教育价值恒在,教育行业永存。
(文中林震、胡羽微皆为化名)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深响”(ID:deep-echo),作者李新笛。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来源: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