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GET2015】科大讯飞吴晓如:教育科技产品的趋势,现状和痛点

作者:海岛 发布时间:

【GET2015】科大讯飞吴晓如:教育科技产品的趋势,现状和痛点

作者:海岛 发布时间:

摘要:教育科技产品的首要趋势是个性化,但现状恰恰与此相反,针对种种痛点,我们该何去何从?

吴晓如.jpg

今日,由芥末堆主办的GET2015教育科技大会在京如期举行科大讯飞集团执行总裁吴晓如先生就“趋势,现状,痛点”三个主题,给我们带来了精彩分享,以下是演讲实录:

 教育科技产品的首要趋势是个性化

首先,我们讲一下趋势和发展。趋势这个词比较大,更多是我们对教育科技产品发展的一些我们的看法。

  •  第一个要讲的词还是个性化。实际上目前我们这个时代,大家都知道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信息化的时代,原来在工业化的时代,可以培养标准化的人才,大家只要会组装汽车、只要会打算盘算账、只要会做记录就可以了,信息化时代不一样,我们需要更多个性化的人才。

    我们要承认每一个人,他实际上天生特质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智力水平、记忆力、兴趣、爱好等等这些方面有很多差异,但是之前学校培养模式有很多可能还是像标准化生产线。到了高中阶段,两条生产线,文科、理科,生产出来的产品学生,大家基本上很像,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大家都差不多,只是尺寸不一样,型号不一样。但我们社会真的需要一样的人吗?不一样,我们每个人天生不一样。我们想第一个,未来教育还是要走向个性化,我们给学生的学习计划也应该是个性化。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时候,有一些学生,他在数学方面能力强,你应该给他的进度更超前一点,让他吃不饱,有些学生可能得慢一点,每个学生的计划是个性化。

  •  第二个要讲的词是中国新高考改革。现在马上采用3+3,三门必修课,其它的课程任意选择三门,一个高考有N多的组合,给这些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方案。中国的教育绝对是体制内引导,国家主导。国家主导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就是高考指挥棒。那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国家新高考在调整。和我们科大讯飞有一个相关,语言能力,以前背单词学语法就可以考比较高的分,但是新高考改革里头提出更高的要求,你学语言有更好的应用能力、有更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个要求就会更高。北京市正在酝酿高考新方案里面对听说读写里面听和说部分,要求我们要达到50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下一步新高考改革,对整个的未来教学,尤其对语言类的教学会产生极其大的影响。

  • 第三个要讲的词是教育均衡化。中国一直在谈中国信息化,但是教育不均衡现象加剧。前几天和985大学招生办主任聊,这几年进入985农村学生比例在下降,下降非常快,对国家层面不是一件好事情,我们在座可能有很多的嘉宾,大家可能以前就是在农村,通过考上比较好的学校,一步步走上今天。原来的选拔人才应该是促进各个阶层流动,现在教育不均衡,农村的学生可能永远在农村,或者你没有机会上很好的大学,社会不公平现象进一步加剧。

在整个教育均衡化怎么走,中国这么大不可能短期内让中西部地区或者农村地区师资有明显大的提升,怎么办?大家探索的信息化或者今天讨论的主题教育科技,教育科技产品是推动教育均衡化非常重要的手段。这三个方面,我想可能是我们在今天觉得在下一步发展趋势上大家都要关注的事情,大家都在关注,只是看大家在不同维度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

现状和趋势恰好相反

第二个主题讲现状。第一个现状和个性化是相反的。中国的教育还是大班制的教育,这是比较可悲的事情。我女儿今年刚刚上初一,有一天到她班级里去看了一下,初一一个班69个学生,除了前面放了一个讲台,学生每一边顶到墙角,老师上来有上大  课的感觉,不可能关注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感觉到几天才能被老师关注一次提问一次,这种情况下在提个性化教学是非常困难。

但是中国大班学的局面不可能在短期改变,因为中国教学资源还是稀缺,中国的公立教学资源很难短时间改变?怎么办?我们能不能通过信息化。我们科大讯飞,刚才我们主持人谈到,讲科大讯飞做智能语音,更多我们做人工智能,我们在想能不能通过我们的技术给老师增加更多双的眼睛更多双的耳朵更多关注学生。现在有一个大痛点,我们提因材施教,我们提个性化,但是实际上目前现状,我们整个教学是大班制教学,我们老师很难有精力去关注更多孩子更多学生,这种前提下就谈不上因材施教。

