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四年大学,三年封校,那些疫情下「错位」的大学生活

作者:朱雯卿 Judy 发布时间:

四年大学,三年封校,那些疫情下「错位」的大学生活

作者:朱雯卿 Judy 发布时间:

摘要:另一种校园记忆。

1627300037410473.jpeg

图片来源:unsplash

撰文 | 朱雯卿、Judy,编辑 | 石亚琼、薇薇子

2019年后入学的大学生,入学三年,疫情三年,「大学生活」在他们心中早已有不同的定义。

昔日的大学生活——社团、课堂、聚会、旅游和恋爱,变成了封校、网课、核酸,以及在食堂、图书馆和宿舍的三点一线,还有不断的延迟开学、提前放假,考试、面试机会被频频取消或延迟……

以及,实习、考研、考公、升学、留学或者就业,站在疫情下的十字路口,应届生们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艰难抉择。

这届年轻人,如何应对他们二十多年来变化最大的时刻?「后浪研究所」联系了全国多所高校的大学生,请他们聊了聊。

有人在封控的上海校园,经历了确诊、隔离和康复;有人毕业论文的田野调查、博士的申请考核,都通过线上完成了;有人面临突然的转专业,学习和就业都要从头开始;有人选择旅居游学,寻找理想大学生活的替代方案;有人坚定留学,从伦敦到洛杉矶探索不一样的世界……

疫情给大学生们留下的是另一种校园记忆。

他们的行动与选择,也成就了一代人成长中的一次次尝试和突破。

在上海度过这个特别的春天,

终于可以回家了


小羊同学|上海交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研一2399b680be70636180d532bca96b00d6.jpg
春天的校园一角

3月中旬的时候,我不小心在校内确诊了无症状感染(可能因为校内便利店的缘故,我们寝室三个人都陆续感染了),被疾控带去上海金山区的公卫中心住院。那个时候人比较多,床位也很紧张,学校后来帮我们对接了医院,安排了有床位的地方。我们学校的学生都基本集中在这个区域住院,方便统一管理。

在医院接受治疗,符合出院要求后,学校就派车来接我们,再带去酒店隔离。这三周隔离期间,每周都会进行核酸检测,隔离结束,再去校外的南阳北苑宿舍隔离了7天,最后返校前进行一个核酸检测,没有问题之后才能返校。真正再回到学校时,已经是4月27日。

住院的费用是学生的医保全免的,酒店隔离和校外宿舍隔离的费用也都是学校负责的。我回校后,校园已经基本是比较正常的状态,大家可以凭出入证去食堂买饭。在我住院隔离期间,我知道学校有段时间是对楼栋封闭管理,学校的老师把饭直接送到楼下。

回校之后的校园生活逐渐恢复正常。我平时会和朋友吃完饭就在校园散散步,和朋友打打球,校内的水果店、瑞幸咖啡、麦当劳、奶茶店,慢慢都正常开放,也可以线下点单了。自习室开了,可以预约进出,快递也能正常收发了。学校里有个植物园,里面的花还蛮多的,前段时间好多女生会去植物园拍照,思源湖旁边也有人会去喂鸽子。再两个礼拜之前,大家还会钓小龙虾,虽然现在被保安禁止了。

学习上,基本还是在上网课。有些课程的考试,期末就直接改成了大论文的形式。我们平时课程以做实验为主,但现在疫情封校期间,进出实验室需要申请,也会限制人数,并且有老师或者博后在的实验室才能开放,比如一天最多就三个学生在实验室,也会主要优先高年级博士或者要毕业的硕士进实验室。

我们系的很多老师目前都不能进校,所以有一些同学没办法开展实验。比如我师兄最近在实验室都没有水,还要采购一些实验物资,就会比较麻烦。还有我身边的同学,担心一个暑假都不能做实验,会不会耽误自己毕设的进度。

我是去年保研来交大的。

我们21那届保研的夏令营都是线上的,好像当时就没有线下的。我觉得如果线下面试,可能会给老师留下更好的第一印象,还会有一些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实地来这个学校感受一下校园环境。线上云参观的形式,好像就没有这种感受。还有考核形式的变化。本来线下考核就是笔试+面试,但我们那年就把笔试取消了,面试时间延长了一倍,一个人半个小时。

