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Unsplash
教育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纵使千变万化、起起伏伏,无数心怀热火的人在其中,或入场,或离场,而前行,将永不停歇。芥末堆非虚构写作栏目「一介」,取芥末堆之“芥”,古文也通“介”,一介之士,关注时代中的个体,那些辛辣刺激的拼图构建蜕变后的人生。
人物介绍:
宙晓,33岁,占星师,“双减”前为上海本地某教培机构销售
现为某全国范围内头部教培机构上海一校区的学业规划师
作者手记:
初识宙晓,是在一个关注教育创新的终身学习社区里。他自信、热情,总会积极地回应每一位伙伴的发言,给出建议的同时还会分享很多高效的工具。他热衷于思考教育的意义,但彼时我们并没有对彼此过往的经历进行交流。最近看到他的状态有所更新,深聊之后才发现这是一场几经波折的教培人与自我和解的人生旅程。
以下为人物自述:
“我不想成为和他一样的人”
我在上海的弄堂里长大,儿时生活在一个平凡的双职工家庭。后来因为父亲的选择,家里发生了一些变故。他辞职下海后进入保险行业做车险,在那个汽车还尚未普及的年代,这本该是一份没有竞争且很有前景的工作。
但我爸的性格里有比较自大的一部分因素,他会盲目乐观。回想起来,当时他给我的感觉就是“满嘴跑火车”。他认为车险做起来很简单,觉得以综合代理人的身份帮客户做好配置就行,就拉着我妈妈一起下海创业了。可生意做起来之后,因为用人决策上的失误,他们被骗了,也因此背上了一笔债务。
金额虽然不小,也没到靠自己努力偿还不起的地步。可我爸是一个回避型的人,他的做法就是自暴自弃,然后想要通过赌博来填补这个窟窿,这可能还是源于他那种过于乐观的投机心理。我妈妈去棋牌室捉了他很多次,甚至有一次家里的房产证也被抵押出去了,闹到这种地步,他们做出了离婚的决定。
这些事发生在我中考前,受到震荡之后自己也没有调整好心态。虽说后面升学路径不太顺利不能完全归咎于此,但要说没有影响那肯定是假的。高考完填志愿的时候我是瞎填的,当时就一心想着离开上海这个是非之地。后来我就如自己所愿,把自己发配到了其他城市,读了一所二本里的边缘专业——市场营销。如此浑浑噩噩过了四年,连驾照都没考,完全没有锚点,就是闲人一个。
原生家庭的这些事,其实对我的职业选择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因为我爸一直是做销售的,而我从小到大也没有其他男性可以参照,只有他。我对于销售的认知就是可能要像他那样油嘴滑舌,去跟客户画大饼才能做好工作,所以我本质上非常排斥销售岗位。我的性格也和他完全相反,我会不断地反思并修正自己,可能我会过于谨慎,甚至会低估自己。
大学毕业后我在职场上飘荡了很多年,我并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也可能是因为自己还没有转变成一个成熟的职场人,依旧是一种学生心态。所以我先后去了当时比较流行的心理学机构、占星机构,做过助教,也做过类似于后勤的兼职。当时就是想找到一个自己可以深入钻研的领域,同时也梳理自己的童年。我虽然学到了一些心理学的皮毛,但依旧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毕竟我和本科就是学这个专业的人比起来差距还是很大的,而我也不可能把那四年弥补回来,因为时光流逝容不得你后悔。
现在你看到我会热衷于支持他人,无论是利用占星也好,还是其他的一些心理测评量表之类的工具也好,我都是想去帮助大家回答我是谁、我有什么优势、我该去往哪里的问题。因为我深刻体会过那种如浮萍一般的无力感,所以想为更多人撑伞。
我也会用星盘来帮自己锚定一个方向,但当我们人生阅历不足的时候,是会产生解读上的偏差的。星盘其实告诉我,我适合做销售,或者需要和人进行沟通的工作,但我一直设想的是一个专家型的角色,可能是老师?又或者是访谈者?当局者迷吧,我还是不想认命,想铆着劲儿往前走,看看自己到底能不能成为心中认定的那个偏向于学者类型的人。
“不能让姑娘觉得我很弱,我需要一份正经工作”
图源:Unsplash
我在心理学机构兼职的时候,公司旁边有一家咖啡厅,那里经常组织一些引流活动,我在一次英语角的活动中认识了我老婆。我是“恋爱即成家型”的人,谈恋爱都是以结婚为目的,既然要成家,就会想到我父亲过往的那些事,那我必须要有为家庭分担财务风险的能力,我总得找到一份有发展空间的工作,让姑娘觉得我是一个潜力股。
那会儿我大学毕业差不多已经两年了,看不到自己的优势,一切都非常混乱。当时她即将去英国读研,我的目的很单纯,想守住一个好姑娘。所以我就去找了一份当时准入门槛不那么高的工作,就是我原本非常排斥的销售。她那会儿是上海当地一家头部教培机构的英语老师,推荐我去面试,但是我失败了。