尤其我们想再过几年,高考新改革以后,一个小孩到了高二就要选择,我到底在自由选择的三门高考课程中,我道理选物理选生物选地理,选的课程决定了我在高三高考以后我报专业或者上大学我未来职业规划是什么样?我到底以后是学电子专业、学计算机、学历史、学医学还是学什么?原来在高考结束以后,只要文理科分得比较清楚,在未来职业规划中不会有影响,但是现在就不行,你现在比较早选的科目决定了未来职业规划。

 父母亲有的时候比较盲目,并没有很好的判断告诉孩子,你在高二的时候你应该选什么什么课,可能更多只是讲你考试成绩在高一表现还不错就可以选物理。以后老师更好关注学生,老师比家长更专业所以我们应该给老师更多辅助化的数据,给老师更多的一些辅助工具,帮助家长能够更好了解每个学生,所以在大班制教学里面,目前现状很难在短时间改变。第二,和我们现在因材施教,新高考改革希望引导个性化教学都是有非常大的矛盾和冲突,这个矛盾和冲突只有通过我们的科技产品当然还有其它配套手段解决这个运用。

刚才已经讲到了新高考改革里面就在强调我们的语言类的听说读写应用能力。实际上英语教学,这一次高考中没有去掉,大家还必须要去学。但是英语学习对中国人来说一定意义上,以前很多年我们英语学习是一个非常可悲的事情,英语学习大家可能从小学阶段开始学,然后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沈甚至研究生阶段还在学英语,学完以后英语能不能用?大部分情况都是这样。如果你的交往中,你明天就要和一个国外代表团做一个商务谈判,你可能就会发怵,很多语言感觉到用的时候,学了十几年,把学习  时间加起来可能占了你生命中三十分之一,五十分之一,你感觉还是用不好,哑巴英语是语言教学中的问题。当然我们语文也有同样的问题。

痛点:如何帮助教师更好地使用教育科技产品

我们语文,大家学了很多年的语文,一旦工作以后,领导叫你写一篇总结、公文也会碰到问题,年终的时候做总结能不能做好,都是语言能力。语言能力在过去学习和生活中有比较大的差异,所以这也是我们觉得比较大的问题。

第三个主题是痛点,说一说教育科技产品使用本身。中国教师群体数量非常大,中国K12领域内老师数目有一千多万,分布城乡各个区域都有,这么多老师,他实际上对科技手段的使用差异是比较大的。我们即使有好的信息化设备我们有好的教学资源,但是后面要乘上一个系数,系数是老师主观能动性。我们提供再好信息化设备,再好教学资源内容,如果老师没有主观意愿去使用这些设备资源的时候,后面系数都是零,你再好的科技产品都没有作用,但是这里面提醒我们,我们做出来的产品要有两个特征,一个特征是非常简单,傻瓜相机对整个相机行业推动力,专业相机给你专业的说明书,看半天大部分人不会用,傻瓜,一键,就能拍下照片。我们产品要非常简单,任何老师拿到以后一页纸的说明,5分钟以后就能用,这样的产品有生命里。

第二,必须给老师帮忙,我们帮忙不添乱,必须要减轻老师负担。实事求是说无论是公立学校也好、私立学校也好,我们老师在K12体系内压力非常大,上课前的备课,上课完批改作业,基本上把他的精力耗费完了。我们第二个产品特征必须帮老师减轻负担,不要增加老师额外要花很多的时间。这个之上,我们讲的是一些教育中存在的痛点,但是现状其实我们觉得还有比较好的方面。

我们做教育科技产品,刚才谈到是体制内主导的教育模式。所有体制内的学校必须要具备教育科技产品使用条件,这个我想这几年国家在这方面做的应该还是非常值得我们赞赏。我们国家在过去几年里面,每年有巨大投入,从原来的校校通到现在的三通两平台,国家投入巨大资源。我前一阵子和中央领教馆做调研,我们看包含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的学校都已经有了电子白板、电脑、网络,大部分学校通了网络。这为下一步科技产品提供好的条件,放在五年前,再好的产品没法用,需要设备需要网络。现在绝大部分的学校都有,而且改进速度非常快,今年的联网率是50%、60%到明年是70%、80%,这为我们教育科技产品提供非常好的使用环境。