但夏令营线上考核也有好处,比如可以同时申报好几所学校,反正都是线上会议,可能不会有时间冲突。过去线下考试,都集中在7月上旬,就只能选择其中一所或者几所去。

疫情让我觉得,你可能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4月底,我结束确诊后的治疗隔离返校,已经在学校待了一个月左右。提前报备社区,开返乡证明,5月30日,我终于离开学校,校车会送我们去虹桥站,上车前还发了早饭。一路上还是很顺利的,到达家乡高铁站后,会排队并去往相应的隔离点。因为提前报备了过敏情况,社区还把我从被误拉去的原生态米果果小镇隔离点,接回到普通隔离酒店,一日三餐的饭菜丰富。经过独自隔离的六一和端午节,6月6号,我终于隔离结束,被家人接回了家。经过3个多月,终于恢复了自由,很开心。

我跟导师说等上海疫情基本稳定,校内实验室完全开放后,我再申请返校。暑假打算在家先好好放松一下,平时会看文献学习,相当于给自己放个假。

渴望同龄人的交流,

我不再「摆烂」了,决定去旅居


卡卡|北京某高校,新闻学,大二

a1295bb3fdf4f1fef75ccfd307438bd6.jpg

在成都的公园晒太阳

2020年入学的我,一开头就经历了两次延期——高考和大学入学。到现在,好像每一年都在延迟开学。

这学期,北京高校是完全在家上网课的状态,我实在太无聊了,于是就到各地旅居去了。我想要做出点改变,跟同龄人的交往,我不想再受限太多,于是就选择以最少钱的方式开始旅居。

这学期之前,我的心态有个特别大的变化——之前一直「摆烂」,会在家看很多互联网信息,而老家新疆那边朋友都不在,我经常一个人在家待着,心情状态很不好。我想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就决定找点事做,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或者出去玩。

决定去旅居,可能因为实在是受不了憋在学校出不去的感觉。今年一月冬奥会的时候,我们又回去上「家里蹲大学」,没有任何同龄人和我交流,感觉已经快自闭了,我也录了播客倾诉一下当时的心情。

高考志愿填报北京的学校,就是因为向往这里的文化生活。我比较喜欢摇滚乐,北京的摇滚演出特别多,还有很多本土的学生乐队,像一个理想主义的地方。结果来了之后,因为疫情,也很少有看演出的机会。

我现在在成都,已经待了一个月了。在这里,我见到各种形形色色的人,认识一堆「狐朋狗友」,我发现这里真是青年亚文化的发源地,确实给我一种「游学」的感觉。我之前是玩摄影的,我的一个作品选入到了成都本地的一个展览里,于是就来成都参加一些摄影的活动,也会做点外拍的兼职,平时还会跟朋友去club听音乐。成都的铁人三项——露营、爬龙泉山和环天府绿道骑行,除了露营之外,我都做了。

当然学习也没落下。我们学校氛围特别闲,平时学习任务没有那么重。这学期我们有八门课,很多都是实践课。比如最近我在成都本地采访一些二手店或者买手店,包括多抓鱼那样的二手循环商店,回去可以写一篇新闻课程的作业。

在大学的四个学期里,几乎每个学期都要经历一次封校。我特别喜欢五条人乐队仁科说的,「城市就是我的客厅」,但我想做的很多事情因为没有期限的封校而遥遥无期,晚上10点的门禁甚至连场音乐演出都看不完。我舍友是戏剧社的,她一开学就加入了,到现在还没有演成一部剧,校园里很多社团可能因为疫情原因也都没有搞了。

以前,海淀学院路的高校之间,经常可以互相之间蹭课、交流。本来是一个「学院路共同体」,现在变成了「学院路网课共同体」。学长学姐跟我们说,当时他们可以骑自行车去清北蹭两节课或者逛逛校园,还可以认识一些朋友之类的,那个对我来说是一个很乌托邦的生活。

