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注】本文转自第一财经,周成刚曾说:“我们一起出去吃饭,老俞(俞敏洪)喜欢点从来没尝试过的菜,有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有时候…你知道,也是惊吓。”
尽管是周五下午,周成刚此刻的心情却并不愉悦。在位于北京中关村新东方大楼的总裁办公室里,他摆弄着手里的PM2.5测试仪,窗户外面灰蒙蒙一片。
这一天,北京的雾霾污染程度再次爆表。周成刚既是这个国家最大的民营教育机构——新东方集团总裁,也是一位常年生活在北京的居民。“这样的环境下,没有身体的健康,教育的意义何在呢?”他皱皱眉头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
周成刚很关注热点事件对教育行业的影响。最近,看到北京将近50万/平方米的天价学区房的新闻,他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写道:“我们(父母)在众多选择中迷失了方向,孩子变成了我们这些选择中的试验品和附属品。”
他在文章中反思,自己曾几度为孩子的成长铺路,但最终发现一些“野蛮生长”的孩子也生活得多姿多彩,他希望把这些关于教育的想法传播出去。
周成刚已经在新东方工作了15年。15年间,他当过新东方区域学校的校长,管过留学业务。今年1月5日他正式上任新东方集团总裁,尽管在此之前多多少少都干些总裁的活,但从此他有“名分”了。
近年来,随着线上教育产业快速发展,新东方行业龙头的位置也不断受到冲击,名师离职、高管出走屡有发生,作为职业经理人的周成刚似乎是这里面最稳定的一个。在掌好这艘民营教育机构的舵与处理好和创始人之间的关系上,他谨慎、稳健的处事风格和双鱼座男人追求浪漫的个性,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先生”
2000年,刚刚加入新东方的周成刚被派到上海拓荒,三年后,又紧急调往北京担任北京新东方学校校长。2008年,时任新东方常务副总裁的周成刚再次接下当时快要被砍掉的留学咨询业务。
北京新东方前途出国咨询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李浚向第一财经记者回忆,留学中介一直是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块,当时市场发展也较乱。1996年到2008年间,留学业务和新东方其他业务相比是较弱的。当时董事会的想法是,给周成刚一年时间,这块业务能做起来就继续,原地不动的话就直接取消。之后的4~5年时间里,在周成刚的布局下,留学业务的收入开始出现成倍地增长。其间公司战略也经历了重大调整,将公司拆分成留学和国际游学两块业务。
2015财年,新东方留学咨询业务的营业收入超过了7亿元人民币,而2008年时,这一数据仅为2800万元,其中还包括国际游学的1000万收入。后来外界评述,新东方的留学服务业务的确是周成刚一手做起来的。不过,这些业绩的背后,也是中国出国留学人数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在增长,“关键先生”周成刚抓住了这一机遇。
2014年,新东方出现重大人事变动,原执行总裁陈向东宣布离职,走的时候留下一句话“离开新东方是因为自己的领导力不匹配”。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则称陈的离职是“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意味深长的两句话,外界对于陈向东与俞敏洪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诸多揣测。
事实上,在陈向东出走前后,新东方已经开始面临内忧外患的境遇。外有BAT携重金杀入教育领域,内则是外界所关注的高管和名师离职潮。
此时的新东方急需变革。但当时的高管在公司战略上的分歧也达到了顶峰。有人要坚守线下,有人希望彻底互联网化,有人重销售,有人重产品服务。
周成刚并不愿意走极端,“我觉得教育产品的体验是漫长的过程,涉及知识的增长、眼界的开阔、心灵的成长,很难去量化。”
他说,新东方始终在课堂里向学生们传播这些理念:自由、独立、快乐等等。如果有一个孩子走进新东方课堂爱上了学习,我觉得我们就成功了,而不是因为新东方让这个孩子考了个高分。
他所认同的这些教育理念让他继而认为,线上教育短期内很难去替代线下,但线上又可以使时间和空间得到解放,所以“线上线下互补是最好的方式。”
这种模式也是后来俞敏洪在多个场合谈到的新东方改革方向。“未来教育模式将会多种多样,其中最厉害的一定是把线上线下打通的教育模式。”俞敏洪说。
现在,在线业务和K12、留学业务一起成为新东方业绩的三驾马车。2016财年Q2,新东方在线付费用户增长215%以上。今年年初,在线公司宣布引入腾讯的3.2亿元投资。
但是,在线教育的突围对于新东方来说并不轻松。国内有着巨大的教育培训市场,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起来后,创业成本迅速降低,一时间,在线教育的创业呈井喷之势,都在抓新东方的软肋,一些老师离开后便开办了与老东家存在业务竞争的学校。
