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音乐教育O2O平台为艺的网站上还挂着“手机APP正在开发中,敬请期待”的宣传语,但是,这款APP应该不会再有人更新了,为艺CEO严伯钧说,之后的O2O服务会极大的简化在公众号内,不再涉及交易,而早在2015年10月,为艺的大多数员工已经离开了这家公司。
人员过剩、资本寒冬——O2O时期为艺死亡的导火索
“当时公司除了五个联合创始人,两个运营,其他的人都离开了,我们只解雇过两个,其他的人都是自己陆陆续续提了离职。”为艺的创始人严伯钧回忆道。“最后一批走的人应该是知道了公司融资失败的消息,但我个人觉得他们自己可能也感觉到在为艺不知道做什么。”谈及员工离开的原因,严伯钧这么说。
为艺创立于2014年9月,在2015年1月份的时候上线了自己的网站,并获得IDG的数百万美金天使轮融资。在最开始,为艺的发展很顺。“那时候我们是最大的,我们帮音乐老师对接学生,让学生找到好的音乐老师,平台上的老师可是我们一个个面试过的,都招了3000多个,最高的时候数据能达到一周成交3000次。”谈起过去的辉煌,严伯钧有些出神。
“天使轮拿到钱后,你们的钱用到哪里去了?”我问。
“除了给老师做过一些补贴外,占大头的就是人力成本了。这个确实怪我。”严伯钧坦言,由于是初次创业的关系,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去思考,几个创始人来自各行业,但团队里独独缺乏做过教育的人。“那时候总是看哪个位置都觉得少了几个人,老想着招人进来。我们一开始也是想做内容的,所以挖了很多教育系从业者过来。但实质上我们的工作不需要这么多人”严伯钧说。
“行政没有拦着你,控制人力成本吗?”
“这个怪我。”严伯钧解释道,“当时数据很漂亮,投资预期非常好,有两个投资人想投我们,我以为不会出问题,就一直在扩张团队。没想到10月份资本寒冬,后来家教O2O平台老师来了垮了,平台类产品开始不被看好,投资跳了水。”
回忆起这些,严伯钧脸色不怎么好看。2015年深秋时,“资本寒冬”一词就在创投圈广泛被提及,从“资本寒冬要来了”,到针对O2O平台的“没有B轮”诅咒,再到“资本寒冬未必不是件好事”,这个过程严伯钧深有体会。“当然不怪投资人啊,他们一时周转不过来,也是很无奈的,不过资本寒冬是好事,不然我们可能还会折腾好一阵子。”严伯钧说。
“垂直行业的平台逻辑是很难行得通的”
“当时只用互联网与产品的逻辑去做为艺,却忽视了细分领域的特殊性,没有考虑用户的具体画像,在高度垂直的行业内,平台真是很难做的。”这句话,东瓜在行业内听很多人说过,没曾想,这一次听到,是来自为艺的CEO严伯钧。2015年10月,严伯钧已经认识到这个逻辑不对了,现在回想起来,他也觉得资本寒冬未必是坏事,让他们少折腾了好一会。
“一开始思路很简单,在音乐领域做一个O2O产品,对接好老师与学生,当时平台的概念很火,我们的联合创始人也有音乐领域这方面的资源,我们决心先试试。但后来就发现,这其中问题很多。”严伯钧说。其一就是平台的留存问题,即当学生找到了对应的老师达成交易,双方对平台的依赖性马上就减弱了,用严伯钧的话来说,把线下就能完成事,为了交易和数据而硬搬到线上,本身就是挺反人类的事情。其二则是切的领域太细分了,教育领域已经分了一级,为艺还要再小一级,做音乐教育。在这样一个选择成本高,需求多元又高价低频的领域内,平台很难办。其三则是没有仔细研究用户画像,为艺直接面对C端,精准用户埋得太深,服务进行得很艰难。
2015年10月,在融资受挫,深刻感知到产品逻辑不对后,严伯钧转变了方向,开始做内容。
为艺转型2B 做高端个性化定制音乐教育
随后,为艺的股东自身出资100多万,关系好的投资人们出资200多万,为艺才摆脱了资金周转不灵的局面,开始转型。“我觉得我们之前的产品没有把握好用户画像,所以之后我们选择从2B做起,先抓精准的用户画像。这一回会沉下心来做教研,做音乐教育内容。我们觉得做一碗好拉面比做一个帮你找好拉面的平台更好。”严伯钧说。随后,他重新组建了团队,保留各城市原有的为艺认证老师联络团队外,组建了教研团队,第一步与国际学校合作,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定制音乐教育服务。