很多实践、学习的机会也改变了。本来我想考中传的导演或编导系双学位,但是现在疫情也不太招生了,或者只招网课。之前我也想过去商业摄影或者新闻摄影的实习,但现在实习出校审批很麻烦,每天还有回校的时间点,于是我就放弃了。还有留学,疫情的政策、国际形势,一系列的问题也让我思考还要不要决定留学。

端午之后,我打算去大理,住在706青年空间。706就是一个青年共居的社区,里面经常会有沙龙、电影、圆桌之类各种各样的活动,就像大学一样,我就想以此来替代一下我消失的大学生活。

暑假我还会去浙江安吉做一个营地教育的实习,攒点钱,也想在大自然里多待一阵。

因疫情被航司解约,转专业后从头开始


小崔同学|沈阳某航空航天类大学,飞行技术专业转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四

f369fad10edde3d0f807af572b868170.jpg

准备六级考试和课程复习

我是高考提前批进入的飞行技术专业。

正常情况下,我们会在本校学习两年航空航天相关的理论知识,后面两年根据对应航空公司的安排,公费进入国外或国内的航线进行实践学习,毕业会分到航空公司去做飞行员。

但没想到,大二的时候,航空公司招飞办的人就跟我们学校开会说,因为经营状况和疫情等原因,我们专业的的部分同学只能解约,不能按原计划去航空公司继续学习。2020年上半年,因为疫情一直没有开学,迟迟无法处理这件事,期间我们还在准备雅思和私商仪考试(飞行员执照考试)等。大三的时候,学校告知我们,被解约的同学可以自费去三所国内航校学习。但这三所航校并不是国内主流的那几所,且学费高昂,65万到80万不等。现在疫情下的航空业本身比较难,自费学完也并不能保证分配去航空公司就业。

我们专业这届的在校生有220人,解约了快100名同学。尽管很多同学难以接受,但也有三、四十人自费去继续读航校,剩下六十多人可以选择转专业读人力资源管理,我就是其中之一。

于是,大四的时候,我开始从头学习一个新的专业。之前的一些学分还是可以转过来,我们只需要再补几门专业课学分,达到毕业要求就可以毕业。现在临近毕业了,需要统计大家的就业档案信息,我发现在我们选择转专业的同学里,能找到工作的不到10个。应聘的时候,我们跟正规学了四年人力资源管理的同学相比,难免有差距。

一切计划都被打乱后,很多同学选择考研考公,我也在思考毕业后应该去做什么。

我想着找个实习,从零出发,多接触一些社会和工作经验。在招聘App上,我看到蔚来在沈阳有招聘,我就投了HR实习生。面试后,对方可能觉得我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不达标,就没有通过。后来我跟HR沟通的时候,看到他们还在招门店实习生,就觉得还是去试试,面试两次之后,就进入了这个岗位。

蔚来的门店实习生岗位就像销售,大家都说现在销售行业不好,但我正好实习也没什么业绩压力,还是可以体验一下。门店分早晚班,早上9点半到晚上6点半,或者中午12点到晚上10点,每天工作就是在前台接待客人,讲解车型和他们的需求,如果有意向就留下资料,后续交给销售顾问去沟通,日常也会负责车的清洁卫生和展厅摆放之类的。

新能源车企跟传统门店还是不一样,来看的人很多,让我能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人,感觉积累到了不少跟人打交道的经验。起码比我在学校的时候,更开朗或者更得体一点。

今年沈阳这边的疫情也一直出现,学校的管控很严格,不能回学校,我就在外面租房实习。特别是3月末的时候,这边的门店商场一律停业休息,我们也不例外,中途实习相当于暂停了一个月左右,因为没有给我们什么任务,所以也没有工资。

毕业季几乎没有——毕业典礼线上进行,毕业照是用每个人的大头照p成一张,论文也是线上答辩,毕业证邮寄,行李就拜托校内的同学帮忙收拾寄出来,大学就算念完了。

毕业论文的田野调查、博士复试,

我都通过线上完成了


Z同学|北京大学,硕博连读

155c42266b2aee2884243d62a9429c98.jpg

田野调查时拍摄

去年7月定好毕业论文的题目后,我打算上学期的全部时间都用来做论文的田野调查。但没有想到后面的过程如此复杂。

前期线上问卷筛选还挺顺利的。我从500份问卷里,筛选出三个田野的地点准备去实地考察。但这三个地点分散在郑州的郑东新区、金水区和中原区三个城区,每个地点之间相距10公里左右。没有疫情的话,我坐地铁,20分钟就能把这三个地方绕一遍。

