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教育科技媒体 Edsurge 日前刊文关注了正在源源不断流入北美教育科技创投圈的亚洲资本,特别是来自中国和日本等东亚国家的资金。除了公布的融资交易外,有投资机构表示他们近来关注的大部分交易中都“至少有一位感兴趣的亚洲投资者”。
文章还提到,“有限合伙”也成为继直接投资后,很多亚洲投资机构青睐的,高效进入美国市场的方式——即依靠当地的风投机构来筛选最具潜力的投资机遇,同时通过注资多家初创团队来分散风险。
文章原文如下:
最近的一份《华尔街日报》报道了中国公司在美国电影工作室中投入了数十亿美元的新闻,并发出了“没有中国你就拍不成电影”的感慨。这一趋势并不仅局限在好莱坞,从器械制造商到高档度假村,如今各个行业中都有着亚洲资本的身影。
美国教育产业虽然目前还没有如此依赖亚洲资本,但资金却在缓慢流入。上个月韩国最大的教育企业ST Unitas收购了美国知名备考资源供应商Princeton Review。
然而亚洲国家的教育者认为他们需要的更多,比如能在全球经济中具备创意、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学生。
例如中国就在2016-2020年的五年规划中将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作为了工作重点。
为了适应这点,很多国家的公司都在对国内教育产业投资。以中国为例,根据高盛的数据,中国的教育科技企业在2016年总共获得了超过12亿美元的注资,是2014年3.8亿美元的三倍多,也超过了去年美国公司获得的10亿美元融资。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亚洲企业也在向外投资,试图寻找新鲜的创意和产品并将它们带回本国市场。
高盛的全球教育科技和服务主管胡(Victor Hu)就表示,中国投资者对美国特别感兴趣,他们希望寻找还没有在国内应用过的新创工具或模式。
在2016年中,至少10家美国的教育初创企业从亚洲获得了融资。同时几乎所有的大型美国教育科技投资机构,包括Fresco Capital、GSV Acceleration、 Learn Capital、 Owl Ventures、 Reach Capital和Rethink Education在内,都在最新的基金中吸纳了亚洲合伙人。
Reach Capital的合伙人索斯尼克(Esteban Sosnik)表示,在他们审议的大部分交易中都至少有一位感兴趣的亚洲投资者。
持续繁荣的亚洲教育市场
数十年来,亚洲的教育辅导市场一直欣欣向荣。对于该地区的多数学生来说,一天的学习会分为两部分:先去公立学校上学,放学后再去补课。市场对后者的需求十分巨大:中国的一个网红教师号称一年赚得了800万美元。
这种对学习的“痴迷”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中国有着最为悠久和连续的标准化测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6年。
这一历史在投资者身上也有所体现。Fresco Capital的合伙人鲍姆(Alison Baum)就表示,从文化角度来看,亚洲的家长和企业都更倾向于将教育看做是投资而非支出,因此现有的教育公司都已在B2C市场上打造出了营收达数百万美元的业务。
好未来(TAL Education Group)是一家正在崛起的中国教育企业。该集团最早是一家纯辅导机构,之后逐步发展成了上市公司,拥有超过300家辅导机构,2015年的营收达到了6.2亿美元。
不过公司还有更大的雄心。好未来国际投资和商业发展主管谢(Winnie Xie)女士表示,公司未来10年的愿景是从一个辅导企业转型为一个教育企业,这意味着要将商业模式从线下转变为结合技术和线上业务的混合模式。
据悉目前在线辅导服务只占好未来营收的5%不到,但随着公司对在线业务的投资增加,预计该比例将很快翻倍。好未来已经直接投资了多家美国教育科技初创企业,包括Enuma、 Knewton、 Minerva Project、 Ready4和Volley。
这些公司打造的科技涉及到了许多如今流行的概念,比如自适应学习、人工智能和游戏化,但都会和好未来的在线服务相融合。在过去几年中,该公司已经从阿里巴巴、百度和腾讯挖脚了数百名软件工程师来实现这一目标。
