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直播年啊。”
我脑海里冒出这么个念头时,已经走过了三家直播类产品的供应商展位。
全球教育科技大会(GET 2016)的互联网属性很明显,展区里的大部分产品偏向B2C,偏向课外培训和创投一脉。有培训机构,就有面向培训机构的各种服务。有互联网化产品,就有围绕互联网的周边服务。
投资机构发表了实实在在的数字,投资额断崖式下降、融资周期拉长、Term Sheet飞单率提升,互联网投资的寒冬已经到来。原先放眼长远的互联网公司纷纷寻找变现方法。直播是已被验证的一条有效路径,又符合网红经济和IP化的资本热点。见到这么多直播技术供应商也不奇怪。
原因无他,离钱比较近而已。
蓝海市场遭遇冬天时,红海市场里的大玩家也准备转型上岸。
希沃的展位比较靠前,周围没有常见的鸿合、中电数码等友商环绕,不知是否感到一丝孤单。显然这个展会不是班班通(现在要叫智慧校园了)的主战场,校园信息化建设还看下周的南宁展,那里的酒店已经被订满。
全通教育是我们的老朋友,上市以后获得资本光环加持,却无法摆脱大部分收入来源于运营商的事实。面对逐渐萎缩的校讯通业务,能否在资本市场翻脸之前找到有规模收入数字支撑的新模式,能否使全课云撑得起他们的资本故事,依然是摆在面前的一大挑战。
毕竟寒冬季节,多点现金更温暖。
参会期间,我们特地抽空逛了逛车库咖啡,瞻仰一下互联网双创泡沫的革命圣地。
天冷的缘故,创业大街上有点萧瑟的感觉。车库咖啡的场地比想象中小很多,大约是楼上扩建了办公区的缘故,没有传说中熙熙攘攘的氛围。
下午两点钟是IT桔子的现场活动,主题是企业服务领域。行研小妹分类盘点全年的投资事件,台下逐渐坐满了人,整个空间热闹了起来。接续发言的也都是B2B的初创企业。现金流面前,周期长发展慢的缺点都不算缺点了。
中午没吃饭,肚子饿。忍到三点多,告别了创业圣地,到楼下买个西少爷肉夹馍。没吃出什么互联网思维,反正香喷喷的肉夹馍嚼着,感觉蛮温暖的。
地铁上刷手机,车库咖啡里加的活动群又有公告,周四还有一场活动,是真格基金和旗下的几只获投公司,当然还是B2B领域的。
没想到做对公业务这么热门啊,当初入行时可没想到有这个好处。
“我说过,那是圈外人的狂欢。”来福士三楼,老炮儿面前的咖啡已经喝完了,生气勃勃地对我说道。他在下一盘大棋,准备以课题进校的模式切入公立校。他女儿坐在一旁做作业,待会儿还要去上1对1辅导。
我边听边回忆上次福州见到的全国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盛况,默默梳理进校的主要模式。课题教研也好、竞赛活动也好、设备捐赠也好、地面渠道也好,都有区域性的玩家割据一方,毕竟B端的预算摆在那里。体制外的纯正互联网企业呢,死活不想淌进校的浑水。学校这道围墙,城里城外。野蛮人已经在集结,依然望着厚实的城墙一筹莫展,乌尔班大炮尚未问世。
回到GET大会,破局的关键字成了AI。
楼上的主题演讲,各个细分领域,很多人不约而同地提到这个关键字。大约这代表着一次技术革命,能因材施教、降低负担、激发活力,被寄予了广泛的期望。若把发言稿中的“AI”两字替换成“大数据”,似乎语言也很通顺。
AlphaGo战胜李世石后,新技术吸引了大众的目光。另一方面,艰深的基础研究依然按原有的步调在缓慢前进。1998年提出的语义网至今还未落地普及,而市面报道中的AI已成为谁都想攀关系的话题人物,有时带一点大数据的影子,有时带一点云计算的影子,面目逐渐模糊不清,看过去仿佛是同一个人。
所以,AI究竟是一剂特效药,还是资本交际场上的时尚关键字呢?
我注意到,O2O已没有人提起。
资本始终是逐利的,不管是理性还是非理性。热词升级换代的同时,注意力已经更多地转向踏踏实实的生意。直播也好,海外教育也罢,只要生产出有价值的东西,从客户手上收到钱,这就是最简单易懂的生意经,也是商业的基本面。真需求还是伪需求,市场会用钞票来投票。
想起一个认识的高中家长,自己每月工资两三千,在孩子身上就要花一千。所以,消费升级大潮下,C端的预算也摆在那里,你赚得到或赚不到,它都在那里,不悲不喜。拿凄风苦雨的低端制造业比起来,互联网教育的冬天也算得上是个暖冬。
秋叶老师在分享中又甩了不少干货,其中两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我小孩要上湖北当地最好的中学,如果要交择校费我怎么交?左边是卡右边是现金,我要问你你怎么来?”
“从来不问你交多少钱,我只问怎么交?”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许贤彬,欢迎通过微信(微信号:rex_xu)与作者交流。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