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Pinterest
作为本周教育领域的热点事件,“聚智堂事件”还在继续发酵,并在短时间内上升到社会问题的层面,引起多方关注,也许这将成为教育培训行业的一个拐点。
如何预防类似“聚智堂”这样的事件?教育从业者们围绕此话题展开了讨论。不少业内人士都建议应当建立良性的规则,以减小预付费制度带来的风险。配合托管和交付保证金两种方式是否能有效减小风险呢?马永刚认为并不见得。“有人说托管,托管其实不现实,教培行业不是P2P。而交更高的保证金也是不可行的,因为这样就把机构的发展路子直接堵死了。如何能建立一个良性的规则让预付费的风险更小才是根本,降低预付费周期和金额是比较可行之路。”
沈沉则认为,单单用道德来驱动行业自律是彻底的伪命题,法律法规的监督机制和竞争环境也许才是缓解此类问题出现的有效之道。
参加第70届中国教育装备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芥末堆的读者“梦游三千里”说:“信息化之路,还很长呢。”
西区的“在线教育”板块,有个主展位竟然是做校园纯净水的,其余的也是些做微信、微录播、心理教室、STEAM的厂家。毕竟互联网空降兵们做教育行业,大多希望延续经典的B2C模式,用线上推广越过学校,直接俘虏学生/家长用户,实现指数级的增长。花大几十万在这里做展位,而观众又大多是教育局、学校、同行设备厂家/经销商,渠道不对口,传统行业的脚套不上互联网的鞋。然而K12教育里,学校始终是绕不过的坎。互联网时代,“信息”越发廉价甚至免费,“信息”的权威性则成为稀缺资源。网上的资源那么多,眼花缭乱,家长究竟选择哪个?大多还是相信学校老师的。这一点和医疗行业颇像,虽然药店能买到各种药,可患者们还是倾向于医生开的处方。
“反正他们的钱是白来的,补贴就走趟流水,不补贴就下”,这是一位K12领域的从业者对教育O2O平台们的吐槽。
O2O们的一个基本逻辑,是搜索,这个前提基本是意淫。我买个净化器可能会搜索,约个妹子可能会搜索,甚至查个疑难杂症会搜索,但是对于考试、升学有关的报班,一定不是靠搜索,而是靠信任、靠运营。
Via 吐槽在线教育O2O
对体制内教育信息化有深入研究的李小涛认为,区域教育信息的困境主要是标准化和个性化的矛盾。具体来说:
1/ 建设供应商选择范围小,业务整合性差,建设质量不高;
2/ 系统开发缺乏底层业务支持,重复开发导致建设经费浪费;
3/ 产品与服务市场集中度低,企业销售成本高,利润率较低;
4/ 业务系统集成度低,数据缺乏交换,入口不统一,使用率不高。
Via 学校、教委、部委都在推教改,各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应该怎么做?
三年前,“MOOC颠覆大学”的口号在国内外都很受欢迎,而现在却因为完成率和收入的问题不断受到质疑。“曾经一度要改变大学教育的那个 MOOC,逐渐变成了职业培训”一文的观点是:曾经试图改变大学教育的平台,依然没能绕开和传统大学的竞争。互联网改变教育,还得再等等。
而网易云课堂的孙志岗则不认同,曾经做过大学教师的他认为,MOOC 早已改变了中国大学教育的一个基础——评价体系。“颠覆大学”的论调很大程度上是互联网公司的宣传手段而已,国外大学本身受 MOOC 的影响并不大。但中国高校在教学上由来已久的顽疾,却被 MOOC 刺痛,并有了 SPOC 这个解决手段,且因然而生了商业模式,具备了持续发展的能力。只不过教育上的事情,发展得总是很慢,外人不易察觉罢了。
本周,驻扎在硅谷的芥末堆小伙伴荔闽分享了“100天的教育科技‘漂流’之旅”,并对国外近期的教育科技发展新趋势做了剖析,她所观察到的三个重点学习趋势包括Computational Learning(计算学习),Personalized Learning(个性化学习),Competency Learning(能力学习)。
Via 关于学习这件事
在未来工场一周年庆的分享会上,未来工场合伙人宁柏宇认为,教育创业如果想要成功,必须提升四个方面:连接的效率、教学的效率、组织的效率、内容品质。同时宁柏宇也分享了他从硅谷的交流引发的思考:迄今为止世界500强里为什么没有教育企业?答案是确凿的,它一定会有,但是需要两个重要前提:
教育领域需要形成规模化产业集团,这个产业集团将具备全球化、全年龄段、全领域的重要特征。
教育领域里还需要吸引到最优秀的人才。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