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学无国界郝斐:为什么说英国的竞争力来自开放的国境

作者:郝斐 发布时间:

学无国界郝斐:为什么说英国的竞争力来自开放的国境

作者:郝斐 发布时间:

摘要:关于脱欧对英国高等教育可能的影响,除了即将损失的几千万英镑学费,还有更可怕的。

ben-white-178553.jpg

图片来源:Unsplash

写这篇小文时,我正听着 2015 年的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的 Proms,Ibiza 专辑,是一位老友送我的生日礼物,让我百听不厌。想来对英国有所了解的童靴们都会略有所知,The Proms 每年夏季持续 8 周,每天都有不同的古典音乐会,质优价廉,堪称是古典音乐爱好者的福音,地址就在高大上的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Proms 的原意是“街头音乐会”,他们将英国传统的夏季室外音乐会搬到了室内,便成了多年来最负盛名的全民共享夏季音乐会。据我所知,欧洲还没有哪个国家有如此亲民的音乐饕餮盛宴,也难怪被冠称为“全球最伟大最为民主的音乐盛宴”。

之所以提到 Proms,还是要说到他们的 Ibiza 专场。Ibiza 是西班牙在地中海上的一个海岛,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成为派对之岛,英国年轻人的夜生活天堂,似乎诸多欧洲最知名 DJ 都要来 Ibiza 走个秀才算圆满。英国的 BBC Radio 1 在 Ibiza 办音乐盛会超过 20 年,和这个西班牙的小岛算是双赢。对英国的年轻人来说,谁要是在年轻时没有去 Ibiza 耍一把,大概人生都要留遗憾。

这种前卫的 Club music 要进古典音乐圣殿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我是没那么好想象力的。但是英国人就做到了。由英国本土的音乐家,80 后的 Jules Buckley 带着他的“遗产乐团”,在阿尔伯特音乐厅来了一场 Ibiza 最著名的俱乐部音乐串烧。事实证明,不是我一个人惊掉了下巴——Ibiza Proms 成为 BBC Proms 有史以来下载最多的一场。这场将俱乐部音乐和古典音乐完美融合,集合了舞蹈,伴唱,口哨,电子音乐和古典音乐的音乐会成了 The Proms 的巅峰,音乐会本身就差点“挤破头”,结束了之后依然在 Youtube 上长久不衰。

音乐没有国界。英国处在欧洲音乐产业的金字塔顶端,即使没听过这场 Proms Ibiza,很多人也对伦敦奥运会闭幕会极富爆发力和热情的音乐编排有所印象。英国音乐产业原创力之强,令这一产业的“出口”丝毫不逊于英国金融业在全球的影响。全世界的优秀人才都会想到英国去学习和体验音乐,也是因为这一产业所爆发出的创造力和新鲜动能。 

如果英国离开欧盟会怎样?我认为,英国音乐产业的创造力不会立刻消失,但一定比不上现在的影响力。音乐家和艺术家们,以及他们艺术产品,甚至他们的“粉丝”在欧盟内部的自由流通,是保持英国音乐产业新鲜血液的重要因素。很多英国音乐新秀都在欧盟内部做巡演,宣传,这些都没什么额外成本,BBC Radio 1 在西班牙这个岛上耕作了二十余年,捧红了一个岛,让很多新的音乐家和 DJ 有了用武之地。很难想象 Ibiza 可以接下来被英伦的某一个岛取代。如果没有欧盟成员国的地位,可能也没有今天西班牙的 Ibiza,更不可能有那场惊为天人的 Proms Ibiza。

在我看来,这就是英国和欧盟的关系。借音乐产业这个小例子,我想说,一个更融合的社会和国家会激活更多的创造力。在教育产业,更是如此。关于英国脱欧对英国高等教育可能产生的影响已经讨论了近一年了,除了英国即将损失的几千万英镑的学费,其实还有更可怕的。