今年1月郑州发生疫情后,整个郑州城区被封,我没办法实地采访,只能通过电话联系访谈对象。但我回到开封的家里后,被告知因为去过郑州金水区,只能居家隔离了15天。

研究进行到中途,因为需要回学校向导师汇报进度,一月我回到北京,又被原地隔离7+14天——7天在校外的中关新园隔离,14天在万柳的宿舍隔离。因为田野调查没办法进行,很多需要实地接触的访谈,只能通过微信或电话进行,许多语境信息会被过滤掉,因此我在隔离期间始终很焦虑。

隔离结束,我就立马回郑州继续做田野了。本来计划在我的三个田野地点各待上半个月时间,基本能搜集到足够的信息。但疫情限制出行后,我本来的规划被打乱,变成谁愿意搭理我,我就跟谁访谈。最后整理材料的时候,也发现很零碎,语境信息和文本信息没办法充分结合起来,导致我花费了应该比正常多上三到四倍的时间。

2月中旬,学校开学,要求学生必须回主校区见人注册,就是要人脸识别才能完成新学期注册。没办法,我再次回北京,又因为去过郑州,所以再次被隔离了7+14天。在校外的中关新园隔离期间,因为文献下载要用北大校园网,我只好拜托校内同学帮我下载,才能继续我的论文和复试。

当时我以为我已经没办法再继续做完田野调查了。因为出行限制,我还是通过网络完成了后半部分的调研。好在我接触的对象都比较健谈,也很乐意提供一些我需要的材料,这让我的毕业论文最后还是顺利完成了。由于北京疫情再起,学校的隔离园区已经住不下人,辅导员叫我们在外地的同学先别回学校,于是前几天我们的论文答辩也刚刚在线上结束了。

四月之前,我都一直笼罩在毕不了业的担忧中。因为当时我一边写毕业论文,处理杂七杂八的访谈材料;一边准备申请博士,准备复试。可能因为压力比较大,那段时间我身体也出现了一些状况,常常牙痛,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原因导致的。在每天嘴里含着药的情况下,我的论文也终于接近尾声。

博士的申请考核也全部改到了线上,我是在河南的家里完成的博士复试。复试要求学生必须在一个没有人的房间,用双机位全程联网视频,在特定的复试软件上完成答题。如果中途断网造成的答题中断或者面试断线,只能自己负责,不会顺延加时。我想,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硬件条件不宽裕的同学,很可能会失去这次升学机会。

省考延期,只能努力调整心态


冰棒酱|天津某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21年本科毕业,正在准备天津市公务员考试

244adef52620fb64bf31b0f878c9b8d5.jpg

清早图书馆门口的考研考公排队人群

我在准备天津市的公务员省考,因为疫情省考延期了,但我也决定不再摆烂,好好复习。

去年本科毕业前,我在考研。为了可以和男朋友不用异地,报考了一个北京的学校。后来考研成绩虽然过了国家线,可以参加调剂,但因为不想被调剂到比本科学校差的学校,所以没有选择继续读研,这段感情也随之结束了。用了一个月时间调整心情之后,我决定转战考公务员。由于当时考研的分数比较低,身边的同学要么考研上岸了,要么在准备秋招,我特别焦虑,于是有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感觉,像高三一样一心准备公务员考试。

虽然出成绩的时候我没想到第一次考能这么高,但因为第一次报岗,不太了解情况,没有用应届生身份,报了一个竞争力比较大的岗,最后差了一点,没有进面试环节。后来又陆陆续续考了三四个事业单位,也一边忙着毕业和论文答辩的事,没有认真复习考试,基本上相当于裸考,最后差了几分没能上岸。

