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浙江新高考即将一个周期,“流浪学生”和“师资潮汐”成难题

作者:宁宁 发布时间:

浙江新高考即将一个周期,“流浪学生”和“师资潮汐”成难题

作者:宁宁 发布时间:

摘要:核心矛盾在于招生制度变动幅度太小。

11.pic.jpg

(杭四校门前)

芥末堆 宁宁 5月8日

去年10月,浙江教育圈颇不平静,一篇《浙江高考改革是一场闹剧》将刚刚进行完学考选考的浙江新高考推向舆论的浪口。学考、选考成绩的公布引起考生、家长乃至老师们的一阵躁动。新高考反映在考试变化上的初次试水就遭遇舆论的围攻。 

争议始自10月份高三进行的学考和选考考试,并公布成绩。这意味着学生高考成绩的一部分已经出来。按照浙江省2014年9月份公布的新高考方案,语数外三门为统一的必考科目,考生另外从理化生、政史地及技术7门中自由选择3门作为选考科目,计入高考总分。这3门选考有两次考试机会,考试时间设在高三的10月和4月。

从打破传统的文理分科,可以交叉选择选考科目,到可以有两次考试机会,不再一考定终身,这样的变化从形式上来讲不可谓不大。学校面对的问题首先是选课带来的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变动,不同科目师资需求形成差异,出现潮汐现象。学生要面对更为具体的选择,选择哪些科目,什么时间考试,要不要考两次?

这些问题在过去的一年里已经被多次提出,成为讨论的焦点。还有一个月就要高考,新高考即将进行一个周期,学校探索出了哪些解决办法,又有哪些尚未解决? 

选考的矛盾

杭州四中是一所有两个校区、学生总人数超过4000人的重点中学,校长张伟韬曾在论坛上谈及选考引起一些教学矛盾。首先是选考时间与选课时间的矛盾。

根据浙江省新高考方案,学生要在高三的10月和4月进行选考考试,学生可以从中选择考试时间及次数。实际情况是,不少学生抢跑,在高二就开始了选考考试,这样就出现高二与高三学生竞争的情况。

郭静是杭州四中高二的学生,她把理化生三门选为选考科目。她介绍高一结束,学生就要确定选考。 

这就使得高一的课程开设压力增加。学校要在高一就开满必考的语数外及另外7门,以便于学生了解这门课的前提下再进行选考科目的选择。但浙江省教育厅规定高一最多只能开设8门课。按照这项规定,有3门课(技术包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课)在高一没办法开设,这对学生高一结束就要做出选考科目的选择是不利的。课都没上过,怎么选? 

不少学校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忽视这项规定,仍然尽力开满课程,至少让学生对这门课有感知。也有学校顾不上开设,就在学生选择科目之前请相应老师简单介绍下这门课。 

尽管课程能够在高一勉强开满,但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出现了迥异。计划在高二参加选考的学生高一时的重心就放在了选考科目上,张伟韬教数学,以前数学在高一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但是有了选考后,数学受到冷落。郭静也坦言,选考的那段时间,语数英就要暂时搁置,精力放在选考科目上。 

选考时间与选课时间过于紧凑,这让张伟韬担心学生没有太多时间真正了解学科,造成选择的盲目性。高考考试压力从高三分散到了高一、高二。 

校园里的“流浪学生”

21.pic.jpg

(杭四校园里的文化墙)

从现在高二、高三两届学生的选择中,张伟韬发现出现了两种极端,一种是确定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科目,擅长什么科目的学生,面对选择比较有方向性。非常优秀的学生在高三10月份的选考考试中,能够拿到三门都是满分的好成绩。 

浙江新高考中,选考科目的成绩计算是按照赋分制,在学考合格前提下,从起点赋分40分到满分100分,共分21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当次考试成绩排名在前1%的,赋分都是满分。

这些拿到满分的学生从高三上的10月一直到高考这段时间,所学课程就只有语数外,有的外语也在高三上的10月份考过,且成绩不错。课程数量骤然减少,校园里就会出现一些“流浪学生”。对于学校管理来说,这是一个此前没有的挑战。

另外的大部分学生处于茫然状态,不知道喜欢什么,不确定选择什么。大多人选考会考两次刷分,这给老师辅导带来了难题。张伟韬提出疑问,学生考两次,不等于教两次,每次考完怎么安排辅导,时间、地点、辅导老师都成问题。有的学生高二考一门选考科目,到高三下再考一次,中间时间跨度很长,掌握和巩固的程度不好说。

据此前媒体报道,不少学生在选择选考科目及考试时间时,采取田忌赛马式的方式,错开竞争对手,选择赋分容易的考试科目。 

张伟韬认为这些茫然的学生,是因为长期缺乏选择而导致的没有选择能力。盲目选择下尽管高考成绩可能理想,但以后能不能跟上存在很大疑问。

师资出现潮汐现象

根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的数据,浙江省选择传统理科的学生由60%下降到17%,传统文科的由40%下降到10%,更多学生在文理科中交叉选择三门选考的科目。

这给学校带来的一个变化是,打破了原先的师资结构。杭州四中的选课表显示,物理和化学老师开始过剩,政史地老师不足。去年12月,广东的一位政治老师曾向芥末堆表达另一种担忧,全面选课走班之后,政治老师可能面临失业。

选课之后不仅带来的是师资的潮汐现象,还有走班所带来的学校行政管理的变动。一年前的学校研讨会上,那些尚未开始新高考的校长老师们普遍恐惧选课走班所带来的教学管理的混乱和无序。 

一年后,那些已经开始选课走班的学校逐渐探索解决办法。针对师资结构的失衡,杭州四中采取的措施是,老师们跨年级教课,不只局限于同年级。 

对于选课走班的变动,张伟韬的应对思路是,抓住学校的两个核心,一是考虑学生的核心价值需求。选课走班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选择,走班只是满足选择的方式。学校要从学生的需求上研究,学生主要的发展趋向是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空间。 

另外一个考虑核心是学校办学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什么。选课走班刚开始会出现老师找不到学生,找不到学生家长的现象,这些在张伟韬看来有解决办法,转换思路,让家长来找老师。同样地,一开始走班带来的收发作业的难题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区域,老师到这里去取。思路转变,解决办法就可以找到。

这里的关键是把老师动员起来,引导好老师。张伟韬认为,老师的评价方式和绩效管理要随着新高考的变化而变化,只要把老师调动起来,就会有很多办法。

郭静进入高二时重新进行了一次分班,她被分到物理班。班级里所有学生都把物理作为选考科目之一,这也是大家的行政班。物理之外的另外选考科目就走班上课。除此之外,还有化学班、生物班、技术班,政治和地理因为选择的人数不多就没有单独设为行政班。郭静觉得这和高一不分班时没什么太大的区别,要走班的课就走班上。唯一的感觉就是,“现在高一到高三压力都挺大的。”

张伟韬觉得,没必要过于担忧选课走班所带来的变动,这些外在形式的变化总有应对的办法。他觉得有些难以解决的矛盾核心在于招生制度方面的变动幅度太小,导致新的课程实施陷入一些困境。

(注:郭静为化名)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相关专辑:
  • 浙江新高考即将一个周期,“流浪学生”和“师资潮汐”成难题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