光有互联网+还不行,还得人工智能

一般来说现在普遍接受的大家把人工智能分成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计算的智能,运算速度快不快,比较有代表性就是IBM的(森南)机器人,本质上是计算的智能,运算速度只要足够快,做一些简单运算把你国际象棋大事干掉。第二,感知智能,就是像人一样是不是可以听,是不是可以看。最近几年深度学习的发展,让感知智能的发展有了非常大的突破。这些年看到,比如说对听这个词来说,语音识别,这几年有了飞速提高,不仅仅对不同的口音,比如说噪声环境下都有很好的表现,比如图像识别,今天讲到刷脸能够达到99.9%的可靠度,所以感知智能这几年有了非常大的突破,这个突破和教育上有什么关系呢?就是可以把大量原来我们不能分析的数据变成我们可以分析的数据。

我们在过去试卷上的数据扫描以后把你数字化并不是结构化,感知智能能做到。会看会听还不行,还要看得懂,这就是认知智能,像人一样思考、理解。在过去两到三年中认知智能有了非常大的突破,比较有代表性的,现在无论是欧美国家还是中国对认知智能这个技术发展都非常重视。在美国图林中心和华盛顿大学做了美国高考机器人项目,目标  通过未来美国生物考试。日本也有同样的项目,考上东京大学。科大讯飞承担了类人答题项目,2019年机器人能参加高考达到前20%的水平。智能对一般人的来说,衡量你的标准,到18岁参加高考,你能考上985大学,你这孩子很聪明,考上一本很不错。对认知智能国内外投入都非常大,认知智能的突破在教育上面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老师最需要什么?首先通过感知智能技术,通过扫描通过一些语音识别能够把学生试卷数据、口语数据结构化变成计算机分析,通过认知智能技术告诉老师孩子错在哪儿,孩子口语水平怎么样?教育信息化里面,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可以获得教育中大量的数据,认知智能帮助老师分析真正的个性化因材施教所需要宝贵的信息。

科大讯飞如何应对?

  • 第一个层面,我们现在做的技术在学这个层面可以做一些改变。我们觉得相对于老师,学生的行为改变是比较容易,老师行为改变相对比较困难,学生更熟悉信息化条件下的应用。我们可以把学生作业试卷,第一个层面通过叫全学科自动阅卷扫描,扫描发现学生考试做了一个作业你错在什么地方?哪些题目错了?一个小孩子把小学一年级一直到高三做错的题目,日复一日非常细致的梳理起来就是有价值的事情。第一个告诉错在哪儿?第二个学前诊断,一百道一千道题错了之后,有没有显示规律,这就是学习诊断,随着数据有了一定的量学习诊断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不仅仅错在哪儿,错有没有一些什么规律。比如说你一道题目,二元一次方程不会做,是不是本身一元一次方程没学好或者基本分母通分你不会,这是告诉你错在哪儿。知道你是错在哪儿,怎么错的之后,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个性化的学习包。所以这样,我们想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事半功倍,以后做作业的时候不需要大量做自己已经会,而去做自己不会的。

    这个里面有个技术,手写识别。手写识别在去年,以前大家讲在线的手写识别有力量的视频。第二,作文评测技术已经超过人工评测,英文作文评测。今年上半年,在国家考试中心指导下,我们在相关的一些地方做了一些试验,试验做完以后,作文评分的结果已经超过了老师在高强度下评分的结果。比如说你四六级考完以后,一个老师一天要改很多很多题的作文题目,强度非常大,主观因素会影响结果,机器在英文作文、中文作文已经超过老师高强度下评分的水平,逼近专家的水平。所有这些在以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里面起到非常好的帮助。

    我们在这里曾经做过一个试验,我们在安徽最好的中学合肥一中做了五个班的试验,五个班,每次小的测试,期中期末月考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包,抽了五个班,原来水平差不多,有三个班变化不大,但是有两个班从第八名变成第二名,一个是第十四名变成第一名,非常有效,所以他们大规模扩大应用。给每个学生都提供一个学习秘书告诉他错在哪儿,怎么做,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是非常有用的。