“第一个点准备落在上海,因为我们新一轮的投资人中有这部分的资源。”严伯钧解释道,并且,他也认为那边的市场更好开拓,上海本就有音乐类教育产品,市场培育成本较低。此后,为艺将与当地国际学校进行合作,国际学校给他们提供场地,他们提供师资,将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个性化服务。“比如我们将根据学生的喜好,把他的乐器练习曲改编成他们熟悉的旋律但保留这些曲子需要练习的练习技巧,这样比原先的枯燥练习又多了些趣味。除此外,我们还会对他们的父母进行音乐鉴赏能力方面的提升。我们以家庭为单位提供音乐教育培训。”
推出这样“重”的服务内容,严伯钧有他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应当先培育孩子的音乐兴趣再教技巧,现在家长让学生学乐器或许以跟风居多,本身并不能感知音乐的美,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学习音乐、乐器是没有成就感的。“父母不懂音乐,他们的回报感只能通过奖状与证书去解决,这是不健康的。如果他们能听懂音乐,那么他们就能与孩子互动,而孩子在与父母关于音乐的互动中就达到成就感了。”严伯钧说。对此,为艺将专门为家长设置一款能提升音乐鉴赏能力的APP,期望通过这种形式去解决问题。据严伯钧透露,它的模式会类似一个健身APP,可以提升整个家庭成员的音乐素养。此外,也将给服务的家庭提供各类音乐型福利,如音乐会门票,大师班等,希望从各方面给家庭音乐熏陶。
纠结的教育领域创业者:时刻在权衡情怀与盈利
“就算是原来做O2O的时候,我也并不想把为艺定义成开放的平台,我们的老师都是一个一个面试过关了才能在为艺上招学生的。当时我是希望能给学生提供好的音乐教育。”严伯钧说。直到现在做更加重型的音乐教育,严伯钧还是这么想。
“你不觉得如果给每个学生做编曲的定制化,还要提供其他各类音乐服务太重了?”为艺重组团队后目前共有20人左右,我忍不住问道。
“重就重呗,我们可以在做出一定量级后建立库,那时候就会比较方便了。”严伯钧回答。
“如果要编曲做这样的个性化定制,从事这一职务的员工人力成本应该不会比程序员低吧?”
严伯钧微微点了下头,说道:“是的,肯定也不会便宜,不过应该不会有太多,做成一定量级后我们自己就能做适配了。然后慢慢再往普适性音乐教育方向开拓。”从这里,很直接地能看出,严伯钧依旧是一个很有教育情怀的创业者,他也表示自己的创业初心就是希望将自己愉悦的音乐学习体验复刻下去。
在收集中,严伯钧数次从为艺走题到了自己少年时所受的音乐教育,看得出他十分钟爱音乐,作为一个物理学专业的学生,在高中学习紧张的时期都未中断乐器的练习,他有多热爱音乐呢?严伯钧说自己原来练习小提琴的空弦都能练一个小时。空弦,就是练习小提琴时指头不按动任一琴弦,单用弓拉动琴弦的技巧。“其实你从空弦的练习中是能感知音色的变化的,每一个到大师级的音乐家,音准和节奏早就达标,这时候就看你在音色上的把控能力了。”严伯钧一边比划着一边向我展示拉琴的指法姿势。
说完后,严伯钧也补充了对于目前音乐类科技与教育结合的产品质疑,就像自己也摒弃了做科技与教育结合的音乐教育O2O平台一样。“回归教育本质,我认为音乐还是得由人来教,真正的音色、音乐的美只有人耳才能感知到,现阶段,科技是做不到的。”
在教育这样一个需要情怀的行当里,创业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每一个创业者都在权衡着情怀,教育本质,科技,需求点等等问题,严伯钧也不例外。那么或许,在之前的为艺时期,他的权衡失误了。收集到最后,我给他看了目前在做音乐教育O2O平台的同类产品,严伯钧很好奇,现场就下载了一个,打开页面后第一反应就下划到最后,看看每位老师的客单量,“你看,他们也接不到什么单吧。”严伯钧指着手机屏幕上那几排“0”默默地说。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