接着我又去面试了一家户外品牌的门店销售,当时我并没有给店长一种能胜任销售的感觉,但我面试完没有直接离开,而是在店里转了转,摸了摸产品,看了看吊牌上的参数,这让店长看到了我的学习潜力,就让我入职了。我当时的气场很弱,完全不是一个销售的样子,所以我也很感谢他们能给我这份工作。
正是这段经历让我意识到,自己是可以在销售岗上有不错表现的。销售分很多种,本质还是和他人建立信任并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无论是产品还是咨询服务。我当时做的是顾问型销售,和我对自己专家型的设想有一定重合,所以那是我第一次对自己的人生角色有了明确的定位。
可后来我还是出现了摇摆,第二份工作做了产品专员。当时觉得自己还年轻,还是想尝试非销售类的岗位。不过兜兜转转,我发现还是销售比较适合我。几年之后我又去了我老婆之前推荐我去的那家机构面试,这一次我成功了。而且我的业绩很好,一年内就从初级销售做到高级销售,这个晋升速度是很快的。但是,紧接着就“双减”了。实话说那家机构内部有一些问题,不是很团结,一个月调了三次考核指标,总之就是感觉公司的应对策略非常仓促。
那个时候我选择了离开,经朋友介绍去了一家民营图书馆。考虑到政策,我想着干脆换个行业吧。虽然还是销售,但我好像又做了一次错误的选择。销售必须要有可以售卖的产品或者服务,可那里只有店。我既要当客服又要做管理,既要做运营又要做后勤,甚至举办活动的时候还要自己做海报……我不是不具备这些能力,而是不想在每一个方面都做得很浅。我知道自己不是多面手,我擅长的是在一个具体的领域做得更加深入。时间一长,我好像又回到了刚走出校门时那种同时做很多份兼职的感觉。加上收入没有任何增长,我再一次陷入迷茫。
“重回教培,我挣的不是亏心钱”
图源:Unsplash
意识到自己可能不太适合初创企业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自己要去到哪里。所以我加入了我们相识的这个社区,想看看教育还有怎么样的可能性。因为我会有一种担忧,虽然看到了自己的核心能力,可重新回到教培行业,“双减”还会对我造成影响吗?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我还是向几家教育公司投了简历。因为基于我个人的过往经历,我本身比较重视教育,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是个人兴趣和优势的重合吧。
入职现在这家公司前,我其实拿到了不止这一个offer,也包括“双减”前我就职的那家机构。考虑到年龄,这次一定是我能够自主选择的最后一个平台了。不过我觉得现在是我最好的状态。我也在计划进入到父亲这个角色,一切经验值都在快速增长中。
如果回顾我这一路走来的职场经历,只能说我花了十年才明白自己到底适合什么,可能是有点儿浪费时间吧。不过虽然我现在还是从最基层的岗位做起,但我是可以看到上升通道的。我明白这十年的弯路也没有白走,现在选择的这家机构虽然薪资最低,但没有任何隐形条款。而且我不好推论政策最后会是什么样的走向,如果高中阶段也要停,那至少如果我表现得好,还有其他事业部可以转岗。我现在考虑问题好像比之前成熟、缜密多了。
我老婆回国后进入了一所学校当老师,未来我也有很明晰的横向和纵向的职业发展路径,我现在最担心的是之后成为爸爸会缺乏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因为我明白,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高质量的亲子陪伴,所以我非常希望能够实现家庭和事业的平衡。我从小是一个缺乏父亲背影的孩子,我不希望自己未来事业有所发展但没有时间顾及家庭,我之前在迷茫期的时候也短暂尝试过自由职业,想着那是实现这个愿景最合理的方式,可后来发现那简直是做梦。
后来我想,进入大平台是时间成本效率最高的选择。在现在这份工作中,我意识到很多孩子签不进来并不是老师没有教他的能力,而是原生家庭的各种因素让他产生了心理问题。我在面试之前也纠结过,我会想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在助长应试教育,是不是对未来教育和教育创新的背叛。所以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己所能帮找到我们的孩子匹配一个好的老师,帮他进行心理疏导,给他最适合的支持。我挣的是一份提供解决方案的钱,这样也算是自洽了吧。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