  • 第二方面,在学方面的口语里面,我们觉得口语实际上语言应用方面是一个能力不是一个知识,只要经常在应用能力上他经常能受到训练肯定就可以提高。现在举例来说,像广东省英语高考中是考口语,因为有了考试,学校就会组织其它的考试,期中期末模拟考试,有了考试孩子就会回家练习,有了手段,学生的学习效果是立竿见影。

    原来在很多学校里面即使有高考、中考要考口语,学校和老师不敢组织考试,每一次组织考试对老师精力牵扯是巨大,有了考试机器评测,一考试分数就出来了,老师就很乐意组织考试。

    过去几年做过几件事情,广东省的高考口语考试,广东省70万的老师集中在一起,  关闭十天成绩出来,口语考试老师通过  听才能打分,有机器打分,传到服务器上,分数就出来了,对语言口语能力的改变是非常大的,以测促学显著比较学习成绩。比如说像惠州市做得比较超前一点,惠州市每个班的孩子做模拟口语测试,从几个区的成绩从第十名到第九名到第八名。

    第二方面,对老师教方面,刚才讲到了学、考方面,在教方面。首先就是得容易,给老师工具容易,备课提供了一键备课工具,老师上课之前和大部分省市三通两平台,讯飞参与了建设,和学习管理是对接。一个老师输入学校名称和姓名,和他相关的课件就显示在桌面上,他点击一下就可以用。如果老师稍微愿意往前跨一步,愿意选一选甚至自己做课件,发现未来课件和他的吻合程度越来越高,这样让他上课让他得到更满意的东西。讯飞把结构化中间重要环节模块化,生成课件。老师用起来,用起来有机会用好。

  • 第三方面要互动,现在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老师拿一个PAD,以前老师要在电子白板上写写画画,现在老师拿PAD走到学生中和学生互动,随时拍成微视频和这堂关联就进入资源库里面,给学生布置一些题目,哪个学生做得比较好,拍一下,比较好的思路就可以留下来。通过这种互动手段真正让教学的流程,我们现在讲翻转课堂,我不赞成大家说的颠覆上课模式,我们要用互动式终端设备,老师走到学生中,只不过他原来想做的事情比较困难,现在通过这种手段互动起来。

  • 最后,你要帮助老师,学生做完作业以后,考完试以后,原来批改要两个小时,现在有了这个手段半个小时做完了。我们这个技术,手写识别、主观题的作文评分就是给老师帮忙,让他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工作。我想对老师教学易用、互动和帮助他减负这些结合起来可以给老师提供比较好的教学化信息。

总的来讲,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里面的应用就像应该是一个秘书一样,学生随时有一个帮助他教学的秘书,一个学校或者一个省市组织完一个考试有很多机器人去帮助,用统一标准去给他评卷,对老师也有机器人帮助自己准备课件批改作业,帮助他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因材施教,这些不是孤立,以教育云为枢纽形成相互支撑的系统。考试结束之后,老师第二天在课堂里看到的重点,学生的微视频可以看到,学生针对弱项进行针对性的学习。让老师、学生有了自己的秘书,让自己的学习效率更高。

今天教育主题比较好,教育产品,我们讲体制内K12怎么通过信息化产品更好帮助老师教,更好帮助学生学,我们通过大家的努力从原来的教学,填鸭式走向更多的课堂互动,走向个性化教学。大家都在讲互联网+,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快速突破,互联网+人工智能一定让我们教育获得更快的进展,我们也觉得这个时代正在来临。最后感谢芥末堆提供的分享机会。

观众提问:目前人工智能到什么程度

 三个层面,运算智能不用说,感知智能,听,大家在手机上用得比较多,现在有很多语音输入法。跟教育关联比较大文字识别,文字识别层面可以做到95%、96%。第二个讲到认知智能层面,跟教育相关,机器批改作文,当然作文首先要定标,机器最后的办法是机器学习,比如说一个高考结束以后,需要找200篇的作文由专家定标,机器按照专家打分的尺度去打分。

最后,机器在作文评分上有两个重要指标,一个是相关度,第二误差,绝对误差和专家有多大的差距。现在这种差距比一般的正常的一个考试结束以后,老师打分的水平要高。大概目前是这么一个水平。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GET2015】科大讯飞吴晓如:教育科技产品的趋势,现状和痛点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