再说个小例子。欧洲有一个很有口碑的留学好项目,Erasmus Mundus 项目。这个项目建立初衷主要是鼓励欧洲学生在欧洲内部不同国家的学校进行学习;其次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硕士项目。中国有很多很有才华的大学生都申请到了这个奖学金项目,之后他们可以在两年内在不同的欧盟国家学习。我认识一些拿到这个奖学金的大学生,他们之前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学习数月,之后又在伦敦的相应学校修读同一个学历,两年时间可以拿到双学历,还可以充分体验欧洲的文化和风土人情。这个项目的毕业生们无一不对这两年的人生体验赞不绝口。 

欧盟内部有很多类似的优秀项目,留学生们像小蜜蜂一样,在文化融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现在英国就有很多针对这个 Erasmus 交换项目的辩论,学界很怕英国脱欧后会失去参与这样一个共通项目的权利。 

这个项目既高端又炙手可热,项目本身并不会涉及成千上万的中国留学生,但是接下来我要说的就要和所有到英的留学生相关了。 

在英国大学教书和学者大概有三成来自英国以外,这其中又有近六成来自欧盟。在海外生的比例上也是如此。如果欧盟的学生减少了,中国和印度的学生比例会明显加大。

很多年前就有中国的留学生对我抱怨,说报取的伦敦一个知名院校的新闻学研究生,入校了才发现学校把新闻学分成两个班:英国班和海外班。英国班清一水的英国本地学生;海外班由欧盟,美国以及亚洲,非洲的学生构成。这一设计原本也并无太大问题,毕竟新闻产业本身就很特殊。可问题是,海外班中欧盟学生的比例不够,印度学生和中国学生的学生就显得比例严重“超重”,大概有近八成。

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主要有两点:第一,中国的学生更希望可以和英国本地学生一起学习和实践新闻学;第二,中国学生也很希望通过英国看到欧洲,了解英国的同时也可以了解法国,意大利或是德国,而不仅是印度和中国。 

原本欧盟的学生就是英国高校海外生中珍贵的一支,例如德国留学生占英国大学生的 11%,在欧盟留学生中比例算是最高的,此外就是法国,意大利这些欧洲大国。欧盟生源的减少,会让很多专业已经不平衡的国籍配比更加失衡。作为教育领域的从业人员,我觉得这并不利于英国的竞争力。

其次,是英国高校可能出现的 15% 教职工流失。对于欧盟的教职员工而言,挑战集中在工作条件,签证,伴侣签证等等。现在已经有很多欧洲的顶尖学者不愿意接受到英国的工作机会,因为他们也不清楚到底能在英国工作多久。 

英国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也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除了一些学术研究机构之外,在高校里也有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中心:中国,中东,西欧,东欧,甚至可以细化到希腊,或是北欧这种地域。更重要的是,这些高校里的研究中心也都集中了原籍在这些区域的优秀人才,他们的发声和科研成果也是十分有权威性的。再加上全球各地的优秀学子都集中在英国这样一个学术空气纯净又自由的国度,这才让英国的高校可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英国的教育机构也意识到,即使是亚洲新贵越来越多,海外求学需求也日益增大,英国并不一定有机会分得更大一块蛋糕。以前大概英国本科学生中有 1/5 都是国际生;研究生中 1/4 为国际生。但这个比例已经开始下降了,且在未来两年只会更低。2016 年第二季度英国海外新生的数字就达到了 2002 年以来的最低点。因为 2016 年九月入学的新生大都是春天已经拿到入学通知书的,而脱欧公投是在 6 月底,所以我认为 2017 年的数字会更有说服力。

如同英国和西班牙 Ibiza 长久融合的渊源一样,正因为欧盟内部开放的国界,才让英国的高等教育产业如虎添翼。很显然,如果在脱欧谈判这两年中,不能把教育产业中的相关问题解决好,必然会是英国高等教育产业的损失,而教育产业和英国的各产业都一荣俱荣,最终将是我们都不愿看到的结果。若真有那一天,像 Proms Ibiza 这样的专场,大概也会成为绝唱了。

* 本文来自特约作者郝斐,国际教育专家,学无国界创始人,UVIC 英国教育签证中心 CEO,曾获中英年度杰出企业家奖。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学无国界郝斐:为什么说英国的竞争力来自开放的国境分享二维码