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unsplash
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特别严峻。眼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系列活动时间即将过半,毕业生求职进入关键冲刺期。据教育部统计,2022 届高校毕业生预计 1076 万人,同比去年增加 167 万人,规模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然而,截至 2022 年 4 月中旬,全国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仅为 23.61%,其中包括考公、考研的学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22 年一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一季度高校毕业生 CIER(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为 0.71,降至 2020 年以来的最低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2 年 5 月,16 至 24 岁人群调查失业率为 18.4%,比上月上升了 0.2%。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指出,近期疫情冲击给就业带来不利影响,年轻人的失业率偏高,需要高度重视。
一方面是过剩的高校毕业生,一方面是收缩的人才市场需求,加之疫情持续导致的经济下行、线下招聘活动受限、求职倾向变化加剧供需矛盾等多重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迎来了「最难就业季」,高校毕业生就业话题备受国家和社会各界关注。
新政多举措缓解青年就业压力
总体看来,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招聘难」现象并存,高校毕业生就业局面复杂、形势严峻。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关键词出现了 31 次,「着力稳定市场主体保就业」被单独列为工作任务之一;国务院也多次召开相关会议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近来,国家及相关部门密集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有利条件。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社会法研究所所长娄宇在接受《法制日报》采访时表示,这些就业举措涉及部门多,内容和形式丰富,较之以往并不多见,「反映了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政府解决问题的决心」。
表1 近期国家层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相关政策措施
由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近期国家出台政策频率之高,尤其今年 3 月以来每个月都有相应的政策举措出台。这些举措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拓展就业岗位,如支持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到城乡社区和基层就业,稳定扩大事业单位和国企招聘规模等。二是促进供需对接,如开展就业促进专项行动,推广使用就业服务平台,简化招聘求职流程和就业报到手续等。三是加强就业帮扶,主要是为毕业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以及职业能力培训,助学贷款减负等。
各地打出“组合拳”,推动毕业生就业
响应国家号召,各地也纷纷打出强有力的政策「组合拳」,积极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
表2 近期地方层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相关政策措施
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也同样备受关注。综合来看,与职业教育有关的政策主要作用在产业、企业和职教机构、高校毕业生三个层面。
产业层面,主要是强化产业链、人才链、培训链发展,着眼产业发展培养技能人才,加强产训结合,扩大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规模。部分地区还明确提出了具体目标,如吉林省明确「年内开展各类补贴性培训 21 万人次」;江苏省要求组织实施数字技能提升行动,「编制优势产业链、卓越产业链和数字产业等领域数字技能培训包,增强培训供给能力」。
企业和职教机构层面,主要是充分调动优质培训资源积极性,推动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共建共享,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和竞争力。运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支持市场力量参与就业服务、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等工作,并给予相应减免或补贴支持。
高校毕业生层面,主要是支持高校毕业生接受职业技能培训,部分地区进一步明确了重点培养方向,如长春市重点开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职业和急需紧缺专业职业技能培训,广东省重点开展新兴产业、智能制造、智能建造、现代服务业等岗位培训。加强毕业生就业服务,推动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参加事业单位招聘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等。
职业教育如何抓住高校毕业生
就业扶持政策红利?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职业教育或将迎来一波发展机遇,其机会可能主要来自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疫情期间,在线职业教育逐渐从大学生求职就业的「选修课」变为「必修课」。腾讯课堂近日发布的《2022 大学生在线职业技能学习需求和就业趋势大数据报告》显示,2022 年全国准大学生、大学生参与在线职业技能培训的人数超过 500 万,人均学习时长同比增长了 20%;其中职业技能学习者的比例接近 91%,远超考研、考公等学习比例。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通过在线职业技能培训增强自身职业技能适应性,提升就业求职竞争力。
二是新职业、新岗位持续涌现,进一步增加了职业技能培训需求。从 2019 年起,人社部已经向社会正式发布了 4 批 56个新职业,为就业市场带来了巨大红利。如何让新职业吸纳更多大学生群体?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是一个重要方面。多鲸教育研究院发布的《2022 中国职业教育行业报告》显示,71.2% 的新职业从业者都参加过职业培训。其中,22.9% 科班出身,34.8% 参与过公司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
而各类职业院校和职教机构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参与者,更要充分认识到并利用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的政策红利。
对于职业院校,首先应认识到自身区别于本科院校的优势所在。根据 2021 年底央视的一组专题报道,相较于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惨淡,很多职业院校的学生还未毕业就被各大企业争抢,其背后的原因就是职业教育更能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可以有效弥合人才技能与工作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因此,职业院校要继续发挥优势,坚持面向产业和市场的办学取向,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积极开展实训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此外,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需求的转变,技能人才也在就业观、择业观方面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进行供给侧改革,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等方面做到与时俱进。
对于职教机构,国家将职业培训作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途径,明确鼓励市场力量参与职业培训并提供资金补贴等资源。《「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提出的目标之一是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更加有效,具体而言,要「培训与就业的衔接更加紧密,形成个人投入、企业支持、政府补贴共同投入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形成职业技能培训多元供给体系,市场引导和政府补贴的职业技能培训共同推进」。对此,嗅觉敏锐的职业教育企业已经开始布局。未来,职业技能培训赛道将迎来更多参与者,想要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职教机构还要看准政策信号,及时调整产品、服务的内容和供给方式。目前而言,就业导向的培训内容和在线为主的培训模式是比较明显的趋势。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多鲸”(ID:DJEDUINNO),作者衿樊。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来源:多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