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让学生学会思考,沈阳实验学校小学部如何改革课堂教学?

作者:阿槑 发布时间:

让学生学会思考,沈阳实验学校小学部如何改革课堂教学?

作者:阿槑 发布时间:

摘要:一所思维奔流的学校是如何炼成的?

WechatIMG14_meitu_2.jpg

(图:沈阳实验学校<小学部>教务副校长李昕)

芥末堆 阿槑 4 月 23 日

“让学生学会思考”,是沈阳市实验学校(小学部)多年来在探索的课题,学校从课程资源、课堂教学、学习工具以及外围生态上进行变革,适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求,在第二届 LIFE 教育创新峰会上,以《一所思维奔流的学校如何炼成》为主题,李昕校长分享了八年研究积累的经验,如何根据学科特征搭建训练目标体系,如何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思维,李昕校长都给出了具体的方法。

以下文字整理自李昕的演讲:

“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研究中的两大核心问题。沈阳市实验学校小学部努力从每一天真实发生的教育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 2008 年起,源于对知识传输型教育的深切反思,学校将教育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思维”二字上,将教学聚焦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进而有意识有策略的去提升课堂教学的思维流量,使学生爱思考,会思考,分享思考。

我们从课程资源适切,学习工具适用,课堂教学适合,外围生态适配这四个方面来做,我现在就课堂教学适合,学习工具适用,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活动顶层设计来分享我们的思考和做法。

第一,课堂教学适合。

研究学生可以说是一个以教育产生古老相伴的课题,作为一个教育教学的实践者,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将研究学生这个关键的问题在我们的课堂,也就是我们教学活动实施载体中真正落实,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提高能力,发展思维呢?学校将对课堂教学的研究重点放在群力上,通过生成变式,努力将我们的课堂教学适合不同层面学生的思维发展。

首先是依据学科特征生成变式,我们搭建了 6 级训练目标体系。

英语学科是口语交际培养,科学学科是探究能力培养。以语文学科为例,我们将阅读能力培养作为语文学科的一级培养目标,围绕一级培养目标,我们又从方法和知识两方面细化了11个二级的分解目标。从方法上,我们有自词预习,朗读感悟,读写结合,资料收集。在知识方面,我们有重点字词,关键句子、典型段落,以及我们的表达方式,还有我们的感悟运用。我们围绕着这11个二级的训练目标,从归纳整理小学阶段,学生阅读方法的培养,语文基础知识积累,教师教学研究依据,以及学生自学提供的助手的角度,梳理了11张思维导图,作为阅读培养的依据,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研究。

二级分解目标之后,我们又制订了三级中高端衔接目标,低年级是十组字词练习培养。我们首先围绕着低年级段八字字词预习目标制定了一、二年级四个学期的学期目标。五年级是每个学期学习目标落实到每一课的目标,六年级是分层目标,以低年级“快乐的小青蛙”为例,结合本科具体的预习能力培养目标,从基础、普及、提升三个层面设置了分层目标。我们并把它具化到具体教学当中去。

六级培养目标是我们研究学习走进学生的本真核心。它将复杂宏观的学科学习能力培养目标简化为我们教师和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易操作的抓手,同时也作为教师依据学生特征,研磨学生的核心。我们的老师在学科范围内研究学生能力的形成特点,培养途径,实施的方法以及评价的标准。

其次是依据学生的学习起点科学变式。

WechatIMG12.jpeg

从三个维度反应倾向,学生的生长环境,家庭为要素。思维习惯,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行为习惯,是学生学习习惯,待人习惯,具化了学生具体的研磨体系评价。学生课堂教学体系安排都基于适合不同层面学生能力和需求而制定。

以四人合作小组为例,我们老师在研磨主题之上,我们主持人由同学轮流担当。引导员,关注基本层次有困难的,训练能力弱的。我们每次都要给基层学生充分的关心和时间,同时通过他的发言,发现他在知识、能力、思维方面的基础点通过后续的学习,同伴互助,帮助他在自身的基础上得以提升。总结员,将组内学生研究的成果求同存异,有层次的清晰表达出来。

最后这个评价人,是普及层面的学生,通过互评自评,让他在小组内向同伴学习,进而自我反思自我提升。

最后是依据及时反馈,生成变式。

WechatIMG11_meitu_3.jpg

我们从具化教师角色,和语言的角度去规范老师的教师行为。比如非正确回答,教师以朋友的身份了解朋友的真实想法,教师以学生的身份真正的去挖掘对话中的心意,尤其作为课堂教学中最有价值的课堂资源去创造性的生成教学。

第二,学习工具适用。

首先是科学阅读与研讨训练。

实小的学生从入学一开始,我们的教师就依据对眼睛和大脑功能的了解,通过科学坐姿的方式,语意分组节奏读、绘制思维导图等方式对学生科学的训练。

依据我们对眼睛功能的了解,我们发现我们眼睛在阅读的时候,实际是以一系列快速停顿和跳动来完成眼睛移动和阅读的,就跟我们照相机必须要调整焦距才能清晰调理是一样的,大脑在阅读的时候,左脑是负责线性思维和数字化分析的工作,如果左右脑并用,能为大脑提供充分的信息,从而帮助我们理解。

使用传统方式阅读,主要是左脑阅读,眼睛只能看到一个字,当我们阅读一句话的时候,就会出现大脑因为一个字字的阅读,经过上千万字的化学反映,直到最后一个字出现的时候,不能实现对句子意思的理解,这样就使我们的大脑闲置,或者说不能提供充分的信息,尤其是阅读速度赶不上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自然而然注意力不能专注。我们就是通过嘀嗒的声音,把孩子眼睛凝视的时间调整为 0.25 秒,通过划框的空间改成 3—5 个字,我们阅读时间就会平均每分钟 200 字,提高到每分钟 720 到 1200 字。语义分组,因为我们这个图像是大脑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将语义分组了以后,我们右脑在 0.25 秒内就能马上获取图像信息,使大脑更容易接受信息,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

第二方面是思维可视与信息交互。

我们第一次是用到了课外阅读方面去。通过这种思维导读,在课外运用,使老师产生了如何作为常态的学习工具用在我们课内学习中去?我们首先在语文课堂学习当中去使用,批注是语文教学中比较常见的,在小学生和中年级刚接触批注的学生来说,经常出现把一段完整的文字支离破碎,这时候我们就使用思维导图的可视性。

以《登上企鹅岛》为例,把重点词作为主要的枝干,老师在培训思维导图的方法的时候发现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进行分类,并且抓住逻辑关系,将外形等内容作为主干,将相应的重点词作为分支。正是这种将原来不可见的思维结构,思考问题的途径和方式呈现了出来,使我们的学生通过可视化去发展思维。同时我们还在数学课上,项目研究课上以及各个学科都进行了渗透。

最开始思维导图只在中高年级使用,后来我们移植到低年级中去,进行了校本化的改造,衍生出适合我们低年级同学学的生字开花的方法。我们把原来学过的,以后要学的,生活中出现的所有的字词仅仅连接在一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识字量,而且培养了发散思维。同时我们将这种方法运用到我们生活中,为学生提早进入独立阅读打下了基础。

到此为止,我们的思维导图已经是在全学科、全体学生中铺开,现在我们的思维可视化工具不仅仅是我们的思维导图,像我们音乐学科图形谱,所有思维可视化工具,搭建了知识之间彼此联通,也成就了我们学生思维的流淌。

到此为止,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希望与大家共勉。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让学生学会思考,沈阳实验学校小学部如何改革课堂教学?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