有限合伙,触及全球
除了进行直接投资,好未来也是Reach Capital的有限合伙人。胡认为该方法是“帮助海外投资者进入美国市场的,高效而相对划算的方法”。
他表示明智的投资需要对当地市场的了解,有限合伙人可以依靠风投机构来辨别、筛选和支持最具潜力的投资机遇,同时比起投资单个初创企业,这种办法又能有效分散风险。
这也正是JIEM下属机构EduLab的策略,前者是一家日本的考试供应商(作用类似于美国的ETS)。该集团创立于2015年,旨在帮助日本教育界“从最有动力的变革中学习”——在日本,教育行业的封闭和保护主义特征十分明显。
Edulab如今已经注资了数个美国的投资基金,包括了总部位于香港的Fresco Capital、位于加州的Menlo Park和位于波士顿的Edtech加速机构LearnLaunch。
Edulab首席市场营销官和田(Norihisa Wada)表示,通过这些基金投资可以让他无需跟进整个交易流程,节省时间。“最重要的是,集团了解运作这些基金的人,对方也很了解集团的需求。”
这一策略已经帮助Edulab找到了规模更大的投资项目。它的两个直接投资项目都是从LearnLauch中毕业的:其中Listenwise是一个使用公共广播节目作为学习资源的听力理解服务,Authess则是一个基于表现的数字化评估工具。
除了LearnLaunch的项目,Edulab还投资了CodeMonkey和语言学习工具ELSA以及SpeakingPal。
和田还十分赞赏美国教育科技生态系统的效率与竞争压力,这迫使初创企业在还没有彻底完善时就需要持续不断测试产品和重做解决方案。
他表示这和日本文化十分不同。在日本,企业会花费数年来确保新产品“完美且持久”——但直到那时才发现市场和消费者行为已经发生了变化。而在现在的这个时代,时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他关注美国市场的原因。
打破传统
本地市场的需求也会影响跨国投资的决定。即将举办2020年夏季奥运会的日本已经将提高民众的语言能力作为了“国策”——这也是EduLab投资Listenwise的原因之一。好未来也是一样,谢表示考虑投资决定时也会了解对方是否适合中国市场。
但并不是每个产品都会马上被引进。比如在网络大学计划Minerva Project中,好未来对能让公司运作在线的、异步座谈科技更感兴趣,而不是去开设新大学。
和田表示,投资也是一个学习的机遇,他想知道在初创科技的成功中,有哪些部分可以不受文化或语言的影响,能被运用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
亚洲市场对于以消费者为导向的教育科技公司的吸引力可以说是“永恒”的。根据金融家和慈善家米尔肯(Michael Milken)的说法,亚洲家庭会将收入的15%甚至更多用于购买教育辅导服务,而美国家长只愿支付2%。
当然家长们的需求也在变化。创新工场(Sinovation Ventures)是一家由前谷歌中国主管在2009年创立的风投公司。该公司的高级投资经理包(Angela Bao)表示,中国家长想要的不仅仅是辅导和备考,而是他们认为对孩子未来至关重要的方面,比如STEM和机器人。
该公司已经在40家美国初创企业中投资了约4200万美元,其中有1/4为教育科技企业。公司最近还成立了两个新的基金,一个针对美国企业,一个针对中国企业,总金额高达6.75亿美元。
那些靠英语和辅导服务起家的公司如今也都在考虑向多样化发展。创新工场投资的美国教育科技初创企业中包括了研发教授儿童编码的机器人玩具的Wonder Workshop。
这家位于加州San Mateo的公司正在通过打造专门的教学大纲和市场/分销团队,以及培训用户使用产品的本地公司,以期获得更多中国市场的关注。
包表示,亚洲的投资者和机构都在寻求那些能在当地教育科技生态系统中激发创新的多样化产品。如今基本上所有的美国科技巨头都有一个“中国版本”:比如亚马逊和阿里巴巴、谷歌和百度。
胡预测这一现象也会在教育科技行业发生。例如业务遍及全球、分别获得超过1亿美元风投的两家美国教育科技企业,Age of Learning和Pluralsight,他相信未来中国也会有和它们类似的企业。
本文转载自英国教育思维,作者:Tony Wan, Sarah K. Lee ,编辑:乔敦。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