去年下半年又报了一个事业单位的联考和一些其他考试,因为疫情拖到现在都还没考,也不知道具体什么时候能考试。

按照正常情况下今年三月底的省考,我从二月份开始就每天有节奏和计划地复习了将近两个月。一开始延期的时候,我以为就延期最多两周,所以还在坚持规律复习。后来,今年春天的疫情越来越严重,考试恢复遥遥无期,我的复习也开始松懈了。

我家在天津,报考的单位也都是天津的。但有的考公的人还会面临跨省考的出行问题;有的在职考的人本来请假考试,人到了,考试却突然延期,甚至还会被原地隔离。每次省考推迟了,我们考公的群里都会发消息,推测什么时候复考,也会一起摆烂。我就到社交媒体上发一些考公复习的帖子,督促自己学习,也当是尝试一下自媒体。

在家里复习这么久,调整心态的办法就是不要逃避。赶着秋招的时候,我先签了一个四大行的保底offer,心里没有那么慌了。但7月要入职,希望那之前可以顺利考试。虽然考试延期,好在有父母的支持与鼓励,我没有选择放弃,振作起来迎接可能马上就要到来的省考。

拍毕业作品,疫情管控、演员也难找,超支了两三万


王二|北京电影学院,制片与市场专业,大四,目前在某影视公司实习

55bd5186319bc44dbfe0f0774942d78f.jpg

毕业短片作品拍摄现场

二三月份封校之后,为了拍毕业作品,我就从学校搬出来住了。

我拍摄的主要场景本来设计在北京通州的一个地下室里。为了省钱,我打算直接住在这个地下室,于是跟中介订好了,第二天来交钱。没想到只隔了几个小时,这个房子就被定出去了——二房东出租给了某外卖公司的站长。

我突然懵了,没有地方住,拍片的场景也找不到了。我就开始住在青旅,每天在网上找新的地下室。房子很难找,过了几天我终于找到一个不那么合适的备用拍摄地,准备租下来先把片子拍了。

后来想想觉得不甘心,大学四年就拍这么一个东西还是别委屈了,因为拍摄空间真的很重要。然后我就打电话给那个外卖的站长,请他能不能把地下室让给我。他没答应,我就亲自上门拜访,到了看见那里已经住满了骑手。

我很不好意思地跟他说,能不能我付给他们住宿的费用,他们把这间地下室腾给我拍三天时间,完事再搬回来。站长答应了,但是给我开价三千,这个30平米的地下室当时我准备租的时候才两千一个月。没办法,我还是把房子租下来了三天,拍了毕业作品,也拍了一个伪纪录片去记录这件事。

各地疫情管控,演员也很难找,导致拍片成本就更高了,我的片子超支了大概两三万。有的拍摄场地可能封控中用不了,有的镜头还需要等着补拍,比如我有一个镜头在燕郊潮白河,赶上三月粉燕郊封城,有巡逻队来不让;我有的演员也隔离在上海,要等ta回来之后,凑够了钱再开机。

我去年也加入了考研大军,那一年搞电影的也都往国内卷,导致我们当时的考艺术的国家线上升了16分,我报考的学校专业也大幅缩招,以前一年招25个人,今年就招了4个人。

回看大学生活,已经和学长学姐们讲的电影学院那种宽松的实践氛围不太一样。疫情之后,学校管控比较严格,有出行限制,每次进出都要报批,出去实习、跟组、接活之类的就很麻烦。老师跟我们上课的时候会讲他们当年在北电上课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就是有很自由的创作氛围,下完课喝酒,边喝边聊剧本,感觉是很快乐的。

疫情这两三年,电影行业快要死了。拍完我的毕业作品,吃杀青饭的时候,大家也说,电影梦就到这了,该搬砖的搬砖,该回归现实的回归现实,这条路基本就到这了。

但我想我第一份工作还是希望能和电影相关,就是想尝试一下,不行再转行。我现在在一家影视公司做剧本策划的实习,每天往返通勤两个小时,住在两千一个月的单间里,实习工资也很低,远远负担不了日常开销。但还是想先熬一熬,虽然赚的少点,但也能学习,就当上课了。