前无参照,后有追兵。周成刚在这个时间点上开始全盘接手新东方的决策工作。其间,公司的业绩伴随着核心师资数量一齐在下滑。2013年,新东方迎来了自2007年的首次季度亏损,矛头直指无序扩张,新东方开始通过裁员和关闭亏损的教学中心来控制成本。接下来的2015财年(从2014年6月始),公司连续四个财季出现净利润下滑,直到2016财年Q1才开始恢复正增长。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经历的新东方危机,2001年的非典、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2012年新东方被美国证券监管部门调查,随后遭遇浑水趁机做空。
对于浑水的做空,俞敏洪当时对于质疑给出了及时的回应,包括周成刚在内的众位高管动用个人资金回购公司股票为股价护航,但在那场惊涛骇浪中,高管们也被折腾得脱了一层皮。
这是一群游走在生意圈里的教育工作者,既要想办法在强大的中国体制教育中突围,还要屹立于凶险的商场中。他们需要一种平衡,让自己具有某种情怀,又能尽力维护投资者的利益。
温和改革派
根据公开信息,在周成刚上任总裁之后,俞敏洪主导公司文化、重大战略,周成刚主导集团具体业务。
收购和投资是周成刚履新后特别想加速去做的一件事。构建完整的教育生态链一直是周的理想,因为他觉得一个再大的平台都不可能擅长做所有事,资本或许可以为这家老牌教育机构探索出一条新路,具体策略是:新东方已经进入的城市收购互补的业务,在没有进入的城市可以收购完全相同的业务,在海外收购延伸性的产品。据不完全统计,新东方已经投资了10多家在线教育公司。
此外,周成刚还希望能加强对“新东方暂且力所不能及”的业务收购,比如高端教材的编写以及核心课程的开发。他认为,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要做核心的东西,光教课是不够的,现在的新东方还缺乏一些高端的武器。
在2016财年第一季度的分析师会议上,俞敏洪提到目前新东方的几个战略重点,其中之一就是加大投资和收购力度,并表示自己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都会放在收购上。
事实上,在并购方面,俞敏洪此前的想法偏谨慎。但从目前的对外表态来看,在这一点上,俞和周两人已经达成了一致。不过,作为这艘大船的掌舵者之一,周成刚又不得不时刻保持警惕,“钱再多,出主意的人再多,也不能保证收购前后的顺利。”他说。
再者,“新东方可以去收购别人,别人也有可能来收购新东方,你看看前一段时间的万科,对我们很有启示。在资本涌动的力量下,小鱼真的有可能吞掉大鱼。”他危机意识很强。不过,他也说暂时并没有资本方可以对现有管理层形成威胁,首先是现任管理层持股比例大,其次,教育行业的门槛相对较高。
经过20年的发展,新东方的生态圈正在逐步完整,这是自我革新的一部分。产品线上,覆盖学前到成人,英语到非英语,考试和非考试;架构上,在培训、出国、出版等方面都有布局。
以2014年成立的北京海威时代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为例,周成刚是法人代表,在新东方解决了前端(出国考试教育)、中端(留学咨询)之后,这家公司意在对后端提出解决方案,帮助海归就业,打通留学产业链闭环。海威时代很明显地体现了新东方打造生态圈闭环的思路。在这个闭环里,新东方掌握了大量的留学生数据,甚至可以再往后延伸,为跨国公司输送人才。
俞敏洪曾说,新东方的变革需要更换基因,“宁可在改革的路上死掉,也不愿死在原来成功的基因里。”
周成刚表示自己没有想过是否能将新东方再带上另一个巅峰。“我不是一个激进的改革派,做事风格总体偏稳健。”周成刚说,这是我的优点,也可能会是我的缺点,“我的性格生来如此,这也注定我成为不了俞敏洪,但一个公司交到我手里是相对安全的,我在新东方没有犯过大错误。”
谨慎与浪漫
在陈向东离职后,周成刚出任了新东方的国内业务执行总裁。事实上,在陈向东之前,俞敏洪曾经希望周成刚出任执行总裁,但周婉拒了。
“老俞在这一行做了20多年,他对重大事情的把握很准,我们离不开他。”周成刚说,“我和老俞之间是有默契的。”
这样的默契是,两个人知道什么时候谁往前走一步,谁往后退一步。去年,周成刚代表新东方出席了不少大大小小的教育论坛,与此同时,俞敏洪的身影则鲜少出现。俞把一些精力转移到了他的投资基金上。
俞敏洪、周成刚和陈向东一度被外界称为新东方的“新三驾马车”。
“陈老师是有奋斗精神的人,他很渴望进步。”周成刚说,自己现在也经常去陈的微信朋友圈点赞,“创业不易”。
陈向东曾经被看成是新东方高管中最有创新基因的人,但当某种意愿得不到满足时,这种基因很容易演变成不安的因子。而对于白手起家打拼的俞敏洪来说,彻底放手并不容易。
时过境迁,如今,陈向东的创业项目“跟谁学”正在努力探索前路,俞敏洪和周成刚则继续在自我革新的路上前行。教育圈中的三位大玩家依然彼此关切。
回忆起那段时光,周成刚对本报记者说,职业经理人和创始人是需要相互磨合的。管理的界限在哪里,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在哪里,我对这些问题有充分的思考。
从上世纪80年代在大学当老师算起,他已经做了20多年教育,现在的周成刚,愿意在进退中坚守。