疫情下的硕士两年,我从英国留学到美国


Heya|LSE+USC双硕士项目,拿到多个大厂秋招offer

420d3300f8a9c30a5d4360385c971285.jpg

伦敦和洛杉矶的宿舍窗外

我现在是LSE+USC的Glob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双硕士项目在读,正在经历从伦敦到洛杉矶的留学生活。回望疫情这两三年,也是我这二十多年来人生变化最大的时间。

2020年本科毕业时,我的室友已经有国内高校的保研资格,我也已经拿到了7个海外学校的offer。当五六月我要做选择的时候,我的本科学校也抛出橄榄枝,问我要不要保研回校。我的父母当时是有过动摇的,特别是家里老一辈的外公外婆会觉得出去留学不安全,「浙大已经是很不错的学校了,为什么还要选择这条很冒险的路呢?」

我当时觉得,我已经付出这么多努力了,如果这样轻易放弃可能会不甘心。我出国的初心是希望是体验生活,当时我还跟同学说过一句话是「我来世界一趟,我要看看太阳」,人生的体验丰富性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而且当时也没有长期出国过,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和成长的机会。几番纠结下,我还是选择出国了。

在我拿到的7个offer里面,一开始我最想选择的是美国的一个Stem项目,这样更有可能留在美国工作。但当时美国出了一个中国留学生不能入境的政策,我当时就知道,如果我选择这个项目,可能一年都要上网课。当时美国疫情情况也特别糟糕,英国相对好一些,所以最后我选择了现在这个第一年在英国、第二年在美国的硕士项目。

9月来到伦敦后,没想到疫情情况也完全跟预期不同。2020年10月开始,伦敦就开始lockdown(封城),很多剧院、餐厅都关闭了,但其实大家都能正常出行,也可以去公园等户外场所散心。当时对我来说最大的压力反而来自于国内的家人朋友对我的担心,我需要一边照顾好自己的生活,一边也要安抚家人朋友的情绪,这一点让我觉得有点吃力。

后来从11月到次年3、4月,课程都转成了线上,只有一些小课或者讨论课会去线下。这让我的整个校园体验很少,LSE本身是一所位于城市中心的学校,没有校园的概念,只有几栋楼。我去学校的时间比较少,没有怎么探索校园的建筑、设施,同学都分布在世界各地上网课,跟同学的交流机会也很少,很多同学都是我们到洛杉矶之后才见面的。

由于当时还不太清楚自己的职业方向,边上课我也在边准备国内的暑期实习。去年3、4月实习春招的时候,因为我没有任何大厂的实习经历,所以不断地远程面试,腾讯阿里都面了三四轮。学业和找实习让我压力很大,每天非常焦虑——阳台望出去是阴沉沉的英国老式楼房,我每天待在小小的宿舍里学习,当时也感到自己的学术能力、语言表达上和别人的差距,所以整个心理状态很差,经常睡不着觉。

接受阿里的实习offer后,我就开始处理回国的事情。疫情期间回国机票特别难买,一番波折后,五月初我回国隔离了14天,又回家隔离了7天,期间还写完了两篇课程论文。隔离一结束,我马上就去阿里实习了,这样才能保证有两到三个月的实习时间。阿里的实习经历帮助我了解了大厂的运作和优劣势,让我更深入地思考了求职的方向,也让我在去年秋招时命中率很高。

来美国之后,一直是线下上课,今年三四月之后不用每周做核酸检测,也可以不戴口罩在教室上课了。遗憾的是,虽然毕业典礼可以如期正常举行,但国内疫情加重,父母没办法来参加。2020年我在浙大本科毕业的时候,父母也没能参加毕业典礼。美国毕业典礼这天,我给他们发了直播链接,我姐姐一直熬夜到凌晨三四点看我的直播,帮我截图、录视频,我父母后来也发了朋友圈帮我庆祝。

虽然有一些遗憾,疫情期间的整个留学都还挺不容易的,好在最后还是蛮圆满的结尾。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后浪研究所”(ID:youth36kr),作者朱雯卿、Judy,编辑石亚琼、薇薇子。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后浪研究所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后浪研究所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四年大学,三年封校,那些疫情下「错位」的大学生活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