在这一点上,周成刚表现得比陈向东更加淡然。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出现,他知道自己要处理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和创始人之间的关系。
“打个比方,我们一起出去吃饭,老俞喜欢点从来没尝试过的菜,有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有时候……你知道,也是惊吓,我就喜欢大部分点熟悉的菜,保证不会出岔子。”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说,保险或许是第一要务。
今年54岁的周成刚,时间几乎都被工作填满。除了对集团和分公司的管理,周末的时间,他通常都奔赴在各地学校演讲的路上。
春节之后,周成刚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公益巡讲,从行程上来看,他几乎将走遍各个省会城市。这种巡回演讲对于新东方的名师来说是必备的技能,也是对体力、精力的考验。
“在外界面前,我们得永远表现出正能量、激情澎湃的一面。因为我们是做教育的。”这有时也会让他很累。他说,我希望有一些平衡。
周成刚接受过西方教育的熏陶,这些年也游历了世界上百所名校,这是他吸引学生的资本。2015年3月到4月,他组织了一次名为穿越之旅的澳大利亚名校探访,今年,他还将带队去加拿大。他很喜欢这样的活儿,走走看看,拿起相机拍下这些世界名校历史感和现代感交错的身影。
“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平衡,做企业很累,我也在追求生活的乐趣。”他说。
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自己最喜欢的学校是剑桥,剑桥大学随处都是上百年历史的建筑物,包括食堂,“我在这个古老的建筑物里吃着饭,听学生们谈论起当下世界的各种热点,这种碰撞的感觉简直太奇妙了。”他一下子靠在椅背上,脸上露出满足的笑意。
可以想象,面前的这位周老师如果是位自由职业者,他将会是多么的随性与洒脱。
在上海新东方当校长时,他很喜欢泡吧,有天晚上在一个酒吧里微醺着的时候,突然耳旁传来一声“校长好”,让周成刚特别不好意思。现在,在需要理性和谨慎的职业经理人身份上,这个双鱼座男人骨子里向往的自由和洒脱暂且只能暂时放一边了。
“我特别想去做义工,开个慈善店(这一概念起源于美国,是一种新型的慈善运作实体),让圈里的朋友都参与进来。”他说。
有一段时间,演员江一燕在贫困山区支教的消息刷遍了朋友圈,这件事情也让周成刚感叹:社会太需要这些举动了。他说,教育应该有一种力量,像宗教一样的力量,去促进人们对自己内心不断的反思和感悟。这种反思和感悟同样来源于他所接受的西方教育。
“你会一直待在新东方吗?”
“不知道啊,希望年轻人能尽快接班。”
“退休后最想做什么?”
“花更多的时间去国外大学游历。”
“会考虑自己创业吗?”
“不一定。”
可以肯定的是,周成刚不会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加入另外一家教育公司。前些年,另外一家大的教育机构也是新东方的竞争对手,其创始人用公司20%的股份力邀周成刚加盟,这是一个不小的诱惑,“这么多股权,卖了值多少个亿啊”,现在回味起来颇有些“想当年”的意味,可他当时的确是果断拒绝了。
“我可花不了那么多钱。”他爽朗地大笑起来,“拿了这些钱我可能都不知道怎么面对老俞。”
或许在他这个年纪,每一次的选择都将是重新开始的抉择,他不得不慎重。
附表 周成刚履历:
1981年~1984年 在苏州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4年~1994年,在苏州大学任英语老师。
1996年~1998年 在澳大利亚麦觉里大学大众传播系学习,获硕士学位。
1998年~2000年 在英国广播公司(BBC)亚太部任记者、节目主持人。
2000年8月~2003年11月 加盟新东方,出任上海新东方学校校长。
2003年11月~2007年5月,在北京新东方学校任校长。
2004年4月~2007年8月 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会董事。
2006年1月~2006年12月 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
2006年12月~2010年11月 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常务副总裁,2008年起兼任北京新东方前途出国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0年11月~2015年10月 兼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任董事、集团高级副总裁、新东方前途出国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6年1月 出任新东方集团总裁。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本文转自第一财经,作者江旋。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